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导论讲义课程简介(共38张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Haviland. Anthropology, Chapter 2-3。
• 庄孔韶《人类学概论》第五章。
• 郭立新《考古人类学》。
• 李法军《生物人类学》。
•
(三)讨论话题:
• 在阅读相关著作并观摩相关影片《Naked Science:What's Human》、《Elaine Morgan 关于人起源于水中猿的演讲》、《Jane Goodall 关于人与黑猩猩的关系的演讲》
• (二)成绩评定
• 课程最终成绩将根据出勤情况、课堂表现、期末考试得分进行综合
评定。其中出勤与课堂表现占30%,课程作业占30%,期末考试占
40%。
教 学 安 排
• 本课程共八个单元 • 每单元两次课; • 合计授课16次、讨论16次。
• 主讲教师大致分工: • 刘志军: • 人类学概要
• 文化人类学(理论与方法、族群、宗教等);
与抽样调查。
• (二)阅读材料:
• Kottak. Anthropology, Chapter 12-13。
• Haviland. Anthropology, Chapter 12。
•
周大鸣《文化人类学概论》第一、二、三、四章。
• 黄淑娉等《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
• 泰勒《原始文化》。
• 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
• (二)阅读材料:
• Kottak. Anthropology, Chapter 1-2。
• Haviland. Anthropology, Chapter 1。
• 庄孔韶《人类学概论》第一章、第七章。
• 周大鸣《文化人类学概论》第一章。
• (三)讨论话题:
• ——在观看人类学影视片《兰屿观点》、《长江沿岸田野纪行》的基础上,讨论 人类学的学科价值。
灵长目的进化、早期人科动物、人属、第一个农民、第一个城市和国家。
(二)阅读材料:
Kottak. Anthropology, Chapter 6-11。
Haviland. Anthropology, Chapter 4-7, 10-11, 20。 Service. Origins of the State and Civilization.
品》、《大象画自己的像》等的基础上讨论:
• •
•
•
第五单•••元•••
族群语
•
•
•
言生计
•
•
•
•
•
• • 23 •
(一)授课内容 族群性与种族: 族群与族群性;种族;社会种族;分层与“智力”;族群、国家和国家性;和平共存;族群冲突的根源。
语言和交流: 什么是语言?动物的交流;非言语交流;语言结构;语言、思想和文化;社会语言学; 语言学。 谋生之道: 适应策略;觅食(狩猎采集);耕作;畜牧;生产方式;节省与最大化;分配与交换;夸富宴。
课 程 内 容
2
12
• 本课程旨在对人类学的四个分支——文化人 类学、考古人类学、生物人类学及语言人类 学做深入、系统的讲解。
• 文化人类学考察过去和现在的文化多样性。
• 考古人类学通过研究人类文化的物质遗存重 构人类与人类社会演进的 。
• 生物人类学研究人类化石、基因、本能等遗传因 素及身体的成长,也对人及在物种的起源与分化 上与人类关系最亲近的灵长类动物(猿与猴子) 做比较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人的本质及人在自 然界中的地位等哲学人类学基本问题做出回答。
周大鸣《文化人类学概论》第五、六、十二章。
罗常培《语言与文化》。 施琳《经济人类学》。
本尼迪克特《菊与刀》。
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
里德雷《美德的起源:人类本能与协作的进化》。 (三)讨论话题: 在阅读相关著作并观摩相关影片《Nanook of the North》、《Hunters and Hunted》、《tribe》、 《Bonobos missing in action》等的基础上讨论: ——推己及人如何可能? ——民族中心主义利弊谈。 ——语言差异会导致思维分歧吗?
莫里斯《裸猿》、《人这种动物》。
(三)讨论话题:
在阅读相关文献及观摩《人类择偶习俗》、《Among The Wild Chimpanzees》、《Human Instincts》、《The Dictator》、《Die Welle》、《Morning Sun》等相关影片的基础上讨论:
——动物也搞政治吗?权力意志与奴性及政治的根源。
• 人类学是一门研究人本身及其文化的横跨自然科学和社 会科学的综合性学科,它将日常教育的零散科目合为一 个便于掌握的整体。因此,我们期望通过该课程的学习, 让学生获得如下几个方面的整合性知识和技能:
教 学 目 标
2
15
• (1)认识和了解人类的由来和 发展、人类与灵长类动物的基因联系 和行为异同、人类在生物和文化方面的多样性等人类学研究成果。
• ——观看《(侗族)101寨主吴金敏》之后,讨论文化与发展的双向关联。
19
第二单 元
生物人类 学与考古
人类学 1
20
• (一)授课内容
• 生物人类学与考古学中的伦理和方法: 伦理;方法(多学科方法、灵长类动物学、人体测量学、骨骼生物学、分子人类学、 古人类学);调查与发掘;考古学种类;年代测定。
• 语言人类学则对语言如何随社会因素及时间 的改变而发生变化进行探讨。
人类学之树
人类学
生物人类学
考古人类学
语言人类学
文化人类学
13
教 学 目 标
1
14
• 本课程一方面将通过课堂讲解、影视展示对人类学的基本概念、 理论观点与研究方法进行全面系统的介绍,另一方面将通过话 题聚焦、延伸阅读、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运用人类学的视角和方 法对身边的社会问题与文化现象进行深度思考。
• 采用多媒体教学,包括民族志资料图片、人类学影视片、动物行
为学影片、DV短片等素材。每周理论授课3学时,课堂讨论或观 摩影视片3学时,课后阅读3~4学时。
• 分为3个小班,各小班又分为若干小组,每组5-7人。理论授课和影
视片观摩以大班为单位,课堂讨论以小班为单位,每次讨论将指 定一个小组做主旨发言,其余小组提出问题,双方在助教的主持 下展开讨论。
• (2)经由动物和人类的对比、过去和现在的对比、他群和我群的对比, 认识和了解人类行为的生物学基础、人类社会的演变历程、人类文化 的多样性特征。
• (3)通过理解与自身有别的包括生活方式、思维模式、价值体系、宗教 信仰、社会制度在内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与制度文化,达到尊重、理解 与认同各种不同的文化与亚文化的目的,获得看待问题的全面观点、整合 观点、相对观点,能对各种社会与文化现象做出尽可能合理的理解与解释。
——无军队、无 派、无政府的国家或社会共同体是可能的吗? ——影响人的择偶取向的本能与文化因素。
第四单 元
理论方 法
22
• (一)授课内容
• 文化: 什么是文化?文化与个人;文化的普世性、通用性与特殊性;文化相对论;文化变 迁机制;全球化。
• 文化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
文化人类学理论流派与发展脉络;民族志;民族志技巧;民族志反思;人类学方法
• 进化与遗传: 进化;遗传;生物化学遗传学或分子遗传学;人类遗传及遗传进化机制(兴趣话题:遗传政治); 现代合成。
• 人类变异和适应: 种族:生物学中一个名声不佳的概念;人类的生物性适应(基因与疾病、脸部特征、大小与体格、 乳糖耐量试验)。
• (二)阅读材料:
• Kottak. Anthropology, Chapter 3-5。
De Waal. Bonobo: The Forgotten Ape, Chapter 1-2.
庄孔韶《人类学概论》第四、九、十四章。
郭立新《考古人类学》。
李法军《生物人类学》。 吴汝康等《人类发展史》。 德瓦尔著、赵芊里译《黑猩猩的政治》。 德吕舍尔著、赵芊里译《动物求偶密码》。
德吕舍尔《动物王国的权力游戏》。
人类学生物人类学考古人类学语言人类学文化人类学14本课程一方面将通过课堂讲解影视展示对人类学的基本概念理论观点与研究方法进行全面系统的介绍另一方面将通过话题聚焦延伸阅读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运用人类学的视角和方法对身边的社会问题与文化现象进行深度思考
人类学导论
课程简介
年9月5日
2
3
4
5
6
周大鸣《文化人类学概论》第一、二、三、四章。 文化的普世性、通用性与特殊性; ——现代人是否更迷信? (2)动物行为学影片: On life and living. Lanham, MD, USA: Altamira Press,2004 族群性与种族: 族群与族群性; 里德雷《美德的起源:人类本能与协作的进化》。 德吕舍尔著、赵芊里译《动物求偶密码》。 密歇根大学人类学系网站:。 Anthropology, Chapter 21-22。 每周理论授课3学时,课堂讨论或观摩影视片3学时,课后阅读3~4学时。 本课程旨在对人类学的四个分支——文化人类学、考古人类学、生物人类学及语言人类学做深入、系统的讲解。 Natural Conflict Resoluti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0. 罗常培著:《语言与文化》,语文出版社,1989年。 Anthropology, Chapter 23-25。 文化交流与生存: 涵化;
(二)阅读材料:
Kottak. Anthropology, Chapter 14-16。 Aureli & De Waal. Natural Conflict Resolution.
De Waal. Bonobo: The Forgotten Ape, Chapter 6.
De Waal. The Age of Empathy. 庄孔韶《人类学概论》第八、九、十三章。
7
8
9
10
课 程 内 容
1
11
• 人类学是对时空中的人的生物多样性和文化 多样性进行考察的学科。
• 人类学试图回答有关人的生存与延续的基本问 题: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如何变化的?我们 正在如何变化?
• 做为一门整合性的学科,人类学研究人类的所 有情形:过去、现在与将来;生理、社会、语 言和文化,其特别关注点是人类通过适应而产 生的多样性。
•
第六单
元
•
政治家 庭婚姻 性别
•
24
(一)授课内容
•
政治制度:
什么是政治?类型与趋势;队群与部落;酋邦;国家;社会控制:政治、占卜和巫术。
•
家庭、亲属与继嗣:
家庭;继嗣;亲属关系的计算;亲属称谓。
•
婚姻:
什么是婚姻?血族通婚与异族通婚;解读禁忌;同族通婚;婚姻权利与同性婚姻;做为群体结盟的婚姻;离婚;多样化的婚姻形式。
• (4)掌握基本的人类学理论观点、田野调查技巧与跨文化分析方法,能 将其运用于社会实践,以全面理解与系统应对现实问题。
学 校 要 求
16
• 1. 通识核心课程不允许免听,学生3次不到课(含讨论),不给成 绩。
• 2. 改革考试方式,由平时成绩、课堂讨论和期终书面考试组成, 期终书面考试原则上一定要进行,形式可开放,如开卷;期终 考试成绩在学生最终成绩评定中不超过50%。
• 德瓦尔《类人猿与寿司大师——一个灵长动物学家的文化反思》。
• (三)讨论话题:
•
在阅读相关著作并观摩相关影片《Jane Goodall's Wild Chimpanzees》、《People of The
Forest:Chimps in Combe》、《黑猩猩砸开坚果吃果实》、《黑猩猩刚果的绘画作
等的基础上讨论:
• ——人类是在进化还是退化?
• ——种族论的生物学基础和道德批判。
•
•
•
•
•
第三单
• •
•
元
•
•
•
生物人类 • •
学与考古 •
•
人类学 2 • •
•
•
• • 21
(一)授课内容
灵长目动物: 人在灵长目动物中的位置;原始灵长目或原猴(猴与猿的共同祖先);猿或人科(长臂猿,合趾猿,猩猩,大猩猩,潘属或潘亚科:黑猩猩、 波诺波、人);人与其他灵长目动物的相同点(学习、工具、捕食和狩猎、攻击与谋略、分享与合作、交配与亲属关系);人与灵长目动 物的差异;行为生态与身体素质。
• 语言人类学。 • 董绍春:
• 文化人类学(政治、婚姻、性别、艺术等);
• 生物人类学; • 考古人类学 。
18
第一单 元
人类学 各维度
• (一)授课内容
• 什么是人类学: 人类的适应性;适应、变异与改变;人类学分支;应用人类学;人类学与其它学科。
• 人类学的应用: 什么是应用人类学;应用人类学的角色;学术人类学与应用人类学;人类 学与教育;都市人类学;医学人类学;人类学与商业;职业与人类学。
• 3. 成绩记载采用五级记分制,即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
成绩评定须呈正态分布,其中优秀控制在20%以内,中等、及格和不
及格不低于30%。
• 4. 为了有效开展讨论,讨论内容和课后阅读资料在课堂上一定 要明确并提早布置,使学生每堂讨论课都能做到有备而来。
课 程 要 求
17
• (一)授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