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绍兴市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
1. (2分) (2020高一上·烟台期末) 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 笑靥(yàn)迁徙(xǐ)容赦(shè)旁骛(wù)
B . 骈进(pián)虔(qiǎn)诚天堑(qiàn)抚恤(xù)
C . 忐忑(tǎntè)敕造(chì)寒暄(xuān)一瞥(piē)
D . 熨(yùn)烫粗糙(cāo)袅娜(nà)迷惘(mǎng)
2. (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 蜗壳羯鼓湿漓漓三翻五次
B . 惊悸音韵湿黏黏雨意迷离
C . 神秘像片灰蝴蝶蠢蠢而蠕
D . 宛然幽静翠苍苍争腾多姿
3. (2分)下列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过去,干果店在元宵节还要做一批杂拌儿生意,所以每每独出心裁,制成各样的冰灯,招徕顾客。
B . 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这四个密不可分的圈层彼此之间息息相关,牵一发而动全身。
C . 这十八个罗汉个个都只有拳头大小,十八个罗汉有的在念经,有的在敲木鱼,有的在打拳……它们形态各异,惟妙惟肖。
D . 到底谁是和平世界的搅局者和维护者,南海闹剧让世界人民看得清清楚楚,正所谓小葱拌豆腐。
4.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据悉,一种新型的袖珍电脑将亮相本届科博会,它采用语音输入、太阳能供电,具有高雅、时尚、方便、环保的功能和作用。
B . 依据欧洲银行已完成的压力测试结果显示,各国接受测试的九十一家大小银行,只有七家未能符合规定的
6%的一级资本比率。
C . 老北京四合院处于皇城天子脚下,受到等级制度的严格约束,在形制、格局方面难免会有些千篇一律,显得呆板而缺乏创意。
D . 大型情景音舞诗画剧《天安门》,一开场就采用“幻影成像”与舞台真人的互动,营造出远古“北京人”穿越时空向人们跑来。
5. (2分)下列句子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在生命的某些时刻,不仅____________,而且____________,让外界的阳光、气流,挟带着人间的复杂滋味,任其涌入,当然是必要的,这也往往会给我们带来生命中最直接的快感。
但是,在生命的更多时段,还是以心灵之窗的百叶帘,把内心的光线与氛围调节在对自己最恰切的状态吧。
如果外界泻入的光线太强,就把百叶合拢一些,保持一派安谧平静;____________________。
你那心灵小木屋的窗户还没有安装百叶帘么?________________!
①洞开窗扉②卷起百叶帘③如果外界一时阴雨绵绵,就点燃你的心灯,把你的心灵小木屋照得和平时一样明亮④如果外界的风力太大,就把窗户关紧,减少对你的冲击⑤请你毫不犹豫的动手把它安装好⑥莫迟疑,快动手,赶紧把它装上
A . ①②③⑥
B . ①②④⑤
C . ②①③⑥
D . ②①③⑤
6. (2分) (2017高一下·静海月考) 下列各句划线的词都有“死”的意思,按由尊到卑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永和四年卒
②伤余心之忧忧兮,悲将军之不禄
③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④于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
⑤明年,丞相薨
A . ③⑤②④①
B . ③⑤①②④
C . ⑤③②④①
D . ⑤③②①④
二、默写 (共1题;共6分)
7. (6分) (2020高三下·武邑月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赤壁赋》中,面对浩浩荡荡、奔腾不息的长江,吹洞箫的客人由此发出人生短暂的感叹:“________,________。
”
(2)《离骚》中,屈原表达自己虽爱好修洁,严于律己,但早晨被诟骂,晚上被免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
(3)“面朝黄土背朝天”,写的是古代劳动人民在烈日下辛苦劳作的情景。
白居易在《观刈麦》中,将这种情景生动形象地再现出来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8. (7分)(2020·武邑模拟)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听话丛台①
(唐)李远
有客新从赵地回,自言曾上古丛台。
云遮襄国②天边去,树绕漳河地里来。
弦管变成山鸟哢,绮罗留作野花开。
金舆玉辇无行迹,风雨惟知长绿苔。
注:①丛台:在今河北邯郸市内。
相传战国时赵武灵王为阅兵和歌舞而筑,赵武灵王常携宠爱的惠妃登台玩乐。
②襄国:古县名,位于河北邢台西南。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本诗借朋友游台之事,抒发自己的感慨。
首联写朋友刚从赵地回来,向我介绍说他曾登上古代的丛台,交待了作诗的缘由。
B . 诗人站在丛台上,看到白云缭绕的襄国远在天边、绿树夹岸的漳河蜿蜒地上,既写出赵地的恢弘气象,也衬托了丛台的高峻。
C . 尾联将往日赵武灵王时的豪侈、繁华与当下丛台上长满绿苔任凭风吹雨打的荒芜景象作对比,极言繁华不再的落寞凄凉之感。
D . 诗中用白云、树木、绿苔、山鸟、野花等意象,巧妙地与丛台昔日的人、事、物相关联,景中有情,情景交融,令人回味无穷。
(2)前人赞扬此诗说“‘变成’‘留作’四字,有稚气,有俗韵”,请结合诗句对“变成”“留作”进行赏析。
四、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3分)
9. (13分)(2019·上海模拟)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裕轩记
刘基
①会稽王元实于其居之傍作小室,名之曰裕轩。
予既为铭之________,而元实复请记焉。
②夫裕者,宽广之谓也。
今元实之室,大不盈丈,高不逾仞,庭不容拱把之木,径不通一马之足。
栉栉密密,籓篱逼塞,不见孔隙,而谓之裕,可乎?盖人之裕在物,而王子之裕在我;人以物我裕也,王子于我裕而不知物之裕不裕。
于是我裕而物从以裕,其斯所以为裕乎?
③今夫人,忧思钟乎情,好乐牵乎心。
我欲富也,金谷珊瑚不为多,西蜀铜山不为饶,陶朱猗顿之积不为丰;我欲贵也,通侯牧守不为尊,大车驷马不为荣,万钟五鼎不为属厌;我欲娱乐也,食前方丈不为奢,歌舞靡曼不为淫,弋猎驰骋不为荒,珍禽奇玩充斥亭馆不为侈丽。
则必竭力以求之,有所不获,则食不甘、寝不安。
若是,虽履汗漫之野,登穹窿之丘,将无所容其身,而可谓之裕乎?
④而王子则不然,饭一盂而饱,酒一升而醉,无求多于口腹,而吾之心裕如也;夏一絺而凉,冬一裘而温,无求多于衣服,而吾之心裕如也;诵吾诗,读吾书,适吾情则游,足则息,倦则卧,无求多于盘乐玩好,而吾之心裕如也;足不践讼狱之庭,耳不接市肆之言,目不耽佳冶之容,口不谈官政之是非,无求欲尚人,而吾之心裕如也。
一榻之小,容身之外非吾庸;一室之卑,蔽风雨之外非吾忧;僮仆之愚,子弟之痴,任使令之外非吾诛,然则何往而不裕哉?
⑤甲午之岁,余辟地于越,主王氏,知王子之为人,与之交而善,于是乎为之记。
(1)可填入第①段横线处的虚词是()
A . 矣
B . 尔
C . 耶
D . 焉
(2)对第②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 “裕轩”的空间并不宽广,马要越过篱笆才可进出。
B . 王元实以“裕”名轩是因为他“不知物之裕不裕”。
C . 旁人的“裕”只与物的宽裕相关,与内心感受无关。
D . 王元实室不盈丈也觉得“裕”,并非“裕”的标准低。
(3)下列各项中所含对“物”的态度与文中王元实一致的一项是()
A . 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B .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C .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D . 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
(4)下面的句子是文中的原话,把它放回到文本中,合理的位置是()
故轩之不裕而得裕名焉,以王子为之主也。
A . 第①段末尾
B . 第②段末尾
C . 第③段末尾
D . 第④段末尾
(5)第③段写了“人以物我裕也”的种种表现,其中对“物”的相关描述与第②段“盖人之裕在物”的
“物”概念是否一致?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分析。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12分)
10. (12分) (2020高二上·怀仁月考)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开镰
洪忠佩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在母亲心目中,没有什么农事比开镰收割稻子更重要了。
夜,是时间投在山村大地上的影子,偶尔的犬吠,一如村庄的梦呓。
月光刚刚飘过老屋天井上空的檐头,鸡一啼,母亲就醒了,她窸窸窣窣地起床,厨房的灶窟里就有了噼啪的声响。
似乎,每一年稻子的开镰,都是这样的前奏,而且以月光与曙光为夹层。
当我醒来时,厨房饭甑里的饭都蒸熟了,茶筒里已灌了开水,母亲和禾镰却不见了踪影。
村庄田野上最早的开镰,总是以母亲躬身的收割为起点。
嚓,嚓,嚓,一丛低着头的稻子,刚好在母亲手里是盈盈的一把,割下几丛就是一摞。
我看着大丛大丛的稻子,在母亲的弯弯的齿状的禾镰镰口纷纷倒下,竟然忘记了自己的禾镰还啄在禾戽上。
稻蔸上的镰痕,新鲜,平整,那拓展延伸的行数,是母亲俯身左右开镰的频率。
母亲衣服的后背上,明显有了汗渍留下的盐碱,白白的一片。
那抢收抢种的日子,仿佛日夜都混沌不清。
尽管母亲累得直不起腰,我还是能够感觉到她和村里人一样,都有一种焦灼的幸福感。
一把木柄的禾镰,弯弯薄薄的,铁质的镰齿里可以生发出生活的无限美好。
那一垄一畈的稻田里,都是与母亲一样躬身舞动禾镰收割的父老乡亲。
敬老有福,敬土有谷。
男也勤,女也勤,三餐茶饭不求人。
小暑小割,大暑大割。
禾镰上壁,农夫也没得吃。
母亲类似的话语,来自于农家耕作生活的沉浸,好比有一根无形的线,始终牵着春种秋收的关联。
浸种、育秧、栽插、耘田、施肥、收割,既是乡土中国稻作的一种链接,也是我对稻子种植的程序性认识。
在村庄的炊烟袅袅中,在我的乡土田野记忆里,似乎所有的色调都与稻子有关。
稻子那阳光镀亮的色泽,那饱满而成熟的色调,又仿佛让我穿越回了遥远的童年,童年的歌谣复苏起来,少年时代的时光显影起来——瘌痢头,光油油;
糯米饭,蒸芋头。
芋头蒸不烂,赶你去讨饭;
……
手捧苞芦(玉米)粿,
脚烘石炭火,
神仙皇帝不如我。
……
往往,诸如此类的童谣都是以我家乡婺源的方言为版本的,今天,已是乡村远去的拮据生活的写照,哼唱起来犹如古调。
民以食为天。
米,是稻的化身,是民间的福祉,是大地万物的象征。
如今,婺源乡村开镰庆丰收,民间有着自己的激情和独特的方式。
比如做新米粿、蒸汽糕、舞稻草龙,还有迎桂花灯、瓜果灯,人们总是用内心真挚朴实的情感,表达庆祝丰收的喜悦。
“人生土是根,命存地为本。
”婺源民间对土地与稻子的信仰,既是生活的烟火,又是心灵的路径,可以让人的心灵通往更远更辽阔的地方……这也是我对婺源民间文化遗存一直保持浓厚兴趣的根本原因。
诸如婺源农俗中,正月初二贴联牵牛饮水祝愿耕牛平安的“开牛栏门”,正月初七开始祈愿驱邪攘灾五谷丰登的迎“社公”,秧田发青之际请土地菩萨、祈愿丰收的“安苗”,以及农历六月“卯日”敬祖先与五谷神的“吃新”,所有这些,应是我的父老乡亲对乡土中国五千年农耕文明的一种传承,也是我一直在视线内追根溯源、进入田野调查的主题。
我欣喜地看到,在家乡婺源的大鄣山、赋春、镇头、中云、江湾一带,近几年有村民种植有机稻尝到甜头,开始走规模化有机化的路子。
他们不仅种田能够享受国家政策性补助,购置农机也有补贴。
在那层层叠起的翻滚的稻浪中,禾镰的欢吟已经平息了,取而代之的是小型的收割机。
场面虽然没有北方麦收那样壮观,但却成为山村田野一道新的风景。
又是一年秋收开镰时。
秋风中,还有几分燥热,夹杂着草木与稻谷混合的气息。
像犁耙耖里储满了耕作记忆一样,母亲每一把禾镰的齿痕里,都是开镰收割鲜活的显影。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第二段中的景物描写运用以动衬静的手法,表现了乡村夜晚的静谧,为母亲早起劳作的场景营造温馨美好的氛围。
B . 母亲“有一种焦灼的幸福感”,“焦灼”是因为抢收抢种,劳苦而焦急,“幸福”是因为收获的充实与快乐。
C . 婺源耕种模式发生了可喜变化,小型收割机收稻的场面成为山村田野新的风景,体现了村民们改革与创新的精神。
D . 文章的结尾描写“又是一年秋收开镰时”的景象,以及母亲禾镰的齿痕,与文章开头遥相呼应,使文章结构清晰严谨。
(2)文章写童年的歌谣有什么作用?
(3)为什么说“对土地与稻子的信仰……可以让人的心灵通往更远更辽阔的地方”?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六、作文 (共1题;共5分)
11. (5分)(2018·南宁模拟)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8年的央视春晚广告《中国印,中国节》打动了无数国人的心。
广告以特有的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印”来进行创意,展现了新生儿留在宣纸上的足印、结婚证上民政局的红印、广东醒狮师傅的点睛一印、复兴号高铁上的“中国制造”印记……每一种印,都倾注了一种情感;每一种印,都是当下中国小到家庭大到国家的缩影;每一种印,都见证了当今中国近百年来最“甜蜜”的时刻。
请你选取其中一种“印”,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
考点:
解析:
答案:5-1、
考点:
解析:
答案:6-1、
考点:
解析:
二、默写 (共1题;共6分)答案:7-1、
答案:7-2、
答案:7-3、
考点:
解析: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答案:8-1、
答案:8-2、
考点:
解析:
四、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3分)答案:9-1、
答案:9-2、
答案:9-3、
答案:9-4、
答案:9-5、
考点:解析: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12分)答案:10-1、
答案:10-2、
答案:10-3、
考点:
解析:
六、作文 (共1题;共5分)
答案:11-1、
考点: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