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教学的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辩论》教学的反思
本课采用的方法是设置正、反两方,分组讨论,每组派代表到台前辩论。

正方的辩题是:中职生跳槽利大于弊;反方的辩题是:中职生跳槽弊大于利。

本节课的总体效果良好,到达了预期目标,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很高,在辩论中举例引用很恰当。

也说明了前几节课的辩论技巧铺垫较好。

例如,正方为了说明“中职生跳槽利大于弊”,举出出色校友中国平安保险公司林彩虹师姐不断更换工作积累经历的例子,准确有力地说明了跳槽的益处;反方的一位代表直击要害:中职生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换来换去,不利于职业规划。

接着举出本校某毕业生在承受完公司培训后,就跳槽到薪水更高的另一家公司,这种不负责任、不诚信、不道德的行为导致了原公司再也不聘请本校毕业生的实例。

本节课有两点缺乏。

首先,由于讨论前没有讲强调纪律,学生讨论的时候声音过大,在教室随意走动,课堂秩序比较乱。

其次是没有对学生进展语言标准表达的指导,学生虽然能讲出意思、说出道理,但表达不标准,这也是平时教学中没有注意的地方。

1.素质教育是教师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的教育。

通过辩论看出,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很高。

应当从中得到启示,即在教学中一定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但教师要主导局势,把握方向。

2.教师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标准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应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演绎、归纳的能力。

3.语文口语交际课的性质是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这门课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在成长中利用这些知识,帮助自己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安康、健全的人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