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脊加穴位按摩治疗小儿肺炎痰多症状的疗效观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捏脊加穴位按摩治疗小儿肺炎痰多症状的疗效观察
齐立聪
【摘要】目的观察小儿捏脊加穴位按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痰多症状的治疗效果.方法 10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单用氨溴索静脉点滴治疗,观察组用氨溴索静脉点滴加小儿捏脊和穴位按摩治疗.结果观察组:94%;对照组: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听诊痰鸣音消失天数,平均每日咳嗽次数,病情痊愈天数.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结论小儿捏脊加穴位按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痰多症状疗效较好.
【期刊名称】《继续医学教育》
【年(卷),期】2019(033)004
【总页数】3页(P160-162)
【关键词】小儿肺炎;捏脊加穴位按摩;疗效
【作者】齐立聪
【作者单位】天津市蓟州区中医医院儿科,天津3019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2
小儿支气管肺炎,中医称“肺炎喘嗽”,是小儿时期常见的肺系疾病之一,临床上以发热或不发热,咳嗽,痰壅,喘促、鼻煽为主症。

严重者张口抬肩,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口唇青紫,本病相当于西医学中的小儿肺炎、支气管肺炎。

邪热闭肺是
肺炎喘嗽的基本病机,热,咳,痰,喘是肺炎喘嗽的典型症状。

病初表证兼喘,痰多清稀;中期痰声辘辘,胸高气急;后期余热未尽,耗伤肺阴,余痰不净。

痰多症状往往使气道发生阻塞使患儿缺氧更加严重。

从而加重病情,或使病情缠绵难愈。

所以祛痰在肺炎治疗过程中是非常关键的。

笔者用小儿捏脊加穴位按摩手法治疗肺炎痰多症状,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共选取100例临床资料,均为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住院患儿。

西医诊断为支气管肺炎,中医诊断为肺炎喘嗽的病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8月~10岁,平均(2.52±1.68)岁,病程(1.02±5.31)d。

观察组:男23例,女27例,年龄9月~9岁;平均
(2.84±1.02)岁,病程(1.5±4.93)d,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及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1.1 经诊断符合《中医儿科学》标准[1]。

1)病较急,症状有发热、咳嗽、痰多、气喘鼻煽等症。

2)肺部听诊可闻及较固定的中细湿罗音,常伴干罗音。

3)X光
检查见肺纹理增多、紊乱,肺部透亮度降低或增高,可见小片状、斑片状阴影,也可出现不均匀大片状阴影。

4)血常规检查:细菌性肺炎白细胞总数较高,中性粒细胞增多;病毒性肺炎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有时可见异形淋巴细胞。

5)住院治疗3~7 d。

1.1.2 排除标准。

1)年龄<7月。

2)既往有支气管哮喘病史。

3)伴发心衰或其
他基础疾病的患。

4)患儿家属不同意对患儿捏脊及穴位按摩治疗操作等。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采用西药静点氨溴索注射液的基础上,加用小儿捏脊从长强穴至大椎穴旁1次/ d,按摩双侧肺腧穴、膻中穴、丰隆穴、足三里穴、顺时针逆时针各200次,2次/d;对照组:西药用注射用盐酸氨溴索(山东裕欣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163246)按6~12岁每次15 mg,2次/d; 2~6岁每次7.5 mg,2次/d; 2岁以下每次7.5 mg,1次/d缓慢静点。

1.3 观察指标
1)平均每日咳嗽次数;2)痰鸣音消失天数;3)病情痊愈天数。

1.4 疗效标准
痊愈:体温恢复正常,咳嗽,咳痰,气喘症状消失。

肺部听诊无干湿性罗音或喘鸣音;显效:体温恢复正常,咳嗽,咳痰,气喘明显好转。

肺部听诊干湿性罗音明显减少;有效:发热、咳嗽、咳痰、气喘症状好转,肺部啰音减少;无效:发热、咳嗽、咳痰、气喘症状无明显变化或加重。

肺部听诊干湿罗音增多或无变化。

表1 两组观察指标对照表(±s)组别例平均每日咳嗽(次)痰鸣音消失(d)痊愈(d)观察组50 10.1±0.3 5.2±0.6 5.3±0.2对照组50 18.2±0.5 7.6±0.3 7.8±0.2
表2 两组疗效比较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组别例数治愈(例)显效(例)有效(例)无效(例)总有效率(%)观察组 50 43 2 1 3 94对照组 50 32 7 4 9 82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以(±s)表示。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治疗结果
纳入本研究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及病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观察组平均每日咳嗽次数为(10.1±0.3)次,对照组为(18.2±0.5)次,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听诊痰鸣音消失天数为(5.2±0.6)d,对照组为(7.6±0.3)d,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病情痊愈天数观察组为(5.3±0.2)d,对照组
(7.8±0.2)d,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在平均每日咳嗽次数、痰鸣音消失天数及病情痊愈天数均少于对照组,两组的三个观察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观察组总有效率94%,对照组总有效率82%,两组总有效率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结果显示: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小儿支气管肺炎是小儿常见病多发病,一般具有热、咳、痰、喘的症状 [2] 。

小儿形气未充,肺脏娇嫩,肺常不足,经脉未盛,卫外不固,寒暖不能自调。

肺炎喘嗽病因有外因、内因之分,外因责之于感受风邪,或由感冒、咳嗽等疾病转变而来,内因责之于小儿脏腑娇嫩、卫外不固。

患儿感受风邪,由口鼻或皮毛而入,侵犯肺卫,肺气失司,化热灼津,炼液成痰,痰阻气道,肺失宣肃,肺气郁闭,从而出现咳嗽、气喘、痰多、鼻煽等证候。

肺炎喘嗽的病变部位主要在肺,常累及脾,亦可内窜心肝,痰热是其病理产物,病机关键为肺气闭郁。

一般经西医吸氧、镇静、抗感染治疗后于病程第3~5 d出现痰堵,痰堵对于小婴儿是极其危险的,可导致缺氧、窒息,从而有生命危险;西医静脉输入氨溴索有时效果欠佳[3],中医捏脊疗法首见于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4]。

捏脊是小儿常用的一种推拿手法,通过对督脉和膀胱经的按摩,起到调和阴阳、疏理经络、恢复脏腑功能的作用。

加用小儿捏脊、穴位按摩手法治疗,根据脏腑、经络、五行、阴阳、病因病机等进行辨证论治,从而调整脏腑功能,疏通经络,行气活血。

通过宣肺、清热、健脾化痰之法,帮助患儿尽早清除肺部病理产物,使气道通畅缓解缺氧状态,从而加快肺炎痊愈过程 [5]。

现代医学认为:捏脊疗法可以激活免疫系统,提高血清免疫球蛋白IgG,升高CD4,降低CD8,从而提高免疫功能。

从另一方面来讲,捏脊和穴位按摩还可以通过小婴儿的哭闹,被动增加肺活量,从而排除气道内大量堵塞痰液。

这一点我们临床深有体会。

捏脊通过捏拿脊柱两侧膀胱经各腧穴,调节五脏六腑功能,使百脉
疏通,五脏安和。

按揉肺腧穴和膻中穴能宽胸理气,止咳化痰;丰隆穴能清化热痰,足三里穴可以健脾化痰。

需要注意的是[6]:捏脊和穴位按摩应在小儿空腹时进行,环境温度适宜,操作者需注意力度。

通过观察,在西药应用氨溴索基础上,加用小儿捏脊加穴位按摩通过疏经活络,改善循环,增加免疫力,可以使患儿病情恢复快,且治疗对患儿无痛苦,无副作用,容易被患儿及家属接受。

在消除痰液加速痊愈方面是疗效肯定的。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 汪受传.中医儿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65.
[2] 杨丽丽.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5,32(1):90.
[3] 王春梅,王锦,赖瑜,等.捏脊疗法辅助治疗小儿脾肺气虚型肺炎喘嗽临床研究[J].广西中医药,2018,41(3):180.
[4] 杨成刚.玉屏风散结合捏脊治疗对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治愈后干预效果的临床观察[J].中国
民康医学,2014,26(20):89.
[5] 李建雄,李梦莹,王红,等.单纯捏脊疗法在小儿临床中的应用现状及手法分析[J].中华中医
药杂志,2018,33(1):325.
[6] 于习文.捏脊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63例[J].中国民间疗法2013,21(6):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