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合集下载

2020-2021语文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练习题 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50

2020-2021语文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练习题 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50

语文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练习题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50一、初中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1.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我的叔叔于勒》作者是法国作家莫泊桑,其代表作是《羊脂球》,他与俄国的契诃夫和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B. 《马说》《小石潭记》《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分别是韩愈、柳宗元、苏轼,他们都属于“唐宋八大家”。

C. 谥号,是古代诸侯、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事迹和品德给予的称号。

如欧阳修被称为“欧阳文忠公”,韩愈被称为“昌黎先生”。

D. 《傅雷家书》中,傅雷以深厚的学养、真挚的父爱,对儿子在做人和生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引导,表现出他对儿子深切的关爱之情。

【答案】 C【解析】【分析】ABD三项正确,C项错误。

韩愈的谥号是“文”,“昌黎先生”是世称。

故答案为:C【点评】这道题考查对文学和文化常识的积累能力。

文学常识包括各种常见文体、作家作品、史书体例等。

文化常识包括传统文化中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文化典籍等相关知识。

这些知识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分类识记,答题时能准确地再现这些知识。

2.《名人传》是《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课外读物,根据你对这部名著的阅读,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1)这部名著是法国著名作家________的作品。

它叙述了贝多芬、________、列夫·托尔斯泰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高尚的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2)请概括叙述其中一位名人的一个典型事例。

【答案】(1)罗曼·罗兰;米开朗琪(基)罗(2)1824年5月7日,贝多芬在维也纳举行《第九交响曲》的第一次演奏会,获得空前的成功。

当高度耳聋的贝多芬出场时,他受到观众五次热烈的鼓掌欢迎。

贝多芬在终场后感动得晕了过去。

【解析】【分析】对于名著,我们要做到真阅读,用心读,不仅要带着笔做批注,做笔记,还要用心去思考,深刻理解名著的情节及它的写作的意图。

只有这样,我们对于名著的阅读才会真正有所得。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专题训练三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专题训练三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2)一则消息包括五个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__是消息的主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
(3)《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是____________,字____________,号____________,北宋文学家。他的词开豪放之先河。他的散文创作成就也很高,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16.下面不是《红星照耀中国》中斯诺对彭德怀的印象的一项是()
A.大公无私,他唯一的个人衣服,就是用缴获的降落伞做成的背心。他为这件战利品而孩子气地得意,表现了他率真的个性。
B.乐观、豁达、勇敢的精神品质。
C.对有钱人的仇视,据说,如果他还在二百里外的地方,地主士绅都要闻风逃跑,哪怕有南京车队重兵驻守的地方也是如此,因为他以行军神出鬼没著称。
8.《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文笔优美的____________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己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____________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答案】纪实西北革命根据地
【解析】
5.法布尔在《昆虫记》中提到他所在的地方把螳螂称作。
【答案】祈祷上帝之虫
【解析】
【详解】
《昆虫记》是一部严谨的科学著作,但面孔却十分和善,不故作深刻,深入浅出,没有干巴巴的学究气,没有学术著作的晦涩枯燥与一本正经,“没有充满言之无物的公式、一知半解的瞎扯,而是准确地描述观察到的事实,一点儿不多,一点儿不少。”法布尔在《昆虫记》中提到他所在的地方把螳螂称作“祈祷上帝之虫”。
A.《三峡》————郦道元————北魏————《水经注》

2019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测试:期末专题复习(三)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2019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测试:期末专题复习(三)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期末专题复习(三)[见学生用书P54][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一、文学常识1.《消息二则》的作者是毛泽东,字润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__军事__家、思想家、诗人和__书法__家。

2.消息的正文一般包括导语、主体、__背景__和__结语__四部分(后两部分有时暗含在主体中)。

导语是用简要的文字,集中呈现最重要、最新鲜或最有特点的新闻事实。

__主体__是消息的主要部分,它承接导语,具体叙述新闻事实,提供更详尽的信息;有时还要阐述导语揭示的主题,回答导语中提出的问题。

3.新闻特写,是指采用类似于摄影中特写的手法,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件中__最具有价值__、__最生动感人__、__最富有特征__的片段和部分予以放大,从而鲜明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闻体裁。

4.消息正文的结构通常是按照__重要性递减__原则安排的,即所谓“倒金字塔结构”。

其中导语部分集中讲述最重要的新闻事实;此后随文章展开,事实的重要性逐渐减弱;如果有相关的背景材料,一般放在新闻事实后面。

5.鲁迅,字豫才,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代表作有小说集《__彷徨__》《__呐喊__》《故事新编》,散文集《__朝花夕拾__》,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华盖集》《且介亭杂文》等。

《藤野先生》选自《__朝花夕拾__》。

6.朱德,字__玉阶__,四川仪陇人,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__革命__家、政治家、__军事__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7.茨威格,__奥地利__(国家)作家、文艺评论家。

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也写诗歌、戏剧、散文,并且翻译作品。

他是世界上最杰出的中短篇小说家之一。

作品有《成功的秘诀》《月光小巷》《__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__》《象棋的故事》《__三作家__》等。

8.艾芙·居里,居里夫人的次女。

优秀的音乐教育家和人物传记作家。

部编版初二上册练习题 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

部编版初二上册练习题 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

部编版初二上册练习题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一、初中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1.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 《诗经》是“五经”之一,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按乐曲的性质可以分成风、雅、颂。

“风”是各地民歌民谣,“雅”是正统宫廷乐歌,“颂”是祭祀乐歌。

B. 古诗词中的意象往往有特定的含义,如“折柳”代表“惜别”,“归雁”代表“思乡”,“莲花”代表“高洁”,“菊花”代表“隐逸”。

C. 《木兰诗》选自北宋郭茂倩编辑的《乐府诗集》,它是汉朝的一首乐府民歌,塑造了一位代父从军、勇敢无畏、不慕荣利的女英雄形象。

D. 《岳阳楼记》中的“庆历四年春”和《桃花源记》中的“晋太元中”是用了皇帝的年号纪年,而《己亥杂诗》中的“己亥”用的是干支纪年。

【答案】 C【解析】【分析】C.“它是汉朝的一首乐府民歌”文学常识表述有错误。

《木兰诗》是一首北朝民歌,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归入《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中。

这是一首长篇叙事诗。

故答案为:C;【点评】做好本题需要平时学习中要做有心人,对一些经典名篇的文学常识要整理成册,熟记于心。

2.章回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主要形式,它的回目往往对仗工整,并能概括本回故事内容。

请补全下列回目。

①周学道校士拔真才,________②________,观世音收伏熊罴怪③假李逵剪径劫单人,________A.孙行者大闹黑风山 B.孙行者大闹五庄观 C.王孝廉村学识同科D.胡屠户行凶闹捷报 E.黑旋风沂岭杀四虎 F.梁山泊戴宗传假音【答案】 D;A;E【解析】【分析】①“周学道校士拔真才”出自名著《儒林外史》第三回,“胡屠户”是《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中的人物,“识同科”与“拔真才”不对应。

第二回:王孝廉村学识同科周蒙师暮年登上第。

②“观世音收伏熊罴怪”出自名著《西游记》第十七回:孙行者大闹黑风山观世音收伏熊罴怪。

第二十五回:镇元仙赶捉取经僧孙行者大闹五庄观。

③“假李逵剪径劫单人”出自名著《水浒传》第四十二回:假李逵剪径劫单身黑旋风沂岭杀四虎。

部编八年级上册语文文学常识(整理版)

部编八年级上册语文文学常识(整理版)

部编八年级上册语文文学常识(整理版)一、文学常识1、《消息二则》包括《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作者都是毛泽东。

消息是新闻的一种,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

狭义的新闻也叫消息。

消息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

消息的三个特点:真实性、及时性、简明性。

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选自《百年好文章——路透社新闻佳作》。

诺贝尔(1833—1896),瑞典(国)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军工装备制造商和炸药的发明者。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时间是1901年12月10日, 地点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人物是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

3、《“飞天”凌空》是一篇新闻特写,记叙了中国跳水姑娘夺取桂冠的1.7秒,体现了中国健儿为国争光的拼搏精神,洋溢着满满的自豪感和爱国情。

4、《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是一篇通讯,再现了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宏大场面,表现了人们自豪激动的心情,表达了热烈赤诚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

5、《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是一篇新闻评论。

这则评论针对在纪念南京大屠杀80周年的公祭日,即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中国以隆重仪式悼念死难者同胞的新闻事件而写。

6、《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作者是鲁迅。

他生于浙江绍兴,原名周树人,字豫才,第一篇白话《狂人日记》。

著名作品集有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小说集《呐喊》《彷徨》,杂文集《华盖集》、《坟》等。

7、《回忆我的母亲》是篇叙事散文,作者是朱德 ,中国人民伟大的革命战士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党、国家和军队的卓越领导人之一。

8、《列夫•托尔斯泰》节选自《三作家》,作者是茨威格。

奥地利著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我们学过他的《伟大的悲剧》。

托尔斯泰,俄国作家。

长篇小说代表作是《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9、《美丽的颜色》的体裁是传记,描写的是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_波兰的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 ,作者是她的小女儿艾芙•居里。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知识点总结一、文学常识1.一篇新闻可分为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个部分,其中主体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

2.《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

作者鲁迅,是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3.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文学家、思想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其作品深刻地展现了俄国剧烈的社会变动。

4.《三峡》作者郦道元,字善长,范阳涿县人,北魏地理学家,著有《水经注》。

5.《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

宋代文学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这派代表,并称“苏辛”。

6.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

7.王维,字摩诘,盛唐诗人的代表,创造了水墨山水画派,有“诗佛”之称。

王维擅书画,亦通音律,多才多艺。

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有《王摩诘文集》等传世。

8.《钱塘湖春行》作者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其诗早年与元稹齐名,二人并称“元白”;晚年又与刘禹锡齐名,并称“刘白”。

有《白氏长庆集》。

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9.《背影》作者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

10.《苏州园林》作者叶圣陶,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著有童话故事《稻草人》以及长篇小说《倪焕之》。

11.《〈孟子〉二章》的作者孟子,名轲,字子舆,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位大师,后人以“孔孟”并提,被称为“亚圣”。

12.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西汉(朝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所著《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精选附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精选附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精选附答案一、初中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1.下面的选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宗教和哲学是印度诗人泰戈尔诗歌的核心主题。

他的抒情诗集《吉檀迦利》集中体现了这点,作品以形象化的手法表现诗人宗教哲学思想。

B. 法国作家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以若瑟夫回忆少年时代往事的角度来叙述故事,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使故事更加真实。

C. 蒲松龄《聊斋志异》中最有特色的那些描写狐鬼花妖的故事,像婴宁、聂小倩、香玉,大都温婉体贴,善解人意,寄托着人们对理想女性的美好想象。

D. 《世说新语》是南朝刘义庆编撰的一部笔记小说,从内容上分为“德行”“言语”“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类,《咏雪》《陈太丘与友期》均出自“言语”这类。

【答案】 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D.有误,《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分别出自《言语》篇和《方正》篇。

故答案为:D【点评】做好本题需要平时学习中要做有心人,对一些经典名篇的文学常识要整理成册,熟记于心。

2.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说”“铭”“记”“表”都是古代常见的文体,我们学过张潮的《核舟记》、诸葛亮的《出师表》、韩愈的《马说》、刘禹锡的《陋室铭》。

B. 《沁园春·雪》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创作的一首词,其中“沁园春”是词牌名,规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平仄声韵和写作内容。

C. 《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法国作家莫泊桑,其代表作有《羊脂球》《悲惨世界》等,他与俄国的契诃夫和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D. 《<诗经>两首》都采用了重章叠句的形式,充分表达了诗人细腻的情感。

不同的是《关雎》叙事线索明晰,画面形象可见;《蒹葭》意境含蓄,场景朦胧。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试题(附答案)(4)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试题(附答案)(4)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试题(附答案)(4)一、初中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1.下列文学常识及对文章的理解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范进中举》节选自《儒林外史》,它是我国一部长篇章回体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B.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描写作者童年生活的散文,其中成长读书阶段所遇的启蒙老师古板无趣,令作者心生厌恶。

C. 《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莫泊桑,是法国十九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代表作品有《项链》《变色龙》D. 《爱莲说》的作者周敦颐,字茂叔,世称“濂溪先生”,南宋哲学家。

该文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和对追名逐利世风的鄙弃。

【答案】 A【解析】【分析】B.“所遇的启蒙老师古板无趣,令作者心生厌恶”不妥。

文中没有表达出这个意思。

C.《变色龙》的作者是契诃夫。

D.周敦颐是北宋时期的人。

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辨析能力。

解答此题考生要逐项审读,仔细辨析。

在平时学习中要注意课本内的注释知识的掌握,注意平时的积累。

2.(2017·北京)欧阳询的字点画工妙,骨硬肉丰。

古人评价其字的笔画“(斜钩)”具有“险而劲”的特点。

请你欣赏下面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选帖,完成小题。

(1)欧阳询的这幅字帖属于________体(字体),其中“武”字第________笔的“ (斜钩)”体现了“劲而险”的特点。

(2)下面是古人评价书法的四句话。

根据这幅字帖的特点,判断其中属于评价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书法作品的一项是()A. 如云鹄游天,群鸿戏海,行间茂密,实亦难过。

B. 翰林苏子瞻书法娟秀,虽用墨太丰而韵有余,于今为天下第一。

C. 如深山至人,硬瘦清寒,而神气充腴,能令王者屈膝,非他刻可方驾也。

D. 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脉通于隔行。

【答案】(1)楷体;7(2)C【解析】【分析】(1)此题考查的是考生对书法体式的掌握,同时兼顾笔顺考查及书法作品鉴赏。

部编八年级上册《红星照耀中国和昆虫记八年级》名著阅读 -2知识点

部编八年级上册《红星照耀中国和昆虫记八年级》名著阅读 -2知识点

部编八年级上册《红星照耀中国和昆虫记八年级》名著阅读 -2知识点一、选择题1.选出下列关于名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A.《红星照耀中国》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第一次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

B.《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

”文中的“大迁移”是指红军北上抗日。

C.《红星照耀中国》书名的含义,是指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D.《红星照耀中国》作者是按照“探寻红色中国”的时间顺序来记录见闻的。

2.下列文学常识及名著的相关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A.1936年,埃德加斯诺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重重封锁,深入西方媒体眼中的“土匪聚集的地方”,他根据采访和考察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写成了《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西行漫记》。

B.《昆虫记》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书,是英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花了足足30年时间写成的科普巨著。

C.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北宋文学家,写《记承天寺夜游》时,作者正贬官黄州期间。

D.《藤野先生》一文的作者是鲁迅,在鲁迅的人生中,有几位老师令他终生难忘,其中就包括三味书屋中的寿镜吾先生和本文所写的藤野先生。

3.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斯诺的一部文笔优美、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当时为了方便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曾易名为《西行漫记》。

B.《昆虫记》是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所著的长篇科普文学作品,共十卷。

该作品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富含知识、趣味美感和哲理的文学巨著。

C.在法布尔的笔下,蝉在地下“潜伏”大约四年,在阳光下歌唱五个多星期:蟋蟀善于建造巢穴,管理家务。

每一个奥秘的揭开都充满着曲折和反复。

D.《昆虫记》之所以引人入胜,与作者的独特研究方法有关。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一、文学常识1.一篇新闻可分为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个部分,其中主体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

2.《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

作者鲁迅,是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3.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文学家、思想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其作品深刻地展现了俄国剧烈的社会变动。

4.《三峡》作者郦道元,字善长,范阳涿县人,北魏地理学家,著有《水经注》。

5.《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

宋代文学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这派代表,并称“苏辛”。

6.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

7.王维,字摩诘,盛唐诗人的代表,创造了水墨山水画派,有“诗佛”之称。

王维擅书画,亦通音律,多才多艺。

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有《王摩诘文集》等传世。

8.《钱塘湖春行》作者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其诗早年与元稹齐名,二人并称“元白”;晚年又与刘禹锡齐名,并称“刘白”。

有《白氏长庆集》。

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9.《背影》作者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

10.《苏州园林》作者叶圣陶,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著有童话故事《稻草人》以及长篇小说《倪焕之》。

11.《〈孟子〉二章》的作者孟子,名轲,字子舆,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位大师,后人以“孔孟”并提,被称为“亚圣”。

12.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西汉(朝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所著《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语文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练习题 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解析50

语文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练习题 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解析50

语文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练习题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解析50一、初中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1.阅读《红楼梦》中香菱被抢案的审判结果,完成问题。

至次日坐堂,勾取、千有名人犯,雨村详加审问,果见冯家人口稀少,不过赖此欲得些烧埋之银,薛家仗势倚情,偏不相让,故致颠倒未决。

雨村便徇情枉法,胡乱判断了此案,冯家得了许多烧埋银子,也就无甚话说了。

雨村便疾忙修书二封与贾政并京营节度使王子腾,不过说“今甥之事已完,不必过虑”之言寄去。

此事皆由葫芦庙内沙弥新门子所为,雨村又恐他对人说出当日贫贱时事来,因此心中大不乐意;后来到底寻了他一个不是,远远的充发了才罢。

(1)请用四字短语分别概括这段文字中贾雨村所做的三件事,它们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揣摩品味文中的划线词语,说明用这些字好在哪里?①薛家仗势倚情,偏不相让。

②后来到底寻了他一个不是。

(3)文中画线部分表现出贾雨村怎样的性格特点?(4)“此事皆由葫芦庙内沙弥新门子所为”中的“此事”指代的是什么?【答案】(1)胡乱判案;修书讨好;充发门子(2)①“偏”字形象地刻画出薛家依仗权势,为所欲为,横行霸道的凶相。

②“到底寻”与“不是”结合使用,深刻地揭示出贾雨村对门子的处置是处心积虑、由来已久的。

(3)势利、狡诈(4)指代文中划线部分。

【解析】【分析】本题是对文段的综合考查。

(1)本题是是对文段概括能力的考查。

细读文段,找出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就这三件事:故乱判案、修书讨好、充发门子。

根据内容梳理即可。

(2)本题是对特定语句中词义的理解。

不能脱离语境孤立地理解词义。

“偏”字描写出薜家仗势欺人的可恶嘴脸;“到底”则写出了贾雨村则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可耻本色。

(3)是对人物性格的概括。

用到了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

共同刻画了他势利、狡诈的性格特征。

(4)是对文中指代词的理解,些事是一个近指代词,应该在上文中找到答案,不是难事。

【点评】分析人物形象,一般可从四方面进行揣摩:第一,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人教部编八年级上册语文 期末专项训练(三)文学文化常识、名著阅读

人教部编八年级上册语文 期末专项训练(三)文学文化常识、名著阅读

八年级上册语文专项训练卷(三)文学文化常识、名著阅读1.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新闻的“六要素”包括: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如何。

B.导语是用简要的文字,集中呈现最重要、最新鲜或最有特点的新闻事实。

C.《“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这则消息,主要介绍的是女子十米跳台跳水比赛冠军吕伟在印度新德里获得冠军的精彩瞬间。

D.《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是一篇通讯,主要报道的是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情况。

2.下列选项中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 )A.王维,字摩诘,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

B.王绩,字无功,号东皋子,唐代诗人。

《野望》是一首五言律诗。

C.《钱塘湖春行》的作者是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钱塘湖即杭州西湖,这首诗以“行”字为线索来写。

D.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渡荆门送别》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热爱和依恋之情。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美丽的颜色》节选自《居里夫人传》,该书详细叙述了居里夫人的一生。

艾芙·居里,曾先后获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和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

B.《渡荆门送别》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于青年时期出蜀游览时写下的一首五律。

C.《三峡》选自《水经注校证》,作者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

D.新闻特写是指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一种新闻体裁。

4.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 )A.消息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

B.消息和新闻特写都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都要抓住新闻事件的片段展开。

C.《与朱元思书》是南朝梁文学家吴均所著的一篇著名的文章。

D.《钱塘湖春行》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早春漫步西湖所见的明媚风光,是一首唱给春日和西湖的赞歌。

5.下列有关名著或作品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A.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描述性很强的作品。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专题复习:专题五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专题复习:专题五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5.《红星照耀中国》是______________ 纪实作品 ,书中实际上存在着两个层面
作者1936年6月至10月采访“红色中国”的过程 , 的“事实”:一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红色中国”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二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关注的重点问题有两个:
和 红 军 将 领 , 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彭德怀、贺龙、徐海东 等
(至少写五人)。
3.《红星照耀中国》中有一个著名的预言,也是宣告,即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寓言, 作者 ______ 列御寇, _____ 战国前期 12 . 《愚公移山》是古代的一则 _____ 道家 思想代表人物。 ______ 13 . 《史记》的作者是 __________ 司马迁 , 这本史书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 要地位 , 被鲁迅誉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很高的文学价值。
八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
专题五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一、文学常识 革命家、政治家和思想家 1.毛泽东,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沁园春· 雪 》等。 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 七律· 长征 》《____________

部编八年级上册语文文学常识(整理版)

部编八年级上册语文文学常识(整理版)

2018年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文学常识一、文学常识1、《消息二则》包括《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作者都是毛泽东。

消息是新闻的一种,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

狭义的新闻也叫消息。

消息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

消息的三个特点:真实性、及时性、简明性。

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选自《百年好文章——路透社新闻佳作》。

诺贝尔(1833—1896),瑞典(国)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军工装备制造商和炸药的发明者。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时间是1901年12月10日,地点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人物是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

3、《“飞天”凌空》是一篇新闻特写,记叙了中国跳水姑娘夺取桂冠的1.7秒,体现了中国健儿为国争光的拼搏精神,洋溢着满满的自豪感和爱国情。

4、《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是一篇通讯,再现了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宏大场面,表现了人们自豪激动的心情,表达了热烈赤诚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

5、《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是一篇新闻评论。

这则评论针对在纪念南京大屠杀80周年的公祭日,即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中国以隆重仪式悼念死难者同胞的新闻事件而写。

6、《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作者是鲁迅。

他生于浙江绍兴,原名周树人,字豫才,第一篇白话《狂人日记》。

著名作品集有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小说集《呐喊》《彷徨》,杂文集《华盖集》、《坟》等。

7、《回忆我的母亲》是篇叙事散文,作者是朱德,中国人民伟大的革命战士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党、国家和军队的卓越领导人之一。

8、《列夫•托尔斯泰》节选自《三作家》,作者是茨威格。

奥地利著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我们学过他的《伟大的悲剧》。

托尔斯泰,俄国作家。

长篇小说代表作是《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9、《美丽的颜色》的体裁是传记,描写的是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_波兰的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作者是她的小女儿艾芙•居里。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 文学常识|名著阅读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 文学常识|名著阅读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文学常识|名著阅读专项练习题文学常识第一单元1.诺贝尔(1833—1896),______(国籍)化学家、工程师。

2.消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消息的最大特点是________和________。

第二单元1.《藤野先生》选自______(人名)的《________》。

2.托尔斯泰(1828—1910),____国作家。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__________》《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3.朱德(1886—1976),字玉阶,四川仪陇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________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______________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4.米开朗基罗(1475—1564),______(国籍)________时期的雕塑家、画家、建筑师、诗人。

5.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______国作家。

主要作品有小说《______》《罪与罚》《白痴》《卡拉马佐夫兄弟》等。

6.居里夫人(1867—1934),____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原籍波兰,先后获1903年______________奖和1911年____________奖。

第三单元1.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人,北魏________家。

2.陶弘景(456—536),字通明,自号__________,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南朝齐、梁时期思想家。

有《陶隐居集》。

3.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__________,眉山(今属四川)人,宋代文学家,“____________”之一。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______”;词开______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____________”;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________并称“欧苏”。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练习题(含答案)一、初中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1.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A. 《范进中举》选自《儒林外史》,是我国元末明初时期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B. 《沁园春·雪》是毛泽东主席的名篇。

上片描写北国雪景,展现祖国壮丽的山河;下片纵论历代英雄人物,抒发作者伟大的抱负。

C. 鲁迅在小说《故乡》中通过塑造闰土这一生活在重压下的纯朴善良的贫苦者的形象,寄予了对农村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D. 《我的叔叔于勒》作者莫泊桑,法国著名文学家。

小说透过“我”的眼光刻画了菲利普夫妇自私、冷酷、虚伪、爱慕虚荣的形象。

【答案】 A【解析】【分析】A项,有两处错误一处年代不对《范进中举》是清代吴敬梓杰出现实主义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极为精彩的篇章之一,不是元末明初时期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

另外一处是描写重点不对,本文重点描写范进参加乡试中了举人一事,反映以及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而不是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故答案为:A【点评】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2.《苏菲的世界》和《格列佛游记》二选一。

(1)格列佛在利立普特受到优待,作为条件他必须做什么除了()A. 替国王递送信件B. 帮助工人搬运石头修建王宫C. 讲解欧洲政府、宗教、法律、风俗D. 参加战斗摧毁敌人(2)下列不属于《苏菲的世界》中的句子是()A. 你太习惯这个世界了,才会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到惊奇。

B. 我们把世界看错,反说它欺骗了我们。

C. 我们来到这个美好的世界里,彼此相逢,彼此问候,并结伴同游一段短暂的时间。

D. 这个世界不可能大家都喜欢我,我也不需要每个人都喜欢我,我只能说很多人还不了解我。

语文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练习题 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解析

语文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练习题 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解析

语文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练习题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解析一、初中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1.下列关于名著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躲在箱子里睡觉时,不料一只大鹰将箱子叼走,还把箱子掉进了海里。

B. 《简·爱》中女主人公自尊、独立的性格的形成,是与她童年的幸福生活分不开的。

C. 青面兽杨志潜心仕途,但先丢了花石纲,后又丢失生辰纲,不得不落草并投奔梁山,最终在征方腊时病逝。

D. 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中,刻画了很多受科举制度播弄而失魂落魄的人物形象。

书中所写王家三姑娘绝食“殉夫”,实则是对封建礼教的愤怒抨击。

【答案】 B【解析】【分析】B项,“是与她童年的幸福生活分不开的”错。

《简·爱》中女主人公的童年是不幸的。

故答案为:B【点评】中考试题中对文学常识内容的考查,目前都局限于课程标准所列出的12部(类)中外文学名著。

这类积累题可以给出作品中的人物,问这个人物出自哪部作品,还可以考作品的作者叫什么名字,是哪个朝代、哪个国家的,该作者还有哪些著作等。

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成语“刮目相看”“淡泊明志”“门庭若市”分别出自《孙权劝学》《诫子书》和《邹忌讽齐王纳谏》这三篇课文。

B. 古人常用“阴”“阳”表示方位,给地方命名。

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做“阳”,据此,河阳可能位于黄河的南面。

C. 铭是古代一种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陈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D. 史书体例多样,有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的编年体,如《左传》;以人物传记为中心反映历史事件的纪传体,如《史记》等。

【答案】 B【解析】【分析】B项,中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做“阴”,不叫“阳”。

故选B。

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基础知识题名著阅读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基础知识题名著阅读练习(含答案)

九年级上册名著阅读专题训练部编版(含答案)1.古典小说中有许多关于“闹”的情节,请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完成表格。

古典小说“闹”的情节“闹”的原因人物性格《西游记》孙悟空大闹天宫①__________________ 桀骜不驯敢于反抗《水浒传》鲁智深大闹野猪林林冲被公差押解至野猪林时,公差要杀害林冲。

②___________《儒林外史》③___________ 周进大半生追求功名而不得,不禁悲从中来。

醉心科举痴迷官场2.小嘉在阅读《艾青诗选》时,对艾青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为了对艾青有更深的了解,小嘉查找了资料,请帮小嘉判断出有误的一项()A.艾青原名蒋正涵,字养源,号海澄。

在发表《大堰河——我的保姆》时第一次使用了“艾青”这一笔名。

B.20世纪30年代,艾青的诗歌创作达到了一个高峰,代表作有《北方》《黎明的通知》《鱼化石》等;艾青诗歌创作的另一个高峰是1978年以后,代表作有《镜子》《光的赞歌》等。

C.擅长绘画的艾青,在他的诗歌创作中明显地表现出“诗中有面”的特点,诗作具有鲜明的色调,清晰的线条,素描一般的简练、凝重。

如《刈草的孩子》。

D.艾青也被称为“太阳与火把”的歌手,代表诗作呈现出散文化、口语化的风格,诗中含有大量的设问、呼告、对话、引语等,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真切感和表现力。

(2)请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阳光在沙漠的远处,躲在暗云zhē_______着的河上chí_______去,暗的风,暗的沙土,暗的旅客的心啊。

——阳光嬉笑地躲在沙漠的远处。

——《阳光在远处》乌云很快地聚拢在森林黝黑的边缘。

湖边的一行棕树,向míng_______暗的天空撞着头。

羽毛凌乱的乌鸦,静悄悄地qī_______息在罗望子的枝上,河的东岸正被乌沉沉的míng_______色所侵袭。

雨水成了小河,流过狭街,好像一个嬉笑的孩子从他妈妈那里跑开,故意要挠她一样。

——《雨天》(3)小嘉在摘抄时抄落了作者,你能帮他判断以上两首诗歌的作者吗?并说明理由《阳光在远处》作者:①___《雨天》作者: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