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检测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的酸和碱》检测题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用燃烧的木条区分二氧化碳和氮气
B .用燃烧的方法区分棉纤维和羊毛纤维
C .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D .用紫色石蕊溶液区分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2.过氧化氢(H 2O 2)是一种无色粘稠液体,易分解为水和氧气,常用作氧化剂、漂白剂和消毒剂,为了贮存、运输、使用的方便,工业上将过氧化氢转化为固态的过碳酸钠晶体(2Na 2CO 3·3H 2O 2),该晶体具有碳酸钠和过氧化氢的双重性质。

接触下列物质不会使过碳酸钠失效的是( )
A .二氧化锰
B .氢氧化钙
C .氯化钠
D .硫酸 3.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B .铁锈与稀盐酸反应后溶液由无色变成了浅绿色
C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D .向紫色石蕊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溶液变红
4.一些食物的近似pH 如下:葡萄3.5﹣4.5,苹果2.9﹣3.3,牛奶6.3﹣6.6,鸡蛋清7.6﹣8.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胃酸过多的人应多食苹果
B .葡萄汁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C .牛奶和鸡蛋清为碱性物质
D .苹果汁的酸性比葡萄汁弱 5.下列应用和相应的原理及基本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 A .溶洞的形成:3223CaCO +H O+CO =CaHCO n n n n n n 化合反应
B .熟石灰处理硫酸厂废水:22442Ca(OH)+H SO =CaSO +2H O 中和反应
C .工业制二氧化碳:3CaCO
2CaO+H O 分解反应
D .用熟石灰区分氯化铵和尿素:423222NH Cl+Ca(OH)=2NH +2H O+CaCl n n n n n n 复分解反应 6.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光
C.将铁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铁丝上会有红色固体生成,溶液变成无色
D.向氢氧化钙溶液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成红色
7.有关物质性质和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A.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可用于洗涤餐具
B.氢氧化钠具有碱性,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制糖工业脱色
D.干冰升华时会吸收大量热,可作制冷剂
8.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氮气用于食品防腐 B.小苏打用于焙制糕点
C.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 D.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9.下列物质中,碱性最弱的是( )
A.牙膏(pH:8~9)B.鸡蛋清(pH:7~8)
C.肥皂(pH:10~11) D.炉具清洁剂(pH:12~13)
10.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因发生化学变化而使质量增加的是()
A.浓硫酸B.烧碱C.浓盐酸D.双氧水
二、实验题
11.用下图所示操作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回答问题。

(1)A是稀释浓硫酸的操作,物质甲应为_____。

(2)向E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后,得到无色溶液,说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发生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若上述现不能说明恰好完全反应,理由是_____。

12.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标号①的仪器名称__________。

(2)实验室选用A、D装置制取O
2
,气体收集完毕时,操作的先后顺序_______(A.“熄灭酒精灯”B.“从水中取出导气管”)。

(3)实验室制取CO
2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

制取CO
2
可以选择发生装置B和收集装置
_______(选填字母),若将发生装置由B改为F,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通常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其发生装置_________(“能”或“不能”)选择F 装置。

(5)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选用F、E装置,如果稀硫酸不能与有孔隔板上的锌粒接触,但此时已无稀硫酸可加,则下列溶液中,可以从长颈漏斗添加的是________(选填字母) A.氯化钡溶液 B.氢氧化钠溶液 C.硫酸钠溶液 D.碳酸钠溶液
(6) G装置是用探究两种气体的温室效果,你认为该实验应该控制的变量为________(答一种即可)。

13.石灰石进行煅烧实验,过程如下(假设杂质不发生变化)。

① 煅烧石灰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利用滤液A或滤渣B设计方案证明石灰石分解情况。

实验操作判断依据结论
_________ __________ 石灰石已分解
________ ___________ 石灰石完全分解
三、推断题
14.如图所示,A是金属氧化物,B是金属单质,C是黄色溶液,D是浅绿色溶液,E是红褐色沉淀,反应③是物质F与氧气、水发生的化合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的化学式_____。

(2)化学反应①的基本类型是_____。

(3)写出反应②和③的化学方程式:②_____;③_____。

15.小明同学用下图总结了NaOH的化学性质(即NaOH与四类物质都能够发生化学反应)。

⑴反应③属于____________(填写基本反应类型)
⑵为了验证反应④能够发生,你选择的物质是___________。

A.Na
2CO
3
B.HCl C.CuSO
4
D.NaCl
⑶依据反应②说明NaOH必须密封保存,否则在空气中要变质,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

16.如图化学反应的溶液颜色变化体现了“魔法世界,魅力化学”,请回答:
(1)溶液X是__________(填“酸”或“碱”),试剂A的名称是__________。

(2)若X是稀硫酸,B是氧化物,则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3)若X是稀盐酸,C是单质,则C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4)若X是稀硫酸,D是氧化物,则X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
17.取10g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10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

请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18.某氢氧化钠样品中混有氯化钠,为测定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称取5.0g样品,加水完全溶解后,缓慢加入稀盐酸,同时测定溶液的pH。

当pH=7时,恰好用去10%的稀盐酸36.5g。

O)试计算: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 + HCl = NaCl + H
2
(1)将100g质量分数为36 %的浓盐酸稀释成10 %的稀盐酸,需加水的质量为________g。

(2)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_____。

19.取NaOH和NaCl的混合物3.63克放入烧杯中,加水溶解配制成70克溶液。

向该溶液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测得溶液pH与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当滴入稀盐酸的质量为11.2克时,溶液的pH_____7(填“>”、“<”或“=”);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填化学式)。

(2)当pH=7时,计算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_____。

参考答案
1.A 2.C 3.C 4.B 5.D 6.D 7.B 8.C 9.B 10.B
11.浓硫酸 2NaOH+H
2SO
4
=Na
2
SO
4
+2H
2
O 硫酸过量,溶液也为无色
12.试管 B A 复分解反应 C 随开随用,随关随停 2H
2O
2
2H
2
O+O
2

不能 AC 相同光照(或相同温度、相同集气瓶)
13. CaCO
3 煅烧 CaO+CO2↑取滤液A少量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或通入二氧化碳)变红(变浑浊)取滤渣B少量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盐酸无气泡
14.FeCl
3复分解反应Fe+2HCl=FeCl
2
+H
2
↑4Fe(OH)
2+O
2
+2H
2
O=4Fe(OH)
3
15.复分解反应 C 2NaOH+CO
2=Na
2
CO
3
+H
2
O
16.酸紫色石蕊溶液 Fe
2O
3
Fe 2HCl+CuO═CuCl
2
+H
2
O
17.7.1%。

18. 260 80%
19.< NaCl、HCl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