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义务教育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社会有序靠规则【省一等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课有序的社会
第一课时社会有序靠规则
贺晨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探究,让学生理解道德、纪律、法律等行为规则共同保证社会的有序运行,其中,法律是最重要的规则。
培养学生规则意识,提高自控力。
2、过程与方法——利用多媒体手段,设计不同情境、各种生活场景、图片、小品表演、小组讨论等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觉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
3、情感与态度——感受我们的社会是有序的,社会的有序运行需要靠规则维护,树立规则意识。
教学重点:
社会的有序运行靠各种规则维护,树立学生遵守规则的意识。
教学难点:
通过情景、材料的分析、感悟,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看图)
对比“交通井然有序”和“交通混乱不堪”两幅图,并正对两种不同现象,发表你的看法:多媒体展示:这两幅图说明:社会生活要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在社会生活中,如果没有行为的规矩,人们各行其是,社会生活就会混乱不堪,就会陷入毫无秩序的彼此冲突之中。
所以,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十分重要。
问:你愿意在上面那些场景生活呢你能试着再找出其他你喜欢的生活场景吗我愿意生活的场景有:整洁的教室,干净的运动场……
我喜欢的生活场景还有:畅通的十字路口……
二、讲授新课
1、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社会生活中既存在有序现象,也存在无序现象,但从总体上看,是一个有序地的社会。
)这也是本课时的第一个观点性内容。
2、结合教材中六幅对比图思考同一场所出现不同秩序的原因是什么(在于人们是否遵守各种规则)。
并完成后面相关内容
3、(教师进一步层层深入)“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则是社会有序的重要保证,我们必须遵守各种规则。
那么,什么是规则又有哪些规则呢进入本课的探究环节,也是重点内容。
4、情景一的探究:请欣赏小品《小明的想法》,并完成相关内容。
5、引导学生思考:哪些规则保证了同学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6、小明的行为主要靠什么来规范呢(纪律)板书
7、教师引导“在我们的生活中,道德、纪律、法律等行为规范共同保证社会的有序运行,只不过,有时纪律的作用突出一些,有时道德的作用突出一些”过渡到:8、情景二《小伙子的脸红》的探究:此情景中出现了那些矛盾冲突这些矛盾冲突又是怎样解决的小伙子为什么脸红(学生交流讨论)
9、教师进一步引导:让学生理解“道德是一种什么样的行为规范,对人们的行为能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吗”(道德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一种行为规范,能对人们的行为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它通过人们的信念、习俗和社会舆论约束人们的行为,是规范我们该怎么做和不该怎么做的重要行为规则。
)(板书:道德)
10、假如小伙子不听劝阻,反而与大家争吵,甚至大打出手,又该怎么办呢过渡到:
11、情景三的探究:思考材料中反映了什么问题这些问题是怎样解决的(学生交流讨论)
12、教师引导:有些影响和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单靠人们的信念和社会舆论是不能解决的,必须要有强制的力量才能解决,这就要靠法律。
正如材料中制止几个不法青年的行为、净化学校周边环境,就是靠法律的力量。
(之后板书:法律)
13、教师可在此补充或由学生列举能体现法律强有力的维护社会秩序的事例,观看司法机关一庭审现场,让学生体会法律是维护社会有序最重要的规则。
14、通过上述几个情境的探究学习,同学们应该明白了什么是规则有哪些规则进入本课归纳小结阶段。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无论是班级、学校或整个社会生活的有序运行,都离不开具体的规则,离不开道德、、纪律和法律,这些规范中最重要的是法律。
离开了这些规则,社会就无序可言,我们每个人都无法很好的生存和发展。
所以我们都应自觉养成遵守各种规则的良好习惯。
四、板书设计:
一、社会有序靠规则
1、社会生活中既存在有序现象,也存在无序现象,但从总体上看,我们的社会秩序是有序的。
2、规则是社会有序的重要保证,我们必须遵守各种规则。
纪律、道德、法律
3、法律是最重要的规则。
五、作业设计:
1、古训曰:“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坚持这一古训,才能:
A、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保证社会的有序运行。
B、保证做事成功。
C、规范人们的行为。
D、防止不道德的行为出现。
2、七年级(2)班的李明自习课上换座位说话,班干部批评他,他不但不听,还把班干部打伤。
为了教育挽救他,学校给他记大过处分。
1)学校依据什么给李明处分
2)如果没有校纪校规,我们还能正常上课吗
我做这样的作业设计,可以帮助学生对知识重点的掌握,还能运用所学知识解答生活中的问题,体现实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