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古鲁板蒿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古鲁板蒿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今天的儿童是网络时代的原住民,他们从小就生活在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的环境之中。

不过,近年来随着儿童用网上网的普及,由于不当使用、缺乏教育引起的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受到社会关注,前段时间引爆网上的杭州四年级小学生因玩王者荣耀跳楼事件等,都成社会焦点话题。

为了实地了解当下少年儿童网络使用状况和遇到的安全问题。

今年,来自广州市多所学校的儿童代表组成网络安全调研小分队,去到多家学校进行主题调研。

儿童代表们在调研后,发布《少年儿童网络安全广东倡议》:
网络安全你我有责。

让我们全社会共同携手,一起构建更加安全、文明的网络空间。

同时让我们小手拉大手,和爸爸妈妈一起约定好,集聚网上正能量!争做中国好网民,让我们一起行动吧。

(摘编自“网易新闻”)
材料二:
图:14岁儿童与家长网络行为的对比
(摘编自“腾讯网”)
材料三:
在第四届广东省网络安全宣传周上,一份来自广东省儿童网民网络素养状况研究报告揭示不少最新情况。

本次调研显示,有超过23%的学龄前儿童(3~6岁)每天使用网络的时间在30分钟以上,5岁时网络使用时间超过30分钟的儿童已达到31.9%。

7岁的儿童中,23.5%每日上网时间超过半个小时。

24.2%曾研究过网络游戏攻略;61.0%在手机或平板上自主下载自己喜欢的游戏、视频和音乐。

8.9%的7岁儿童开始主动加网友、qq群。

儿童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间也越来越早。

调研显示:3岁就已经开始使用QQ和微信,到了7岁,9.9%的儿童使用QQ,15%的儿童使用微信。

在12岁拥有QQ(87.9%)、微信(69.7%)的儿童比例超过一半。

引人注意的是低龄儿童微信的接触率,较以往调查有显著提升。

4~9岁微信比QQ拥有更多的接触。

9岁时儿童微信的接触率已达到38.0%,超过QQ的31.2%接触率。

10岁时,QQ接触率达到52.9%,正式超过微信47.1%,自此之后,QQ成为少年儿童第一社交媒体。

(摘编自“腾讯网”)
材料四:
“应对少年儿童网络安全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和家庭各界形成合力。

”中国青少年宫协会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张海波在论坛上呼吁,络安全和媒介素养教育纳入中小学的课程,积极推动开展网络安全法制教育。

随机的零敲碎打式的灌输或劝阻,效果恐怕不理想。

在儿童“触网”低龄化的新形势下,不妨让网络素养教育正式走进学校、课堂、课本之中,即使在幼儿园、学前班阶段,都该有这种制度安排和教育“标配”。

这不仅是形势和责任所需,更是社会和家庭的呼唤。

“现在孩子对网络的探索意识和自主意识很强,但自控力依然不强,需要家长引导。

”张海波建议,家长要及时了解孩子的上网行为状况,清楚孩子的“数字轨迹”,及时教育。

其次,家长要及早培养孩子的网络安全意识,了解相关知识和法规,并且培养孩子的自控力、辨别力,通过约定的方式和孩子制定上网行为的规则,让孩子养成健康文明的上网习惯。

此外,家长还要加强自身学习,及时了解潮流文化,改善网络时代的亲子关系。

(摘编自“华龙网”)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如今的儿童是网络时代的原住民,他们从小就生活在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的环境之中,网络安全问题也随之产生。

B. 材料二的图表信息显示,在8种网络行为上,14岁的孩子在与其父母的对比中,总体来看,超越了家长。

C. 杭州四年级小学生因玩王者荣耀跳楼事件是引起人们极度关注网络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并使之成为社会焦点话题。

D. 材料三的相关信息显示,9岁时儿童微信的接触率高于QQ的接触率,但10岁时的QQ接触率高于微信的接触率。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 广州市多所学校的儿童代表经过调研发布了《少年儿童网络安全广东倡议》,振聋发聩,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

B. 从材料二来看,在14岁儿童与家长网络行为的对比中,儿童的表现每一项都遥遥领先,特别是“研究过网络游戏”这一项,相差悬殊。

C. 材料三列举大量数据,准确具体的揭示了广东儿童网民网络素养状况,总体来看,儿童触网的年龄越来越小,令人担忧。

D. 从材料三中调查的具体数据来看,7岁儿童接触网络比例最高,范围最广,影响最大,最具有代表性,所以数据最详。

E. 孩子对网络的探索意识和自主意识很强,但自控力不强。

在孩子成长的关键阶段,家长的教育和引导不能缺失。

9. 我们应如何应对日益严重的少年儿童网络安全问题?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参考答案:
7. C 8. CE
9. ①社会相关部门要浄化网络环境,严厉打击不法行为,为孩子们提供健康的网络环境。

②政府要进行教育改革,让网络素养教育正式走进学校、课堂、课本之中。

③络安全和媒介素养教育纳人中小学的课程,积极推动开展网络安全法制教育。

④家长一方面要加强自身学习,与时俱进,及时了解潮流文化,改善网络时代的亲子关系。

另一方面要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了解相关知识和法规,了解孩子的上网行为状况,培养孩子的自控力、辨别力。

7. 试题分析:C项,无中生有,“杭州四年级小学生因玩王者荣耀跳楼事件是引起人们极度关注网络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文中没有依据。

人们极度关注网络安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杭州四年级小学生跳楼事件只是触发点之一。

“跳楼事件是引起人们极度关注……并使之成为社会焦点话题”强加因果,跳楼事件成为社会焦点并不是因为这一事件是“引起人们极度关注网络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而是因为四年级的小学生因玩游戏跳楼令人痛心和反思。

点睛: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

这类题目解答时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相对。

概念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因果、前后关系不能颠倒。

同时还要注意选项肢之间的比较,如果选项中有内容矛盾的选项必有一错。

注意叙述角度和表达方式的转换。

分辨可能与必然、必然与或然、未然与已然、全称与特称。

推断不夸大不缩小,不无中生有。

8. 试题分析:A项,无中生有,“振聋发聩,引起强烈反响”文中没有提到。

B项,“儿童的表现每一项都遥遥领先”不当,由材料二可知,“安装APP的时候限制软件读取您的联络人与信息等权限”一项儿童与家长持平,“在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上发布分享自己个人的照片、视频或者观点”“在手机或平板电脑下载安装自己喜欢的游戏、视频和音乐”“及时更新手机或电脑里的杀毒软件”几项里儿童只是略高于家长。

D项,强加因果,由上文“7岁儿童接触网络比例最高,范围最广,影响最大,最具有代表性”推不出“数据最详”的结论。

9. 试题分析:本题解答时可通读全文,根据题干要求筛选出相关信息,再进行概括即可。

材料一中,“建立和维护健康的网络环境十分重要,对于网络上的违法行为,相关部门介入非常有必要”;材料四中,从学校的角度看,“络安全和媒介素养教育纳入中小学的课程,积极推动开展网络安全法制教育”“不妨让网络素养教育正式走进学校、课堂、课本之中”“都该有这种制度安排”,从家长的角度看,“家长要及时了解孩子的上网行为状况”“家长要及早培养孩子的网络安全意识,了解相关知识和法规,并且培养孩子的自控力、辨别力”“家长还要加强自身学习,及时了解潮流文化,改善网络时代的亲子关系”等。

考生把这些信息分类概括就可以得到本题答案。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
程千帆评传
莫砺锋
1913年9月21日,程先生生于长沙清福巷本宅。

当时的程家清贫,但富有文学传统。

一家数代皆有诗人,生性颖悟的程先生耳濡目染,自幼便能吟咏。

程先生在十多岁时曾在其伯父君硕先生所办的私塾“有恒斋”里读过数年古书。

君硕先生不用《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等“ 俗学”作教材,而是要求学生直接读经典著作如《礼记》、《古文辞类纂》、《经史百家杂钞》、《资治通鉴》。

他在讲授时则文辞义理并重,而且要求学生用文言文写文章以及日记与学习心得,并练习书法。

而对于日后将成为专治古代文史的专家来说,这种艰苦、繁重而且乏味的学习却是非常有益甚至是必须的。

如果说程先生在“有恒斋”中的学习仅仅是打好基础的话,那么他进入金陵大学后就真正跃入学术的海洋了。

在金大的四年中,他如饥似渴地吸取营养。

程先生真正做到了转益多师、博采众长,在经学、史学、目录学、文学批评史诸方面积累了深厚的学养,而且学到了大师们的许多治学方法。

他在晚年还深情地回忆说:“诸位老师各有专长,已使我耳濡目染,枵腹日充;而因求知心切,又曾向不在金大任教,或虽任教而不曾讲授某项课程的先生们请教。


才气横溢的程先生赢得了正在金陵大学国学研究所读研究生的著名才女沈祖棻的青睐,堪称天作之合的这对夫妇,在以后的四十年中不但在诗词写作中有琴瑟唱和之乐,而且在学术上互收切磋之益。

他与沈祖棻把自己的十多篇论文结成集子出版,取名为《古典诗歌论丛》。

她在此书后记中指出:“当初我们之所以写这一类的文章,并用这样一些方式来研究古代作家与作品,在这些论文中,他尝试着从各种不同的方面提出问题,并且企图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加以解决,是因为在过去的古代文学史研究工作当中,我们感到,有一个比较普遍的和比较重要的缺点,那就是,没有将考证和批评密切地结合起来……基于这样的理解,我们就尝试着一种将批评建立在考据基础上的方法。

”应该说,这种方法是贯穿他一生学术工作的精髓,是他对古代文学研究在方法论上作出的最重要的贡献。

程先生认为学术研究的目的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他所作的研究都带有实证的性质,从来不发凿空高论。

例如写于1944 年的《韩诗〈李花赠张十一署〉篇发微》,对韩诗中向称难解的“江陵城西二月尾,花不见桃唯见李”二句从光学的角度进行了探索,从而作出了实事求是的结论。

正因为怀着解决难题的明确目的,程先生的研究成果就不是凭着一时灵感的妙手偶得,而是深思熟虑、厚积薄发的坚实结论。

程先生对陈寅恪注意到附丽于科举的“行卷”风习与唐人小说的关系而未及深入的问题深入研究。

时隔三十余年后,写成了专著《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对这个问题交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对一个问题思考、研究长达30 年,孜孜不倦,沉研深思,终于求得比较圆满的解决,并且只写成一本言简意赅的小册子。

而正因为程先生的学术研究的目标是解决问题,因而他以一篇篇的论文,不断地提出问题,又不断地解决问题,从而把学术推向前进。

他认为从事古代文史的研究,一定要有通识。

他还主张研究者应注意各种文体及其关系,而不宜局限于某一种样式,认为古代文学批评和古代文学这两类研究之间不应存在鸿沟,不应视之为两个各不相关的学科。

推而广之,他主张文史哲相通,文学与艺术相通,古代与现代相通,东方与西方相通……正是在这种学术思想的背景中,程先生指出:“谈一个问题,首先必须把它放到一定的历史范围内。

”他又说:“如果说我有一些看法与别的先生有些不同,那是我反复看某个或某些作品又互相沟通比较分不开的。

”于是,程先生研究的对象虽然往往是具体的作家、作品或文学现象,但他不是孤立地、静止地去考察这些对象,而是把它们置于广阔的背景中,然后得出结论来。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君硕先生设想是把传统士大夫应当具备的的文化知识教给学生,这与当时提倡的新式教育的教学理念相契合。

B.金陵大学的学习经历使得程先生从此走上了专治古代文史的学术道路。

也正是在这里,他遇到了沈祖棻这位同甘共苦数十年的人生伴侣。

C.程千帆夫妇尝试用一种前人都没有用过的方法去研究古代文学,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D.他主张研究文学史一定要着眼于某一个阶段,就某一具体问题提出看法再继续向外扩展、壮大。

E.程先生的治学范围相当广博,举凡史学、古代文学、文学批评史,他都有很深透的研究,且取得了世所瞩目的成就。

(2)“术业有专攻”试结合全文分析程千帆先生的学术修养的形成原因?(6分)
(3)程千帆先生终身致力于学术研究,他所提倡的治学方法是什么?(6分)
(4)评传出自程先生的弟子莫砺锋之作,提笔记录恩师的点滴无不饱含追思,字句无不洋溢倾慕,试结合文本从“师道”“学习”“师生关系”三个角度任选其一,浅谈你的感受。

(8分)
参考答案:(1)B(3分)E(2分)C(1分)
(2)私塾教育启蒙;得到了良好的大学教育;个人的不懈努力。

(3)①将文学批评建立在考据基础之上。

②从各种不同的方面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讲求实证,从来不发凿空之论。

③一定要有通识,主张不能孤立地静止地看问题,应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

(4)言之成理即可,但未结合文本内容直接谈感受的,4分以内;正确结合文本内容的,6分以上;准确结合文本内容且语言精美的,给8分;其他情况酌情给分,但不能超过4分。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实用类文本阅读5选2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点和论述类文本阅读基本相同,注意“词语”“句子”“文段内容”和“主旨”的分析。

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多考核行文的语言风格,篇章的结构,引用等手法的运用。

此题的选项均考核内容,其中ACD理解出现偏差。

(2)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信息筛选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审清题干,然后锁定区位,概括文意作答,此题是综合筛选的题目,要立足原文,从“私塾”“大学”等外部条件和“个人的不懈努力”的自身条件的角度进行概括。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信息筛选的题目,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的题目,有局部信息筛选和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段落,综合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部分或全文。

答题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对对应的段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

综合信息筛选注意对局部或全文内容的概括,重点注意各段的段首和短尾的句子。

答题是注意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分析作答。

如此题的题干是“学术修养的形成”原因,通过题干看是一道综合信息筛选的题目,答题时要立足全文,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注意从“私塾”“大学”等外部条件和“个人的不懈努力”的自身条件的角度进行概括。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信息筛选的题目,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的题目,有局部信息筛选和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段落,综合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部分或全文。

答题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对对应的段落进行划
分,提取关键词语。

综合信息筛选注意对局部或全文内容的概括,重点注意各段的段首和短尾的句
子。

答题是注意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分析作答。

如此题的题干是“提倡的治学方法”,通过题干看是一道综合信息筛选的题目,答题时要立足全文,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注意从“文学批评要有基础”“讲求实证”“要有通识”的角度进行概括。

(4)试题分析:注意提出观点,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论证。

【考点定位】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能力层级为探究F。

【名师点睛】探究的题目一般有两个方向,一是向内挖掘,一是向外延伸,向内挖掘的题目主要是概括传主的某些品质或者分析传主成功的原因,实际原因的主观方面也就是传主的品质。

探究传主的品质有时给出品质,让考生在文中找具体的事例,有时需要先概括出品质,然后再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还有的是结合文章的标题或具体的语句进行探究,但基本的答题指向是一致的。

这样的题目答题时首先概括出传主的品质,然后列举文章中的具体事件说明,不要脱离文本随意作答。

向外延伸主要是针对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对自己的启示,答题时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论证,论证要围绕自己的观点进行,做到中心突出、简单明了。

提出的观点要和传主的品质相关。

此题属于向内挖掘的题目,首先提出观点,然后在文中提取相关的事例进行解说。

3. 材料概括分析题(15 分)
这样的战士
鲁迅
要有这样的一种战士——
已不是蒙昧如非洲土人而背着雪亮的毛瑟枪的;也并不疲惫如中国绿营兵而却佩着盒子炮。

他毫无乞灵于牛皮和废铁的甲胄;他只有自己,但拿着蛮人所用的,脱手一掷的投枪。

他走进无物之阵,所遇见的都对他一式点头。

他知道这点头就是敌人的武器,是杀人不见血的武器,许多战士都在此灭亡,正如炮弹一般,使猛士无所用其力。

那些头上有各种旗帜,绣出各样好名称:慈善家,学者,文士,长者,青年,雅人,君子……。

头下有各样外套,绣出各式好花样:学问,道德,国粹,民意,逻辑,公义,东方文明……
但他举起了投枪。

他们都同声立了誓来讲说,他们的心都在胸膛的中央,和别的偏心的人类两样。

他们都在胸前放着护心镜,就为自己也深信心在胸膛中央的事作证。

但他举起了投枪。

他微笑,偏侧一掷,却正中了他们的心窝。

一切都颓然倒地;——然而只有一件外套,其中无物。

无物之物已经脱走,得了胜利,因为他这时成了戕害慈善家等类的罪人。

但他举起了投枪。

他在无物之阵中大踏步走,再见一式的点头,各种的旗帜,各样的外套……
但他举起了投枪。

他终于在无物之阵中老衰,寿终。

他终于不是战士,但无物之物则是胜者。

在这样的境地里,谁也不闻战叫:太平。

太平……
但他举起了投枪!
一九二五年十二月十四日
26.请简要概括“这样的战士”的思想性格。

(5分)
27.文中为什么要多次写到“他举起了投枪”?(4分)
28.结合全文,简述你对“无物之阵”的理解。

(6分)
参考答案:
26.①认识清醒;②斗志旺盛;③勇于斗争;④不怕牺牲;⑤不妥协不屈服;⑥愿奋斗终生。

(答出任意五点即可)
27.面对敌人各种各样、变化多端的阴谋诡计,面对多次出现的不同情况,战士持有同样的态度。

突出“战士”认识清醒、义无反顾、坚强不屈、勇往直前的战斗精神。

28.①并非真正“无物”,而是敌人狡猾的手段把狰狞的面目隐藏着,布成似乎空无所有的阵地;②他们确实存在于战斗者周围,因用阴谋与暗箭施行攻击,故让人找不到明确的敌人;③善于伪装,有时让人难分敌和友。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
4. 阅读下文,完成22-26题。

(13分)
识张幼于惠泉诗后
袁宏道
余友麻城丘长孺,东游吴会,载惠山泉三十坛之团风(在湖北黄冈)。

长孺先归,命仆辈担回。

仆辈恶其重也,随倾于江。

至倒灌河,始取山泉水盈之。

长孺不知,矜重甚。

次日,即邀城中诸好事尝水。

诸好事如期皆来,团坐斋中,甚有喜色。

出尊取瓷瓯,盛少许,递相议,然后饮之。

嗅玩经时,始细嚼咽下,喉中汩汩有声。

乃相视而叹曰:“美哉水也!非长孺高兴,吾辈此生,何缘得饮此水?”皆叹羡不置而去。

半月后,诸仆相争,互发其私事。

长孺大恚,逐其仆。

诸好事之饮水者,闻之愧叹而已。

又余弟小修,向亦东询,载惠山、中冷泉各二尊归,以红笺书泉名记之。

经月余抵家,笺字俱磨灭。

余诘弟曰:“孰为惠山?孰为中冷?”弟不能辨。

尝之,亦复不能辨。

相顾大笑。

然惠山实胜中冷,何况倒灌河水?自余吏吴来,尝水既多,已能辨之矣。

偶读幼于此册,因
忆往事,不觉绝倒。

此事政与东坡河阳美猪肉事相类,书之并博幼于一笑。

22请赏析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3分)
23“闻之愧叹而已”中的“之”指代的
是。

(2分)
24以下对弟与“我”“相顾大笑”的原因理解正确的一项
是。

(2分)
20.因为在经历了一个月后能品尝到真正的惠山与中泠泉而感到高兴。

21.因为虽然知道惠山与中泠泉独特,但品尝也无法分辨,自嘲而笑。

22.因为品尝惠山与中泠泉时,想起了朋友邱长孺的故事,讥讽而笑。

23.因为我能尝出惠山与中冷泉的不同,而弟未能分辨出,嘲笑弟弟。

25依据文中“东坡河阳美猪肉”的故事与本文的故事“相类”,对“东坡河阳美猪肉”的故事补写出合适的内容。

予昔在岐下,闻河阳猪肉甚美。

使仆往市
之。

,,。

客尝之,皆以为非他产所及。

继而事败,客皆惭。

(用文言语句填空)(3分)
26推测作者在张幼于的诗后写这篇文章的意图。

(3分)。

参考答案:
22 .画线句通过一系列的动作,生动形象地展现好事者看似高雅内行的模样,具有一定的讽刺意义。

(3 分)
23 .水不是惠山泉水而只是倒灌河水(2 分)
24 . B ( 2 分)
25 .使者已醉猪夜遁去买他猪以偿(只要符合情节:没有买河阳的猪肉,而只是买了普通猪肉替代。

可以发挥想象)( 3 分)
26 .作者读到张幼于的惠山泉诗,联想到这一往事,绝倒,写下来博张幼于一笑。

(1 分)在故事中委婉地讽刺了矫饰做作,附庸风雅的行为云(2 年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严震,字遐闻,梓州盐亭人。

本农家子,以财役里闾。

至德、乾元中,数出赀助边,得为州长史。

西川节度使严武知其才,署押街,迂恒王府司马,委以军府众务。

武卒,罢归。

起为兴、凤两州团练使,好兴利除害。

迁山南西道节度使。

朱泚反,遣腹心穆廷光等遗帛书诱之,震即斩以闻。

是时,李怀光与贼连和,奉天危蹙,帝欲徒跸山南,震闻,驰表奉迎,遣大将张用诚以兵五千捍卫。

用诚至周至有反计,帝忧之,会震牙将马勋嗣至,帝告以故,勋曰:“臣请归取节度符召之,即不受,斩其首以复命。

”帝悦。

勋还得符,请壮士五人与偕,出骆谷,用诚以为未知其谋,以数百骑迓①勋馆之,左右严侍。

勋未发,阴令焚草馆外,士寒争附火,勋从容引符示之,曰:“大夫召君。

”用诚惧,将走,壮士自后禽之。

用诚子斫勋伤首,左右捍刀得免,遂仆用诚,而格杀其子。

勋即军中,士皆擐甲矣。

勋昌言曰:“若父母妻子在梁州,今弃之而反,何所型邪?大夫取用诚尔,若等无与!”众乃服,不敢动。

即缚用诚送于震,杖杀之,而拔其副以统师。

天子至梁州,宰相以为地贫无所仰给,请进幸成都。

震曰;“山南密迩畿辅,李晟锐于收复,方藉六师为声援,今引而西,则诸将顾望,责功无期。

”帝未决,会晟表至,亦请驻辟梁、洋,议遂定。

然梁、汉间刀耕火耨,民采稆为食,虽领十五郡,而赋入才比东方数大县。

自安、史后,山贼剽掠,户口流散,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