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问”渠那得清如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课堂,“问”渠那得清如许
【摘要】
目前,在众多的语文教学方法中,课堂提问的诱导启发与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课堂提问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
教师要注重课堂提问的质量,就要合理、恰当地设计课堂提问,讲究提问的策略,本文就中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技巧做了细致的实践经验总结。
【关键词】
课堂提问设计发问技巧点拨与评价
没有提问的课堂是不存在的,课堂教学少不了提问。
课堂提问,被视为高效课堂中最重要的部分。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好的提问能够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运用已掌握的语文知识独自解答具体问题的能力。
语文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在于课堂提问的成功与否。
而课堂提问能否收效,关键在于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发问的技巧、点拨引导过程以及积极地评价。
笔者在这些年来的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总结如下:
一、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
1.教师设计问题首先要符合学生的思维认知规律。
问题要像攀登楼梯一样,步步升高,逐渐推进,以引导学生的思维也随之攀登,
并向纵深处发展。
教师设计问题其次要难易适中。
进行课堂提问既不可让学生高不可攀,也不能让学生唾手可得,而应该让学生依靠自己跳一跳才够得到——开动大脑积极思考后去获得正确结论。
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思维劳动取得成果,才会有成就感。
2.教师问题的提出应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设计好的问题,一方面体现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性;另一方面,我们更要明白,问题的提出应以学生为主体。
提问的目的是为了正确引导学生质疑、释疑,要在质疑上舍得花时间,绝不能走过场,搞形式,而应实实在在地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课堂提问要注意发问技巧
一位想取得好的课堂教学效果的语文教师,应该注意研究提问的技巧,积极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激发他们思维的积极性,使他们在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里,都充满着强烈的求知欲并能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1.教师发问时,应当先面向全体学生发问。
教师等全体学生思考一遍之后,再指定学生回答。
这样可以使所有学生注意教师所提的问题,使全班学生都去思考。
2.教师发问不要按一定的顺序。
有些教师往往依照学生的座号顺序来发问,这种机械的发问方法,虽然可以使发问的机会平均分配于全体学生,但是因为发问有一定的顺序,学生就知道这个问题该
轮到谁回答,其余的学生就可以不注意了。
3.教师向学生发问时,态度要安详而自然。
教师要表示相信学生能够回答,这样学生才愿意回答。
教师发问表情若很严肃,态度冷峻,学生就不易安静地思考,也就不能畅所欲言。
4.教师发问时,问题只说一遍。
发问语言要清楚明确,教师把问题说出之后,就不要重复,以免养成学生不注意教师发问的习惯。
5.教师把问题说出之后,要留有充分的时间。
教师让全班学生都思考一番,然后再指名回答,而不应在发问之后,就匆匆指定学生回答。
问与答的时间长短应由问题的难易程度来确定,要留有适宜的时间间隔。
间隔太短,学生对问题缺乏充分的感知和足够的思考,思维难以深化,容易造成卡壳、冷场,答非所问等状况。
6.教师对学生进行分层提问效果会更好。
学生是有差异的个体,思考分析问题的角度、方式不尽相同,为使提问不落俗套,不人云亦云,对学生进行分层提问将更好。
把学生分为相对的优、良、中、差大致层次,提问时,难、中、易层次的问题分别由相对应层次的学生去回答。
这样做,人人都有参与的机会,都有获取成功的体验。
在语文教学中,只要掌握了课堂提问的技巧,就一定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学生答题时教师的点拨和引导
学生回答问题时,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
一旦出现情况,教师要及时点拨,引导他们思考符合题旨的答案,让他们从思维困境转
入到柳暗花明的境界中来。
1.重在点拨疏导。
拿学生回答问题卡壳来说,此时教师应重在疏导。
疏导既着眼于给学生搭桥铺路,创设条件,又要着眼于启发,开拓思路。
教师可以改变提问的角度或添加辅助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回答。
对难问题,则可进行难题浅问,由浅入深,逐层突破的办法,通过问题分解来缩短学生与问题间的距离。
2.注意体态语言的运用。
在学生回答问题遇到困难时,教师不要冷漠视之,应给予适当的眼神和微笑的鼓励,以示相信学生能够回答上来,增强他们的勇气和信心,而且这样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课堂提问要积极地评价
在整个提问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回答,教师要随时进行评价,对学生是否掌握了相应的知识、掌握的程度如何等进行公开评价,应该做到:
1.以表扬为主。
全对时,要肯定其成绩;全错时,教师也要耐心倾听,要让学生把话说完,并设计好解错的方法,及时更正,还要鼓励他以后争取机会,加强训练。
即使批评也要注意语气和措词,不能有伤害学生自尊心的话,做到既呵护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又达到批评的目的。
2.鼓励奇思妙想。
教师不能把学生新颖的回答中途打断,而只满足单一的标准答案。
教师应允许学生闪现创造性的思维火花,不能
轻易摇头否定,即使课堂时间不允许深入探究,也应该在课后对学生有所交代。
3.关心困难生。
教师不应马上叫不会回答问题的学生坐下,可以再复述一遍问题,鼓励学生回答;也可改变提问的角度或添加辅助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回答。
有经验的老师总不放弃回答问题的任何一个学生,即使多次启而不发,也可先叫学生坐下,让他听别人的回答,然后请他复述一遍。
这种做法对转变后进生、提高教学质量是大有益处的。
4.让学生自己积极评价。
不要把评价变为教师的专利,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也积极参与到评价活动中。
课堂提问是开启智慧大门的金钥匙,如何把这把金钥匙交给学生,问中长见识,问中出成果,启迪学生的思维,把学生引入语文学习的殿堂,还需要我们每位农村语文教师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