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八年级历史
(考试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上填写自己的相关信息。

用2B铅笔把对应号码的标号涂黑。

2.在答题卡上完成作答;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正确答案的字母涂黑。


1.《南京条约》签订后,广州的富商和劳工因个人利益遭到严重打击,十分仇视外国人。

当时广州富商“仇视外国人”与《南京条约》中的哪一条款密切相关
A.巨额赔款
B.拆毁炮台
C.割让香港岛
D.五口通商
2.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史实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述。

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1838年底,道光皇帝派林则徐去广州禁烟
B.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遭到帝国主义和吴佩孚的镇压
D.北洋军阀连年混战,抢夺地盘
3.有学者认为,太平天国起义的时候,正是资本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时候,列强和封建势力结合在一起,就变成了凶恶的敌人,单纯的农民战争遇到这样的敌人,就不能不失败。

该观点旨在表明太平天国
A.把反侵略作为革命的侧重点
B.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
C.肩负反帝反封建的双重使命
D.缺乏正确理论的指导
4.他们认为在封建制度中,加进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清朝的统治就可以长治久安。

“他们”所属的派别是
A.地主阶级顽固派
B.地主阶级洋务派
C.资产阶级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5.郑观应《盛世危言》:“查各国京师,俱有大学堂,各精一艺,各专一业……我中国人民、土地十倍于日本,而所设西学堂,所育人才,尚未及其半,恐他日海军有事,人才不足耳。

”此材料主要论述的是
A.培养人才的重要性
B.建立海军的重要性
C.学习西方的重要性
D.抵抗外侮的重要性
6.依据下面知识卡内容可知
1843年,英国获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
1858年,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1895年,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A.列强不断获得大量战争赔款
B.西方列强在华特权不断扩大
C.中国人民不断反抗列强侵略
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社会
7.梁启超在回忆19世纪80年代的情形时说:“朝土皆耻言西学,有谈者,诋为汉奸,不齿士类。

”到了19世纪末,却出现“举国若狂,人人竟言西学”的局面。

促使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此时期中国
A.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B.政治体制发生质变
C.社会舆论环境渐趋宽松
D.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8.“书上数日不报,各公车再联十八省同上一书。

广东举人康长素(指康有为)者力言目前战守之方,他日自强之道。

”该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的影响是
A.开启了救亡图存探索的序幕
B.提出了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C.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D.标志着新文化运动正式开始
9.某历史公众号推出如下研究内容,该公众号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林则徐虎门销烟太平军痛打洋枪队邓世昌黄海大战义和团廊坊大捷
A.西方列强的侵略
B.近代化的探索
C.中国人民的抗争
D.清王朝的崩溃
10.“第七款: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诸国分应自主,常留兵队分保使馆。

”这一条款对中国产生的影响是
A.中国大片领土被割占
B.中国关税自主权遭到破坏
C.清政府的统治被控制
D.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受阻碍
11.下表是某同学整理的一位历史人物的部分经历。

据此可知,这位历史人物是
1894年1905年1912年1913年1924年
创办兴中会建立同盟会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发动二次革命创办黄埔军校
A.孙中山
B.李大钊
C.陈独秀
D.蒋介石
12.《剑桥中国晚清史》载:“1905年8月,经过十年零星的和不协作的行动之后,运动的各个山头都联合组成了一个单一的反清组织,它变成了在以后几年间革命派所认为的真正夺权的工具。

”材料中联合组成的“反清组织”是
A.同盟会
B.义和拳
C.光复会
D.国民党
13.历史漫画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诠释历史。

右侧漫画对辛亥革命诠
释最为准确的是
A.宣告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B.结束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D.建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
14.“袁氏于22日申令取消帝制……翌日他又告令曰:‘所有洪宪年号应即废止,仍以本年为中华民国五年’。

”导致这一结果的历史事件是
A.二次革命
B.护法运动
C.护国战争
D.北伐战争
15.“洋务运动、太平天国、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启蒙,中国移植了民主宪政,却出现了严重水土不服,民主自由没有成为一种社会常识和社会共识。

”材料指出了新文化运动的
A.背景
B.内容
C.过程
D.地位
16.观察漫画《贪食小犬,死不足惜》。

中国人民为抵制“贪食小犬”
奋起抗争,喊出的响亮口号是
A.有田同耕,有饭同食
B.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C.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D.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7.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为启发工人的阶级觉悟,创办刊物《劳动界》。

《劳动界》很快从上海传播到多地,1920年9月至1921年3月间成为湖南销量最大的新文化刊物。

这说明,当时A.马克思主义传播广泛 B.工人成为新文化运动主力
C.中国共产党已经诞生
D.北伐战争成舆论关注热点
18.20世纪20年代的国共两党,一个关注上层,一个关注下层;一个重视军事,一个重视民众;一个注重枪杆,一个注重笔杆。

时论认为“枪与笔联合起来,所以到处如人无人之境”。

材料中“枪与笔联合起来”
A.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
B.结束了北洋军阀统治
C.推动了北伐胜利进军
D.加快了抗日战争胜利
19.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革命从城市向农村的退却成为一种历史的进军。

对“进军”理解正确的是
A.思想建党政治建军
B.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C.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D.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20.“这次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材料中的“这次会议”
A.宣告了中国共产党诞生
B.决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C.保证红军胜利结束长征
D.指明中共战后奋斗方向
21.民国二十年《申报》上刊登了南洋烟草公司的一则广告。

其中的一句广告语为:“爱用国货方能达到救国自强”。

由此可以推断出
A.洋务运动期间,以民用企业辅助军事工业
B.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鼓励兴办实业
C.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D.九一八事变后,民众提倡国货,抵制日货
22.“它既是从内战到抗战的转折点,也是中国由分裂到统一的转折点。

这一系列转折,奠定了抗日战争胜利的基础,拉开了中华民族解放和振兴的序幕,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领导地位。

”该材料旨在说明
A.九一八事变的原因
B.七七事变的影响
C.八一三事变的结果
D.西安事变的作用
23.下图是中国漫画家刘元创作于1938年的时政漫画。


漫画旨在告诉国人
A.分散力量,血战到底
B.齐心协力,战略反攻
C.团结御辱,全民抗战
D.游击战争,胜利关键
24.孙连仲将军命令:“土兵打完了你就自己上前填进去。

你填过了,我就来填进去。

”中国军人用勇气和生命取得了抗战以来正面战场最大的一场胜利。

这一壮举发生在
25.“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盟军在太平洋和东南亚地区受挫的情况下,中国军队取得对日作战的胜利,在国内外引起热烈反响。

”材料评述的是
A.台儿庄战役
B.保卫大武汉
C.百团大战
D.第三次长沙会战
26.全国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抗日武装力量,深入敌后,放手发动群众,抗击日本侵略者。

八路军在敌后战场发动的大规模战役是
A.淞沪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武汉会战
27.20世纪40年代初,美国著名歌手保罗·罗伯逊灌制了用中英双语演唱的名为《起来》的唱片。

该唱片收录了《义勇军进行曲》《游击队之歌》《到敌人后方去》等中国革命歌曲,并在法国、印度、捷克等国家或地区发行。

这反映了
A.五四运动促进思想解放
B.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C.抗日战争受到国际关注
D.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
28.1945年8月,《新华日报》发表群众来信说:“毛先生来渝,证明了中共为和平、团结与民主而奋斗的诚意和决心,这的确反映和代表了我们老百姓的要求。

”材料中的“毛先生来渝”取得的成果是
A.实现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C.国共签署了“双十协定”
D.实现了民主统一、和平建国
29.电影《车轮滚滚》主要内容为:1948年冬,胶东解放区的一支民工小车队在淮海战场冒着枪林弹雨运送弹药。

随后,小车队又随大军渡江南下,取得解放战争胜利。

该电影的主题应该是
A.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B.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
C.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D.人民支持是解放战争胜利的重要保障
30.20世纪20年代初期一次民意测验表明,爱吃中餐者占77%,爱吃西餐、中式西餐、兼食中餐者占23%。

中西餐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了民国饮食业的新格局。

材料反映了民国时期A.民主共和的进程 B.新式教育的出现
C.文学艺术的发展
D.社会生活的变化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31小题10分,32小题18分,33小题12分,共40分。


31.(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英译图书的分类及数量
分类数量分类数量分类数量分类数量军事/海军37工程31农业12医学12
化学10矿业107数学造船7科学6历史6图画6国际法5电气5地质3地理3政府3商业3教育3物理2天文2
材料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商务印书馆、开明书局、广智书局等翻译出版了不少西方著作,有关于外国独立战争的,如《美国独立战史》;有描绘一些小国受外来侵略压迫而亡国亡种惨状的,如《波兰衰亡史》;有介绍一些国家革命运动的,如《法国革命史》。

——摘编自周慧芳《辛亥革命时期书刊报的出版和利用》(1)根据材料一,指出数量最多的两类英译图书。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英译图书的出版受哪一历史事件的影响?(4分)
(2)归纳材料二中出版著作的主要类别。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材料二中图书出版的时代背景。

(4分)
(3)综合上述两则材料,分析社会需求如何影响图书出版。

(2分)
32.(18分)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的关系直接影响到整个中国的前途和命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军校的创办,是国共合作的产物,它为国共两党培养了许多军事将领和军事骨干,为东征、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重要贡献……
——姜廷玉(军事博物馆研究员)材料二:1927年4月12日,上海帮派头子黄金荣、杜月笙组织流氓袭击工人纠察队。

……反动军队以“工人内讧”为由,强行收缴工人纠察队的枪支,并打死打伤工人300多人……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节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第三册》材料三:抗日战争使近百年饱受分裂之苦的中国重新统一起来了,增强了国民对国家认同的程度和对政府的监督程度,……从而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

——杨奎松《抗战燃起中国现代国家梦想》(1)材料一中的军校是指哪所学校?根据所学知识回答,这次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是什么事件?(4分)
(2)材料二中“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是由谁发动的?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政策,激起了中国共产党和革命群众的极大愤慨和强烈反抗。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是什么起义?(4分)
(3)面对日本侵略者的野蛮侵略,全体中华儿女冒着敌人的炮火共赴国难。

请写出两例中国军队英勇抗击日本侵略的著名战役。

(4分)
(4)阅读上述材料,提炼有关国共关系与中国革命结局之间关系的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
学知识加以论述。

(要求:史论结合)(6分)
33.(12分)中国共产党从登上中国政治舞台的那一刻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

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成为引领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风险挑战的精神支柱和强大动力。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材料二:国共合作,实际上是把中国共产党拴在国民党身上,使中国共产党处于名义上是自己的一个伙伴而实际上是一个比自己强大的阶级敌人的支配之下,最后成为牺牲品。

材料三:这是一次丰富多彩、可歌可泣的远征,艰难困苦、英勇牺牲,红军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其核心力量仍完整无损,其军心士气和政治意志的坚强一如往昔。

——斯诺《红星照耀中国》(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共一大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2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

中国共产党及时调整开辟了怎样的革命道路?(4分)
(3)材料三中的“远征”指什么事件?中国共产党在“远征”途中召开具有转折意的会议是哪次?(4分)
(4)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究,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应该怎样做?(2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 D B C B C B D C C C
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A A A C A B A C B C
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
答案D D C B D C C C D D
二、材料解析题(30分)
31.(1)军事/海军类、工程类;洋务运动
(2)背景: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广泛传播,
(3)社会需求推动图书出版种类和数量的变化。

32.(1)黄埔军校;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2)蒋介石;南昌起义
(3)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
(4)论点: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论述:国共两党关系决定了中国现代史的发展。

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形成。

1924-1927年的国民革命是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通过北伐战争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的封建统治,但最终以国民党右派发动政变宣告失败。

1927年至1937年国共两党的十年内战时期,国民党与共产党展开了长达十年的武装对抗;1937-1945年的抗日战争期间,国共两党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了第二次国共合作,最终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1946-1949年的解放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打败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最终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

在国民革命和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合作打击了北洋军阀的封建统治和日本侵略者,在国共十年内战和解放战争中国共两党内战,给双方造成了伤害,不利于国内和平局面的形成。

国共两党的关系极大程度地左右着中国历史的进程,影响到中华民族的昌盛;几十年的历史反复证明: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33.(1)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2)失败的原因:客观方面,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它们联合起来绞杀中国革命;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共合作遭到破坏;主观方面,年幼的中国共产党缺乏革命理论修养和实践经验;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共中央和共产国际代表,对蒋介石、汪精卫篡夺革命领导权的活动一再妥协退让,使党在革命后期犯了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放弃了对革命的领导权,尤其是对革命武装的领导权,导致了国民革命的失败。

道路: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3)长征;遵义会议
(4)做法:应该热爱祖国,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努力学习,增长才干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