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云霄一中高三语文高考模拟试题新人教版【会员独享】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云霄一中高三语文高考模拟试题新人教版【会员独
享】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6分
)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只选三小题)(6分)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劝学》) 无丝竹之乱耳, 。

(《陋室铭》)
②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 。

(《赤壁赋》) _____________ _,到黄昏、点点滴滴。

(《声声慢》) ③无边落木萧萧下, 。

(《登高》) ,只是朱颜改。

(《虞美人》) ④青泥何盘盘, 。

(《蜀道难》) ,浅草才能没马蹄。

(《钱塘湖春行》)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李栖筠,字贞一,世为赵人。

幼孤。

有远度,庄重寡言,体貌轩特。

喜书,多所能晓,为文章,劲迅有体要。

不妄交游。

族子华每称有王佐才,士多慕向。

始,居汲共城山下,华固请举进士,俄擢高第。

调冠氏主簿,太守李岘视若布衣交。

迁安西封常清节度府判官。

常清被召,表摄监察御史,为行军司马。

肃宗驻灵武,发安西兵,栖筠料精卒七千赴难,擢殿中侍御史。

李岘为大夫,以三司按群臣陷贼者,表栖筠为详理判官。

推原其人所以胁污者,轻重以情,悉心助岘,故岘爱恕之。

誉一旦出吕諲、崔器上。

三迁吏部员外郎,判南曹。

时大盗后,选簿亡舛,多伪冒,栖筠判析有条,吏气夺,号神明。

迁山南防御观察使。

会岘去相,栖筠坐所善,除太子中允,众不直,改河南令。

李光弼守河阳,高其才,引为行军司马,兼粮料使。

改绛州刺史,擢累给事中。

是时,杨绾以进士不乡举,但试辞赋浮文,非取士之实,请置五经、秀才科。

诏群臣议,栖筠与贾
至、李廙以绾所言为是。

进工部侍郎。

关中旧仰郑、白二渠溉田,而豪戚壅上游取硙利,且百所,夺农用十七。

栖筠请皆彻毁,岁得租二百万,民赖其入,魁然有宰相望。

2.下列各句中的加点字,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以三司按.群臣陷贼者按:审讯
B.栖筠判析有条.条:条理
C.众不直.,改河南令直:正直
D.使士歆爱,夺.其谋夺:改变
3.下列选项中,能分别表明李栖筠“讲求实效关注民生”与具有“严己宽人的优秀品格”的一项是()(3分)
A.栖筠料精卒七千赴难有远度,庄重寡言
B.引为行军司马,兼粮料使超拜学官为之师
C.会岘去相,栖筠坐所善魁然有宰相望
D.栖筠请皆彻毁栖筠喜奖善,而乐人攻己短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A.李栖筠文思敏捷简明扼要,李华时常称他有辅佐君王的才能,士人也很仰慕他。

B.李栖筠三次升任吏部员外郎,主管南曹,后因李岘罢免宰相,李栖筠因与他友好而获罪。

C.李栖筠谋取方清后,不忘“以文化人”,在河阳增办学校,上表推荐年高有德望的儒者,破格授任学官。

D.李栖筠是个能臣,不管位置何地,都能切实为百姓谋利,因此享有像宰相一样的声望。

5.将文言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推原其人所以胁污者,轻重以情,悉心助岘,故岘爱恕之。

(3分)
(2)诏群臣议,栖筠与贾至、李廙以绾所言为是。

(3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答题。

(6分)
月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1)据皇甫冉说,刘方平善画,“墨妙无前,性生笔先”(《刘方平壁画山水》),这首诗的前两句就颇有画意,试简析。

(3分)
(2)末句的“新”字体现了诗人用笔的细腻,试简析。

(3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两项是( )
A.王夫人怒气冲冲地赶来找凤姐,掏出邢夫人转交的绣春囊责问凤姐。

凤姐跪下解释了一番,王夫人才相信不是她的。

邢夫人的陪房王善保家的赶来,说了几句晴雯的坏话,王夫人唤来睛雯,更加气恼。

为了查清物主,她们决定搜检大观园。

在怡红院里,晴雯愤怒地倒出了所有东西,并无私弊之物。

在探春室内,探春不但顶撞凤姐,还打了王善保家的一记响亮耳光,痛骂狗仗人势的奴才。

更令王善保家难堪的是,在她外孙女司棋的箱子里搜出了她和潘佑安互赠的私物。

凤姐却暗自高兴,命人将司棋监守起来。

(《红楼梦》) B.在卡西莫多誓死保护爱斯梅拉达的时候,爱斯梅拉达却被人劫走了。

他在教堂里来回地寻找着她,正好碰到弗比斯及其部下也在寻找她。

他没有怀疑他们要致人死地的意图,帮助他们一起寻找着。

当一无所获时,卡西莫多想到了副主教,将愤恨转化为无限痛苦。

(《巴黎圣母院》 )
C.老太爷在乡下已经是“古老的僵尸”,……僵尸在坟墓里是不会“风化”的。

现在既然到了现代大都市的上海,自然立刻就要“风化”
吴府办丧事,上海滩有头有脸的人都来吊唁,聚集在客厅,打听战况、谈生意、搞社交,吴公馆宾朋满座,成了工商界名流聚会的好场所。

(《子夜》)
D.他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刚要开口,不料到这时一直保持沉默的彼得·盖拉西莫维奇显然被首席陪审员那种唯我独尊的口吻所激怒,突然对他进行反驳,正好说出了聂赫留朵夫想说的话。

聂赫留朵夫根据法庭审讯情况和他对玛丝洛娃的了解,深信玛丝洛娃没有犯罪,尽管怕被人发现他同她的特殊关系,还是想为玛丝洛娃辩驳。

(《复活》)
E.欧也妮打开钱袋:“我跟你说,这是一个姑娘的私人积蓄,她根本用不着。

你收下吧!钱不过是一种工具,不要太看重了。

你就跟我的亲兄弟一样,拿去吧! ”查理马上就收下来了,并表示感谢。

(《欧也妮·葛朗台》)
8.简答题。

(任选一题.每题l00字左右)(5分)
(1)《三国演义》“挥泪斩马谡”这一情节中,诸葛亮“挥泪”的原因是什么?
(2)《家》中的主人公觉新遇事总是采取“作揖主义”和“无抵抗主义”,试举小说中的
一个事件加以简要的阐述。

第( )题答:
100
[:学#科#网Z#X#X#K]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1)下面各项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孟子认为现在的君子不仅仅将错就错还接着编一套言论文过饰非。

B.文中孟子认为周公派管叔监督殷国是正确的。

C.周公并不知道管叔会凭借殷国发动叛乱。

D.孟子认为古代的君子能够知错就改。

(2)分析下面选段,联系上面选段,你认为孔子与孟子的思想观点的共同点是什么? (3分)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答:
评卷人得分
三、现代文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l2题。

浅谈“性灵”
曹良实
在《新晚报·紫丁香》版上读到贾平凹先生为别人著作写的一篇“序”,贾平凹先生评述了作者许多好处之后,激动地说:“他肯定不属于性灵派,不在风花雪月闲情逸致上一任自在……”读到这里我非常惊讶,贾先生把性灵派与风花雪月等同起来了,说明贾先生还没弄明白“性灵派”是怎么一回事。

再说“性灵派”,有的文学史称“性灵说”,这是一回事。

最先提出“性灵”说的,是明代公安派袁氏兄弟(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当时他们提出“独抒性情,不拘格套”,要求文学充分表现作者个性,反对复古派在文学表现方法上所定的种种清规戒律,打击了当时“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复古的文学潮流,给文学带来了新鲜血液。

继承并发扬这一学说的是清代的袁枚,他进一步提倡“性灵”,反对各种各样的形式主义,要求解放传统的束缚,要求文学上的自由,号召作家要写真性情。

这一主张在中国文学史上是有积极意义的,这是文学史上和研究文艺理论的专家们一致承认了的。

“性灵说”是几百年前明、清时代封建士大夫创立的学说,当然有它局限片面的地方,我想要重视的是它在历史上所起的积极作用,不能歪曲历史,更不能用现代的思维去要求古人。

当时与袁枚相呼应的有赵翼、张向陶这些卓有成就的诗人,给当时沉寂的文坛带来了蓬勃的生机。

古往今来,一切有生命的文艺作品,都是抒发真情的,“性灵派”的这一主张似乎还没有过时,贾先生有的短篇(包括他有些散文)写得朴实动人,充满着感染人的真情,应该归入“性灵派”。

贾先生在“序”中提到作者的许多好处,也属“性灵派”。

而贾先生的长篇《废都》里,有许多脱离生活、毫无意义浅薄的“自然主义”描写,就应该归入“风花雪月”了。

(《书屋》2008年8月刊)10.下列关于文章第一段内容及其作用的阐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借贾平凹先生在《新晚报·紫丁香》版上为别人著作写的一篇“序”,交代本文写作的缘起。

B.“评述了作者许多好处”与文章的结尾遥相照应,表明了本文作者对该“作者”的肯定和赞许。

C.直接引用贾平凹的话,自然引出“性灵”这一中心话题,既照应文题,又引起下文。

D.“把性灵派与风花雪月等同起来了”一句表明了作者对贾平凹观点的不同看法,为下文的议论确立了靶子。

11.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风花雪月”原来指的是古典文学里描写自然景物的四种对象,后来一般转喻那些堆砌辞藻而内容贫乏、没有真情实感的诗文。

B.“风花雪月”类的创作都是无病呻吟的,没有生命力,所以常常被人们所鄙弃。

C.除了袁枚外,“性灵说”还在赵翼、张向陶等诗人身上得到了继承和发展,他们在中国文学史上皆颇有成就。

D.作者认为,贾平凹先生的短篇作品写得朴实动人,应该归入“性灵派”,而他的长篇作品则应该归入“风花雪月”。

12.试比较列述“风花雪月”与“性灵说”的不同点。

(3分)
答:
评卷人得分
四、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本题为选考题,考生须从所给甲、乙两类题中任选一类题作答,不能全选。

甲.文学类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l5题。

一枚硬币
我是高中快毕业的时候遇上他的。

那天傍晚,我放学回家,走到一座大楼前,忽然看见一个人撅臀哈腰趴在一辆高级轿车旁,像在找什么。

我顺便问了一句:“叔叔,你在找什么?我可以帮你吗?”他直起腰看了看我,说: “我刚才下车,掏兜里的手绢,不想把一枚5角硬币带了出来,不知滚到哪里去了,请你帮我找找。


他见我愣住了,急忙说:“你不要感到奇怪,钱掉到地上,无论多少都应该找回来;而你帮助了我,不管价值大小,都是情义,所以我应该对你酬谢。

”我笑道:“叔叔,您说的似乎也有道理,但我从小就受父母、老师的教育,帮助人是不能要酬谢的。

”他听了,点了点头,说:“那好,我给你一张名片,以后如果你有什么需要我帮助的,可以直接找我,也让我助人为乐一次! ”说罢,匆匆走进大楼里去了。

我接过名片一看,上面印着一行金字:永盛集团董事长、总经理何强。

我听说过,永盛集团是个外资企业,不仅经营房地产,还开了4家工厂,何强是新加坡籍华人,是我们这座城市里的第一富豪。

但我对这位大富豪如此的举动却无法理解。

这年高考,我差6分落榜了。

下岗的爸爸对我说,考不上也好,真考上了咱家也难供你。

你想法找点活儿干吧,能自己养活自己也就行了。

但我找了十几天,也没找到适合我干的工作。

我忽然想起了何强,就拿着他给我的名片去碰碰运气,想不到他对我说:“我的企业里适合你干的工作有的是,但我不想让你来干,你应该复习一年,明年再考。

”我说:“我很想继续上学,可我的家庭条件不允许。

”他说:“我可以给你提供个机会,你除了复习功课,每天到我集团办公楼里来干两个小时的活儿,主要是打扫这12层楼梯,我每月付给你200元生活费。

要是明年考上大学,每月生活费增加到400元,其他学杂费我也全包,但每年的寒暑假你都要到这里来打扫楼梯,除非有病,否则一天都不能缺勤。

你觉得行,咱们马上就可以签个合同。

”我当然同意。

何强立即让秘书打印了一份合同,我们两人都在上面签了字。

我激动地说:“叔叔, 谢谢您这么帮助我! ”他笑道:“如果说这是帮助的话,那么我也享受了一次助人为乐了,我们彼此彼此了。


我最终没有在他的集团里求到一份工作,决定到南方去闯闯。

临走那天,何叔叔这位大富豪竟然到车站去送我。

临上火车时,他从兜里掏出一枚5角硬币送给我说:“渴了可以买碗水喝。

当年一位叔叔也是这样送我上路的……”我忽然觉得这位富豪叔叔像一部深奥的书,也许自己现在没读懂他,需要在今后的日子里细细研读……
13.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
...的两项是(5分) ( )( )
A.小说讲述小青年杨格与永盛集团董事长何强互相助人为乐的故事。

B.永盛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可谓富家,但为了找回不慎失落的一枚五角硬币不惜撅臀哈腰, 表现了他珍惜金钱的秉性。

c.当小伙子杨格找到那枚硬币时,何董事长竟毫不犹豫地拿出自己大钞表示酬谢,又表现出他出手阔绰。

D.何董事长乐于资助杨格读书,但是要求他付出努力,签订正规的工作合同,以劳动换取报酬。

E.杨格大学毕业,本以为何董事长会在他的企业为自己安排一个工作岗位,但何董事长只馈赠给他一枚五角硬币,激励他走好自我奋斗之路。

14. 小青年杨格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塑造这个形象? (4分)
15.请探究小说为什么要多次写“我”(杨格)的意外,这对人物刻画有什么作用? (6分)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15题。

秦腔平凹
吴静
1996年,贾平凹走出秦川来到江浙。

游走江浙,扬州自然是绕不过去的。

皇帝老儿数次巡幸过的地方,老贾当然要来,何况扬州还是他非常敬重的汪曾祺的家乡。

这也让我有机会第一次走近贾平凹。

按照钱钟书的有关蛋与鸡的理论,我是在尝试一只又一只鸡蛋后,终于有幸见到了下蛋的鸡。

贾平凹常说,“我是个笨人”。

不会说普通话,笨。

不会用电脑写作,也是笨。

直到现在,贾平凹写作时还是一本稿纸,一支水笔。

拉了窗帘,把阳光与世界隔在外面,然后拧亮台灯,写作台便成了这间屋子的中心。

这种写作氛围与他收藏的那些古朴的汉罐、无言的奇石是相契合的。

贾平凹家里有车,但他不开。

因为他当年骑自行车还摔跟头呢,摔断过腰,还撞过不下5个人。

贾平凹也用手机,但是除了接打电话,手机的其他功能于他而言基本上是聋子的耳朵。

有一次,他说,我这手机怎么没有来电储存功能的?别人拿过去一看,好好的呀,是他不会用。

指导了半天也教不会他,怎么办?只好找张纸来,用最明白浅显的语言写下:手机来电存储功能操作方法一二三……
这就是他自己所谓的“笨”了。

果然笨吗?你听说过哪个笨人能像他这样,写出几十本散文、小说?据说他年轻时,有一年竟创下了每周发表一篇作品的奇迹。

这不但与“笨”丝毫联系不起来,而且简直可算得上天才了。

用汪曾祺的说法,贾平凹是个“鬼才”。

《美女》执行主编穆涛是河北人。

一次车过秦岭,穆涛说:你们陕西人真谦虚,那么大一个山,叫个岭。

老贾反应很快:你们河北人更谦虚,那么大一个省会,叫个庄。

这段经典对话,都被老贾写到文章里了。

说自己“笨”,老贾这是自相矛盾呢。

对于他自嘲的“笨”,也许叫“拙”更精当些。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拙和讷是贾平凹给人的外在印象,而巧与辩才是真实的他。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贾平凹就像一颗荔枝,一眼看过去,是粗粝的,不起眼的,而剥开表皮后,里面却是莹润细致的。

在哪里都能成活的树,往往成为处处皆见的行道树;只有那些对生存环境极为敏感的才会越来越少,最终成为珍稀树种。

贾平凹就是只有在三秦大地才能显示出旺盛生命力的珍稀树种。

这便显出了“拙”的优势。

13.下列各项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与文意不相符合
....的两项为()(5分)
A.“慢慢地在字里玩着”表现了贾平凹已经觉知自己跟不上现时代的步伐,只能在文字世界里表达自己的情感。

B.“聋子的耳朵”说明手机的许多功能对贾平凹来说只是摆设,所以许多功能他不会使用。

C.贾平凹欣赏自己收藏的那些汉罐和奇石,体现的是他的生活情趣和爱好,与“笨”无关。

D.关于“荔枝”的比喻,“粗粝”指的是贾平凹的外在形象,“莹润细致”指的是他的敏感纤细的情感世界。

E.文章最后一节的意思是三秦大地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造就了贾平凹,贾平凹也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才如鱼得水。

14.理解“我是在尝试一只又一只鸡蛋后,终于有幸见到了下蛋的鸡”这句话的含义,并说说其作用。

(4分)
15.文章先写贾平凹的“笨”,后写他的“拙”,这样写有何好处?(6分)
评卷人得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13分)
16.在学校的管理中,有时候一声适时的提示,一句温馨的话语,可以给人送来浓浓的暖意,让校园变得更加和谐。

学校现在开展校园广播“温馨提示语”征集活动,在起床、晨读、午餐、放学等四个时段,用富有学生特色的话语,配上动听的音乐播放,让校园时时充满关爱和温情。

请任选一个时段
......拟一句温馨提示语。

注意亲切生动,符合时段特点和校园环境氛围。

(3分)
起床晨读午餐放学
时段:提示语: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两则材料的要点。

(3分)
答:
(2)针对上面的材料,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简要分析。

(7分)
六、写作(7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严冬时节,一位母亲在商场里买了三条围巾。

校门口,她的一对十六七岁的双胞胎女儿惊异地说:“妈妈,你怎么买了三条围巾?”
针对材料所反映的问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参考答案
4.C(方清应为许杲,河阳应为上元)
5.(1)他推究
.....那些人被迫接受伪官的原因,轻重酌情,尽心辅助李岘,因此李岘能怜惜宽容.他们。

(句子通顺1分,每个要点1分。


(2)(皇帝)下诏群臣参议
..,李栖筠与贾至、李廙认为杨绾说的对。

(句子通顺1分,每个要点1分,“以……为是”1分。


8.(1)①悔。

不听先帝遗言:马谡言过其实,纸上谈兵,不堪重用(1分);②痛。

失街亭而使北伐计划失败(1分);③惜。

马谡也是人才,是谋士型人才(1分);④悲。

诸葛亮对于马谡而言是亦师亦友的关系(1分)。

(句子通顺1分)
9.(1)B(孟子没有这么认为)
(2)一个人犯错,总是难免的,关键是是否能正确面对错误,知道过错而不改正,这才是真正的错误(1分)。

对待错误的唯一正确态度允许你犯错,但是不准你知错不改(1分)。

(句子通顺1分)
10.B(“肯定和赞许”之说没有依据,不符合原文的意思。


11.D(以偏概全。

原文只是说《废都》里的一些“自然主义”的描写应该归入“风花雪月”)12.①“性灵说”是文学史上的一种文学流派,“风花雪月”则不是什么“派”(1分);
②“性灵说”号召作家写真性情(“独抒性情,不拘格套”),“风花雪月”则脱离生活,没有真情实感(1分);③“性灵说”是有生命力的,“风花雪月”则没有生命力(1分)。

甲:13.BC (B.从第⑤段看,应当说他珍惜的是这五角硬币所体现的劳动价值。

C.应当说这是他对杨格助人为乐精神的赞扬,又是对他付出劳动的肯定。

)
14.小说中的杨格(“我”)既乐于助人,又能自我奋斗,在当代具有相当的代表性(1分),并且同小说阐明人生之路该多闯荡(1分),该多自我磨砺的主题贴合得十分紧密(1分)。

(句子通顺1分)
乙:13.AD(A 项“表现了贾平凹已经觉知自己跟不上现时代的步伐”一说没有依据;D 项中“粗粝”指的是贾平凹的“拙和讷”,“莹润细致”指的是他的“巧与辩”。

)14.⑴含义:用诙谐幽默的语言说明在阅读了贾平凹的许多作品后,终于见到了作者本人(2分)。

⑵作用:激发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自然引起下文(2分)。

15.⑴欲扬先抑,文势跌宕,使得文章趣味盎然(2分);⑵由表及里,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符合人们的一般认识规律(2分);⑶以“笨”衬“拙”,突出人物巧与辩(大巧若拙)的特点(2分)。

17.(1)进行死亡教育人们有不同的看法。

(2)示例1:我认为进行死亡教育很有必要,是教育学生学会怎样保护自己,知道怎样尊重和珍惜生命,从而树立正确、健康的死亡观,同时消除他们对死亡的恐惧、焦虑等心理现象,为面对自我之死、亲人之死做好心理上的准备,并将这种认识转化为珍惜生命、珍爱健康的强大动力,进而提高自己的生命和生活质量。

示例2:我认为进行死亡教育可能会给孩子心中留下阴影,对现实失去希望。

学生们看到的是冰冷的尸体,哀号的生者,是神秘的丧具和繁琐葬仪,通过这些带有悲剧色彩和神秘意味的场景,学生获得的恐怕不仅是珍惜生命的感悟,还有毛骨悚然的惊恐。

正视死亡决不是正视尸体那么简单,学校组织学生参观火葬场有加剧他们对死亡恐惧的可能。

(若从其他角度分析,言之成理亦可。


18.【思路提示】
立意角度,从“母亲”的角度,可阐发如何教育子女,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立意识的道理;从“双胞胎女儿”的角度,可论述“孝”这种传统美德必须发扬,应该学会关心他人等观点;从综合的角度,可阐发家教与儿女成才的关系,溺爱、宠爱不是真正的爱等观点。

李岘任御史大夫,以三司使审讯群臣中担任叛贼伪官的人,上表推荐李栖筠为详理判官。

他推究那些人被迫接受伪官的原因,轻重酌情,尽心辅助李岘,因此李岘能怜惜宽容他们。

声誉一时出于吕諲、崔器之上。

李栖筠三次升任吏部员外郎,主管南曹。

当时处于大乱之后,选官簿籍丢失谬错,多有假冒,李栖筠判断分析有条有理,下吏不敢作弊,号称神明。

升任山南防御观察使。

正值李岘罢免宰相,李栖筠因与他友好获罪,授任太子中允,众人不同意,改任河南令。

李光弼驻守河阳,看中李栖筠的才能,任用他为行军司马,兼任粮料使。

改任绛州刺史,连续升任给事中。

这时,杨绾认为如果进士不从乡里推举,只考词赋等虚浮文章,便不能选取到真才实学的人,请求设置五经科、秀才科。

皇帝下诏群臣参议,李栖筠与贾至、李廙认为杨绾说的对。

李栖筠晋升工部侍郎。

关中以往依靠郑、白二渠灌溉田地,而豪门贵戚拥塞上有获取水硙之利,将近一百处,夺取农田用水的十分之七。

李栖筠请求全部撤毁,每年获得粮租二百万,百姓依赖他得以收入,享有像宰相一样的声望。

苏州豪士方清趁荒年引诱饥饿流民为强盗,积聚数万人,盘踞在黟、歙之间,依靠山地险阻自我防守,东南地区深受困苦,下诏李光弼分兵讨伐他们。

这时平卢行军司马许杲依仗功劳,擅自留在上元,有窥伺江、吴之意,朝廷因国家在创伤残破之后重新起兵,便授任李栖筠为浙西都团练观察使使他谋取许杲。

李栖筠到任,大设军备,派遣善辩之士带着很多金币到许杲军中犒劳,使得士兵心悦诚服,破除了许杲的图谋。

许杲恐惧,率领全军渡过长江,掠抢楚、泗后溃散。

李栖筠因功进升兼御史大夫。

而且他又增办学校,上表推荐年高有德望的儒者河南人褚冲、吴人何员等,破格授任学官尊为老师,亲自持经籍考同义理,远近仰慕前来,学徒达数百人。

他又上奏说所辖境内的豪族大多把籍贯迁转为京兆、河南,从而设法逃脱徭役课税,请求根据产业使他们交纳赋税,以便杜绝奸邪之谋。

皇帝下诏同意。

李栖筠喜欢奖励美善,而且乐于人们批评自己的短处,受到天下士人的倾心敬重,人们不敢直接称呼他的姓名,敬称他为赞皇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