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6工作面回撤“一通三防”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306工作面回撤“一通三防”安全技术措施3306工作面1#切眼即将开始回撤创条件,创完条件后工作面开始回撤,针对3306工作面的实际条件,为加强停采创条件及回撤期间的通风、防火工作,根据通防科设计,特编制3306工作面回撤“一通三防”安全技术措施。
一、工作面停采回撤期间通风管理
(一)工作面停采回撤前期(调整掩护支架前)采用全风压上行通风方式,即皮顺进风,轨顺回风。
3306工作面1#切眼需风量计算:
3306工作面基本情况汇总表
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应按瓦斯和二氧化碳涌出量和爆破后有害气体的产生量以及工作面气温、风速和人数等分别进行计算,然后取其中最大值。
1. 按气象条件确定需风量
Q cf=60×70%×V cf×S cf×K ch×K cl
式中:Q cf——采煤工作面需要风量,m3/min;
V cf——采煤工作面的风速,按采煤工作面进风流的温度选取(表3),m/s;
S cf——采煤工作面的平均有效断面积,按最大和最小控顶有效断面的
平均值计算,m2;
70%——有效通风断面系数;
K ch——采煤工作面采高调整系数(表1);
K cl——采煤工作面长度调整系数(表2);
表1 K ch——回采工作面采高调整系数
表2 K cl——回采工作面长度调整系数
表3 采煤工作面进风流气温与对应风速调整系数
10月份,工作面采取集中制冷,进风风温不超过20℃,故V cf取1.0;
Q cf=60×70%×1.0×4.8×2.8×1.2×1.3=881(m3/min)
2. 按照绝对瓦斯涌出量计算需要风量
根据2016年度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结合3306工作面回采期间瓦斯涌出情况,3306工作面回采期间的平均绝对瓦斯涌出量为0.41m3/min,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为0.54m3/min。
Q cf=100×q cg×k cg
式中:Q cf—采煤工作面需要风量,m3/min;
q cg—采煤工作面回风巷风流中平均绝对瓦斯涌出量,m3/min;q cg=0.41 m3/min
k cg—采煤工作面瓦斯涌出不均匀的备用风量系数(正常生产时连续观测1个月,日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和月平均日瓦斯绝对涌出量的
比值); k cg=0.54/0.41=1.317
100—回采工作面回风流中瓦斯的浓度不应超过1%的换算系数。
Q cf=100×0.41×1.317=54(m3/min)
3. 按二氧化碳涌出量计算
根据2016年度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结合3306工作面回采期间的二氧化碳涌出情况,3306工作面平均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为1.19m3/min,最大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为1.35m3/min。
Q cf=67×q cc×k cc
式中:Q cf—采煤工作面需要风量,m3/min;
q cc—采煤工作面回风巷风流中平均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m3/min;
q cc=1.19m3/min
k cc—采煤工作面二氧化碳涌出不均匀的备用风量系数(正常生产时连续观测1个月,日最大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和月平均日绝对二氧
化碳涌出量的比值);k cc=1.35/1.19=1.134
67—按采煤工作面回风流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不应超过1.5%的换算系数。
Q cf=67×1.19×1.134=90.5(m3/min)
4.按炸药量计算
(1)一级煤矿许用炸药
Q cf≥25A cf
(2)二、三级煤矿许用炸药
Q cf≥10A cf
式中:Q cf——采煤工作面需要风量,m3/min;
A cf——采煤工作面一次爆破所用的最大炸药量,kg;
25——每千克一级煤矿许用炸药需风量, m3/min;
10——每千克二、三级煤矿许用炸药需风量,m3/min。
该工作面为综放工作面,不使用炸药,故不进行计算。
5. 按作业人员数量计算
Q cf≥4N cf
式中:Q cf——采煤工作面需要风量,m3/min;
N cf——采煤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人;N cf=26人
4——每人需风量,m3/min。
Q cf≥4×26=104.0 m3/min
根据以上计算确定3306工作面1#切眼需风量为881m3/min。
6.按矿用防爆柴油机车需增加风量进行计算
Q rli≥4N dli P dli(m3/min)
式中:Q rli——采煤工作面需要风量,m3/min;
P dli——第i个地点矿用防爆柴油机车的功率,148KW;
N dli——第i个地点矿用防爆柴油机车的台数;
4——每千瓦每分钟应供给的最低风量,m3/min;
Q rli≥4×148=592.0 m3/min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2016)第138条规定,使用煤矿用防爆型柴油动力装置机车运输的矿井,行驶车辆巷道的供风量还应当按同时运行的最多车辆数增加巷道配风量,配风量不小于4m3/min·kW。
故采煤工作面需风量为以上计算风量最大值与矿用防爆柴油机车增加风量之和。
Q cfi=Q cfmax+Q rli=881+592=1473(m3/min)
7.按风速进行验算
(1)验算最小风量
Q cf≥60×0.25S cb(m3/min)
S cb=l cb×h cf×70%
式中:Q cf——采煤工作面需要风量,m3/min;
S cb——采煤工作面的最大有效断面积,m2;
l cb——采煤工作面的最大控顶距,m;
h cf——采煤工作面的实际采高,m;
70%——有效通风断面系数;
Q cf≥60×0.25×5.2×2.8×70%=153m3/min
(2)验算最大风量
Q cf≤60×4.0S cs(m3/min)
S cs=l cs×h cf×70%
式中:Q cf——采煤工作面需要风量,m3/min;
S cs——采煤工作面的最小有效断面积,m2;
l cs——采煤工作面的最小控顶距,m;
h cf——采煤工作面的实际采高,m;
70%——有效通风断面系数;
(3)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在采取煤层注水和采煤机喷雾降尘等措施后,验算最大风量:
Q cf≤60×5.0S cs(m3/min)
式中:5.0——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在采取煤层注水和采煤机喷雾降尘等措施后允许的最大风速,m/s。
Q cf≤60×4.0×4.4×2.8×70%=2070m3/min
153m3/min﹤1473m3/min﹤2070 m3/min,满足风速验算;
工作面停采后,调整工作面风量至工作面正常生产时的一半(737 m3/min)。
3306工作面1#切眼停采前,在3306轨顺联络巷施工调节风窗,停采后在满足稀释工作面瓦斯、机电设备散热量的前提下,通过调节3306轨顺联络巷与北三皮带下山调节风窗工,将1#切眼风量调整至工作面正常生产时的一半(737 m3/min)。
(二)工作面皮顺物料回撤完后,砌筑密闭墙,工作面不再具备全风压通风条件,两顺槽使用局部通风机通风。
1.3306轨道顺槽需风量计算
3306轨道顺槽风机安装在3306皮顺外车场处新鲜风流中,局部通风机实现“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切换、自动分风”,正常工作的局部通风机和备用局部通风机的电源必须取自同时带电的不同母线段的相互独立的电源。
局部通风机自动切换的交叉风筒接头规格为φ1000 mm*10m、三段长度各为5m,安装交叉风筒接头时必须使风机、风筒、交叉风筒接头顺直,做到逢环必挂,交叉风筒接头与风机出风口使用铁丝扎紧,确保严密不漏风。
3306轨顺风筒沿巷道下帮敷设,工作面风筒敷设在支架尾梁下方,风筒拐弯处使用同规格负压风筒缓慢拐弯,不应拐死弯,风筒出风口到工作面回撤施工地点的距离不大于5m。
3306轨道顺槽基本情况汇总表
①按瓦斯涌出量计算
Q hf=100×q hg×k hg
式中:q hg——掘进工作面回风风流中平均绝对瓦斯涌出量,m3/min;根据3306工作面1#切眼回采期间的瓦斯涌出情况,预测3306轨顺回撤期
间的平均绝对瓦斯涌出量为0.41 m3/min,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
0.54 m3/min。
k hg——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不均匀的备用风量系数,正常生产条件下,连续观测1个月,日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和月平均日瓦斯绝对
涌出量的比值。
k hg=0.54/0.41=1.32
100——按掘进工作面回风流中瓦斯的浓度不应超过1%的换算系数。
Q hf=100×0.41×1.32=54.12(m3/min)
②按二氧化碳涌出量计算
Q hf=67×q hc×k hc
式中:q hc——掘进工作面回风巷风流中平均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m3/min;根据3306工作面1#切眼回采期间的二氧化碳涌出情况,预测3306
轨顺回撤期间的平均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为1.19 m3/min,最大
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1.35m3/min。
k hc——掘进工作面二氧化碳涌出不均匀的备用风量系数,正常生产条件下,连续观测1个月,日最大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和月平均
日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的比值。
k hc=1.35/1.19=1.13 67——按掘进工作面回风流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不应超过1.5%的换算系数。
Q hf=67×1.19×1.13=90(m3/min)
③按工作人员数量计算:
Q af≥4N hf
式中:N hf——掘进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人;N hf=26人
4——每人需风量,m3/min。
Q af≥4×26=104m3/min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3306轨顺需风量不小于104m3/min。
(2)需风量按风速进行验算:
3306工作面通风断面计算:
S cb=l cb×h cf×70%
式中: S cb——采煤工作面的最大有效断面积,m2;
l cb——采煤工作面的最大控顶距,5.2m;
h cf——采煤工作面的实际采高,2.8m;
70%——有效通风断面系数;
S cb=5.2×2.8×70%=10.2m2
经计算,3306工作面有效通风断面为10.2m2。
因3306轨道顺槽通风断面为14.5m2,大于3306工作面有效通风断面,按风速计算需风量时,应以较大断面计算最小风量,以较小断面计算最大风量:
①验算最小风量
无瓦斯涌出的岩巷:
Q af≥60×0.15S hf(m3/min)
有瓦斯涌出的岩巷、半煤岩巷和煤巷:
Q af≥60×0.25S hf
Q af≥60×0.25S hf=60×0.25×14.5=218(m3/min)
②验算最大风量
Q af≤60×4.0S hf=60×4.0×10.2=2448(m3/min)
式中:S hf—掘进工作面的净断面积,m2。
因设计风量不能满足巷道最低风速要求,故取巷道最低风速所需风量218m3/min作为设计风量。
(3)风机选型:
Q af=k×Q hf
式中:Q af——局部通风机的吸风量,m3/min;
Q hf——掘进工作面需风量,m3/min;
K——风筒漏风系数,K=1÷(1- L× P100/100),风筒百米漏风率P100按2%计算;
Q af=1÷(1- 1300× 2%/100)×218=295 m3/min
3306轨道顺槽需风量不小于218m3/min,供风距离1300m,按百米漏风率2%计算,则局扇的吸风量应大于295m3/min,参照局部通风机性能参数选一台FBD№5.6型2×55 kW(550-850 m3/min)局部通风机,在皮顺敷设φ1000mm 的胶质阻燃风筒,其余部分敷设φ600mm的胶质阻燃风筒。
吸风量约为
580m3/min,满足需要。
(4)掘进工作面实际配风量计算:
①无瓦斯涌出的岩巷:
Q hf=Q af×I+60×0.15S hd(m3/min)
②有瓦斯涌出的岩巷、半煤岩巷和煤巷:
Q hf=Q af×I+60×0.25S hd(m3/min)
式中:Q hf——局部通风机实际吸风量,m3/min;
0.15——无瓦斯涌出的岩巷的最低风速;
0.25——有瓦斯涌出的岩巷、半煤岩巷和煤巷的最低风速;
I——掘进工作面同时通风的局部通风机台数;
S hd——局部通风机安装地点到回风口间的巷道最大断面积,m2。
Q hf=580×1+60×0.25×14.5=798(m3/min)
因3306轨顺局部通风机安设在3306皮顺车场进风巷道中,风机安装地点全风压风量大于798 m3/min,故3306轨顺有效配风量为风机吸风量
580m3/min。
2.在3306皮顺2#切眼外50m处安装一台局部通风机用于皮顺砌筑密闭期间的通风,风机型号FBD№5.0型2×15 kW(240-460 m3/min),风筒沿巷道下帮敷设,供风距离120m。
(三)通防工区负责风机安装及风筒的敷设与管理维护,准备工区负责风机供电,配备局部通风机司机,按照要求每天进行一次风机切换实验,每15天进行一次风电闭锁实验,并有记录可查。
(四)工作面不具备全风压通风条件时,开启上、下顺槽风机,并对工作面通风系统进行调整。
(五)其它要求
1.工作面风量测风员每两天至少测定一次,并及时将测风报表报送通防科。
2.通防工区风门维修工要加强工作面通风设施的管理,保证通风系统稳定。
二、工作面回撤期间瓦斯防治
(一)人工检测
工作面全风压通风期间瓦斯检查点设置:工作面进风流、工作面风流、工作面回风流及进风、回风隅角,检查次数每班2次,间隔时间3~5h。
采用局部通风机通风期间工作面瓦斯检查点设置:3306轨顺回撤迎头风流、上隅角、3306回撤面回风流;3306皮顺回撤迎头风流、3306皮顺回风流(皮顺密闭墙砌筑完毕后停止检查皮顺测点)。
检查次数每班2次,间隔时间3~5h。
两
顺槽回风流内各机电设备硐室、配电点(三台开关及以上)每班检查1次。
检查内容为瓦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气体浓度及空气温度,瓦检员交接班地点为3306轨顺泵站。
工作面创条件及回撤期间,沿工作面每5个支架设置一组监测点,瓦检员负责每班对监测点架后遗煤的温度以及支架架顶、架间、架后等气体易积聚地点的一氧化碳气体浓度检查两遍。
瓦检员负责将当班各监测点的气体浓度及温度检查结果填写在检查表中,升井后交工区每日值班人员统一汇总,通防工区每班将检查结果汇总后以电子版报通防科。
(二)取样分析
1.工作面回撤期间,每日由瓦检员对回风隅角、回风流及CO、温度异常区域进行取样,发现有CO、温度升高现象的,可缩短周期,增加取样频次。
2.束管监测工要及时准确的对气样进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分别报送通防工区及通防科。
(三)监测监控及瓦斯异常处理
1.准备工区负责在工作面上、下隅角各悬挂一台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和一台一氧化碳便携仪,回撤支架期间准备工区负责在回撤地点风筒异侧掩护支架尾梁处悬挂一台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和一台一氧化碳便携仪,用于监测瓦斯及一氧化碳气体涌出情况,瓦斯及一氧化碳气体超限严禁作业。
2.调度室负责在工作面回撤作业地点安设一台瓦斯传感器,在3306轨顺、皮顺距回风口10-15m处各安设一台瓦斯传感器和一台一氧化碳传感器,用于监测回撤作业地点瓦斯浓度及回风流中的瓦斯和一氧化碳浓度。
回撤作业地点的瓦斯传感器吊挂在风筒异侧距掩护支架尾梁5m范围内。
工作面风流甲烷传感器报警浓度为≥0.8%、断电浓度为≥1.3%、复电浓度≤0.7%,断电范围为工作面及其回风巷内的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工作面回风流甲烷传感器报警值为≥0.8%,断电值为≥0.8%,复电浓度≤0.7%,断电范围为工作
面及其回风巷内的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工作面回风流一氧化碳报警浓度设置为≥24ppm。
准备工区负责随回撤支架及时挪移瓦斯传感器。
3.准备工区区长、跟班副区长、工程技术人员、班组长、电钳工、安全员必须携带甲烷便携仪。
4.回撤期间,回撤地点瓦斯浓度达到0.8%时,要立即停止回撤工作,撤出人员,采取措施处理;回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0.5%时,瓦检员要及时向调度室、通防工区汇报,并查明原因,达到0.8%时必须停止工作,切断工作面、回风巷电源并撤出人员。
瓦检员、跟班副区长、安全员要根据瓦斯超限汇报程序进行汇报处理。
瓦斯超限处理后,只有待各地点瓦斯浓度降至0.5%以下,并恢复正常30min以后方可正常工作。
三、回撤期间工作面防尘
1.准备工区在回撤支架拉架前,必须将作业地点所回撤支架周围、巷道顶、底板全部冲尘一次,要保持工作面湿润。
2.准备工区在回撤期间必须每班冲刷回撤工作面及回风巷积尘。
3.准备工区必须将工作面回撤的各类设备以及上井的物料、车皮上的泥灰浮煤冲刷干净。
4.掩护架升架前、降架后用水喷洒顶梁、伸缩梁,顶板碎矸,防止掩护架升降架时顶板岩粉随风飘散。
四、工作面回撤防火
(一)工作面创条件期间
1.封堵隅角漏风
停采前20m,通防工区负责工作面上、下隅角每间隔3-5m砌筑一道防火墙;采二工区按要求在上、下隅角悬挂挡风帘,挡风帘吊挂要靠帮、靠顶、靠底。
2.工作面架顶铺设高强聚酯纤维柔性网堵漏
由采二工区负责在工作面距停采线8m时在架顶敷设与风筒布连好的高强聚酯纤维柔性网,工作面上下端头外露长度超出最外侧端头支架不少于1.0m。
若工作面局部需铺设风筒布时按照以下标准施工:
(1)风筒布位于顶板与工作面纤维网之间铺设,即靠纤维网内侧铺设风筒布。
(2)风筒布与纤维网用12#铁丝联结牢固,风筒布倾向搭接长度不小于0.5m,走向搭接长度不小于0.2m,连接扣间隔不大于0.3m。
(3)风筒布不得出现褶皱、破损、间隙、漏联等现象。
4.压注凝胶
工作面回撤创条件前在3306轨顺安装三台凝胶泵,其中两套同时运行的凝胶防火系统用于工作面注胶,一台备用:自工作面100#支架至上隅角每隔1-2个支架在架间布置一个注胶孔(架中孔具备施工条件时,优先施工架中孔;不具备架中孔施工条件时,施工架后孔或者架前孔),支架间确实无法施工钻孔的,可在邻近支架间布孔,但最多间隔不得超过三个支架。
架中孔孔深6-7m,仰角45-60°;架后孔孔深5-6m,仰角大于60°;架前孔孔深8-9m,仰角
30-45°。
注胶顺序:两台泵分别由上隅角至120#、120#至100#架循环注胶,压注完一轮后,可根据现场及时调整注胶顺序。
单孔注胶量控制在8-10箱左右,成胶时间控制在15-20s内。
(二)工作面停采后
1.风量调整
工作面停采后,通防工区利用轨顺联络巷调节风窗将工作面1#切眼风量调整至737m3/min。
2.封堵漏风
(1)工作面停采后,由通防工区在工作面1#切眼上、下隅角各砌筑一道挡风墙,并对工作面上、下隅角挡风墙、端头架架后外露煤体、端头架前梁架顶缝隙处喷涂瑞尔斯高分子封堵材料进行封堵。
(2)利用挡风墙上预留的注胶孔向挡风墙压注凝胶封堵上下隅角,确保挡风墙内注胶充实。
(3)在上、下端头施工注胶孔,进行注胶,进一步封堵端头漏风。
在前梁、前立柱、后尾梁三个点分别施工注胶孔,方向为偏采空区方向45°,角度45°,孔深8-9m 。
3.工作面全面压注凝胶
工作面停采前,由通防工区确保有三台凝胶泵正常注胶(凝胶泵编号为1#、2#、3#),全面施工注胶孔进行注胶,1#凝胶泵由下端头向50#循环注胶,2#凝胶泵由100#至51#循环注胶,3#凝胶泵由上端头向101#循环注胶。
每隔一个支架施工一个架中孔,然后交替施工架前、架后孔(架前-架中-架后-架中-架前),架中孔孔深6-7m ,仰角45-60°;架后孔孔深5-6m ,仰角大于60°;架前孔孔深8-9m ,仰角30-45°。
第一轮注胶严格按顺序全面进行注胶,确保每个支架都进行注胶,每个注胶孔注胶量为6-8箱,约为11-13.6m 3,按每台凝胶泵每班注胶量12箱(22 m 3)计算,每班注胶4个注胶孔,成胶时间控制在15-20s 内, 11天后可注胶一轮。
第二轮注胶孔:第一轮注胶孔施工完毕后,根据第二轮注胶顺序及实际需要(随工作面回撤进度,发现工作面第一轮注胶干燥、温度升高、CO 浓度超过24ppm 且有持续升高趋势)施工注胶孔,务必保证每个支架施工3个注胶孔,架中孔孔深6-7m ,仰角45-60°;架后孔孔深5-6m ,仰角大于60°;架前孔孔深8-9m ,仰角30-45°。
另外,随着工作面支架的回撤,每回撤三个支架,由通防工区在下方的3306轨顺架中孔架后孔架前孔采空区
3306皮顺
三个掩护架中间施工注胶孔,并及时利用1#凝胶泵压注凝胶用于封堵漏风。
第三轮注胶孔:对第一轮、第二轮注胶孔进行补注,工作面断层附近支架顶煤破碎时,出现异常情况,可根据实际情况通过降低前梁的方式,在前梁处向不同方向施工注胶孔,对架顶破碎煤体进行注胶堵漏。
注胶量计算:根据注胶孔设计,注胶防火控制单个支架倾向长度约12m,支架宽度1.5m计算,控制高度约为5m,则需处理的浮煤体积12m×1.5m×5m=90 m3,采空区浮煤孔隙率按40%计算,需注凝胶90 m3×40%=36 m3,考虑1.5的富余系数,计算结果单个支架需注胶36 m3×1.5=54 m3可覆盖煤体氧化通道。
若发现漏胶严重,要及时停止注胶,重新打孔下注胶管补注到设计注胶量。
注胶孔布置如下图所示:
4. 由于工作面创条件期间过断层影响,工作面局部漏顶、片帮严重,形成了顶部空洞及漏风通道,增加了自然发火隐患,为杜绝发火隐患,需对顶部空洞及漏风通道进行压注LFM轻型充填材料封堵处理。
(1)准备工作
a、充填泵使用便携式注浆泵;
b、搅拌桶,注浆现场需要水箱2个,(清理干净的高度一米油桶两个,用来搅拌材料,另一个用来盛清水);
c、注浆管:吸浆管路5米,前边需要加吸浆笼头。
从喷射器到注浆泵之间的1寸高压管5-20米,从喷射器到注浆地点注浆管口之间的1寸高压管10-50米;
d、材料用量单料配水,工艺简单。
水灰比为1:0.4-0.8,1吨LFM轻型
充填材料可充填7-10m3的空间;充填体耐压强度0.3-1Mpa;初凝时间为10秒-2分钟可调,1小时后产生强度。
(2)施工方案
施工充填孔时,优先施工架前孔,其次为架中孔,架前、中孔孔深5-6m,仰角45-60°。
压注充填材料计算:根据设计,控制顶板破碎煤体单个支架倾向长度约6m,支架宽度1.5m计算,控制高度约为3m,则需处理的浮煤体积6m×1.5m×3m=27m3,采空区浮煤孔隙率按40%计算,需注充填材料27 m3×40%=10.8 m3。
若发现漏料严重现象,要及时停止压注,对漏料点使用风筒布封堵后,再次进行压注。
为防止混合管路和充填孔堵塞,每充填完一个孔后,对泵以及管路冲洗3-5分钟,确保注浆泵以及管路中的残留材料冲洗干净防止堵管和堵泵。
若出现漏浆或风泵压力急剧上升,停止充填。
充填型LFM轻型充填材料喷浆采用搅拌桶拌料,人工使用手动螺旋搅拌器搅拌,浆体搅拌均匀后,利用便携式注浆泵进行充填。
施工顺序:
a、确保现场风水管路正常使用和运输线路畅通。
b、施工现象备齐所用的各种材料、工具及设备、设施等。
c、充填前首先要观察顶、帮状况,确保顶、帮支护牢固后再作业,严禁空顶作业、冒险操作。
d、设备调试,待运转正常后开始从充填孔充填LFM轻型材料。
e、充填结束后将设备、剩余材料及回弹料清理干净,做到工完料净。
充填工艺流程图
5.必须配备不少于用于6个的通过注胶孔注水的变节,针对高温异常点,及时通过注胶孔对高温点煤体进行注水降温。
工作面每隔5个支架在后立柱处放置一套注射管(1根花管、5根注射管)备用。
五、工作面封闭
1.皮顺密闭
工作面停采后,皮顺转载机、皮带等物料撤至工作面煤壁十米外处,通防工区负责在十米范围内砌筑快速密闭墙,墙体采用内装碎煤的编织袋砌筑。
密闭墙厚不小于0.5m,砌筑时碎煤袋纵向排放(墙厚增加时可纵横排放),层层压茬。
墙体要垂直顶、底板。
与巷道接触处有缝隙时,可使用编织袋或风筒布封堵。
墙体砌筑完后,墙体表面使用瑞尔斯高分子封堵材料进行封堵。
皮顺转载机、皮带等物料撤至2#切眼外,通防工区负责在皮顺距2#切眼往工作面方向5m处砌筑密闭单墙一道。
砌筑密闭单墙前,首先对单墙位置两帮及顶底板进行掏槽,掏槽宽度0.5米,帮槽掏槽深度为见实煤后0.5m或见矸0.2m,顶、底槽深度为见实煤后0.3m或见矸0.2m ,其中砌筑单墙厚度为0.37m。
密闭顶板位置有锚索梁等影响掏槽时,应割断锚索梁以确保密闭接顶严密。
对密闭外墙面进行抹面,抹面厚度不小于20mm,最后对单墙进行喷浆,喷浆厚度不低于50mm,墙体向外的两帮、顶底板3米范围内也要进行喷浆进一步封堵漏风裂隙。
预留管路:密闭墙留设检测孔、措施孔、放水孔。
在密闭墙上1.5m高度的位置安设用于检查密闭内温度、采集气样、测量密闭内外压差的25mm管路,并安设阀门;密闭墙上1.8m高度的位置安设用于注氮或注浆的φ108mm管路一路,并安设阀门;距巷道底板200mm高度,安设用于放水的φ108mm管路一路,并安设阀门。
预留的管路在密闭里端外露不小于0.5m,在永久密闭外端外露0.5m。
放水管进水口处底板自密闭向里1.5m范围内卧平作为水仓,放水
管距离水仓底0.2m;放水管出水口处砌筑反水池,反水池高0.8m,长宽为0.6m,放水管距反水池底0.3m,反水池上口中间预留0.2m*0.2m出水口。
2.轨顺密闭
3306工作面1#切眼回撤完毕后,在轨顺距2#切眼5m处砌筑砖混结构单墙密闭,密闭墙体厚度0.37m,墙体及煤帮墙体结合0.2m范围内喷涂瑞尔斯封堵漏风。
六、施工安全措施
1.监测工及防火施工人员作业时必须携带一氧化碳、瓦斯便携式报警仪。
当一氧化碳浓度大于24ppm或瓦斯浓度大于0.8%时,要及时向通防工区、通防科及调度室汇报,以便采取措施。
2.施工操作时,首先要观察顶、帮状况,确保顶、帮支护牢固后再作业,严禁空顶作业、冒险操作。
在工作面施工人员要与工作面回撤人员联系好,服从工作面回撤人员统一安排,工作面运输支架等设备期间,防火施工人员要及时进入架间。
3.要仔细检查管路设施,确保完好、可靠,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后方可施工。
所有防火管路连接要使用合格的“U”型卡,不得使用铁丝代替。
4.回撤前,需进入支架前方、后方作业时,必须通知电站将溜子停电。
安设专用闭锁防止支架自降,并在施工地点上方安设一道挡矸网,挡矸网要求覆盖全断面,上方与支架不少于三处使用双股铁丝连接,下方与刮板输送机双股链条使用双股铁丝连接;回撤期间,需进入支架后方作业时,必须在施工地点上方安设一道挡矸网,挡矸网要求覆盖全断面,上方与支架后尾梁、掩护梁不少于三处使用双股铁丝连接,下方与支架下部和帮部的铁丝网双股铁丝连接。
5.钻孔注胶若有较大漏洞跑浆时,将两吸料管放入小苏打溶液中冲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