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第10课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共23张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起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手工业者和商人,
他们在集镇是开办作坊和商铺,促进了市场
的繁荣。 (2)元朝:漕运和海运发达,运河沿岸兴起
江西景德镇(
(3)明清:集镇进一步发展,并出现了专门
分工。
明清四大名镇:汉口镇、朱仙镇
景德镇、佛山镇
河南朱仙镇(版画、年画)、广东佛山镇(手工业)
城市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 志之一
(二)中国古代城市
“城”与“市”是一回事吗? “城,郭也,都邑之地,筑此以资保障也”。 政治+军事 “市,买卖所之也。”“贸、贾,市也”。 经济活动
布 局
宫殿区、手工业区和商业区、居民区
商朝
城市初具规模,统治者的宫殿 和宗庙位于城市的中心
周朝 发 营建城市形成制度 展 周朝城邑大致分为三等,天子王城
欧洲中 10-11世纪,出现了一些以手工业 古时期 者和商人为核心的新型城市和城镇
“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西欧中世纪谚语
明清北京城与古代罗马城在城市布局和功能上有何异同?
城墙
作坊
作坊 衙署
明清北京城
城墙
竞技场和剧场
市场 商场
行政机构 竞技场
输水管道
古代罗马城
相同:都有城墙,有军事防御功能;都是政治中心;都有手工业和商业职能
社会生产力发展
农业与手工业分离 便于交换的地方聚集
商人的出现
生产力的发展 商业的发展 防御的需要
地域内经济中心
筑垒设防,形成集镇
(二)中国古代的集镇
集镇 雏形
军镇
工商业集镇 行政集镇 工商业集镇
原始社 封建社会早期 会末期 (北魏-隋唐)
两宋
元朝
专业分工 明清
古代的镇主要是为军事目的而设的。
(1)两宋:工商业者经营及定居的集镇发展
一、村落的产生
(一)人类居住形式的演变
经历了从穴居、巢居、半穴居到地面筑屋的演变。 原因:①生产力的发展
②农业产生要求定居生活,便出现了房屋的建造
穴居
巢居
半穴居
筑屋定居
(二)村落的出现
村落是具有相当数量和规模的聚居点,为人类提供了比较稳定、安全的生活环境。
1.原因: ①农业出现以后,人们筑屋定居, 形成村落。 ②安全的需要,生存繁衍的需要。 2.表现: 最早出现在两河流域。埃及的尼罗 河流域,印度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 ,中国的黄河、长江和辽河流域等 ,也存在大量的原始村落遗址。
地区
环境与建筑材料
建筑结构与特色
古 埃及
房屋用泥和木材修建,用 木桩搭建框架,用树枝和 混合麻纤维的黏土筑墙壁 ,在上面搭上屋梁,用椰 子叶铺成屋顶,用以防晒 保温。
留些小洞或栅栏 似的小窗。庭院 是家庭活动的场 所,院落的周围 有柱廊。
地区
环境与建筑材料
建筑结构与特色
古代 中国
巢居:人们在地势低洼潮湿的地
居住地的自然环境,当地的社会经济水平与文化习俗。
自然环境
经济水平
随着经济发展生产力水平
的提高,木构架建筑的墙
壁逐步以砖代替……
巢居:中国南方潮湿多雨
穴居:中国北方干燥少雨
——《中国古代建筑史》
房屋面阔九间为皇帝专用,七间为王以上用,五间限贵族、显宦用, 小官及庶人只能建三间之屋;……在油漆彩画上,只有皇宫、寺观、 贵邸方可用朱,一般官可用土红,庶民只用黑色......
三、城市的产生
(一)人类早期城市的产生
1.产生:
约公元前3500前--3100年,两河流域苏
美尔人生活的地区形成了一些居民中心,
几个较大的居民中心结成城市。世界上
主要的农业区域,相继产生了一批早期 城市。
2.功能: 一定区域内的政治权力、军事防御、经 济活动、宗教祭祀的中心。
“在新的设防城市的周围屹立着高峻的墙壁 并非无故:它们的壕沟深陷为氏族制度的墓 穴,而它们的城楼已耸入文明时代了。” ——恩格斯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较少
较多

较小
较大

经济 经济、军事 政治、经济、军事、文化
经济越来越多元 人口越来越众多 规模越来越庞大 功能越来越复杂
从洞穴到城市的演进, 本质上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密的产物; 也是人类居住环境不断改善的进程; 也是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改变的过程。
四、世界各地的民居
(一)影响民居的因素
——傅熹年《中国古代建筑十论》
文化习俗
(二)世界各地的民居状况
地区 环境与建筑材料 建筑结构与特色
1.环境:
雨水稀少,没有森
古代 两河 流域
林,缺乏木材。 基本上每一户建筑
2.建筑材料:
的结构都是相同的
用黏土和芦苇混合 ,由前庭、前室、
制成的砖块建造房 主室构成。
屋。用木材作支撑
屋顶的栋梁。
前室 主室 前庭
兴隆洼聚落遗址
耶莫遗址
3.构成:村落建有住宅、仓廪、 地窖和公共服务场所。 4.影响:为人们的定居、繁衍 和防卫提供了条件和保障,也 为人们进行集体活动提供了便 利。
自然河道 制陶区
广场
住宅群
墓葬区
壕沟
窖藏
姜寨遗址复原图(距今约6600-6400年)
壕沟 壕沟
二、集镇的出现
(一)集镇兴起
1.原因: 阅读教材P57第一段,以思维导图的方式总结集镇出现的原因
远古
方用树木营巢。 穴居:在地势高亢干燥的地方挖
穴而居。
巢居多营建于南方,后世发展为干栏 式民居。 穴居大多营建于北方,逐渐形成地上 建筑。
不同:古代中国城市整齐对称,有中轴线,政治功能更突出(最主要功能) 古代罗马没有整体规划,较随意。工商业和生活、娱乐的功能突出
比较:
古代的村落、集镇、城市都是人类的居住地
三者关系:村落为集镇、城市的发展提供条件;集镇、城市的出现也带动了村落的发展。
经济 人口 规模 功能
村落 集镇
城市
农业 手工业、商业 手工业、商业
、诸侯都邑、卿大夫的采邑,各有
定制
材料: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 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 市,市朝一夫。 —《周礼·考工记》
(三)西方古代城市
1.代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城市 2.表现:
时空 古希腊
表现
城市布局中已反映出行政、 防御、宗教和商业的功能
古罗马 城市的道路系统和供水排水系统 ,成为后来西方城市建设的标准
家,上面“宀”(mián), 表示与室有关,下面是“豕” (shǐ),即猪。古代生产 力低下,圈养的生猪能提供 食物安全感,因此蓄养生猪 便成了定居生活的标志。
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古代的村落复原图
古代的集镇
古罗马帝国城市遗址
【课程标准】 ①了解人类居住条件的变迁及各地民居的差异及其特征; ②了解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形成的原因及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