脊椎动物学试题及答案范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章半索动物门复习题
一、填空
1
2
3)、()、()等三门。

4)面,而神经链位于消化道的()面。


头虫具有()神经索和(
5)门,其幼虫与()动物的(
6)、()、()三部分。

7虫的背神经索前端出现有狭窄的空腔,这一结构曾被认为是()的雏形。

8
9
10
第十三章答案
一、填空:
1.半索 2.口索 3.半索动物门;棘皮动物门;毛颚动物门 4.背;腹;背;腹 5.半索;棘皮;短腕 6.吻;领;躯干7.背神经管8.消化道9.棘皮动物10.脊索动物二、问答题
第十四
一、名词解释
12头索动物3456
789101112
131415161718
二、判断与改错(对的填“+”,错的填“-”)
1()
2()
3()
4。

()
5式。

()
6()
7()
8()
9()
10()
11在体表或体内被有几丁质等外骨骼。

()
12鞘的生殖方式为雌雄同体,自体受精。

()
13()
14
部。

()
15()
16()
17触须和触手具有保护和过滤作用,可阻挡粗砂等物随水流入口中。

18()
19()
20()
21 ( )
三、选择填空 1 ( )。

A B C D
2( )。

A B C D
3脊椎动物亚门的动物是( )。

A B C D
4( )。

A B C D
5( )。

A B C D
6( )。

A B C D
7( )。

A B
C D
8( )。

A B
C D
9( )。

A ——桑椹胚——囊胚——原肠胚——
B ——桑椹胚——囊胚——神经胚——
C ——囊胚——桑椹胚——原肠胚——神经胚
四、完成下列表格
纲名 颌的有无 附肢特点 羊膜有无 体温是否恒定
圆口纲
鱼纲
两栖纲
爬行纲
鸟纲
哺乳纲
第十四章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脊索动物:在个体发育的全部过程或某一时期,具有脊索、脊神 经管和鳃裂的动物。

2.头索动物:文昌鱼终生具有脊索、脊神经管和咽鳃裂三个主要 特征,脊索纵贯身体全长,达到身体最前
端,故称为头索动物。

3.脊椎动物:有明显头部和附肢,脊索只在胚胎发育阶段出现, 随后或多或少被脊柱所代替,而且脊柱是由许多脊椎骨前后连接而成,故称脊椎动物。

4.羊膜动物:爬行纲、鸟纲和哺乳纲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羊膜, 因而合称为羊膜动物。

5.四足类:具有五指(趾)型附肢的脊椎动物。

6.颌口类:具有上、下颌的脊椎动物。

7.逆行变态:动物经过变态失去了一些重要的构造,形体变得更为 简单,这种变态称为逆行变态。

8.无颌类:无上、下颌和成对附肢的脊椎动物。

如圆口纲动物。

9.无头类:头索动物因头部不明显,没有明显的感觉器官和脑的分化,又称无头类。

10.变温动物:由于代谢水平低,不能产生足够多的热量和体温调节机制不完善,体温随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也称外温动物。

11.恒温动物:由于代谢水平高,能产生足够的热量和体温调节机制完善,体温不随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也称内温动物。

12.咽鳃裂:低等脊索动物在消化道前端的咽部两侧有一系列左右成对排列、数目不等的裂孔,直接开
口于体表或以一个共同的开口间接地与外界相通,这些裂孔就是咽鳃裂。

13.有头类:脊椎动物的脑和各种感觉器官在前端集中,形成明显的头部,故又称有头类。

14.小肾囊:柄海鞘无专门的排泄器官,仅在肠附近有一堆具有排泄机能的细胞,称为小肾囊。

15.肝盲囊:文昌鱼的肠为一直管,向前伸出一个盲囊,突入咽的右侧,而称为肝盲囊,其能分泌消化液,与脊椎动物的肝脏为同源器官。

16.背裂:文昌鱼神经管的背面并未完全愈合,尚留有一条裂隙,称为背裂。

17.脑眼:文昌鱼神经管上的黑色小点,为光线感受器,称为脑眼。

18.眼点:文昌鱼神经管前端的单个大于脑眼的色素点,无视觉作用。

二、判断与改错
判断:1.- 2.+ 3.+ 4.+ 5.- 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
改错:1.将全句改为“尾索动物是指在幼体时期尾部具有脊索和脊神经管,体表具有被囊的脊索动物。


5.将“所有”改为“不是所有”。

8.将句中“中胚层”改为“外胚层”。

9.将“头部”改为“身体的前端”。

11.将“在体表或体内”改为“仅在身体表面”。

12.将“自体受精”改为“异体受精”。

13.将“在任何情况下”改为“通常情况下”。

14.将“……腹部……背部……”改为“……背部……腹部……”。

16.将“……固着……自由……”改为“……自由……固着……”。

18.将“对称”改为“不对称”。

21.将“端黄卵”改为“均黄卵”。

三、选择填空1.B 2.A 3.C 4.B 5.A 6.B7.C8.B9.A
四、完成下列表格
纲名颌的有无附肢特点羊膜有无体温是否恒定
圆口纲无无无不恒定
鱼纲有具偶鳍无不恒定
两栖纲有有成对五指(趾)附肢无不恒定
爬行纲有有成对五指(趾)附肢有不恒定
鸟纲有有成对五指(趾)附肢有恒定
哺乳纲有有成对五指(趾)附肢有恒定
第十五章圆口纲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2
二、填空
1)形,可分为()、()、()三部分,营(
2)及一条纵行的(),增加了吸收养料的面积。

3)、()和(
470多种,分属()目和()目。

55、6月间集群()或()进行繁殖,生殖后()。

幼鳗经过()才成为成体。

6)类;具有独特的呼吸结构——鳃
囊,又称()类;由于头背中央仅有一短管状的单鼻孔;故又称(
第十五章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圆口动物:又称无颌类,是无成对偶肢和上下颌的低等脊椎动物
2.囊鳃类:圆口纲动物呼吸系统由于具有独特的鳃囊结构,故又称囊鳃类。

二、填空题
1.鳗;头;躯体;尾;寄生或半寄生
2.粘膜褶;螺旋瓣
3.静脉窦;一心房;一心室
4.七鳃鳗;盲鳗
5.溯河而上或由海入江;死亡;变态
6.无颌类;囊鳃类;单鼻孔类
第十六章鱼纲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234567
891011
二、判断与改错(对的填“+”,错的填“-”)
1()
2()
3()
4()
5()
6()
7()
8()
9()
10()
11一个科。

()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
20的一种,是表皮层的产物。

()
21()
22()
23()
24 ( )
25 ( )
26 ( )
27 ( )
28体呈球形,曲度不能调节,所以是近视眼。

( ) 29 ( )
30 ( )
三、选择填空 1( )。

A B C D
2( )。

A B C D
3 硬骨鱼脊椎的分区是( )。

A B C 干椎、尾椎 D
4 软骨鱼肠管内具有( )。

A B C D
5 泥鳅的辅助呼吸器官为( ),肺鱼为( ),乌鳢为( ),弹涂鱼为 ( )。

A B C D
E F
6 软骨鱼用( )调节体内渗透压
A B C D
7 鱼类内耳起平衡作用的主要部位为( )。

A B C D
8 软骨鱼类的心脏组成是( ),硬骨鱼类心脏组成是( )。

A B
C D
9 鲫鱼体表的侧线与身体内哪一部分相联系( )。

A B C D
10 我国三大海产鱼是( )。

A B
C D
11 我国淡水养殖中的四大家鱼是( )。

A 、鲫、鳊、鲂 B
C D
12 目前我国淡水高密度养鱼发展的方向是( )。

A B C D
13 下列属于生殖洄游的是( )。

A 育肥场 B
C 育肥场
D 产卵场 育肥场
14 ( )。

A B C 食物 D
15 鱼类的视觉中枢在( ),呼吸中枢在( ),嗅觉与活动调节中枢在( ) 。

A B C D
16 鲫鱼内耳的主要功能是( )。

A B C D
17 身体延长的鱼如鳗鲡、黄鳝、带鱼的鳞片一般都( )。

A B C D
18 雄鱼寄生在雌鱼体内或体表的鱼是( )。

A B C 鱼 安 鱼 康 D
19 在鱼类中,雄鱼具有育儿囊的鱼是( )。

A B C D
20 ,其分类地位是( )。

A B C D
21 鱼 旁 鱼 皮 鱼的第二特征是( )。

A B C D
22 鱼类心脏中的血为( ),出鳃的血是( )。

A B C D 要是缺氧血
23 软骨鱼和硬骨鱼是否有唾液腺( )。

A B
C D
24( )。

A B C D
25 软骨鱼的生殖方式是( )。

A B
C D
26 种类最多的鱼类是( )。

A B C D
27(种类最多)是( )。

A B C D
28 鲨鱼、大黄鱼、鲤鱼、雀鳝的鳞片分别是( )。

A B
C D
29 椎体为双凹型,其中有残存脊索的动物是( )。

A B C D
30 鱼类皮肤腺分泌的粘液具有( )作用。

A B
C D A+B+C
31 硬骨鱼胃肠交界处幽门垂的作用是( )。

A B
C D ZK)〗
32 鱼类有脑神经多少对( )。

A 2对
B 8对
C 10对
D 12对
第十六章答案
一、名词解释
1.鳞式:硬骨鱼类鳞片的数目和排列方式,可用作分类鉴定特征, 写法如下:
侧线鳞数目 侧线上鳞数目 侧线下鳞数目 。

2.迷齿:古总鳍鱼类和古两栖类及坚头类的牙齿,从横切面上看 ,珐琅质深入到齿质中形成复杂的迷路样
式。

3.脂鳍:有的鱼类在尾部背面的正中线生有一个由皮肤和脂肪构成的鳍,称为脂鳍。

4.鳍脚:雄性软骨鱼类的交配器,是腹鳍内侧一块基鳍软骨特化形成的变形器官。

5.鳍式:鳍的种类及鳍条数目的表达式。

如鲤鱼的鳍式为:D,19-20;P16-18;V8-9;
A5-6;C20-22。

D P A C,分别代表背鳍、胸鳍、腹鳍、臀鳍和尾鳍,罗马字代表硬棘的
数目,阿拉伯字代表软鳍条数目。

6.洄游:是指有些鱼类在一定时期,依一定的路线,成群结队地向一定的繁殖场,越冬场或肥育场作周期
性的迁游,如大、小黄鱼等。

7.越冬洄游:从产卵场或肥育场向越冬场的迁游。

8.索饵洄游:鱼类追踪捕食对象或寻觅饵料所进行的洄游。

9.生殖洄游:以实现生殖目的而游向产卵场所进行的迁游。

10.年轮:鱼体由于体内营养物质摄食状况不同呈现周期性有规律的生长,在鳞片表面留下鳞嵴变化痕迹,每年形成一个宽窄相间的生长带,即为年轮。

11.银膜:鱼类眼球脉珞膜层中所特有的一层银色薄膜,含有鸟粪素,可将射入眼球的微弱光线反射到视网膜上。

二、判断与改错判断:1.+ 2.- 3.- 4.- 5.- 6.-7.-8.+9.-10.+11.+
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
改错:2.将“都具有”改为“大多无”。

3.将“相通”改为“不相通”。

4.将“由真皮层演化”改为“由表皮层演化”。

5.将“鱼类”之前加“多数”。

6.将“软骨鱼类”去掉。

7.将“是心脏的组成部分”改为“不是心脏的组成部分”。

9.将“少于”改为“多于”。

15.将“所有”改为“大多数”。

18.将“就是起保护作用”改为“主是用于保护身体,另外还具有辅助呼吸等功能”。

20.将“表皮层”改为“来源于真皮层”。

22.将“由表皮衍生”改为“来源于真皮层”。

23.将“都位于腹部”改为“有的位于腹部,有的位于胸鳍下方,有的位于胸鳍的前方”。

25.将“肩带与脊柱相连”改为“肩带与头骨相连”。

29.将“紧密相关”改为“无关”。

30.将“大多数”改为“少数”。

四、选择填空1.A 2.C 3.C 4.B 5.E、C、F、A 6.C7.C 8.D、B9.C10.A11,B12.C13.D14.C15.B、D、A16.D17.C18.C 19.A20.C21.B22.A、B23.D24.D25.D26.B27.A28.A29.B 30.D31.D32.C
十七章两栖纲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234
二、判断与改错(对的填“+”,错的填“-”)
1之一。

()
2()
3()
410对,两栖类有脑神经12对。

()
5()
6()
7()
8()
9()
10()
11()
12()
13动性眼睑。

()
14体都为前凹型椎体。

15JY〗()
16扩展,聚合
形态变化而引起的。

()
17成的。

18()
194指,指间无蹼;后肢长大而强健,5趾,趾间有蹼。

()
20体,鳞大多已退化,这是两栖动物区别于其它各纲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

()
21(蝌蚪)和鲵螈类外,原始的肌肉按节排列现象,在大多数两栖动物的成体不明显,肌隔消失。

()
22()
23()
24()
25分的机能。

()
三、选择填空
1两栖类是()。

A B
C D
2两栖类是()。

A B C D
3青蛙成体的呼吸器官是()。

A B C D
4仅蝌蚪、圆口类、鱼类才具有的感觉器官是()。

A B C D
5冬眠状态下青蛙的主要呼吸器官是()。

A B C D
6产于美洲和地中海地区的树螈,呼吸器官是()。

A B C D
7青蛙舌的特点是()。

A B C D
8有关青蛙牙齿的正确说法是()。

A B
C D骨齿,为同型齿
9蝌蚪的心脏组成是()。

A1心房,1心室B2心房,2心室C1心房,2心室D2心房,1心室
10青蛙成体的心脏组成()。

A1心房、1心室B2心房、1心室、动脉球
C2心房、2心室、动脉圆锥D2心房、1心室、动脉圆锥
11两栖类背大动脉由什么形成()。

A B
C D
12青蛙运动方式比较简单,与下列哪项有关()。

A较发达B
C D
13青蛙消化道的组成是()。

A
B
C
D
14青蛙尿液排出的途径是()。

A
B
C――泄殖腔―――
D泄殖腔―――体外
15)。

A
B(中肾管)―――肛门
C
D(经过肾脏)-――中肾管―――泄殖腔
16居于水中的一个界于水和空气之间的生物类群是()。

A B C D
17雄蟾蜍生殖系统的特点是()。

A B
C D
18()。

A B C D
19两栖类受精卵的卵裂方式为()。

A B C D
20两栖类成体的血循环属于()。

A B C D
21两栖类的呼吸属于()。

A B C呼吸D
22青蛙听觉器官的组成是()。

A B C D
23两栖类的大脑表皮为()。

A B C D
24关于脂肪体说法错误的是()。

A B
C
25腰带由什么构成?()。

A B
C D
26蛙蟾类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呼吸器官的演变顺序为()。

A4对内鳃――1对肺B3对外鳃――1对肺
C3对外鳃――4对内鳃――1对肺D4对内鳃――3对外鳃――1对肺
27两栖动物的排泄器官是()。

A B C D
28胚胎发育过程中,三胚层在()期开始出现。

A B C D
第十七章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吞咽式呼吸:两栖动物的呼吸动作主要依靠口腔底部的颤动升降造成空气吸入和呼出肺的动力来
2幼态成熟:有些鲵螈类如山溪鲵和滇池蝾螈等在性成熟和具有生殖能力时,仍保留着幼体时期某些
3:处于幼态时期的动物就能进行生殖的现象。

4原脑皮:低等脊椎动物大脑表层仅有零星的神经细胞分布,并不形成细胞层。

二、判断与改错
判断: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
23+24-25+
改错:1
3
412对”改为“10对”。

5
8
9
10温”。

11“不是”。

12
14
16
17
18
24
三、选择填空
1C2D3D4D5D6D7D8D9A10D11C
12B13D14D15D16C17D18D19A20D21D 22C23B24C25A26C27D28C
第十八章爬行纲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234567
行动物8910111213
1415
二、判断与改错(对的写“+”,错的写“-”)
1()
2物的脑神经都为10对。

()
3()
4()
5敏的热能感觉
器官,属于红外线感觉器。

()
6()
7()
8()
9类的鳞片都是由皮肤的真皮层演化而来。

()
10()
11(趾)端具有爪,是对陆生的适应。

()
12()
13()
14()15
的肋骨都由软骨合成。

()
16最发达的类群是蜥蜴类。

()
17()
18()
19()
20()
21
犁鼻器与鼻腔相通而不与口腔相通。

()
22膜。

()
23的上、下眼睑扩展、愈合特化成一层透明的薄膜,起着保护眼球的作用,蜕皮可一起蜕掉。

() 24()
25()
26有感知从地
面传来的声波。

()
27()
28()
三、选择填空
1体形上显著区别于两栖类的特征是()。

A B C
D
2胸廓的构成是()。

A—肋骨B—
C—肋骨—胸骨D—肋骨—胸骨〖ZK)〗
3胸廓为哪些动物特有()。

A B C D
4次生骨质腭最完整的爬行动物是()。

A B C D
5现的作用是( )。

A B
C D
6( )。

A B C D
7 按前沟牙、后沟牙、管牙的顺序排列,应是哪些的毒蛇( )。

A B
C D
8 爬行类的呼吸是( )。

A 体鳃呼吸 B
C D
9 靠口咽腔底部的升降和鼻孔的开关相配合以及胸廓的张缩两种方法造成呼吸动作的是(
)。

A B C D
10 除了肺呼吸外,还有副膀胱辅助呼吸的爬行动物是( )。

A B C D
11( )。

A B C D
12( )。

A B C (喙头蜥) D
13( )。

A B C D
14 犁鼻器是什么器官( )。

A B C D
15( )。

A B C D 鳄类
16 爬行动物的“盐腺”是什么器官?( )。

A B C D 消化腺
17 盐腺多数位于什么部位( )。

A B C D
18 爬行纲中结构最高等的是( )。

A B C D
19( )。

A B C D
20 扬子鳄自然保护区位于哪个省?( )。

A B C D
21 关于扬子鳄血液循环系统的正确说法是( )。

A 室未出现分隔 B 具有不完全分隔
C D
22( )。

A B C D
23( )。

A B
C D
24()。

A B C D
25爬行类、蜥蜴类、蛇类、龟鳖类的心脏组成是()。

A—1心房、1心室B—1心房、1心房,动脉圆锥
C—2心房、1心室D—2心房—心室不完全分
26()。

A B C
27爬行动物的呼吸运动方式()。

A B C
第十八章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爬行动物中以鳄类的次生腭最完整,作用是使内鼻孔
后移,将鼻腔和口腔分开。

2
3
41对盲囊状结构,内壁有嗅粘膜,是一种化学感受器。

蛇类和蜥蜴类有发达的梨鼻器。

56
和爬行类,受精卵留在母体的输卵管内发育,直至胚胎完成发育成为幼体时才产生,胚胎发育的营养来自卵黄。

7
8
9
10
11挤等机械刺激时,附生在自残部位前后的尾肌分别向不同方向作强烈的不协调收缩,于是就会在尾椎骨的的某个自残部位连同肌肉、皮肤一起断裂,这种现
12数几枚特化的大牙,牙基部有排毒导管与毒腺相联。

牙的表面
有沟就称为沟牙,牙中央有管的称为管牙。

132个心室的孔称潘氏孔。

14
15也有,具有
二、判断与改错
判断: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改错:12(爬行动物除外)脑神为
10对。

”34
脏属于中肾,而爬行动物肾脏属于后肾。

”8的尿素”改为“不溶于水的尿酸、尿酸盐”
9将整句改为“爬行类的磷片由表皮层衍化而来,而鱼类的磷片由真皮层衍化而来。

”10
改为“真皮”11动物和”去掉12(趾)。

”14
爬行动物颈椎、胸椎、腰椎两侧都附生发达的肋骨。

”15一
般由背段的硬骨和腹段的软骨合成。

”1619体交换作用”
改为“无气体交换作用”。

2022
加上“除蛇和蜥蜴类中的蛇蜥、壁虎科动物外”。

24“顶眼仅有感觉功能。

”25
句改为“爬行动物的顶眼来源于旁松果体,而七鳃鳗的顶眼来自松果体,又称松果眼”。

27均
有交配器”改为“除喙头蜥外,均有交配
三、选择填空
1D2D3D4A5D6B7A8D9A10D11B 12C13A14A15A16B17A18A19A20A21D 22C23C24D25D26B27C
第十九章鸟纲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234567
(盆)89101112(视觉)13
腔上囊1415161718翼镜19(型)20
212223242526
272829303132
二、判断与改错(对的填“+”,错的填“-”)
137.0℃~44.6℃,故鸟类为变温动物。

()
2动物体温越高越
好。


3)
4)
5)
6,水禽特别发过,其结构特点是羽轴纤弱,羽小枝的钩状突起发达。


7)
8,使相邻的羽
小枝互相钩结起来,构成坚实而具有弹性的羽片。

()
9
10()
11椎,第二枚为寰椎。

()
12。


13)
14)
15利的切缘或钩,是取食器官。

()
16)
17
18(腕骨、掌骨和指骨)所着生的一列飞羽称初级飞羽。

()
19耻骨退化,左右坐骨、耻骨像其它陆生脊椎动物那样在腹中线处汇合联结。

()
20)
21(如鸡)特别发达。

()
22)
23
24)
25)
26特化的发声器官,位于气管与支气管的交界处,此处的内外侧壁均变薄,称为鸣膜。

27
28
29
30
31 1.45亿年前的右炭纪地层中。

()
32
33
34的鸟都不能飞,它们的胸骨突都不发达。

()
35于保温。

()
36
374趾不在同一平面上。

()
38S”型。

()
39
40(
41盘卷在胸骨附近,并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延伸,并能穿入胸骨内。

()
42
43的“面盘”,借以恐吓其它鸟类。


44啄木鸟尾羽的尾轴坚硬而富有弹性,在啄木时起支架作用。


45殖的雏鸟也
较多。


46。

()
47存在着种的特异性,对亲缘关系较近的不同种鸟类,起着生物学的隔离机制作用。

48)
49
50“内因”,外界刺激为引起迁徒的“条件”。


三、选择填空
1从()开始出现恒温。

A B C D
2()的尾脂腺最为发达。

A B C D
3()的保温功能最好。

A B C D
4鸟类具有()动脉弓。

A B C D
5()静脉为鸟类所特有。

A B C D
6鸟类行使泌尿功能的器官在胚胎期为(),成体为()。

A B C D
7鸟类的受精作用发生在()。

A B C D
8鸟类主要的消化腺是()。

A B C D
9()繁殖期间,嗉囊壁能分泌一种类似乳汁的液体。

A B C D
10鸟类头骨具有()。

A B C D A和B
11鸟类视觉敏锐,鹰类眼球为(),号鸟类为()。

A属平形B C D
12鸟类的皮肤腺只有()。

A B C D
13下列鸟中只有()的雄性具有交配器。

A B C D
14鸟类脑的()部分最为发达。

A B C D
15气囊中只有()是单个的。

A B C D
16古鸟亚纲以()为代表。

A始祖鸟B C鸟D
17通过对化石研究,鸟类起源于古爬行动物中的()。

A B C D
18现存体型最大的鸟是()。

A B C D
19前肢鳍状的鸟是()。

A B C D
20喉囊特别发达的游禽是()。

A B目C
D
21嘴、颈、腿及趾均长,且四趾在一平面上的是()。

A B C
D
22嘴端具加厚“嘴甲”的是()。

A B C D
23下列动物中为夜行性猛禽是()。

A B C D
24嗉囊发达的鸟类是()。

A B C D
25普通夜鹰的趾型为()。

A B C D
26北京雨燕的趾型为()。

A B C D17?
18?
第十九章答案
一、名词解释
1鸟类:鸟类是体表被覆羽毛,有翼、恒温和卵生的高等脊椎动物。

2:瞬膜是一种近于透明的膜,能在飞翔时遮覆眼球,以避免
3:是鸟类唯一的皮肤腺,能分泌油脂以保护羽毛不致变形,并可防水,故雁鸭等水禽的尾脂
4:鸟类的羽毛是定期更换的,称为换羽。

通常每年有2次换羽,繁殖结束后所换的新羽称冬羽,早春所换的新羽称夏羽或婚羽。

5:是鸟类特有的结构,由后几枚胸椎、腰椎、荐椎和前几枚尾椎愈合而成,且与宽大的骨盘相
6:鸟类尾骨退化,最后几枚尾骨愈合成一块尾综骨,以支
7(盆):鸟类耻骨退化,左右坐骨、耻骨不像其它陆生脊椎动物那样在腹中线处相汇合联结,
而是一起向侧后方伸展,与产大型硬壳卵有关。

8:鸟类由于有发达的气囊系统与肺相连以及肺由互相连通的三级支气管网组成,呼吸一次,进行了两次气体交换,与飞翔时耗氧量高相适应。

9:自鸟类开始,心房与心室完全分隔,心脏分为左右心室和左右心房,在肺循环和体循
10:是巩膜前壁内着生的一圈覆瓦状排列的环形骨片,构成眼球壁的坚强支架,使鸟在飞行时
11:是后眼房内的视神经背方伸入一个具有色素的、多褶的和富有血管的结构,主要有营养视网
12(视觉):鸟类所特有,眼球的前巩膜角膜肌能改变角膜的屈度,后巩膜角膜肌能改变晶体
的屈度。

13腔上囊:鸟类泄殖腔背方的特殊腺体,幼鸟发达,成体失去囊腔成为一个有淋巴上皮的腺体结构,
腔上囊还被用做鉴定鸟类年龄的一种指标。

14:鸟类的呼吸系统十分特化,有发达的气囊系统与肺气管相通连,使鸟类具有双重呼吸,还可避免内脏摩擦及起到冷却作用。

鸟类的气囊一共有9个。

15:鸟类腹部的裸区,与孵卵有密切关系,雌鸟在孵卵期间,腹部羽毛大量脱落,称孵卵斑。

16喉囊:鹈鹕的喉部皮肤膨大呈囊状,可暂存捕获物,并有助于热天散发热量降温。

17甲
18翼镜:绿翅鸭等鸟翼的飞羽上有发闪光的绿色,紫色或白色的斑块,称为翼镜。

19常态足:鸟的4趾为三前一后,这种足型称常态足,如雉鸡。

20对趾型:鸟类四趾的2-3趾向前,1-4趾向后,称对趾型,如大杜鹃等。

21:猛禽在栖息地休息时,将所吞入的鼠类、鸟类等的不能消化的残团吐出,这种残团叫食丸,借此可分析鸟
22并趾型:像夜鹰目鸟类那样,前趾基合并,称并趾型。

23前趾型:像雨燕目鸟类那样,后趾向前,即四趾均朝向前方,称前趾型。

24离趾型:雀形目鸟类的足趾3前1后,后趾与中趾等长,称离趾型。

25占区:鸟类在繁殖期常各自占有一定的领域,不许其它鸟类(尤其是同种鸟类)侵入,称为占区现象。

所占的一块领地叫领域。

26窝卵数:每种鸟类在巢内所产的满窝卵数目。

27:孵出时已充分发育,被有密的绒羽,眼已张开,腿脚有力,待羽干后,即可随亲鸟觅食,
如多数陆禽。

28晚成雏:出壳时尚未充分发育,体表光裸或微具稀疏绒羽,眼不能睁开,需由亲鸟喂养。

如雀形目及猛禽等。

29迁徒:迁徒是对改变着的环境条件的一种积极的适应本能,是每年在繁殖区和越冬区之间的周期性迁居,有定期、定向、集群等特点。

30
31侯鸟:在春秋两季,沿着固定的路线,往来于繁殖区和越冬区域之间,分为夏侯鸟,冬侯鸟。

如家
燕。

32旅鸟:夏季在我国某地以北繁殖,冬季在我国某地以南越冬,仅在春秋季节规律性地从我国某地
路过的鸟类。

如极北柳莺。

二、判断与改错
判断: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
41-42-43-44+45-46-47+48-49-50+
改错:1(约为37.0℃~44.6℃)。

”“变温动物”改为“恒温动物。

2
4(如长耳〖HT5”,7SS〗号〖KG-*3/5〗等〖HT5”SS〗)。


5
6
9
10
11
13耸的龙骨突,不善飞的鸟类(如鸵鸟)一般扁平”。

14
16
17
19
20
22
24
25
27出的血液输送到全身”。

29尿素”改为“尿酸”。

31
32
33
34
37
38
39
42
43
45率愈低的,性成熟愈晚,每窝所繁殖的雏鸟数也少”。

46
48
49
三、选择填空
1C2D3B4B5D6C、D、7A8A9B10A11B、C12D13A14D15B 16A17B18D19C20B21A22A23D24C25B26C
第二十章哺乳纲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234蜕膜胎盘567
8 9 10 11 12 13 须 14
15 16 17 18 19 食管沟 20 21
肺泡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二、判断与改错。

(对的填“+”,错的填“-”) 1 ( )
2囊与母体子宫壁的内膜结合起来形成的。

(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于简化,但肾门静脉仍然存在。

( ) 20( ) 21( ) 22( ) 23(时时刻刻在改变)。

( ) 24( ) 25( ) 2610%以上。

( ) 27成视神经交叉。

( ) 28( ) 29( ) 30(
) 31(如鲸、海豚、海牛)的嗅觉器官也很发达。

( ) 32( ) 33( ) 34( ) 35腺素的作用是使动物产生“应急”反应。

( ) 36( ) 37( )
38( ) 39(
)
40(狐、貉)提前在冬季配种。

( )
三、选择填空
1哺乳类特有的特征是( )。

A B C D
2 哺乳类与两栖类相似的特征是( )。

A B 1个枕骨髁 C D
3 哺乳类与爬行类相似的特征是( )。

A 2个枕骨髁 B C D
4 哺乳类与鸟类相似的特征是( )。

A B C D 1个枕骨髁
5 母体与胎儿之间是通过什么来交换物质和养料的?( )。

A B C D
6 胎 盘在免疫学方面的意义被引起重视,是因为它含有( )。

A B 抗原 C D
7 绒毛在胚胎物质运输方面的意义是( )。

A B C D
8 所谓“效能差”的无蜕膜胎盘类型的幼仔,可以在产出时发育得十分良好的动物 是( )。

A B C D
9( )。

A B C D
10 妊娠期可作为分类学依据的现由是( )。

A 较为稳定的。

B C D
11 后代成活率高的类群,所产仔兽的数量是( )。

A B C D
12 新生儿的生长率一般与该种动物乳汁内所含什么物质的量有关( )。

A B C D
13 为什么说脊椎动物的皮肤是适应陆栖活动的防卫器官( )。

A B C D
14 兽类的皮肤能制革是因为( )。

A B C D
15 皮下脂肪层的主要作用是( )。

A B C D
16( )。

A B C D
17 哺乳类肩带简化与什么有关( )。

A B C D
18 哺乳类与地表接触最小的足型是( )。

A B C D
19 哺乳类和某些爬行类牙齿的共同特征是( )。

A B C D
20 哺乳类齿式的特征是( )。

A B C D
21 哺乳类终生不更换的牙齿是( )。

A B C D
22哺乳类牙齿的来源是()。

A B C D
23牙齿最坚硬的部分是()。

A B C D
24盲肠特别发达的动物是()。

A B C D
25盲肠的主要功能是()。

A B C D
26下述哪一种不是消化腺()。

A B C D
27心脏肌肉的血液循环是由什么来完成的()。

A B C D
28大多数哺乳动物红细胞的形态是()。

A B C D
29下述哪一种不是淋巴器官()。

A B C扁桃体D
30体温调节中枢在什么部位()。

A B C D
31()。

A B C D
32哺乳类视觉的特点是()。

A B C D
33哺乳类视觉的特点与什么有关()。

A B C D
34激素对于靶细胞的作用,是通过什么媒介而实现的()。

A ATP
B RNA
C DNA
D CAMP
35固醇类激素(性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进入细胞后先和什么物质结合,形成“激素受体复合物”而起作用()。

A B C D A TP
36脑垂体由哪些部分组成?()。

A B C D
37甲状腺与文昌鱼什么器官同源?()。

A B C盲囊D
38甲状旁腺分泌的激素与血液中的什么物质代谢有重要作用?()。

A B C D
39蝙蝠能在飞行中捕捉到昆虫的机制是()。

A B C D
40鳞甲目兽类牙齿的特征是()。

A B C D
41大食蚁兽属于哪一个目?()。

A B C D
42()。

A B C D有门齿、无犬齿
43达乌尔鼠免和草兔的区别之一是()。

A B C D
44中华鼢鼠生活特点是()。

A B C D
45()。

A B C D
第二十章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哺乳动物:哺乳动物是全身被毛、运动快速、恒温、胎生和哺乳的脊椎动物。

它是脊椎动物中躯体结构、功能和行为最复杂的一个高等动物类群。

2胎生:哺乳动物的胎儿,通过胎盘和母体联系,并从母体获得营养,在母体内完成胚胎发育过程,称
3妊娠:
4无蜕膜胎盘:部分哺乳动物的胚胎的尿囊和绒毛膜与母体子宫内膜结合不紧密,胎儿产出时不使子
5蜕膜胎盘:部分哺乳动物的胚胎的尿囊和绒毛膜与母体子宫内膜结为一体,因而胎儿产出时需将子
6洞角:某些哺乳动物(如牛)的角不分叉,终生不更换,由头骨的骨角外面套以由表皮角质化形成的
角质鞘构成。

7实角:某些哺乳动物(如鹿)的角为分叉的骨质角,通常多为雄兽发达,且每年脱换一次。

8胸廓:由胸椎,肋骨及胸骨构成,它保护内脏、完成呼吸动作和间接地支持前肢运动的重要器官。

9硬腭:由前颌骨、颌骨及腭骨的突起拼合成位于口腔顶部的骨质隔板,它将口腔分割成上、下两部
10膈肌:膈肌起于胸廓后端肋骨缘,止于中央腱,构成分隔胸腔与腹腔的隔,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
发生运动而改变胸腔容积,是呼吸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11口腔消化:口腔消化指咀嚼和唾液的作用,咀嚼是对食物进行机械加工,唾液淀粉酶能将淀粉分
12颊囊:某些哺乳动物(如松鼠、猴)的颊部发展了袋状构造,称为颊囊,用以暂时贮藏食物。

13鲸须:
14异型齿:哺乳类的牙齿分化为门齿、犬齿、前臼齿和臼齿,门齿有切割食物的功能,犬齿有撕裂食物的功能,前臼齿和臼齿具有咬、切、压、研磨等多种功能。

称为异型齿。

15再生齿:哺乳类的牙齿有乳齿和恒齿之分,乳齿脱落后代以恒齿,恒齿终生不再更换,此种生齿
16高冠齿:某些哺乳动物(如牛、鹿、马)其齿冠加高,臼齿面上的椎尖边特化成各种形态,以加强臼齿的耐磨寿命,称为高冠齿。

17耳咽管:是连通咽部和中耳腔的通道,可调整中耳腔内的气压而保护鼓膜。

18会厌软骨:哺乳动物适应于吞咽食物碎屑,防止食物进入气管
19食管沟:反刍动物幼兽从胃的贲门部开始,经网胃至瓣胃孔处,有一肌肉质的沟褶,称食管沟,借收缩可构成为暂时的管,使乳汁直接流入皱胃内,成体的食管沟退化。

20乳糜管:哺乳类小肠高度分化,小肠粘膜富有绒毛,血管和淋巴管,加强了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作
21肺泡:是呼吸性细支气管末端的盲囊,由单层扁平上皮组成,外面密布微血管,是气体交换的
22胼胝体:左右大脑半球通过许多神经纤维互相联络,神经纤维构成的通路称胼胝体,是哺乳类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