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企业实现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是企业实现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发表时间:2011-10-25T14:30:20.517Z 来源:《魅力中国》2011年7月下供稿作者:郇红举
[导读] 作为发展创新的主题,创新是企业的发展之源、活力之本、生命之魂。
郇红举
(义煤集团天新公司,河南平顶山 467000)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7-234-01
企业作为国家经济运行的基本主体,只有在不断的继承创新中,才能提高活跃程度,提升技术掌握的深度、市场开发的力度以及对世界和行业经济发展大势的引领,从而为国家的振兴、民族的复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为发展创新的主题,创新是企业的发展之源、活力之本、生命之魂。
创新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创新是企业转型扩张的必由之路
企业创新要结合实际,与公司长期生产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观念、制度、精神和深厚文化相结合,树立创新发展的社会责任和强烈的创业意识,坚持发展和时代创新的需要,推进改革和提升效益的需要,减轻人的劳动强度和提高效率的需要,全方位、多角度进行持续不断的创新。
如:制度创新是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各方面人才的聪明才智。
制度是理顺管理层次、激发员工内在潜能的保证。
国内的钢铁巨头——宝钢集团,运用各种不同的方式进行兼并重组,促进了整个钢铁企业的合并发展。
创新没有固定的“版本”,发展没有固定的“模式”,只有“勇于人先,敢于人前”才能带动企业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成长期。
创新不是企业对过去内容形式的机械照搬,也不是对过去方式方法的简单沿用,而是一种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适合新的形势需要、针对现实情况的一种与时俱进。
应当明确,继承是不间断的,创新是无休止的。
三星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一个三线品牌,开创品牌管理、产品战略、营销模式的良好互动,最终实现了三星品牌从优秀到卓越的飞跃。
最终超越索尼成为全球消费电子第一品牌。
大庆——这个因油而生、因油而兴的城市,在坚持继承大庆和铁人精神的基础上,充分发掘历史和人文的积极因素,已从原来空旷的石油城迈向生机无限的“油化之都”——走上了科学可持续发展之路,正确认识继承与创新关系,就是对过去好的经验进行总结、提炼,上升到理性高度,探索新的规律,应用到新的实践。
创新是局部带动全局的突破。
观念能够带动技术、管理、制度、文化创新,为企业带来扩张式的发展。
海尔集团之所以扩张和发展这么快,也正是与人们有一个个观念群,比如服务观念群、市场观念群和“上帝”观念群等有直接关系。
这都说明,观念的创新,是企业创新的基础。
改革在深入,观念创新无止境;企业要发展,观念创新无句号。
改革伴着发展的全过程,观念创新伴随着发展的全过程,观念转变就伴随着企业管理的全过程。
转变观念没有“过去时”,总是处于“进行时”中。
如:发展较快的浙江企业,改革开放初,人们的观念还很保守的时候、很传统的时候,人家浙江人就在全国各地摆地摊修皮鞋、弹棉花;几年后其它地方也干这些的时候,人家撤出开始办实业;全国都办厂的时候,人家则走出国门去了。
可以说,哪里有市场,哪里就能挣钱。
所以观念创新是快人一步发展基础。
创新就要真抓实干。
真抓实干就是要从爱企、爱岗做起,做到爱企如家,同企业共命运,共发展;就是要立足实际,从本职工作出发、从岗位出发,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干好每一天,干好每一小时,干好每一分钟,爱岗敬业,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创新,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及时转化创新成果。
如青岛港工人许振超在平凡的岗位上不断超越自我,不断在所工作的岗位上进行改革创新,做出了不平凡的事业,在全国掀起了“学振超精神,赶振超效率”活动。
只有这样,企业才能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
二、创新是企业快速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
经营创新成功之路。
过去,一提到创新,人们更多的是想到技术创新等创新,而往往忽略了企业的经营模式创新。
近几年来,通过经营创新,发展出了一些新兴行业,同时一些企业通过经营模式创新而异军突起,名声大噪,这些都使得大家对经营创新有了全新的认识。
从宏观方面来说,经营创新就是一个企业乃至一个行业的商业模式创新,比如说,在工业文明条件下的特许经营、连锁经营、资本经营、品牌经营和商业直销等模式;在信息网络条件下网络游戏及虚拟商品等模式,在这些方面,涌现出了一批知名的企业和品牌,比如格兰仕、宝洁和百度等等。
通过推进企业内部经营创新实现做强做大的最有名的企业当数国内的海尔,海尔提出的斜坡球理念、休克鱼理念、市场链管理机制(简称 SST,即索赔、索酬、跳闸)、国际化经营等等都是内部经营创新的典范。
技术创新成功之路。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第一位的变革使用。
从技术创新特点可以看出,技术创新是企业获得高质量经济增长的根本途径,它可以改善产品结构、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附加值、促使企业牢固占领市场、促进企业发展,是企业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个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从企业的实际出发,寻找切合点,找准切入口,不断加大技术创新的力度,提高技术创新的实效。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没有人才,技术创新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本。
技术创新使义煤集团在与高等院校合作的“义马矿区易自燃煤层综放成套防灭火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在防治冲击地压、防灭火技术和水下开采技术处于领先地位。
发展创新成功之路。
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世界上无论是百年以上的企业,还是快速发展壮大的企业,都是在不停的创新中发展起来的。
如,劳力士建于1785年。
杜邦建于1802年,宝洁建于1837年,麦当劳这些“巨无霸”都在150年以上;再如,微软、海尔等新发展起来的新“巨人”,都是在不断发展创新的基础上发展壮大的。
实践证明,发展创新在企业成长的过程中发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企业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企业最危险的敌人也是自己。
如果企业不能创新,就面临最大和最危险的敌人。
不仅如此,还须缩短创新的时间,慢了不行,原地踏步就等于死亡!停下来创新就更不可能,过去是大鱼吃小鱼,现在是快鱼吃慢鱼。
开拓创新成功之路。
世上没有灵丹妙约,企业改革发展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在大浪淘沙的时代,原地踏步就等于后退。
发展才是硬道理,而开拓创新是企业促进发展的手段。
邯郸钢铁集团通过不断的开拓创新,开创了企业成本倒算管理的先河,实现了企业的资源利用率最大化、效益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不但开避了企业的生产发展空间,而且最终实现了把资源吃干榨净的目的。
善于在不断的改革中统一思想,总结经验,是发展进步的源泉。
无论是观念的转变,还是机制的创新,都可以推动进步。
只有在不断的发展中逐步的摸索和寻求,并运用自己的经验、知识、热情和智慧,在开拓中创新,在创新中开拓,开创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才能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企业创新是多方面的,它是一个企业实现做强和做大的必然要求,是优胜劣汰和适者生存的竞争法则,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企
业的创新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新的理论和实践也不断丰富着“企业创新”的方向,实践一再证明,创新才会赢,企业只有牢固树立创新意识并付诸行动,以创新求生存、求发展,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赢得未来,使企业真正实现科学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