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程序文件、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版次/修改号:C/0 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
第 1 页共 6 页
l目的
确定潜在的事故或紧急情况,并对其进行控制,以防止或减少紧急情况或事故可能造成职业健康安全等方面的危害和影响。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办公场所和施工现场可能出现的职业健康安全等意外事故、事件紧急情况的处理。

3相关文件
3.1《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CJZ—TA—2012
3.2《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CJZ—TB—01
3.3《特种物资管理办法》CJZ—TC—07
3.4《消防管理制度》
3.5《保卫工作管理制度》
3.6《生产设备管理制度》
4职责权限
4.1副经理
对公司的应急准备和响应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组织相关部门处理意外事故和紧急情况。

4.2总工程师
参与意外事故和紧急情况的处理。

4.3安全部
4.3.l负责本程序的编制、修订及归口管理。

4.3.2负责督促经理办、武保部、物资部、基层单位编制管理制度、管理办法、应急准备和响应方案并监督实施。

4.3.3负责应急准备和响应的指导运行。

版次/修改号:C/0 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
第 2 页共 6 页
4.4经理办
4.4.1负责针对办公区域潜在的职业健康安全紧急情况或事故制定应急和响应措施。

4.4.2负责对办公区域可能发生的职业健康安全事故或紧急情况岗位进行辨识登记,负责制定各应急岗位的管理职责。

4.5武保部
4.5.1负责编制消防管理制度、保卫管理制度。

4.5.2组织办公区域的保安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必要时组织相关人员对办公区域可能出现的职业健康安全意外事故或紧急情况的抢救、抢险、处理、报告和报警进行演练。

4.6物资部
负责组织应急响应物资和特种物资的购置、供应。

4.7基层单位
4.7.1负责针对施工现场潜在的职业健康安全紧急情况或事故制定应急准备和响应措施;
4.7.2负责组织施工现场人员的培训,必要时组织人员进行可能出现的职业健康安全意外事故或紧急情况的抢救、抢险、处理报告和报警进行演练;
4.7.3基层单位主管人员负责对应急情况的处理和上报工作;
4.7.4负责组织医护人员
对意外事故和紧急情况受伤人员的急救。

5工作程序
5.1潜在事故及紧急情况的确定。

5.1.1火灾、爆炸。

5.1.2机械伤害、物体打击、触电、高空坠落、坍塌等。

版次/修改号:C/0 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
第 3 页共 6 页
5.1.3施工作业时的中毒、食物中毒、中暑等。

5.2应急准备
5.2.1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的编制审批。

..
5.2.1.1公司的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由安全部编制,总工审核,副经理审批;
5.2.1.2责任部门、基层单位的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由责任部门负责人、基层单位安全科负责编制,安全部审核,副经理审批;
5.2.1.3项目部的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由项目部编制,基层单位安全科审核,基层单位安全副经理审批。

5.2.2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编制的内容:
l、针对活动性质和规模潜在事故及紧急情况的确定;
2、针对确定潜在事故和紧急情况的预防措施;
3、建立应急响应的组织机构,明确应急期间的负责人;
4、应急响应的职责与权限义务;
5、应急物资和设备的配置,应急物资和设备一般包括:通讯急救设备、抢救设备、车辆、消防器材、报警装置、应急照明、动力、危险隔离装置、紧急通道标识、劳动保护用品、抢险设备等;
6、应急响应程序
a)发生事故、事件后,现场第一见证人应立即口头向现场应急组织负责人报告,应急组织负责人应立即召集应急组织人员展开抢救,同时向上级组织报告;
b)应急组织应封闭事故区域;切断电源;疏散无关人员;禁止无关人员靠近;隔离或疏散易燃易爆物品;组织现场抢救、救护(人工呼吸、止血包扎、进行骨折固定等);
c)现场急救原则:先抢后救、先急后缓、先重后轻、边救边送、严密观察;
d)与外部应急服务机构的连接:
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程序文件编号CJZ—TB—26
版次/修改号:C/0 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
第 4 页共 6 页
①与上级组织的连接;
②发生人员受伤事故,与120急救中心连接;
③发生火灾事故,与119消防火警连接;
④发生交通事故,与122交通肇事处理中心连接。

e)与立法部门沟通:
①与工会、劳动保障部门的沟通;
②与法院的沟通。

f)与邻居和公众的沟通。

g)至关重要的记录和设备的保护:
事故发生后,应急组织要对大型、特殊重要设备进行保护,安排专人对抢救过程、保护过程形成记录,并归档保存。

5.2.3各应急组织针对潜在事故或紧急情况编制的应急预案,对应急组织成员及义务消防队员进行年度培训,并形成培训的相关记录。

5.2.4经理办负责总公司办公区域食堂作业人员管理、《卫生许可证》和《健康证》的办理;基层单位负责办公区域、现场、食堂工作人员的日常管理、《卫生许可证》和《健康证》的办理;
5.2.5各应急组织应针对应急准备和响应预案要求,编制应急物资准备计划。

5.2.6物资部负责编制机械设备和特种物资潜在事故和紧急情况的应急准备和响应预案,并制定《特种物资管理办法》,对特种材料的购置、入库、保管等加以控制。

5.2.7公司、基层单位应按应急物资准备计划,购置应急物资,保证应急物资落实到位。

5.2.8项目部应负责现场悬挂机械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紧急通道标识等,对现场机械设备和操作人员实施日常管理。

5.3应急响应 5.3.1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应逐级向应急办公室报告,由武保部组织现场抢救;安全部组织相关部门对事故发生经过详细调查,并评审损失大小,责任部门在发生事故及紧急情况时,应急组织快速响应,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确保人员生命安全。

5.3.2事故发生后应按照应急响应方案的要求,立即组织现场抢救,必要时向社会部门寻求协助、由责任组织对事故发生经过进行详细调查,写出《事故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原因、发生经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报安全部备案。

5.3.3发生食物中毒、易燃易爆、危险品以及机械事故,责任组织应自救、自助,并保护好现场,及时通知公司相关部门处理,必要时报警求援,事后填写《应急情况事故处理记录》。

5.3.4总公司和基层单位接到政府部门的自然灾害预报后,各级组织应及时组织所有工作人员(包括施工队伍人员),对救护知识进行学习,尽最大力量减少自然灾害可能带来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5.3.5在应急过程中遇到威胁人身安全情况时,应首先确保人身安全,迅速组织人员离开危险区域或场所后,再采取紧急救援措施。

5.4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的测试
5.4.1为确保应急预案的适宜性、有效性和充分性,各应急组织应每年度组织进行实际演练,必要时,邀请外部应急服务机构参与演练,并形成演练记录。

5.4.2武保部负责办公区域火灾消防的演练,组织义务消防队及报警人员的集中、疏散、断电、演习、救护;各基层单位项目部负责现场应急组织人员的集中、疏散、断电、演习、救护,并设立紧急通道标识,填写《义务消防队活动记录》,并对实施结果进行评价。

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编号 CJZ —TB —26
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
版次/修改号:C/0 第 5 页 共 6 页
5.5应急准备和响应预案的评审和修改 应急准备和响应预案,一般每年评审一次,在发生事故、紧急情况或演练结束后,要进行针对性的评审。

必要时,对应急准备和响应预案进行修订,按《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执行。

6记录
6.1《事故报告》 CJZ —TD —26—01
6.2《应急情况(事故)处理记录》 CJZ —TD —26—02
6.3《义务消防队员活动记录》 CJZ —TD —26—03
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编号 CJZ —TB —26
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
版次/修改号:C/0 第 6 页 共 6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