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考研基础化学试题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考研基础化学试题库
基础化学第一章绪论一、基本要求:
1、掌握溶液组成的几种标度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熟悉有效数字的概念及运算规则;
3、了解化学发展史及化学与医学的关系。
二、掌握内容:
1、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摩尔分数质量浓度质量摩尔浓度
2、质量分数(质量百分数)体积分数(体积百分数)
3、有效数字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三、练习题:
(一)、选择题1、每100mL正常人血浆中含HCO3-
164.7mg[Mr(HCO3-)=61],它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61mmol·L-1
B、84mmol·L-1
C、27mmol·L-1
D、44mmol·L-12、将14.00g含结晶水的草酸(H2C2O4·2H2O)溶于186.0g水中[已知
Mr(H2C2O4·2H2O)=126.0;
Mr(H2O)=18.0],则草酸的质量摩尔浓度b(H2C2O4)为:()。
A、5.84mol·Kg-1
B、0.584mol·Kg-1
C、9.00mol·Kg-1
D、
1.26mol·Kg-13、设某溶液由溶质B和溶剂A组成,则溶质B的摩尔分数某(B)为:()。
A、nA/(nA+nB)
B、nB/(nA+nB)
C、(nA+nB)/nA
D、(nA+nB)/nB4、在下列溶液的各种组成标度中,不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是()①质量摩尔浓度②物质的量浓度③摩尔分数④质量浓度⑤质量分数A、①②③B、①③C、
②④D、①③⑤5、pKa=4.75,其有效数字的位数是:()A、1B、2C、3D、不能确定6、正常人每100mL血浆中含Ca2+10mg[Mr(Ca2+)=40.0],它的
物质的量浓度为()。
A、4.0mmol·L-1
B、2.0mmol·L-1
C、2.5mmol·L-1
D、10.0mmol·L-
17、将2.76g甘油(C3H8O3)溶于200g水中,已知
M(C3H8O3)=92.0g·mol-1,则其质量摩尔浓度b(C3H8O3)为:()A、
1.38mol·Kg-1B、13.8mol·Kg-1C、0.150mol·Kg-1D、1.50mol·Kg-18、0.4molH2SO4溶解于水,配成500mL溶液,其浓度表示正确的是:()A、c(H2SO4)=0.8mol·L-1B、c[(1/2)(H2SO4)]=0.8mol·L-1C、
c[(1/2)(H2SO4)]=0.4mol·L-1D、硫酸的浓度为0.8mol·L-19、250g水
中溶有20.0g乙酸(CH3COOH),已知M(CH3COOH)=60.0g·mol-1,则乙酸
和水的摩尔分数分别是:()A、0.023,0.977B、0.046,0.954C、
0.216,0.784D、0.230,0.77010、输液用葡萄糖[M(C6H12O6)=180g·mol-1]的浓度c(C6H12O6)=0.278mol·L-1,那么它的质量浓度为:()。
A、2.50g·L-1
B、25.0g·L-1
C、5.00g·L-1
D、50.0g·L-1(二)、
填空题1、每100mL正常人血浆中含Na+326mg,它的物质的量浓度为,质
量浓度为[Mr(Na)=23]2、下列数据:0.07205、2.58某10-7、0.80%和
pH=4.50的有效数字位数各是、、和
3、质量摩尔浓度b(NaOH)=0.500mol·Kg-1的NaOH溶液100g,加水
50g及NaOH固体0.840g,混合后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b(NaOH)为,摩尔
分数某(NaOH)为若混合后溶液的密度为1.03g·mL-1,则该溶液的物质的
量浓度c(NaOH)[已知Mr(NaOH)=40.0]4、取密度为1.84Kg·L-1的96%的
H2SO4溶液100g,配成100mL的稀硫酸,则稀溶液中c(H2SO4)=,
b(H2SO4)=
5、将8.4gNaHCO3溶于水配成500mL溶液,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质量浓度为,100mL该溶液中含NaHCO3的物质的量为[已知
Mr(NaHCO3)=84.0]6、有一质量摩尔浓度为5.36mol·Kg-1的HClO4溶液,其密度为1.251g·mL-1,则HClO4的质量分数为,物质的量浓度为
7、根据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计算下列各式:
(1)1.20某(112.1―1.349)/5.4386=(2)(29.837-29.24)/32.065=8、
生理盐水的质量浓度为,其物质的量浓度为
9、100g质量分数为8.50%的NH4Cl水溶液,其密度是1.024g·mL-1,则此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n(NH4Cl)=mol;
质量摩尔浓度b(NH4Cl)=mol某kg-1;
摩尔分数某(NH4Cl)=;
物质的量浓度c(NH4Cl)=mol某L-110、某患者需补充Na+5.0某10-
2mol,应补充NaCl的质量是g,若用生理盐水补充[r(NaCl)=9.0g某L-1],应需生理盐水的体积是mL。
11、实验室常用试剂浓盐酸的质量分数为37%,密度为1.19g·mL-1,则此试剂的物质的量浓度c(HCl)=mol某L-1,摩尔分数某(HCl)=
12、1.000L溶液中含
KAl(SO4)2·12H2O[Mr(KAl(SO4)2·12H2O)=474.2]118.6mg,则
KAl(SO4)2物质的量浓度c(KAl(SO4)2)=,SO42-物质的量浓度c(SO42-)=;
若该溶液的密度为1.00g·mL-1,则SO42-质量摩尔浓度b(SO42-)=
第二章稀溶液的依数性一、基本要求:
1、掌握渗透压力及其在医学上的意义;
2、了解稀溶液的依数性。
二、掌握内容:
1、渗透现象渗透压力渗透压力与浓度及温度的关系(VantHoff定律)
2、渗透活性物质渗透浓度等渗溶液低渗溶液高渗溶液晶体渗透压力和胶
体渗透压力三、练习题:
(一)、选择题1、临床上常将两种等渗溶液混合使用,这种混合溶液:()。
A、一定为等渗溶液;
B、一定为低渗溶液;
C、一定为高渗溶液;
D、要根据两种溶液所用的体积来决定混合溶液渗透压力的高低。
2、发生渗透现象的必要条件是:()。
A、有半透膜存在;
B、有半透膜存在且膜两侧溶液中溶质分子不等
C、半透膜两侧单位
体积溶液中溶质分子不等D、需A、C同时存在。
3、下列溶液中能使红细胞产生溶血现象的是:()。
A、50g·L-1C6H12O6
B、9g·L-1NaCl
C、6g·L-1NaHCO3
D、342g·L-
1C12H22O114、下列溶液中渗透压力最大的是:()。
A、0.1mol·L-1NaCl
B、0.2mol·L-1C6H12O6
C、0.15mol·L-1CaCl2
D、A与B的等体积混合液5、下列溶液的渗透压力与9g·L-1NaCl溶液渗透
压力相近的是:()。
[已知Mr(NaCl)=58.5,Mr(C6H12O6)=180]A、55g·L-1葡萄糖溶液B、29g·L-1葡萄糖溶液C、1.0mol·L-1葡萄糖溶液D、0.5mol·L-1葡萄
糖溶液6、等渗溶液应是:()。
A、在同一温度下,蒸气压下降值相等的两溶液;
B、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两溶液;
C、浓度相等的两溶液;
D、溶液相同的两溶液。
7、如下图所示,渗透方向是:()。
左侧右侧0.03mol·L-1葡萄糖溶液0.01mol·L-1CaCl2溶液半透膜A、自左向右B、自右向左C、达渗透平衡D、不能发生渗透现象8、如果
用动物膀胱膜把50g·L-1葡萄糖溶液(左侧)与正常人血浆(右侧)隔开,则:()。
[已知Mr(C6H12O6)=180]A、葡萄糖分子向左侧渗透B、水
分子自左向右渗透C、水分子自右向左渗透D、水分子在膀胱膜两侧属于
动态平衡状态。
9、血浆总渗透压力的正常范围为280~320mmol·L-1,若将
100mL0.15mol·L-1NaHCO3溶液与200mL0.3m ol·L-1C6H12O6溶液混合,
所得混合溶液与血浆相比为:()。
A、等渗溶液
B、高渗溶液
C、低渗溶液
D、缓冲溶液10、正常人血浆
点渗透压力约为770Kpa,它包括晶体渗透压力(约730KPa)和胶体渗透
压力(约40KPa)。
其中晶体渗透压力是主要的,其根本原因是因为血浆中:()。
A、晶体物质质量浓度大,胶体物质质量浓度小;
B、晶体物质质量浓度小,胶体物质质量浓度大;
C、胶体物质含量虽低,但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大;
D、晶体物质含量虽低,但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小,有的又可离解为离子,单位体积血浆中的质点数多。
11、如下图所示,半透膜两侧葡萄糖溶液的浓度应为:()。
葡萄糖水溶液葡萄糖水溶液左侧半透膜右侧A、右侧大于左侧B、左侧大于右侧C、左右两侧浓度相等D、以上A、B、C都不可能12、如下图所示,水分子的渗透方向为:()。
0.05mol·L-10.05mol·L-1HAc溶液NaAc溶液左侧半透膜右侧A、自左向右B、自右向左C、达渗透平衡D、膜两侧溶浓度相,故不能发生渗透现象13、临床上规定,浓度在280~320mmol·L-1范围内的溶液为生理等渗溶液。
如将50g·L-1的葡萄糖溶液与12.5g·L-1的NaHCO3溶液按2∶1体积混合,则混合溶液:()。
[已知Mr(C6H12O6)=180,
Mr(NaHCO3)=84]A、一定为等渗溶液B、一定为低渗溶液C、一定为高渗溶液D、如按1∶1体积混合,则混合液为等渗溶液(二)、填空题1、发生渗透现象必须具备的条件是和如用动物膀胱膜将生理盐水(左侧)与
5g·L-1NaCl溶液(右侧)隔开,其渗透方向为[已知Mr(NaCl)=58.5]2、已知水的Kf=1.86,实验测得37℃时人的血浆的渗透压力为780KPa,则其渗透浓度为;
血浆的凝固点为
3、非电解质稀溶液的渗透压力仅仅与和有关,而与无关。
4、将红血球放入20g·L-1NaCl溶液中,红血球将会;
1mol·L-1NaCl溶液比1mol·L-1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力;
临床上规定渗透浓度的正常范围为
5、在0.20mol·L-1NaCl、0.40mol·L-1C6H12O
6、0.30mol·L-
1CaCl2、0.40mol·L-1C12H22O11以及0.10mol·L-1NaCl与0.40mol·L-1C6H12O6的等体积混合液中,其中渗透压力最大的是,渗透压力最小的是
6、把红细胞分别置于5g·L-1和15g·L-1的NaCl溶液中,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现象分别是和[已知Mr(NaCl)=58.5]
7、所谓渗透活性物质是指根据Van’tHoff定律,在一定温度下,对于任何一种稀溶液,其渗透压力应与的物质的量浓度成正比。
8、根据Van’tHoff定律,在一定温度下,对于任何一种稀溶液,其与渗透活性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成正比。
因此也可用的物质的量浓度来衡量溶液渗透压力的大小。
9、稀溶液渗透压力的大小仅与单位体积溶液中的多少有关,而与无关。
10、临床上规定,浓度在280~320mmol·L-1范围内的溶液为生理等渗溶液。
如将将25g·L-1C6H12O6溶液(低渗糖)来稀释500ml500g·L-1C6H12O6溶液(高渗糖)至等渗糖水,所用低渗糖的体积至少为mL,最多为mL。
[已知Mr(C6H12O6)=180](三)、计算题1、通过计算排出下列稀溶液的渗透压力由大到小的顺序:
(1)c(C6H12O6)=0.20mol·L-1(2)c(Na2CO3)=0.20mol·L-
1(3)c(Na3PO3)=0.20mol·L-1(4)c(NaCl)=0.20mol·L-12、临床上用来治
疗碱中毒的针剂NH4Cl(Mr=53.48),其规格为20.00mL一支,每支含
0.1600gNH4Cl,计算该针剂的物质的量浓度及该溶液的渗透浓度,在此溶
液中红细胞的行为如何?3、计算下列三种溶液在37℃时的渗透压力:
①10.0g·L-1NaCl;
②10.0g·L-1CaCl2;
③10.0g·L-1C6H12O6[Mr(NaCl)=58.5;
Mr(CaCl2)=111;
Mr(C6H12O6)=180]4、25℃时海水的平均渗透压力是30atm,试计算
与海水等渗的尿素(NH2CONH2)水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5、100mL
水溶液中含有2.00g白蛋白,25℃时测得此溶液的渗透压力为0.717KPa,求白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
6、将35.0g血红蛋白(Hb)溶于足够的水配成体积为1L的溶液,25℃
时此溶液的渗透压力为10.0mmHg,试计算血红蛋白分子的摩尔质量。
7、密度为1.005g·L-1、质量分数0.86%的NaCl水溶液又称为“生
理盐水”,因为其渗透压力与血细胞内液是相等的,试计算正常体温37℃时此生理盐水的渗透压力。
8、治疗脱水、电解质失调与中毒静脉滴注的林格氏(Ringer)液的处
方是,在1L注射用水中溶有8.5gNaCl、0.3gKCl、0.33gCaCl2·2H2O,
则林格氏液的渗透浓度是多少?它与人体血浆是等渗溶液吗?第三章电解
质溶液一、基本要求:
1、掌握酸碱质子理论的基本概念、有关质子转移平衡的规律及一元
质子弱酸和弱碱水溶液pH及有关物种浓度的计算;
2、熟悉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
3、了解强电解质溶液理论。
二、知识要点:
弱电解质解离度酸碱质子理论共轭酸碱概念酸碱反应的实质酸碱强度
的相对性水、酸和碱中质子转移平衡、平衡常数及水的平衡移动同离子效
应盐效应一元弱酸碱溶液中有关离子浓度及pH计算难溶强电解质的沉淀
溶解平衡溶度积及其应用三、练习题:
(一)、选择题1、已知的H2SO3的PKa1=1.81,PKa2=6.91,H2S的PKa1=7.04,PKa2=11.96,根据酸碱质子理论,碱性最强的是:()A、HSO3-B、HS-C、SO32-D、S2-2、下列各组分子或离子中,不属于共轭关系
的是:()A.HCl—Cl-B.H2CO3—HCO3-C.NH4+—NH3D.H3O+—OH-3、在纯
水中,加入一些酸,其溶液的:()A.[H+]与[OH-]乘积变大B.[H+]与[OH-]乘积变小C.[H+]与[OH-]乘积不变D.[H+]等于[OH-]4、在H3PO4
的Ka2=表达式中,式中的[H+]严格来说是:()。
A、一级质子转移出来的[H+]
B、二级质子转移出来的[H+]
C、三级质
子转移出来的[H+]D、H+离子的总浓度5、碱二甲胺乙胺氨苯胺
pKb2.933.334.759.40由前列表中可知,其碱性最强的为:()A、二甲
胺B、苯胺C、氨D、乙胺6、已知NH3的pKb=4.75,AC-的pKb=9.25,
C6H5COOH的pKa=4.19,ClO-的pKb=6.47,其中碱性最强的为:()A、
AC-B、ClO-C、NH3D、C6H5COOH7、10.0ml氨水需4.0ml0.20mol·L-1HCl
中和,把10.0ml此氨水与5.0ml0.20mol·L-1HCl混合,则混合液中:()
A、[NH4+]>[H+]>[Cl-]>[OH-]
B、[H+]>[NH4+]>[Cl-]>[OH-]
C、[Cl-
]>[NH4+]>[H+]>[OH-]D、[Cl-]>[NH4+]>[OH-]>[H+]E、[NH4+]>[H+]>[OH-]>[Cl-]8、将pH=2的HCl溶液与pH=1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再加5
倍水稀释后,溶液的pH值范围为:()A、1~2B、3~4C、6~7D、11~12E、
8~99、将0.10mol·L-1HCN溶液的浓度降低为原来的,其解离度将:()A、不变B、增大为原来的四倍C、减少到原来的D、增加为原来的二倍E、减少为原来的10、下列离子中,属于两性电解质离子的是:()A、
CO32-B、SO42-C、HPO42-D、NO3-11、实验测得1.0mol·L-1KCl溶液在18℃时解离度为75.6%,而不是100%,原因是:()A、KCl在水溶液中
不能全部离解为K+和Cl-;
B、KCl在水溶液中应该全部离解为K+和Cl-,由于实验误差之故,
其解离度不于100%;
C、KCl在水中全部离解,但由于离子互吸作用,致使实验测得的表
观解离度小于100%;
D、实验浓度太大,若浓度为0.1mol·L-1时,解离度就为100%。
12、某弱酸HA(pKa=5.3)与共轭碱NaA以2∶1体积比相混合,所
得混合液的pH值为5.0。
由此可知,原HA与NaA浓度之比为:()A、
1∶1B、1∶2C、2∶1D、1∶413、某难溶强电解质AB2,其溶解度与溶度
积常数KSP(AB2)之间的关系为()A、KSP=S2B、KSP=S3C、KSP=4S2D、KSP=4S3(二)、填空题1、考虑强电解质溶液中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应该用代替浓度,它的含义是
2、乙胺(C2H5NH2)在水中的Kb=4.7某10-4,氨在水中的Kb=1.79某
10-5,两者中碱性较强的碱在水中的质子转移平衡式为;
该反应中,共轭酸碱对为
3、次氯酸(HClO)在水中的Pka=7.53,而醋酸根离子(AC-)在水中的Pkb=9.25,碱性较强的碱在水中的质子转移平衡式为而酸性较强的酸在水中的质子转移平衡式为上述两反应中的共轭酸碱对分别为和
4、在HAc溶液中加入少量NaAc晶体,溶液中Ac-离子浓度,H+离子浓度,HAc的解离度,此种作用称为
5、难溶强电解质的同离子效应使其溶解度,而其盐效应使其溶解度
6、难溶电解质AB2和AB,其摩尔溶解度S与溶度积常数K的关系分别为和
7、已知Kp,[AgCl]=1.77某10-10,Kp,[AgI]=8.51某10-17,若向含有0.0010mol·L-1Cl-和I-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AgNO3试剂,则生成沉淀所需的Ag+离子的浓度下限为,AgCl开始沉淀时,溶液中残存的I-离子浓度上限为
8、磷酸(H3PO4)在H2O中的质子转移分三步进行。
已知其
Ka1=7.52某10-3,Ka2=6.32某10-8,Ka3=2.2某10-13,则酸性最强的为,碱性最强的为
9、关系式αB=γB·CB/Cθ,式中αB的意义为,γB称为,它反映了溶液中之间相互牵制作用的大小。
(三)、判断题1、溶液的浓度能影响弱电解质的解离度,但对解离平衡常数无影响。
()2、酸碱质子理论不仅适用于水溶液,而且也适用于非水溶液。
()3、当向含有几种能与某一种沉淀剂生成沉淀的离子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该沉淀剂时,总是Kp小的先沉淀。
()4、在弱电解质溶液中,溶液越稀,该弱电解质的解离度越大,其离子浓度也就越大。
()5、同离子效应能使弱电解质在水中的解离度减小,也能使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
()6、在HAc(α=1.34%)溶液中加入HCl,则HAc的解离度减小,H+浓度降低。
()7、A、B两种难溶电解质,其溶度积大者,溶解度未必也大。
()8、饱和氢硫酸(H2S)溶液中H+(aq)与S2-(aq)浓度之比为2:1。
()9、水存在以下的质子自递反应:H2O+H2O=OH-+H3O+,从上述反应中可知,H+水既能给出质子表现出酸性,又能接受质子表现出碱性,所以水是两性物质。
()10、根据酸碱质子理论,酸与碱是共轭关系,因此,酸越强,其共轭碱也越强。
()(四)、计算题1、某一元弱酸在0.001mol·L-1水溶液中有0.8%电离,如果是0.100mol·L-1该酸溶液,则溶液中H+离子浓度为多少?2、求:(1)100mL浓度为0.10mol•L-1HAc溶液的pH为多少?(2)当(1)中加入0.10mol•L-1NaOH溶液100mL后,溶液的pH为多少?(已知HAc的pKa=4.76,Ka=1.74某10-
5=1.32lg1.32=0.12lg2=0.301)3、某弱碱MOH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5,在298K时,取MOH0.500g溶于50.00ml水中,所得溶液的pH值为11.30,试求出MOH的碱常数。
4、实验测得氨水的pH值为11.26,已知Kb,NH3=1.79某10-5,求氨水的浓度。
5、有0.20mol·L-1NH3·H2O,其α及pH各是多少?在500.0ml此溶液中加入5.35gNH4Cl,α及pH又各是多少?(Kb,NH3=1.79某10-5;
NH4Cl=53.56)6、计算0.10mol·L-1HCl溶液与0.10mol·L-
1NH3·H2O等体积混合液的pH值。
7、向Ag+、Pb2+、Hg2+离子浓度均为0.0100mol·L-1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KI溶液:
①、计算说明沉淀顺序;
②、当最后一种离子开始析出时,其它两种离子的浓度各是多少?(Kp,AgI=8.51某10-17;
Kp,PbI2=8.49某10-9;Kp,HgI2=2.82某10-29)第四章缓冲溶液一、基本要求1、掌握缓冲溶液的基本概念和缓冲作用机制,能熟练的计算缓冲溶液的pH值;
2、理解一般缓冲溶液的配制方法,缓冲容量的基本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3、了解缓冲溶液在医学上的意义。
二、知识要点:
缓冲溶液缓冲作用缓冲对以及缓冲作用机制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公式及其对缓冲作用的解释缓冲容量缓冲溶液总浓度缓冲比缓冲范围缓冲溶液的配制血液中的缓冲系及其在恒定血液pH值过程中的作用。
三、练习题:
(一)、选择题1、欲自行配制0.1000mol·L-1pH=5.00丙酸缓冲溶液,其浓度含义是:()A、丙酸溶液的浓度为0.1000mol·L-1;
B、丙酸钠溶液的浓度为0.1000mol·L-1;
C、0.1000mol·L-1是所用丙酸和丙酸钠溶液浓度总和;
D、配制成的缓冲溶液中丙酸浓度与丙酸钠浓度之和为
0.1000mol·L-1。
2、下列各组等体积混合的溶液,无缓冲作用的是:()A、
0.2mol·L-1HCl和0.2mol·L-1KCl;
B、0.02mol·L-1HCl和0.02mol·L-1NH3•H20;
C、0.2mol·L-1KH2PO4和0.2mol·L-1Na2HPO4
D、0.01mol·L-1NaOH
和0.02mol·L-1HAcE、0.01mol·L-1NaHCO3和0.01mol·L-1Na2CO33、
下列公式有错误的是:()A、pH=pKa+lgB、pH=pKa-lgC、pH=pKa+lgD、pH=pKa-lgE、pH=-lg+lg4、0.10mol·L-1NH3·H20(pKb=4.75)40.0ml
与0.10mol·L-1HCl20.0ml混合,所得溶液的pH值为:()A、1.79B、2.25C、4.75D、6.75E、9.255、HCl和NH4Cl两种溶液混合后,它们的浓
度分别为0.010mol·L-1和0.050mol·L-1,此混合液的pH值为:()(NH3的Kb=1.79某10-5)A、2.00B、4.75C、7.25D、8.75E、9.256、已知
H3PO4的pKa1=2.16,pKa2=7.21,pKa3=12.32,取0.20mol·L-1NaH2PO4
和0.20mol·L-1Na2HPO4等体积混合,此混合溶液的pH值约为:()A、
12.0B、7.21C、6.23D、5.38E、2.127、影响缓冲容量的主要因素是:()
A、弱酸的pKa和缓冲比;
B、弱酸的pKa和缓冲溶液总浓度;
C、缓冲液的总浓度和缓冲比;
D、弱酸的pKa和其共轭碱的Pkb;
E、缓冲溶液的pH值和缓冲比。
8、六次甲基四胺[(CH2)6N4](Kb=1.4某10-9)及其盐[(CH2)6N4•H+]组成的缓冲溶液的缓冲范围为:()A、pH=4∽6B、pH=6∽8C、pH=8∽10D、pH=9∽10E、pH=10∽119、已知H3PO4的pKa1=2.16,pKa2=7.21,
pKa3=12.32,向H3PO4溶液中加NaOH配制pH=7.00的缓冲溶液,其中抗
酸成分为:()A、H2PO4-B、HPO42-C、PO43-D、NaOH10、下列缓冲溶液中,缓冲容量最大的是:()A、0.1mol·L-1HAc—0.1mol·L-1NaAc溶液;
B、0.05mol·L-1HAc—0.05mol·L-1NaAc溶液;
C、0.15mol·L-1HAc—0.05mol·L-1NaAc溶液;
D、0.075mol·L-1HAc—0.025mol·L-1NaAc溶液。
11、若要配制pH=9的缓冲溶液,较为合适的缓冲对是:()A、HCOOH—HCOONa(pKa=3.75)B、HAc—NaAc(pKa=4.75)C、NH4Cl—NH3(Pkb=4.75)D、NaHCO3—Na2CO3(pKa=10.25)E、NaH2PO4—Na2HPO4(pKa=7.20)12、下列关于缓冲溶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缓冲容量β值越大,则缓冲能力越强;
B、缓冲比一定时,总浓度越大,缓冲能力越强;
C、缓冲溶液加水稀释时,缓冲比不变,pH值不变,故β也不变;
D、缓冲溶液的缓冲范围为pKa±1;
E、缓冲溶液的总浓度一定时,缓冲比为1时β最大。
13、25℃时,总浓度为0.1mol·L-1的NH3—NH4Cl溶液在下列哪种情况下缓冲容量最大(已知NH3的pKb=4.75):()A、pH=2B、pH=6C、pH=4D、pH=8E、pH=9(二)、填空题1、已知H2CO3的pKa1=6.37,
pKa2=10.25,NaHCO3—Na2CO3缓冲系可用于配制pH从到之间的缓冲液,其抗酸成分是
2、影响缓冲溶液pH值的主要因素是和,影响缓冲溶液缓冲容量的因素是和缓冲溶液加少量水稀释时,其pH值,缓冲容量
3、人体血浆和尿中都具有H2PO4-—HPO42-缓冲系(37℃时血浆和尿中的H2PO4-的pKa,=6.80),已知正常人血浆中[HPO42-]/[H2PO4-]为
4/1,则血浆中的pH是,其抗酸成分是;
尿中[HPO42-]/[H2PO4-]较小,设为1/9,则尿的pH值为,其抗碱成分是
4、临床检测得三人血浆中HCO3-和溶解的CO2的浓度如下甲[HCO3-]=24.0mmol·L-1,[CO2]溶解=1.20mmol·L-1;
乙[HCO3-]=20.1mmol·L-1,[CO2]溶解=1.34mm ol·L-1;
丙[HCO3-]=56.0mmol·L-1,[CO2]溶解=1.40mmol·L-1;
已知37℃时血浆中H2CO3的pKa'=6.10。
若pH<7.35为酸中毒,pH>7.45为碱中毒,pH在7.35~7.45为正常,则属正常,属酸中毒,属碱中毒。
5、0.4升缓冲溶液中含有0.10mol乳酸和0.050mol乳酸钠,该缓冲液的缓冲比为,pH值为(乳酸的pKa=3.86,lg2=0.301)
6、将
100ml0.1mmol·L-1盐酸加入400ml0.1mmol·L-1氨水中,混合液内的缓冲对为,混合液的pH值为(lg3=0.48,NH3•H2O的pKb=4.75)7、在
NaH2PO4和Na2HPO4的溶液中[H2PO4-]=0.1mol·L-1,[HPO42-
]=1.0mol·L-1,该溶液的pH值为8.21,问该缓冲溶液的抗酸成分是,其共轭酸的pKa为,缓冲范围是
8、在H3PO4溶液中加入适量的NaOH可配成三种缓冲系不同的缓冲溶液、、,它们的理论缓冲范围各是、、(已知H3PO4的
pKa1=2.16,pKa2=7.21,pKa3=12.32)9、已知HAc、H2PO4-和NH4+的pKa 分别为4.75、7.21和9.25,若配制与正常人血浆pH相同的缓冲溶液,应选用的缓冲系为
10、在HAc溶液中加入或都能配制成缓冲溶液。
(三)、判断题1、用相同缓冲对配成的缓冲溶液,其缓冲比越接近于1,缓冲容量就越大。
()2、缓冲溶液的缓冲能力主要取决于缓冲对中共轭酸的pKa。
()3、HAc溶液中存在HAc和Ac-的质子转移平衡,所以HAc溶液是缓冲溶液。
4、若HAc-Ac-缓冲溶液中[Ac-]>[HAc],则该缓冲溶液的抗酸能力大于抗碱能力。
()5、人体血液是由多种缓冲系组成的,其中以HCO3--CO32-缓冲系在血液中的浓度最高,缓冲能力最大。
()6、计算缓冲溶液近似pH值的通式为:pH=pKa+lg。
()7、缓冲溶液总浓度是指缓冲液中共轭酸浓度或共轭碱浓度。
()8、缓冲溶液缓冲容量的大小仅仅与缓冲溶液的缓冲比有关。
()9、缓冲溶液中的酸和碱合称缓冲对。
()10、缓冲溶液的pH值在pKa+10到pKa-10范围内才能发挥缓冲
作用。
()(四)、问答题1、什么叫缓冲作用、缓冲比、缓冲范围?2、何谓碱储?3、什么叫缓冲容量?4、以HCO3--H2CO3缓冲系为例说明缓
冲作用的机制。
该缓冲溶液的缓冲范围是多少?(已知H2CO3的
pKa1=6.35,pKa2=10.33)5、试述配制缓冲溶液应遵循的原则和步骤。
6、血液中存在多种缓冲对:
H2CO3-HCO3-,H2PO4-_HPO42-,HnP-Hn-1P-,其中以H2CO3-HCO3-最
重要,试以其为例,说明血液具备缓冲作用的原因。
(五)、计算题1、取0.10mol·L-1某一元弱酸溶液30ml与
0.10mol·L-1该酸的钠盐溶液20ml混合,将混合溶液稀释至100ml后,
测得此溶液的pH值为5.25,求此一元弱酸的Ka。
2、柠檬酸(缩写H3Cit)及其盐为一种多质子酸缓冲系,常用于配制
供培养细菌的缓冲溶液,如用500ml的0.200mol·L-1柠檬酸,需加入
0.400mol·L-1的NaOH溶液多少毫升,才能配成pH为5.00的缓冲溶液?(已知柠檬酸的pKa1=3.14,pKa2=4.77,pKa3=6.39)3、某NH4Cl-NH3缓冲
溶液pH值为9.50,[NH4+]=0.100mol·L-1,现有3.00mol·L-1NaOH溶
液和NH4Cl固体,欲配上述缓冲溶液500ml,应如何配制?(已知
NH3Pkb=4.75,Mr(NH4Cl)=53.5)4、用0.025mol·L-1H3PO4和
0.025mol·L-1NaOH,配成pH近似值为7.40的缓冲溶液100ml,试求所
需H3PO4和NaOH溶液的体积比。
5、(1)100mL浓度为0.10mol·L-1NaAc溶液的pH为多少?(2)
当加入0.10mol·L-1的HCl溶液50mL后,溶液的pH为多少?(3)当加
入0.10mol·L-1HCl溶液100mL后,溶液的pH为多少?(已知HAc的
pKa=4.75,lg2=0.301)6、取0.10mol·L-1HB溶液50.00ml与
0.10mol·L-1KOH溶液20.00ml混合,再将混合液加水稀释100.00ml测
得其pH值为5.25,求此一元弱酸(HB)的酸常数。
7、配制pH=10.00的缓冲溶液100ml,(1)现在有三种缓冲系HAc-NaAc、KH2PO4-Na2HPO4、NH4Cl-NH3,问选用何种缓冲系最好?(2)如选用缓冲系
的总浓度为0.200mol·L-1,需要固体共轭酸多少克(不考虑体积的变化)
和浓度为0.500mol·L-1的共轭碱多少毫升?第五章胶体溶液一、基本要求:
1、掌握溶胶的基本性质和胶团的结构、表面活性剂结构特点及其在
溶液中的状态,ζ(ZataPotential)电势产生及影响因素,溶胶的稳定因素,聚沉作用及等电点的概念;
2、理解高分子溶液的性质,正、负吸附的区别及乳化剂的概念;
3、了解与散系的分类,表面能的物理意义、吸附、吸附质、吸附剂
的含义、物理、化学吸附的特点、溶液表面吸附现象、两种类型的乳状液,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及溶液的形成、高分子溶液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凝胶的概念及性质。
二、掌握内容:
1、表面活性剂结构特点、乳状液、乳化作用;
2、胶团双电层结构、走电势、溶胶的稳定及聚沉、高分子化合物、
等电点;
3、吸附、吸附质、叭附剂;
凝胶。
三、练习题:
(一)选择题1、加入少量电解质使溶胶发生聚沉的原因是:()A、电解质离子的强烈水化作用B、ζ(Zeta)电势降低C、热力学电势Ψ降
低D、离子强度增加E、增加了胶粒的电荷2、表面活性物质是:()A、
能形成负吸附的物质B、易溶于水的物质C、能降低系统内部能量的物质D、能降低溶剂表面能力的物质E、能减少表面积的物质3、使Fe(OH)3溶
胶聚沉,效果最好的电解质是:()A、AlCl3B、NaNO3C、Na2SO4D、
MgBr2E、K3[Fe(CN)3]4、下列关于溶胶和高分子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是均相热力学稳定系统B、都是多相热力学不稳定系统C、都是
多相热力学稳定系统D、溶胶是多相热力学不稳定系统,高分子溶液是均
相热力学稳定系统E、溶胶是均相热力学稳定系统,高分子溶液长多相热
力学不稳定系统5、蛋白质在等电点时:()A、溶液中正负离子数相等B、溶液中正、负电荷数目相等C、蛋白质分子中所带的正负电荷数量相等D、蛋白质分子中羧基和氨基数目相等E、蛋白质溶液中[H+]=[OH-]6、蛋白
质溶液属于:()A、乳状液B、悬浊液C、溶胶D、真溶液E、水溶液7、用AgNO3和KCl(过量)制备AgCl溶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胶
核是AgClB、胶核吸附的离子是Cl-C、在电场中胶粒向负极运动D、进入
吸附层的K+愈多,走电位愈小E、胶粒是带负电荷的8、电泳时,硫化砷
胶粒移向正极,要使一定量硫化砷溶胶聚沉,下列电解质中需用的物质的
量最小的是:()A、NaClB、CaCl2C、AlCl3D、MgSO4E、Na3PO49、当溶
液pH=6.5时,乳清蛋白向正极运动,欲使之反方向运动,则应:()A、
加碱,使PH>PIB、加酸,使PH
2、溶胶能保持相对稳定性的主要原因是
3、将20ml0.001mol·L-1AgNO3与10ml0.001mol·l-1KI混合制备AgI溶胶,其胶团结构式为,其优先吸附的离子为,反离子为将此溶胶置于外加电场中,则向极这种现象称为若在此溶胶中加入等量的CaCl2或Na2SO4,则更易使溶胶发生聚沉。
4、从结构上分析,表面活性物质由和组成。
5、电渗是在外电场作用下,通过多孔隔膜移动;
而电泳则是在外电场作用下在介质中运动。
6、要获得稳定的乳状液,一定要用的存在,使液-液的表面张力,同时,在被分散的液滴的周围形成一层
7、蛋白质溶液的等电点是指当溶液的pH值,于蛋白质的PI值时,蛋白质分子电泳时向正极运动。
8、蛋白质溶液属于相系统,是稳定系统,也是稳定系统。
(三)改错题1、具有双电层结构的胶团中的离子都不是水化离子。
2、若溶质分子比溶剂分子更能降低溶液的表面能力,此溶液将发生负吸附。
3、等电点为4.7的蛋白质,其水溶液要加碱调节才能使其处于等电状态。
4、电解质离子的聚沉能力与其所带电荷数成反比。
5、加入少量电解质盐类,引起胶粒聚集沉降的作用称为盐析。
6、在人体pH=7.4情况下,血清蛋白(PI<7)常以正离子状态存在。
(四)问答题1、指出血清的蛋白(PI=4.64)和血红蛋白(PI=6.9)在由C(KH2PO4)=0.15mol·L-1的溶液80ml和C(Na2HPO4)
=0.16mol·L-1的溶液50ml混合而成的溶液中的电泳方向。
(Pka2=7.21)2、将25ml0.01ml·L-1KCl溶液与50ml0.01ml·L-1AgNO3溶液混合制备AgCl溶胶,写出胶团结构式,并指出电泳方向。
第六章化学反应热及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一、基本要求1、掌握体系、环境、状态函数、平衡态和过程等热力学基本概念;
内能、焓、功、热、恒压(容)反应热效应的定义和热力学第一定律
的基本内容;
He定律的基本内容并会计算反应的热效应;
标准摩尔生成焓、标准摩尔燃烧焓的定义;
熵的定义和熵增原理的基本内容;
Gibb自由能的概念、Gibb公式和标准摩尔生成Gibb自由能;
计算化学反应的Gibb自由能变的方法;
平衡常数的表达方式和意义;
化学反应等温方程式并能判断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2、熟悉反应进度、热化学方程式和标准态等概念的规定;
自发过程的基本特点;
浓度、压力和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以及相应的计算;
LeChatelier规律;
3、了解可逆过程的基本特点;
Gibb自由能变与非体积功的关系;
热力学第三定律和规定熵;
多重平衡、反应偶合和生物体内的化学平衡。
二、练习题(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某)1.所有放热反应在298K和105Pa下自发的。
()2.化学反应的Qp和Qv都与反应的途经无关,因此它们也是状态函数。
()3.反应CaCO3()→CaO()+CO2(g)的=178.5kJ﹒mol-1,>0,又>0,故较高温度时,逆反应为自发,而降低温度有利于反应自发进行。
()4.反应的结果如增加了气态物质的量,则该反应ΔS的必是正值。
()5.稳定单质的、、、均为零。
()(二)选择题(将每题一个正确答案的标号选出)1.下列物理量中,不属于状态函数的是
( )A.U B.H C.S D.G
E.Q2.在一绝热箱中装有水,水中有一电阻丝,由蓄电池供电,通电后水及电阻丝的温度均略升高,今以水为系统,其余为环境,则()A.Q<0,W=0,ΔU<0B.Q=0,W<0,ΔU>0C.Q>0,W=0,ΔU>0D.Q<0,
W=0,ΔU<0E.Q=0,W=0,ΔU=03.下列物质的不等于零的是()
A.Cl2(l)B.Ne(g)C.Fe()D.C(石墨)E.H2(g)4.一封闭体系,当状态从A到B发生变化时,经历二条任意的途径,则()
A.Q1=Q2B.W1=W2C.Q1+W1=Q2+W2D.Q1-W1=Q2-W2E.ΔU=05.系统由A 状态到B状态,沿途径I进行时放热100J,环境对系统做功50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