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试题大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数学试题答案及解析
1.解决问题.
【答案】6,36.
【解析】因为1个三角形=6个正方形,所以1个三角形+2个正方形=8个正方形=48,可得1个正方形=6,再求三角形即可.
解:因为1个三角形=6个正方形,
所以1个三角形+2个正方形=48
6个正方形+2个正方形=48
8个正方形=48
1个正方形=6,
1个三角形=6个正方形=6×6=36.
故答案为:6,36.
【点评】本题考查了简单的等量代换问题,关键是得出1个三角形+2个正方形=8个正方形=48.
2.快速口算。

350÷50= 220÷20= 270÷9= 5400÷90=
550÷5= 8100÷90= 150÷3= 450÷90=
【答案】7,11,30,60,11,90,50,5
【解析】略
3.古时候,有一个贪财的地主到了给长工们发工钱的时候,他对长工们说:“你们的工钱一共是170两银子,60个长工平均分,每人应得2两,还余下5两。

就请大家喝杯茶吧!你发现了什么问题吗?
【答案】170÷60=2(两)…… 50(两),应该还剩余50两。

【解析】170÷60=2(两)…… 50(两),应该还余下50两,按照商不变的规律,虽然商不变,但是余数要改变。

4.一辆大巴车从张村出发,如果每小时行驶60千米,4小时就可以到达李庄.结果只用了3个小时就到达了.这辆汽车实际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答案】60×4÷3,
=240÷3,
=80(千米);
答:这辆汽车实际平均每小时行驶80千米。

【解析】根据路程、速度、时间的关系解答。

路程=速度×时间;时间=路程÷速度;速度=路程÷时间,先用计划的速度乘上计划用的时间求出总路程,然后再用总路程除以实际用的时间。

5.一辆汽车早上9点出发,下午2点到达目的地,平均每小时行驶60千米.这辆汽车一共行驶了多少千米?
【答案】下午2点即14时.
60×(14-9),
=60×5,
=300(千米);
答:这辆汽车一共行驶了300千米。

【解析】先求出所用时间,再根据关系式:速度×时间=路程,解决问题。

6.下面运算顺序一样的一组算式是()
A.58﹣27+36
38÷2×7
B.72﹣56÷8
(72﹣12)÷6
C.40÷5×8
40﹣5×8
【答案】A
【解析】分析选项中的两个算式的运算顺序,找出相同运算顺序的即可.
解:A,58﹣27+36是同级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38÷2×7是同级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这两个算式的运算顺序相同;
B,72﹣56÷8先算后面的除法,再算前面减法;
(72﹣12)÷6先算前面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后面的除法;这两个算式的运算顺序不同;
C,40÷5×8,是同级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40﹣5×8先算后面的乘法,再算前面的减法;这两个算式的运算顺序不同;
运算顺序相同的只有A.
故选:A.
【点评】1.一个算式里,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二级运算,后做第一级运算.
2.一个算式里,如果有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的.
7.请把下面的数位顺序填表完整。

【答案】
【解析】根据整数的数位顺序表填写即可。

8.粮店运来30袋面粉和45袋大米,共重3900千克,每袋面粉重70千克,每袋大米重多少千克?
【答案】40千克
【解析】先求出30袋面粉的重量,用面粉和大米的总重量减去30袋面粉的重量,就得到45袋
大米的重量,然后除以大米的袋数即可.
解:(3900﹣70×30)÷45,
=(3900﹣2100)÷45,
=1800÷45,
=40(千克),
所以每袋大米重40千克.
9.通过直线上一点,在同一个平面内只能画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答案】一
【解析】利用定理“在同一平面内,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解答即可.解:在一个平面内,过直线外一点只能画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故答案为:一.
10.王大爷从家走到公园,每分钟走66米,要8分钟到达公园,从公园返回到家的路上,王大爷
只用6分钟,返回时,王大爷平均每分钟走几米?
【答案】88
【解析】王大爷从家走到公园,每分钟走66米,要8分钟到达公园,根据路程=速度×时间,求
出从家到公园的路程,再根据路程除以王大爷返回的时间即6分钟,就是王大爷返回的速度.据
此解答.
解:66×8÷6=528÷6=88(米/分钟)
11.
【答案】55°
【解析】把量角器放在角的上面。

使用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边重合,角的另一条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是 55°。

量角时候一定注意0°刻度线这条直线。

12.量一量,你有什么发现。

通过测量:(1)∠1=( )°;(2)∠2=( )°;(3)∠3=( )°;(4)∠4= ( )°
我发现:()。

【答案】50°;130°;50°;130°;
两条直线相交成的四个角在,相对的两个角相等
【解析】我们通过测量可以发现:(1)∠1="(50" )°;(2)∠2="(" 130 )°;(3)∠3="("
50 )°;(4)∠4=" (" 130 )°。

∠1=∠3,∠2=∠4。

两条直线相交成的四个角在,相对的两个角相等。

13.用4、4、8、9怎样算出“24”?
【答案】见解析
【解析】解:4×9=36,36-4=32,32-8=24。

巧算“24”应注意计算中的常见技巧:
(1)利用3×8=24,4×6=24,2×12=24求解。

(1)利用27-3=24,25-1=24,16+8=24,21+3=24,20+4=24等求解。

(3)利用“0”或“1”的运算特性求解。

(4)利用96÷4=24,72÷3=24,48÷2=24求解。

14.小明正在看一本《趣味数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第二天看了全书的,还剩几分之几
没看?
【答案】1-
【解析】略
15. 6千克棉花和6千克铁一样重.______.
【答案】√
【解析】棉花的重量是6千克;铁的重量也是6千克;
因为,它们的重量都是6千克;
所以,6千克棉花和6千克铁一样重.
故答案为:正确.
16.读一读,写一写。

(1)一辆玩具汽车价钱是36.7元,读作:,就是元角分。

(2)小东身高1.34m,读作 m,就是米分米厘米。

(3)一堆苹果重2.08kg,读作 kg。

【答案】三十六点七,36,7,0;一点三四,1,3,4;二点零八
【解析】解:(1)一辆玩具汽车价钱是36.7元,读作:三十六点七元,就是36元7角0分。

(2)小东身高1.34m,读作一点三四m,就是1米3分米4厘米。

(3)一堆苹果重2.08kg,读作二点零八kg。

故答案为:三十六点七,36,7,0;一点三四,1,3,4;二点零八。

17.写出下列算式应用了哪些运算定律或运算性质。

(1)26×25×4=26×(25×4);
(2)34×13+66×13=(34+66)×13 ;
(3)8×68×125=68×(8×125);
【答案】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解析】解:(1)26×25×4=26×(25×4)应用了乘法结合律;
(2)34×13+66×13=(34+66)×13应用了乘法分配律;
(3)8×68×125=68×(8×125)应用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18. 182×16-82×16=
【答案】1600
【解析】本题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

解:182×16-82×16
=(182-82)×16
=100×16
=1600
19.填空(说算理训练)
甲城到乙城的公路长470千米。

快慢两汽车同时从两城相对开出,快车每小时行50千米,慢车每小时行44千米。

① 470÷(50+44)表示;
②470-50×[470÷(50+44)]表示;
③(50-44)×[470÷(50+44)]表示;
④470-(50+44)×3表示;
⑤(470-94)÷(50+44)表示
【答案】两车的相遇时间
相遇时慢车一共走的路程
相遇时,两车走的路程差。

出发3小时后,两车的距离。

出发一小时后,还需要几小时相遇。

【解析】略
20.如图是用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等腰梯形密铺成的图案的一部分,这个图案中的等腰梯形的内角度数分别是多少?
【答案】解答:
如图是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等腰梯形密铺成的图案,
各等腰梯形全等,
3∠1=360∘,
∠1=120∘,
∠ABC=∠1=120∘,
∠ADC=∠BAD=180∘−∠1=60∘.
这个图案中的等腰梯形的内角度数分别是:60∘,60∘,120∘,120∘.
【解析】因为与∠1相邻的三个角相等,所以∠1=120°,根据等腰梯形的性质可求得其它各角的度数,则可求得答案.
21.一个数由6个十亿,4个百万和3个百组成的,这个数是________.
【答案】 6004000300
【解析】解:这个数写作:6004000300.
故答案为:6004000300.
【分析】这是一个十位数,最高位十亿位上是6,百万位上是4,百位上是3,根据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即可写出此数.
22.从各角的度数中发现问题.
(1)下图中有________条线段.
(2)若∠1=125°,那么∠2,∠3,∠4各是多少度?你有什么发现吗?
【答案】(1)6
(2)∠2是55°,∠3是125°,∠4是55°,发现:①对角相等.②四个角的度数和是360°等.【解析】1、图中两条线段相交,线段有两个端点,单独的线段有4条,由两条线段组成的线段有2条,共6条线段.
故答案为:6
2、因为∠1+∠2=180°、∠1=125°,所以∠2=55°
因为∠2+∠3=180°、∠2=55°、所以∠3=125°
因为∠1+∠4=180°、∠1=125°,所以∠4=55°
答:∠2是55°,∠3是125°,∠4是55°,发现:①对角相等.②四个角的度数和是360°等.【分析】1、线段有两个端点,有限长,一定要把线段数完;2、两个相邻的角组成平角,根据其中的一个角的度数就可以计算出另一个角的度数.
23.用简便方法计算,写出主要计算过程.
8.37×7.2+8.37×2.8=________
【答案】83.7
【解析】8.37×7.2+8.37×2.8
=8.37×(7.2+2.8)
=8.37×10
=83.7
故答案为:83.7
【分析】算式中两个乘法中都有一个共同的因数8.37,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
24.用简便方法计算.
2.8×0.65+2.8×0.35=________
【答案】2.8
【解析】解:2.8×0.65+2.8×0.35
=(0.65+0.35)×2.8
=1×2.8
=2.8
故答案为:2.8.
【分析】根据乘法分配律,先求出0.65与0.35的和,然后再乘2.8即可。

25. 6×4÷6×4=1
【答案】错误
【解析】解:6×4÷6×4
=24÷6×4
=4×4
=16
16>1
原题计算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6×4÷6×4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出结果,再与1比较即可判断.解决本题要注意计算的顺序,不要错用运算定律.
26.李大爷带900元买了22袋同一种化肥,还剩20元.平均每袋化肥多少元?
【答案】解:(900﹣20)÷22
=880÷22
=40(元)
答:平均每袋化肥40元
【解析】【分析】先依据花掉钱数=付出钱数﹣剩余钱数,求出花掉的钱数,再根据单价=总价÷数量即可解答.
27.下面三个数中,一个0也不读出来的是()
A、90000900
B、90090000
C、90009000
【答案】C
【解析】解:A、9000 0900读作:九千万零九百,读一个零;
B、9009 0000读作:九千零九万,读一个零;
C、9000 9000读作:九千万九千,一个零都不读.
故选:C.
【分析】根据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余数位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据此即可选择.
28.我厂今年换装了1000只节能灯,每天可少用电320千瓦时.1只节能灯1天可以少用电多少千瓦时?
【答案】一只节能灯一天可以少用电0.32千瓦时.
【解析】要求一只节能灯一天可以少用电多少千瓦时,根据已知信息,也就是把320千瓦时平均分成1000份,求每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问题得解.
解答:解:320÷1000=0.32(千瓦时).
答:一只节能灯一天可以少用电0.32千瓦时.
点评:明确把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求每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29.商店门前的海报:皮鞋158元/双.这这句话的意思是.
【答案】皮鞋的单价是158元.
【解析】皮鞋158元/双表示皮鞋的单价是158元.
解答:解:商店门前的海报:皮鞋158元/双.这这句话的意思是皮鞋的单价是158元;
故答案为:皮鞋的单价是158元.
点评:此题考查了单价的表示方法.
30.=0.69..(判断对错)
【答案】×.
【解析】根据分数化小数的方法,用分子除以分母;或当分母是10、100、1000…时,分母中有几个0,就把分子的小数点向左移动几位.
解答:解:=0.19.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是考查分数化小数,属于基础知识,要掌握.
31.把5、4.28、4.3、3.8、4.56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
【答案】3.8,4.28,4.3,4.56,5.
【解析】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先比较小数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这个小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十分位,十分位大的这个小数就大,如果十分位相同,就比较百分位,百分位大的这个小数就大,如果百分位相同,就比较千分位…,据此可解答.
解答:解:3.8<4.28<4.3<4.56<5;
故答案为:3.8,4.28,4.3,4.56,5.
点评:此题根据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来解决问题.
32.(2015•柯城区)一根绳子剪去一半后再剪去一半,共剪去全长的()
A. B. C.
【答案】C
【解析】把这根绳子的长度看作单位“1”,第一次剪去一半,也就是把这条绳子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条绳子的,剪去1份,也就是剪去,还剩下;把剩下的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条绳子的,再剪去1份,即再剪去,两次共剪去+=.
解答:解:+=
即一根绳子剪去一半后再剪去一半,共剪去全长的.
故选:C.
点评:本题是考查分数的意义及写法,属于基础知识.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也可把这条绳子的长度看作单位“1”,相当于把它平均分成4份,两次共剪去了3份,即.
33.口算:
360÷18=560÷40=80÷16=24×5=
【解析】根据整数的乘除法的口算方法,直接计算即可解答,要注意末尾有0的简便计算.
解答:解:
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的口算能力,属于基础题,细心计算即可解答问题.
34.用计算器计算245×24时,先输入,再输入,接着输入,最后输入,屏幕上出现的数就是计算结果.
【答案】245、×、24、=.
【解析】计算器在计算时和笔算方法差不多,先输入135,再输入×,接着输入7,再输入=,即可.
解:计算245×24,先输入245,然后输入×,接着输入7,再输入=,屏幕上出现的数就是计算的结果.
故答案为:245、×、24、=.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明确计算器计算方法.
35.梯形的底和高一定是互相垂直的..(判断对错)
【答案】√
【解析】从梯形的上底的一个点向下底画垂线,这点与垂足之间的线段长度就是这个梯形的高,由此根据梯形的高的定义即可判断.
解:根据梯形的高的定义可知,梯形的高一定与它的上下底互相垂直,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梯形的高的定义.
36. 42173读作:;
2506000380读作:.
【答案】四万两千一百七十三,二十五亿零六百万零三百八十.
【解析】读多位数的方法:先把这个多位数分级,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往下读;读亿级、万级时,按个级的读法去读,只要在后面再加上级的单位“亿”或“万”;每级开头或中间有一个0,或者连续有几个0的,都只读一个零;每级的末尾所有0都不读出来.
解:42173读作:四万两千一百七十三;
2506000380读作:二十五亿零六百万零三百八十.
故答案为:四万两千一百七十三,二十五亿零六百万零三百八十.
【点评】题考查整数的读法,整数的读法关键是要分好级,再一级一级地往下读.
37.直接写出得数.
63÷21= 66÷11= 400÷8= 450÷15= 175﹣75÷5=
76÷19= 24×5= 640÷40= 420÷4= 8×9÷8×9=
【答案】3;6;50;3;160;4;120;16;105;81
【解析】根据整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解:
63÷21=3 66÷11="6" 400÷8=50 450÷15=3 175﹣75÷5=160
76÷19=4 24×5=120 640÷40=16 420÷4=105 8×9÷8×9=81
【点评】口算时,注意运算符号和数据,然后再进一步计算.
38.你认为,过一点可以画条直线,过两点可以画条直线.
【答案】无数,一.
【解析】因为直线无端点,所以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所以两点可以画一条直线;进而得出结论.
解:由分析知: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过两点可以画一条直线;
故答案为:无数,一.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直线的初步知识,平时应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
39. 360是24的倍;从560里连续减去个70,结果是0.
【答案】15,8.
【解析】(1)根据除法的意义,用360除以24即得360是24的多少倍.
(2)求从560里连续减去几个70,结果是0,就是求560里面有多少个70,根据除法的意义,用560除以70即得.
解:(1)360÷24=15
答:360是24的 15倍;
(2)560÷70=8
答:从560里连续减去 8个70,结果是0.
故答案为:15,8.
【点评】(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2)题考查了除法的包含意义: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求解.
40.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有很大关系..
【答案】错误.
【解析】根据角的含义: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叫做角;可知:角的大小与边的
长短无关,只与两边叉开距离的大小有关,两边叉开距离的越大,角越大,反之,角越小.
解答:解:根据角的特点可知: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只与两边叉开距离的大小有关;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应明确角的概念与特点,并能灵活运用.
41.根据运算定律在方框里填上合适的数。

3.5×(0.56×0.4)=( ×)× .
【答案】(3.5×0.4)×0.56。

【解析】符合结合律的形式,考虑到数据的特点,可以直接应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进行变换。

42.下面()组线段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A、1cm、2cm、3cm
B、2cm、3cm、6cm
C、2cm、3cm、4cm
【答案】C
【解析】解:A、1+2=3,不能围成三角形;B、2+3<6,不能围成三角形;C、2+3>4,能围成
三角形;
故选:C.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特性: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的差一定小于第三边;进行解
答即可.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三角形的特性进行分析、解答.
43.学校操场的面积是20000()
A.cm2 B.dm2 C.㎡
【答案】C
【解析】根据生活经验、对面积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学校操场的面积是20000平方米;据此解答.
解答:解:学校操场的面积是20000平方米;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
灵活的选择.
44.计算高手.(算一算,然后用计算器验算)
⑴2+5+8+12+15+18+23+25+27+34+35+36+45=
⑵50+61+39+55+62+38+60+63+37+65+64+36=
【答案】⑴285;⑵620
【解析】【考点】加减法中的巧算.
分析:(1)此题可以用用加法结合律简算,即(2+8)+(12+18)+(5+15)+(23+27)+
(25+35)+(34+36)+45,据此解答;
(2)此题也可以用用加法结合律简算,即(50+60)+(61+39)+(55+65)+(62+38)+
(63+37)+(64+36),据此解答.
解答:
(1)2+5+8+12+15+18+23+25+27+34+35+36+45,
=(2+8)+(12+18)+(5+15)+(23+27)+(25+35)+(34+36)+45,
=10+30+20+50+60+70+45,
=285;
(2)50+61+39+55+62+38+60+63+37+65+64+36,
=(50+60)+(61+39)+(55+65)+(62+38)+(63+37)+(64+36),
=110+100+120+100+100+100,
=620.
45.直接写出得数.
14×50= 110×30= 2800÷7=
150×40= 24×8= 600×4=
36+64= 72÷8+7= 51×18≈
301×49≈279×32≈99×73≈
【答案】14×50=700 110×30=3300 2800÷7=400
150×40=6000 24×8=192 600×4=2400
36+64=100 72÷8+7=16 51×18≈1000
301×49≈15000279×32≈900099×73≈7000
【解析】根据整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和整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解:
14×50=700 110×30=3300 2800÷7=400
150×40=6000 24×8=192 600×4=2400
36+64=100 72÷8+7=16 51×18≈1000
301×49≈15000279×32≈900099×73≈7000
【点评】口算时,注意运算符号和数据,然后再进一步计算.
46.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70°,它的一个底角是()。

【答案】55°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等腰三角形的认识。

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相等,顶角是70°,那么两个
底角之和为180°-70°= 110°,所以一个底角是110°÷2 =55°。

47. 80903600是由8个,9个,3个和6个组成的.
【答案】千万,十万,千,百
【解析】80900600是一个八位数,最高位千万位上是8,表示8个千万,十万位上是9,表示9
个十万,千位上是3,表示3个千,百位上是6,表示6个百.解答即可.
解答:解:80900600是由8个千万,9个十万3个千和6个百组成的.
故答案为:千万,十万,千,百.
点评:本题是考查整数的数位及计算单位,属于基础知识,要记住.
48.在计算(2000﹣36×47)÷44时,首先算法,最后一步算法.
【答案】乘,除.
【解析】(2000﹣36×47)÷44,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乘法,再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最
后算括号外的除法.
解答:解:(2000﹣36×47)÷44,
=(2000﹣1692)÷44,
=308÷44,
=7;
先算乘法,最后算除法.
故答案为:乘,除.
点评:1.一个算式里,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二级运算,后做第一级运算.
2.一个算式里,如果有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的.
49.一个图形在方格中先向右平移7格,再向上平移5格,然后向左平移2格,再向左平移5格,此时的位置是()
A.回到原位置了
B.原位置向上平移了5格
C.原位置向上平移了2格
【答案】B
【解析】【考点】作平移后的图形.
分析:一个图形在方格中先向右平移7格,再向上平移5格,然后向左平移2格,再向左平移5格,这个图形就是向右平移7格,再向左平移2+5格,左、右位置不变,就是原位置向上平移了
5格.
解答:如图,
50.小明用量角器时,犯了两个错误:
(1)第一个角的一条边没有与0刻度线对齐,而是与10度的刻度线对齐了,这样一个角被他量
成了80度的角,实际这个角是度.
(2)读数时看错了圈数,一个锐角被他量成了140度的钝角,实际这个角是度.【答案】(1)70;(2)40.
【解析】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时:第一步:点重合,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第二步:线重合,量角器的零刻度线与角的一边重合.第三步:读度数,看角的另一边落到量角器的哪个
刻度线上,这个刻度数是这个角的度数.据此判断解答.
解答:解:(1)由于第一个角的一条边没有与0刻度线对齐,而是与10度的刻度线对齐,所以
应以10°刻度线为0°刻度线,则角的实际度数为80°﹣10°=70°;
(2)由于看错圈数,一个锐角被他量成了140度的钝角,所以实际度数应以180°为0°刻度线,
角的实际度数为180°﹣140°=40°.
故答案为:(1)70;(2)40.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正确使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特别是对“两重一看”的理解.
51.一个五位数,“四舍五入”后约等于6万,这个数最大是5999..(判断对错)【答案】×
【解析】这个五位数四舍五入后约等于6万,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它的近似数,是由万位的下
一位千位上的数四舍五入后,写上“万”字组成的.这个数万位上是6,千位上是4其他各位上都是9时最大,即64999最大;
解答:解:一个五位数四舍五入后约等于6万,这个数最大是64999;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整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要明白:这个数万位上是6,千位上是4其他各位
上都是9时最大.
52.校园电动门在开关门时,可以看到平行四边形,因为它容易.
【答案】变形.
【解析】解:由分析可知:校园电动门在开关门时,可以看到平行四边形,因为它容易变形.
故答案为:变形.
53.填上“>”、“<”或“=”.
93﹣27÷3 (93﹣27)÷3
150﹣(95+5) 150﹣(95﹣5)
【答案】>,<.
【解析】按照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逐一计算得出结果,进一步比较得出答案即可.
解:93﹣27÷3
=93﹣9
=84
(93﹣27)÷3
=66÷3
=22
84>22
所以93﹣27÷3>(93﹣27)÷3;
150﹣(95+5)
=150﹣100
=50
150﹣(95﹣5)
=150﹣90
=60
50<60
所以150﹣(95+5)<150﹣(95﹣5).
故答案为:>,<.
【点评】整数混合运算的关键是抓住运算顺序,正确按运算顺序计算即可.
54.阿岗中心完小在“八化建设”中,要把一块长方形草坪的面积扩大,宽要增加到32米,长不变,扩大后的绿地面积是多少?
【答案】1920平方米.
【解析】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ab,用原来的面积除以宽求出长,再用长乘扩建后的宽即可
求出扩建后的面积.
解:480÷8×32
=60×32
=1920(平方米)
答:扩大后的绿地面积是1920平方米.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长方形的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
55. 40头奶牛30天产奶12000千克,平均每头奶牛每天产奶多少千克?
【答案】10千克.
【解析】先求每头奶牛30天产奶数量,再求每头奶牛每天产奶数量,列式为12000÷40÷30,解
决问题.
解:12000÷40÷30,
=300÷30,
=10(千克);
答:平均每头奶牛每天产奶10千克.
【点评】此题也可先求40头奶牛每天产奶的数量,再求每头奶牛每天产奶数量,列式为
12000÷30÷40.
56.小明看一本故事书,如果每天看36页,25天看完,如果每天看45页,需几天看完呢?
【答案】20天
【解析】根据题意,可用36乘25计算出这本故事书的总页数,然后再用总页数除以45即可得
到答案.
解:36×25÷45
=900÷45,
=20(天),
答:需要20天看完.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公式:工作效率×时间=工作总量的灵活应用.
57.□0.□5,在□里填数字,如果这个数最小,这个数是;如果这个数最接受61,这个数
是.
【答案】60.95;60.95;
【解析】这个小数的整数部分个位是0,百分位是5,要想使这个数最小,整数部分的十位除0
外的最小一位数“1”(一个整数的最高位不能为0),十分位是最小的一位数字0;如果这个数最接近61,整数部分的十位数字是6,根据的“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的方法,小数部分的十分位数字是大于或等于5的数字,其中是9时时最接近61.
解:□0.□5,在□里填数字,如果这个数最小,这个数是:60.95;
如果这个数最接近61,这个数是:60.95.
【点评】此题是考查小数的写法、小数的大小比较、求近似值的方法等,属于基础知识.
58.在横线里填上合适的小数.
=
=
= .
【答案】0.07,0.1,0.125.
【解析】分数化成小数,用分子除以分母,据此解答.
解:在横线里填上合适的小数.
=7÷100=0.07
=1÷10=0.1
=125÷1000=0.125
故答案为;0.07,0.1,0.125.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把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
59.先数一数,再填一填,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三角形个数123456…
①摆10个这样的三角形,需要根小棒.
②有59根小棒,能摆出个这样的三角形.
【答案】21,29.
【解析】由题意得出:第1个图形中火柴的根数为3,得到其余图形中火柴的根数在3的基础上增加几个2即可.
解:
三角形个数123456…
2个三角形需要3+2=5根小棒,
3个三角形需要3+2×2=7根小棒,

得出规律:小棒根数=三角形个数×2+1
10个三角形需要2×10+1=21根小棒.
答:像这样摆10个同样的三角形需要21根小棒.
②(59﹣1)÷2
=58÷2
=29(个)
答:有59根小棒,能摆出29个这样的三角形.
故答案为:21,29.
【点评】此题考查图形的变换规律;得到每个图形中小棒的根数与图形的个数的关系是解决本题
的关键.
60.下面各数中,只读一个0的数是()
A.6041607 B.250012000301 C.9100200
【答案】C
【解析】根据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余数
位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分别读出各数再作选择.
解答:解:604 1607读作:六百零四万一千六百零七;
2500 1200 0301读作:二千五百亿一千二百万零三百零一;
910 0200读作:九百一十万零二百.
故选:C.
点评:本题是考查整数的读法,分级读或借助数位顺序表读能较好的避免读错数中“0”的情况.
61.在读数时,每级的末尾不管有多少个0,都不读出来..(判断对错)
【答案】√
【解析】根据整数的读法法则,每一级末尾的0是不读的,然后再进行判断即可.
解:根据整数的读法法则可得:
在读数时,每级的末尾不管有多少个0,都不读出来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整数读法中每一级末尾0的读法.
62.75□480≈76万,□内最小应填.
【答案】5.
【解析】根据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利用“四舍五入法”,根据千位上数字的大小确定用“四舍”、还是用“五入”.75□480≈76万,显然是用“五入”法得到的近似数,所以□里最小填填5.解:根据分析:75□480≈76万,显然是用“五入”法得到的近似数,所以□里最小填5.
故答案为:5.
【点评】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利用“四舍五入法”,根据千位上数字的大小确定用“四舍”、还是用“五入”.
63.最小的自然数是,最大的八位数是.
【答案】0,99999999.
【解析】最小的自然数是0,最大的八位数,即各个数位上的数都是9,也就是99999999.
解:最小的自然数是0,最大的八位数是99999999,
故答案为:0,99999999.
【点评】此题考查了整数的认识.
64. 6004000读作()
A.六千零四万B.六千万四千C.六百万四千D.六万四千
【答案】C
【解析】根据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余数
位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即可读出此数再作选择.
解:600 4000读作:六百万四千.
故选:C.
【点评】本题是考查整数的读法,分级读即可快速、正确地读出此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