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检测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秋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检测题含答案
时间:150分钟 满分:120分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C )
A.搓捻(liǎn) 秕谷风流倜傥(tǎnɡ)不求甚解
B.荫蔽(yīn)贮畜花团锦簇(cù) 截然不同
C.侍弄(shì) 盔甲怦怦直跳(pēnɡ)花枝招展
D.黄晕(yūn)祷告人迹罕至(hǎn)鸭雀无声
【解析】A.捻(niǎn);B.贮蓄;D.晕(yùn),鸦雀无声。

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又要编杂志,又要跑发行,老李整天忙得不亦乐乎。

B.王春明的几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老师指出他的基础不牢固,教导他学习应该温故知新。

C.这些字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

D.他们俩在班上一个管纪律,一个管学习,配合得各得其所。

【解析】各得其所:原指每个人都得到了满足。

后指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安置。

用于此处,与语境不符。

3.(2019·北部湾)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D )
A.能否更加有效地推动校园扫黑除恶工作,是实现平安校园的
重要前提和保障。

B.我们应提倡全民阅读,因为阅读是每一个公民应该享受并受到保护的最基本的。

C.运载火箭海上成功发射,探询了我国海上发射管理模式,验证
了海上发射能力。

D.地铁3号线6月6日试运营,标志着南宁市正式迈入站城一
体化的3.0时代。

【解析】A.两面对一面,前后不一致,把“否”去掉;B.缺少宾语,应在“最基本的”后面加上“权利”;C.用词不当(或前后不搭配),应把“探询”改为“探索”。

4.(2019·凉山州)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B )
①生活中的磨难没能掩盖生活中的温情。

②还是刻骨铭心的纯真爱情,都在荒寒的人生底色上涂抹上温情
的色彩,温暖着读者的心。

③尤其是孙少平和田晓霞之间近乎柏拉图式的爱情,纯真甜美,
让人心醉。

④这是一个温暖的世界。

⑤无论是醇厚的父子之爱、纯洁的同窗友情、美好的同事情分、淳朴的乡邻情谊。

A.①④⑤②③B.④①⑤②③
C.①⑤②③④D.④⑤②①③
【解析】全段都围绕“温情”来写,而第④句“这是一个温暖的世界”可以作为总引句;第①句“磨难没能掩盖生活中的温情”是下文的引子,故④①句放在前面,⑤②③中含有“无论是……还是……尤其是……”的句式,故为④①⑤②③。

应选B。

5.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C )
春天来了,学校组织大家到野外春游,李涛面对着满园盛开的梨花,情不自禁地说道:________
A.还是春天好呀,“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B.真是奇了怪,这几天这么冷,怎么还有花开放。

C.昨夜刮了一晚上的风,这里的梨花竟然这么茂盛,真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这些盛开的梨花真像小孩子的脸蛋,红扑扑的,太好看了。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6-7题。

(每小题2分,共4分)
【甲】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唐)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乙】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 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6.下面对两首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两首诗从内容上来看都是送别诗。

B.甲诗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日暮江边送别的凄清伤感的画面,表现出诗人送别友人时悲戚又无奈的思想情感。

C.乙诗首句写出了春光消逝时的萧条景况,渲染了环境气氛的黯淡、凄楚;次句是对王昌龄“左迁”赴任路途险远的描画,显出李白对诗友远谪的关切与同情。

D.甲诗末句描绘了贬谪之地的景物,体现了友人别离后的孤寂,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惜别之情。

【解析】并不是写贬谪之地的景物,而是联想,融情于景。

7.下面对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甲乙两首诗歌都是借景抒情,但甲诗还采用了烘托、反衬和
对比;乙诗采用了大胆的想象。

B.甲诗“人自伤心水自流”中两个“自”字,使各不相干的“伤心”与“水流”联系到了一起,以无情水流反衬人之“伤心”,以自流之水极写无可奈何的伤心之情。

C.乙诗首句用比兴手法,写景兼点时令,渲染凄凉哀愁的气氛;后两句抒情,点出诗歌主旨。

D.甲诗第四句以景作结,寓情于景,并运用了对比和比喻的手法,来表达友人的孤独和我对友人的关心。

【解析】不是比喻,而是借代。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8-11题。

(12分)
桓南郡小儿时,与诸从兄弟各养鹅共斗。

南郡鹅每不如,甚以为
忿。

乃夜往鹅栏间,取诸兄弟鹅悉杀之。

既晓,家人咸以惊骇,云是变怪,以白①车骑②。

车骑曰:“无所致怪,当是南郡戏耳!”问,果如之。

(选自《世说新语》)【注释】①白:告诉。

②车骑:车骑将军桓冲。

8.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
A.桓南郡/小儿时B.南郡鹅/每不如
C.取诸兄弟鹅悉/杀之D.云/是变怪
【解析】取诸兄弟鹅/悉杀之。

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3分)
(1)乃( 于是 ) (2)咸( 都,全 ) (3)果( 果然,果真 )
10.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4分)
(1)南郡鹅每不如,甚以为忿。

桓玄因为鹅常常斗输了,就非常恼恨他们的鹅。

(2)无所致怪,当是南郡戏耳!
没有可能引来妖怪,定是桓玄开玩笑罢了!
11.结合文章内容谈谈桓南郡是怎样的一个人。

(3分)
示例:斗鹅“每不如,甚以为忿”表明他心胸狭窄,“夜往鹅栏”“取诸兄弟鹅悉杀之”表明他也是一个凶残的人。

【参考译文】
南郡公桓玄还是小孩时,和堂兄弟们各自养鹅来斗。

桓玄因为鹅常常斗输了,就非常恼恨他们的鹅。

于是就在夜间到鹅栏里,把堂兄弟的鹅全抓出来杀掉。

天亮以后,家人全都被这事吓呆了,说这是妖物作怪,去告诉车骑将军桓冲。

桓冲说:“没有可能引来妖怪,定是桓玄开玩笑罢了!”追问起来,果然如此。

(三)古诗文积累。

(8分)
12.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

(每空1分)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6)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7)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8)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3-16题。

(17分)
(2019·绥化)腕上茉莉
①去眉山参加文学活动,晚上,几位文友出去小聚,在岷江边且歌且舞,好不快活。

②这时候,突然从门外走进来一位老太太,手里拿着一串白线。

白线呈圆形,上面系着什么东西,走到桌前,我们才发现,是茉莉花,新鲜的茉莉花。

“先生们,要茉莉花不?新鲜的茉莉花。

你们男士为女士买一些呗。

”老太太的声音近乎哀求。

“卖花的!”文友们几乎异口同声。

男士们不乐意了,打算喊老板过来,怎么有卖花的窜进来,这无异于在大排档吃饭,被乞讨者摇着饭盒一样煞风景。

③老板来了,看了一眼老太太,悻悻地说,客人不要,就不要强行推销了。

也许是看出了老太太面露难色,同行的一位女文友查了一下人头,买了十二串,她说,每人一串,女的臭美一下,男的克服一下中年老男人的油腻。

④我也领到了一串茉莉花。

新鲜的茉莉花。

远远的闻,丝毫没有任何味道,手腕移到鼻尖处,异香得很。

这让人感觉,在药材大市场买到的茉莉花近乎赝品。

药材大市场里的茉莉花完全没有花香,相反,
有的还有一种硫磺熏蒸过的异味,为了驱虫,可以长时间保存。

⑤那个卖花的老人走了,临走前还冲着女文友鞠了一躬,这一鞠躬,差点把那位女文友的眼泪给惹下来。

⑥这时候,饭店老板亲自来上菜,边说:“对不起——”
⑦“不好意思,一听口音,你们就是外地客人,让你们破费了,今天的花钱我来出。

”“没事没事,”女文友忙说,“毕竟这么大年纪
还出来卖花,实属不易。


⑧我脑海里再次浮现那位卖花老太太的样子,满头花白的头发,
手指却很光滑,皮肤并不差,不像是出过力的样子。

与我们同行的文
友老张说,你看那老妇的手就知道,不是辛勤劳动人民,分明是来骗钱的。

饭店老板表情很严肃,打断了老张的话说:“这位先生,你只说
对了一半,她确实不是乡下劳作了一辈子的妇人,她是市二小的退休
教师。

但她绝不是什么骗子。


⑨我们一愣。

饭店老板欲言又止,嗨!我索性告诉你们吧,老太
太到饭店卖花是我默许的,这位老太太家里开着一个三分地的花圃,
专卖茉莉。

她原本生活殷实,拿着一笔不少的退休工资,可是,五年前,她的儿子突然离她而去。

⑩“是事故,还是疾病?”女文友问。

“是事故,老太太的儿子
也是一位教师,到四川一个偏远山区去支援,据说那个山区小学很贫穷,老太太的儿子开着一辆越野车每周往返一次,他再次拉着物资去
往支教山区小学的时候,爆了胎……”
⑪满桌文友陷入沉思,共同举杯满饮。

那感觉像是在敬老太太的儿子。

⑫老板继续说:“她的儿子走了以后,还有孙子在儿媳肚里没有出生,老太太生了一场大病,然后,卖了城市的房子,在郊区买了一处农家小院,院子里专门种茉莉来卖。

一开始,我们以为老太太确实缺钱,后来才知道,老太太主动承担了儿子生前的‘重任’,每个月用卖花的钱定时邮寄给山区那所小学……”
⑬老张听到这里,风一样地冲出去,两分钟后,他冲回来了,号啕大哭,说:“我专门去寻那老太太,打算买光她所有的茉莉,老太太却说,她不愿意一下子把茉莉卖给一个人,这样,其他顾客就闻不到茉莉的花香了……”
⑭次日返程,那串茉莉花即便已经干了,我却舍不得扔,我仔细看着一根棉线上串起来五六朵枯黄茉莉花,手工并不好,打了一个笨拙
的结,绕了两圈,我却戴在腕上,归程的一路上,仍能嗅到隐隐的香气。

13.根据小说中“我们”和“老太太”的情节,概括文章的内容。

(4分)
(1)____ →临走鞠躬,差点流泪→(2)____ →花干枯黄,不舍戴腕
(1)哀求买花,同情购买(2)得知真相,陷入沉思
14.谈谈第⑤段中老太太鞠躬,为什么“差点把那位女文友的眼泪给惹下来”?(4分)
因为女文友只是买了几串茉莉花,却换来了老太太的鞠躬礼,觉得承受不起、受之有愧;也因为对老太太充满了同情。

15.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⑧段画线句。

(4分)
神态描写,语言描写。

表现饭店老板的善良、正直、有同情心(爱心)。

16.文章的感情基调是什么?文章表达的主旨和课文《植树的牧羊人》有什么相似之处?(5分)
感情基调:深沉、积极、崇敬。

主旨:表达了对主人公的赞美,也歌颂了社会美好的风尚。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7-20题。

(13分)
(2019·襄阳)早起
罗瑞花
①在我的记忆里,母亲每天黎明即起,借着从窗户透进来的微微
光亮,拿木梳梳理好短发,用发夹夹好,精神利落开始一天的忙碌。

②在勤劳的农家是没有一个闲人的,只要不生病就不会停下手中
的活。

八十多岁的桂鑫爷爷大清早就在庭院里编竹筛竹箩、扎竹扫把、削竹筷子,他能把一根竹子变出许多物件;快九十岁的白秀奶奶天一
亮就坐在门口在干瘦的腿上搓麻绳;在天刚破晓的寒气里,男人扛锄
赶牛往田野走去,女人穿梭于厨房、菜园,小孩子帮着打扫庭院、生
火煮饭、看管弟妹、喂养鸡鸭……
③爹是一个没有土地情结的农民,在村里做木工、碾米、发电,
后来又开代销店做生意。

爹脑子活络,不断改善着家里的经济状况,
但田里、土里、家务活全落在娘身上。

娘对待农事一丝不苟,按照时
令精耕细作,一锄土都不放过。

在摘茶插红薯的季节,娘几乎是四点
钟起床,提着马灯来到地里,就着朦胧月光或晨曦挖土、摘茶,天是在一锄一锄的土块、一片一片的茶叶里亮起来的。

④我儿时最初的早工是放鹅。

天地间弥漫着润润的泥土气息,毛
茸茸的小鹅吃着沾满露水的青草,当太阳兴高采烈地跳出云层,小鹅
细细长长的脖子饱胀成了拔河那样的粗麻绳,我就可以赶着它们回家了。

⑤到七八岁时开始跟着姐姐去茶山摘茶叶。

我们背着箩筐,揉着
惺忪的睡眼,为着小贩挑担上漂亮发夹或书店玻璃柜中的连环画,在
白雾茫茫中向茶山走去。

早饭时娘过秤,秤杆下给钱,摸着那一个个
硬币真是最惬意的事。

最辛苦的是轮到家里为队里的牛割草。

我一直不知道牛的舌头是怎么长的,竟然最爱吃两边有锯齿的苇草,割的时
候手指要握紧苇草,稍松一下苇叶的锯齿就会让手鲜血淋漓。

⑥有趣的还是清早去捡菌子。

雨后的早晨格外清爽,微风一吹,
去了瞌睡来了精神。

松树林子里,各种菌子比雨后春笋更肆意生长,
它们是一窝一窝的,藏得紧,不轻易示人,寻找它们仿佛像寻找一个躲猫猫的伙伴。

但不管它们怎么躲也躲不过我们这些山里孩子贼亮贼亮的眼睛。

黄黄的枞树菌、雪白的竹叶菌、红红的米浆菌,都是稀松平
常的菌子,随见随捡而已,倒是那一抹淡绿的青头菌很是惹人喜爱,如果能遇上修长白暂还穿着荷叶裙的鸡腿菌那是值得尖叫的。

我们一背篓一背篓地从山上背回菌子,在厢房木地板上堆成小山。

娘把吃不了
的菌子择净晒干,到春节时炒腊肉,把鸡腿菌磨成粉调菜,比味精还鲜。

⑦在娘的熏陶下,我成了一只早起的鸟儿。

当别人还沉在昨天的
烦闷里梦呓,或者醒在温暖的被窝里犹豫,我已经在晨曦中,在微风里,动起来了,从身体到思想。

面对冉冉升起的太阳,我只想满腔热情地
投入生活,想跑步想打球想跳舞想大声地朗读,想告诉世界,我醒了。

⑧梭罗说,黎明是大自然对人类最宝贵的恩赐。

我喜欢看天一点
点亮起来,如一个睡醒的孩子欣欣然睁开眼。

我看到环卫工人清扫完
最后一片落叶坐下来点燃了一支香烟;看到小贩支起他们的摊位开始热气腾腾地买卖;看到菜农挑着满筐的嫩绿从不同的小巷汇集到街口;看到学生打开课本,用世界上最美的姿态,最美的声音,迎来早晨第一缕阳光。

⑨早晨起来,我看到每一个生命都蓬勃饱满,如一树一树的花开。

17.本文重点写我在娘的熏陶下早起的往事,请选用原文词语填空。

(3分)
放鹅——摘茶叶——割牛草——捡菌子
18.请结合语境品味第⑥段画线句子中加点词的表现力。

(3分)
黄黄的枞树菌、雪白的竹叶菌、红红的米浆菌,都是稀松平常的
菌子,随见随捡而已,倒是那一抹淡绿的青头菌很是惹人喜爱,如果能遇上修长白暂还穿着荷叶裙的鸡腿菌那是值得尖叫的。

这些都是写颜色的词语。

作者抓住了各种菌子的颜色特点,简洁、生动地展现了这些菌子特征,给读者以形象可感的体验,也充分表现
出作者早起满满收获的喜悦之情。

词的表现力活灵活现,跃然纸上。

19.试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⑨段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4分)
通过比喻修辞,把“每一个生命都蓬勃饱满”比作“一树一树的花开”,人们的精神面貌像花一样美丽、鲜艳、动人,更暗示他们像花一样会在蓬勃中孕育各自的成功和收获。

形象、生动,意蕴丰富,韵味无穷。

20.本文为什么以“早起”作为题目,请简要说明。

(3分)
“早起”是全文的叙事线索,又是全文想要表达的主题所在。

用“早起”做标题,照应了全文叙事的内容,也自然地生发了对生活的感受,通俗却引人注意,言简意赅,却发人深思。

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56分)
(一)综合性学习(6分)
21.某社区开展“广场舞——要说爱你不容易”为主题的社区网络论坛活动。

请你结合下列阅读材料,围绕“怎样才能合理解决好广场舞扰民现象”的问题,写一段简要发言稿。

(200字以内)全国各地掀起跳广场舞的热潮,跳广场舞是一种娱乐健体方式,但是广场舞噪音扰民、占用公共空间的问题普遍存在。

有些地方的周围居民不堪忍受广场舞噪音,和跳广场舞者交涉未果,双方引起纠纷,导致产生有些居民使用自费买高音炮来“以噪制噪”等过激的对抗行为。

示例:网友们:大家好!广场舞是一种集体育锻炼与文艺保健于一身的健身方式。

中老年人喜欢跳广场舞无可厚非,但跳广场舞应以
不侵害他人利益为前提。

要合理解决好广场舞扰民问题,我以为:第一,不要在居民区跳;第二,在公共场所跳时一定不要超出当地公安机关要求的分贝;第三,建议政府多建广场、多建公园,让老人有地方可跳广场舞,满足人民的生活需求。

这样才能合理互赢,解决好广场舞扰民这一现象。

谢谢!(看法全面合理,建议具体,叙述有序;语言通顺即可)
(二)写作(50分)
22.请以《行动的力量》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不少于5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