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初中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的基本方法技巧及练习题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初中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的基本方法技巧及练习题及练习题(含答案)
含解析
一、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
1.阅读下面科普短文(本文由网络文章改写)。

松花蛋又称皮蛋、变蛋、灰包蛋等,因剥开蛋壳后胶冻状的蛋清中常有松针状的结晶或花纹而得名,是一种我国传统风味食品,口感鲜滑爽口,色香味均有独到之处。

中医认为,松花蛋性凉,对牙痛、眼痛等疾病有一定疗效。

由于松花蛋会有一股碱涩味,在吃松花蛋的时候可以加入少量的姜醋汁。

松花蛋是用料泥包裹鸭蛋、鸡蛋等加工而成。

料泥是由生石灰、纯碱、食盐、红茶、草木灰(主要成分K2CO3)等原料与水按比例混合均匀制得。

料泥制作过程中,通过一系列反应,产生的强碱(NaOH、KOH)经蛋壳渗入到蛋清和蛋黄中,与其中的蛋白质作用,致使蛋白质分解、凝固并放出少量硫化氢气体和氨气。

同时渗入的碱还会与蛋白质分解出的氨基酸进一步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的盐的晶体沉积在凝胶态的蛋清中,便出现了朵朵“松花”。

而硫化氢气体则与蛋清和蛋黄中的矿物质作用生成各种硫化物,使蛋清和蛋黄的颜色发生改变,蛋清呈特殊的茶褐色、蛋黄则呈墨绿色。

下图表示松花蛋腌制时间与其中蛋清和蛋黄的pH的变化关系。

很多人在平时生活中都非常喜欢吃皮蛋瘦肉粥、凉拌松花蛋,专家提醒这种食物少吃无妨,却不能过多食用。

其一,松花蛋腌制过程中蛋白质分解、变质,导致营养价值遭到了一定的破坏。

其二,市售松花蛋还可能含铅(国家规定松花蛋中铅含量需小于0.5
mg/kg)。

微量铅很容易被儿童吸收,导致铅中毒。

其三,剥开皮的松花蛋1至2小时内一定要吃完,若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非常容易感染沙门氏杆菌,沙门氏杆菌会快速繁殖,此时食用松花蛋很容易引起中毒现象。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食用松花蛋时加入少量姜醋汁可以除去松花蛋中______________味。

(2)料泥制作过程中会生成强碱NaOH和KOH,钾元素来自于原料中的_________。

生成NaOH的过程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松花蛋腌制时间与其中蛋清和蛋黄pH的变化关系判断,当蛋清和蛋黄pH均达到9以上时,松花蛋至少腌制的天数为(填字母序号,下同
..)______。

A.2天 B.6天 C.12天 D.32天
(4)下列关于松花蛋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A.松花蛋特殊颜色的形成与硫化氢气体有关
B.松花蛋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成人可以多吃
C.市售松花蛋可能含有少量的铅,儿童不宜食用
D.剥开皮的松花蛋隔夜放置后依然可以放心食用
【答案】碱涩K2CO3(或草木灰)Na2CO3+Ca(OH)2===CaCO3↓+2NaOH B AC
【解析】
(1)松花蛋显碱性,有一股碱涩味,加入少量姜醋汁,利用酸碱中和原理,可以除去碱涩味。

(2)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K2CO3,钾元素来自于原料中的草木灰。

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生成NaOH的过程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3)据图可知,当PH=9时,腌制松花蛋的天数为6。

(4)A.因为硫化氢气体与蛋清和蛋黄中的矿物质作用生成各种硫化物,使蛋清和蛋黄的颜色发生改变,蛋清呈特殊的茶褐色、蛋黄则呈墨绿色,正确;B.松花蛋腌制过程中蛋白质分解、变质,导致营养价值遭到了一定的破坏,另外市售松花蛋还可能含有毒金属铅,错误;C.市售松花蛋还可能含铅(国家规定松花蛋中铅含量需小于0.5
mg/kg)。

微量铅很容易被儿童吸收,导致铅中毒,正确;D.剥开皮的松花蛋1至2小时内一定要吃完,若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非常容易感染沙门氏杆菌,沙门氏杆菌会快速繁殖,此时食用松花蛋很容易引起中毒现象,错误。

故选AC。

2.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土豆是继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含淀粉、蛋白质、维生素C等多种营养物质,是餐桌上的美味食材。

表1鲜土豆中主要营养物质的含量(每100g)
蛋白质/g脂肪/g淀粉/g钙/mg磷/mg维生素C/mg
1.5-
2.30.4-0.9417.5-28.011-6015-6820-40
土豆切开后发生褐变,用水浸泡能防止褐变,但会引起营养物质流失。

用土豆片进行实验,测得其食用品质、淀粉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随浸泡时间的变化如下:
土豆变绿、发芽时,龙葵素含量显著增高,而龙葵素多食可导致中毒,就算是把变绿、发芽的部位削掉,也不宜食用。

除食用外,土豆还可以作为原料广泛用于医药、化工、纺织、造纸等工业中。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表1中的“钙”指的是______________(填“元素”或“原子”)。

(2)由图1可知:60min内,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A浸泡30min比10min脆性分值高
B浸泡10min,硬度、咬碎感均无明显变化
C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粘结性、弹性分值均降低
(3)由图2可知:土豆片的淀粉含量与浸泡时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変绿、发芽的土豆不宜食用,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A土豆是四大粮食作物之一 B土豆中维生素C含量最高
C用水泡可防止土豆片褐変 D土豆开发应用的前景广阔
【答案】元素 ABC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在研究范围内,土豆片的淀粉含量随浸泡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土豆变绿、发芽时,龙葵素含量显著增高,而龙葵素多食可导致中毒 ACD 【解析】
【分析】
【详解】
(1)一般情况下,没有特别说明,表1中“钙”、“磷”是指元素,故此空填写:元素;
(2)A、由图1可知:60min内,浸泡30min比10min脆性分值高,故符合题意;
B、浸泡10min,硬度、咬碎感跟0min比,均无明显变化,故符合题意;
C、由图1可知:60min内,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粘结性、弹性分值均降低,故符合题意。

(3)由图2可知,随横坐标数值的增加,曲线的纵坐标在逐渐减少,故填写: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在研究范围内,土豆片的淀粉含量随浸泡时间的延长而降低;
(4)由题干文字可知,変绿、发芽的土豆不宜食用,其原因是土豆变绿、发芽时,龙葵素含量显著增高,而龙葵素多食可导致中毒;
(5)A、由题干文字可知,土豆是四大粮食作物之一,故符合题意;
B、由表1可知,土豆中维生素C含量不是最高,“磷”和“钙”的含量有可能比它高,
故不符合题意;
C、由题干文字可知,用水泡可防止土豆片褐変,故符合题意;
D、由题干文字可知,土豆开发应用的前景广阔,故符合题意。

3.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随着国内轿车工业的迅急发展,人们每天坐在汽车里的时间越来越长,而车内的空气质量状况也成为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下图为中国科学院所属理化环境分析研究中心发布的《国内汽车空气质量报告》中的测试结果(选取使用年限不同的50款市场上常见的车型进行检测)。

这份空气质量报告,无疑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车内空气污染到底来源于哪里?下表列举了车内空气污染的源头及主要污染物。

主要源头主要污染物
源头一:车内配件、材料和装饰物
车内本身的各种配件和材料释放的有害气体;买车后进行装饰,装饰物释放的有害气体。

总挥发性有机物
( TVOC),包括:甲醛(CH2O)、苯(C6H6)等
源头二:空调系统、死角腐物
空调系统内潮湿阴暗的角落,成为霉菌大量繁殖的温床;车厢角落遗落的食品容易腐烂发霉。

胺、烟碱、霉菌及繁殖产生的霉味气体等
源头三:发动机长时间运转
汽车发动机长时间运转产生的热量会增加车内污染物的挥发,发动机运转中也会产生有害物质。

CO、汽油挥发成分、胺、烟碱等
如何改善车内空气质量呢?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做法。

① 开窗通风:通常情况下,开窗通风是改善车内空气质量最有效的方法。

② 臭氧消毒:通过臭氧的氧化性可以去除一部分有害气体。

③ 安装车载空气净化器:某品牌空气净化器的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空气通过HEPA过滤材料,清理空气中的尘埃及细小颗粒物,再通过活性炭的协同作用,吸附异味;甲醛在蜂窝状高效催化剂的作用下和氧气反应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具有不产生二次污染的优点。

为满足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一些新技术、新材料也会不断地优化和使用。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车载空气净化器工作原理图中活性炭主要起过滤和________作用。

(2)《国内汽车空气质量报告》中的测试结果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其原因是________。

(3)甲醛在蜂窝状高效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A.车内的配件和装饰是车内主要污染源之一
B.车辆越新,TVOC超标越严重
C.臭氧消毒是利用臭氧的物理性质
(5)请你写出一条保持车内空气清洁的方法________。

【答案】吸附车内总挥发性有机物和菌落总数均超过室内空气质量标准CH2O + O2催化剂H2O + CO2AB经常开窗通风;保持清洁;少放装饰物;放活性炭包;定期消毒等
【解析】
(1)根据活性炭的作用分析解答;
(2)根据空气质量标准分析解答;
(3)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书写;(4)(5)根据污染源头、主要污染物和改善车内空气质量的方法解答;
解:(1)车载空气净化器工作原理图中活性炭主要起过滤和吸附作用。

(2)《国内汽车空气质量报告》中的测试结果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由图可知,其原因是:车内总挥发性有机物和菌落总数均超过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3)反应物是甲醛和氧气,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反应条件是催化剂,故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CH2O + O2 H2O + CO2;
(4)由表格可知车内的配件和装饰是车内主要污染源之一且车辆越新,TVOC超标越严重。

而臭氧消毒:通过臭氧的氧化性可以去除一部分有害气体。

故选AB;
(5)根据污染源头、主要污染物及改善车内空气质量的方法可知,保持车内空气清洁的方法:经常开窗通风;保持清洁;少放装饰物;放活性炭包;定期消毒等。

4.科普阅读
热敏纸
双酚A(Bisphenol A,化学式C15H16O2)白色针状晶体。

双酚A (简写为BPA)可在热敏纸上充当显影剂和无色染料,浓度高达每克纸约20毫克。

这种热敏纸可用于飞机票,ATM机、加油机和收银机的凭据以及其它类型的小票。

热敏纸上显影剂的显色反应是可逆的,有色产物会不同程度地自行分解,字迹颜色会慢慢退色越
来越浅淡,直至自然退色到字迹完全消失在白纸之中。

研究者们首次证明,消费小票(热敏纸)上喷涂的双酚A(BPA),通过接触先粘附在手上,然后经过手的皮肤被人体吸收,使人体内的BPA含量显著提高。

在快餐店等场所,人们经常在进食前使用手部免洗消毒液,然后点餐时又会接触到小票,免洗消毒液中含肉豆蔻酸异丙酯、丙二醇和乙醇等成分。

研究者们试图了解这一做法会对人体吸收BPA有何影响,为此做如下实验。

在实验中,先让被测试者一只手擦拭免洗消毒液,在还未干透的情况下,用手掌直接握住热敏纸;另一只手未使用消毒液,用干燥的手掌握住同样大小的热敏纸。

随后,对手掌表面残留
..的BPA进行提取和分析。

结果如下图。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双酚A属于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一个双酚A分子中含有_____个氧原子。

(2)“小票”能否作为重要的证据长期保存,并说明原因_____。

(3)分析坐标图可以看出,在使用免洗消毒液后,手掌上BPA的含量的变化趋势是
_____,与未使用消毒液的对比,说明免洗消毒液能_____人体对BPA的吸收。

(4)虽然关于双酚A的毒理学研究已有很多,但它对于人体的毒性目前还没有权威、确切的结论。

研究人员认为,应该开发更安全的材料或方法来代替热敏纸。

现有条件下,你认为在快餐厅就餐前谨慎的做法是_____,以防双酚A趁虚而入。

【答案】有机物 2 不能,热敏纸上显影剂的显色反应是可逆的,有色产物会不同程度地自行分解,字迹颜色会慢慢退色越来越浅淡,直至自然退色到字迹完全消失在白纸之中
随时间增加,BPA含量先增加后减少加速(增强、增加等)擦拭洗手液后避免接触小票
【解析】
【分析】
根据双酚A的化学式、性质、数据对比和生活经验进行分析。

【详解】
(1)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碳的氧化物和碳酸盐除外)是有机物,双酚A属于有机物;
一个双酚A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

(2)“小票”不能否作为重要的证据长期保存,热敏纸上显影剂的显色反应是可逆的,有色产物会不同程度地自行分解,字迹颜色会慢慢退色越来越浅淡,直至自然退色到字迹完全消失在白纸之中。

(3)分析坐标图可以看出,在使用免洗消毒液后,手掌上BPA的含量的变化趋势是随时间增加,BPA含量先增加后减少;与未使用消毒液的对比,说明免洗消毒液能加速(增强、增加等)人体对BPA的吸收。

(4)现有条件下,使用免洗消毒液后,手掌上BPA的含量的变化趋势是随时间增加,BPA 含量先增加后减少,与未使用消毒液的对比,说明免洗消毒液能加速(增强、增加等)人体对BPA的吸收。

所以在快餐厅就餐前谨慎的做法是擦拭洗手液后避免接触小票,以防双酚A趁虚而入。

5.阅读下列科普短文。

冬季路面积雪给交通带来安全隐患,抛撒融雪剂是融雪的常用方法。

融雪剂的种类繁多,其中氯化钠、氯化钙、氯化镁等氯盐融雪剂价格低廉、融雪快,但其中的氯离子对路面等腐蚀性大。

CMA类(乙酸钙镁盐)融雪剂除冰效果好、腐蚀性小,但价格高,多用于机场道路等重要场所。

此外,乙酸钾(CH3COOK)、磷酸二氢钾
(KH2PO4)、碳酸氢钾(KHCO3)等物质也常用于融雪。

研究人员配制出A、B两组融雪剂(如图),并与CMA类和NaCl融雪剂进行性能比对(见下表)。

不同融雪剂性能指标的检测结果
(本文中冰点指加入融雪剂后雪水的凝固温度)
研究发现,将不同融雪剂混合使用,部分性能指标优于其他两类,但仍存在一些问题,目
前研究人员正在研发性能更好的融雪剂。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MgCl2中镁元素和氯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

(2)A、B组融雪剂均属于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A组比B组腐蚀性强的原因是______。

(3)CMA类融雪剂的溶液呈__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 融雪剂可以降低雪水的凝固温度,使其难以形成冰
B CMA类融雪剂的融雪化冰能力最强
C B组融雪剂性能指标符合表中全部技术标准
【答案】24:71 混合物 A组比B组氯离子含量高碱性 AC
【解析】
【详解】
(1)MgCl2中镁元素和氯元素的质量比是24:(35.5×2)=24:71。

(2)根据图示可知,A、B组融雪剂均由多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根据题意,氯离子对路面等腐蚀性大,A组中含有14%的氯化钙、36%的氯化镁,B组只含有15%的氯化钙,A组比B组氯离子含量高,故A组比B组腐蚀性强。

(3)CMA类融雪剂的溶液pH=9.0,大于7,故呈碱性。

(4)A、融雪剂可以降低雪水的凝固温度,使其难以形成冰,故选项正确;
B、CMA类融雪剂的融雪化冰能力对应的数字最小,能力最弱,故选项错误;
C、根据表格,B组融雪剂性能指标符合表中全部技术标准,故选项正确。

故选AC。

6.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开展太空生命实验,在特制玻璃毛细管中,分别放入14种蛋白质溶液,如痢疾杆菌、激酶、沙眼病毒等,其中我国有8种,这些新配制的蛋白质,要随“神八”一起升空,必须尽量保持其新鲜度。

则回答下列问题:
(1)环境消毒是预防痢疾杆菌、沙眼病毒等传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过氧乙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杀灭外泄病毒的主要原理是___________。

(2)酒泉发射基地在神八发射前几小时前新配制蛋白质,同时要用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过氧乙酸溶液共450g进行环境消毒消毒,则需要用_____g 溶质质量分数为 15%的过氧乙酸溶液来配制。

(3)沙眼病毒的直径为0.3~0.5微米。

常用的三种口罩过滤孔径如下:①普通 16 层纱布口罩在 100 微米左右;②单层无纺布口罩在 10 微米左右;③ N95 专业口罩在 0.1 微米左右。

科研人员在密闭的实验室需要佩戴的口罩型号最好是_____ (填序号 )。

口罩的作用是过滤,由此你对过滤有何新的认识是_________。

【答案】过氧乙酸能使外泄病毒中蛋白质失去生理活性 60 ③过滤不一定是固液分离或过滤实质上是大小颗粒分离的过程等。

【解析】
【分析】
【详解】
(1)过氧乙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杀灭外泄病毒的主要原理是过氧乙酸能使外泄病毒中蛋白质失去生理活性。

(2)设需要用溶质质量分数为 15%的过氧乙酸溶液的质量为x
⨯⨯
则15%x=2%450g
x=60g
(3)由于沙眼病毒的直径为0.3~0.5微米。

科研人员在密闭的实验室需要佩戴的口罩型号最好是N95。

口罩的作用是过滤,因此过滤不一定是固液分离或过滤实质上是大小颗粒分离的过程等。

7.氢化油是一种假油。

中国普遍使用氢化油,或酿成食物史上的最大灾难之一,氢化油利用氢化技术让植物油具有动物脂肪的功能。

(1)油脂与糖类、蛋白质和维生素都是人类的基本营养物质。

下表为某品牌燕麦片标签中的一部分。

则燕麦片的营养成分中能与水反应生成氨基酸的营养物质是_____;每克营养物质氧化时放出能量最多的是_____;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_____(元素符号)。

(2)2003年丹麦最先封杀含反式脂肪油食品,如果该种品牌燕麦片中违规使用油脂为氢化油,则长期食用将有哪些危害_____?
【答案】蛋白质油脂 Zn 氢化油产生大量反式脂肪酸,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风险
【解析】
【分析】
【详解】
(1)氨基酸是蛋白质与水反应的产物,根据表格可知,每克营养物质氧化时放出能量最多的是油脂,每100g含有营养物质达7.8g,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包括铁锌硒碘氟,故填:蛋白质,油脂,Zn。

(2)氢化油产生大量反式脂肪酸,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风险。

8.阅读下列科普文章。

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以煤(主要含碳、氢、氧、氮、硫等元素)为主要能源的国家。

相对单一的能源消费模式,导致了能源供需结构的失衡,同时带来了严重的环境影响。

2016年,我国石油产量为1.997亿吨,消费量却达到5.787亿吨。

因此,把煤制成油,一直是我国调整能源结构的重要战略决策。

煤制油被称为煤的液化。

一种工艺是先将煤送入汽化炉内,转化成粗煤气,再进一步处理后得到仅含CO和H2的合成气,然后以合成气为原料,在一定的温度、压强和催化剂条件下合成甲醇(CH3OH),再利用甲醇合成燃料油。

我国在煤制油工业生产上的优势之一是用非常廉价的原材料做成催化剂,这一技术为我国能源结构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模式的弊端是_____。

(2)在2016年能源消费结构图中,能代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是_____(填“A”或“B”)
(3)甲醇(CH3OH)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4)将煤转化成煤气的反应为,该反应中涉及的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我国的能源消费主要是化石燃料
B 我国在2016年的石油消费量远大于产量
C “煤制油”技术有助于解决煤多油少的结构性缺点
D “煤制油”的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
【答案】导致能源供需结构失衡,并带来严重的环境影响 A 3:1 H2O和CO ABC 【解析】
【详解】
(1)由材料可知,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模式的弊端是导致能源供需结构失衡,并带来严重的环境影响;
(2)由材料信息: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以煤(主要含碳、氢、氧、氮、硫等元素)为主要能源的国家,可知,在2016年能源消费结构图中,能代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是A;(3)甲醇(CH3OH)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4)=3:1;
(4)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所以属于氧化物的是H2O和CO;
(5)A、我国的能源消费主要是化石燃料,故选项正确;
B、2016年,我国石油产量为1.997亿吨,消费量却达到5.787亿吨。

我国在2016年的石油消费量远大于产量,故选项正确;
C、“煤制油”技术有助于解决煤多油少的结构性缺点,故选项正确;
D、“煤制油”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ABC。

9.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科普阅读理解]
柠檬酸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如:柠檬、复盆子、葡萄等。

因最初从柠檬果的汁中提出,故取名柠檬酸。

19世纪末以来,主要用发酵法制取柠檬酸。

我国以薯干等为原料,采用的深层发酵技术具有独创性,发酵指数居世界前列。

柠檬酸的化学式为 C6H8O7,又名枸橼酸,白色结晶性粉末,有很强的酸味,易溶于水,水溶液显酸性。

0℃时,在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133g。

加热至175 ℃时它会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剩余一些白色晶体;与碱、甘油等发生反应。

柠檬酸在食品及卫生等方面具有广泛的用途。

柠檬酸粉
用于杀菌除垢
柠檬酸能与碳酸盐反应,因而能够快速分解附着在热胆内壁、饮水机、发热管、电水壶、蒸蛋器、茶壶等上的水垢。

此外,柠檬酸还能杀灭细菌芽孢,具有很强的杀菌作用。

某种含柠檬酸的除垢剂配方如图所示。

图1某除垢剂成分的质量分数
用于食品工业
柠檬酸有温和爽快的酸味,主要用作清凉饮料、果汁、果酱、水果糖和罐头等的酸性调味剂。

同时可改善食品的感官性状,增强食欲和促进体内含磷等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某种含柠檬酸的果冻的配料表如下(按100g计):
柠檬酸为可食用酸类,无论是用于食品工业还是杀菌除垢,适当剂量的柠檬酸对人体无害。

但它可以促进体内钙的排泄和沉积,如长期食用含柠檬酸的食品,有可能导致低钙血症,对身体造成不良的影响。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发酵法制取柠檬酸属于_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柠檬酸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

(3)图1所示除垢剂中,柠檬酸所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

(4)上述500g果冻中,含柠檬酸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g。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0℃时,柠檬酸在水中的溶解度是133g
B、只有从柠檬果中提取的柠檬酸,才能安全地食用
C、柠檬酸广泛应用于食品、卫生等领域
D、柠檬口味清爽,食用时多多益善
【答案】化学 9∶14 6% 2 AC
【解析】
【详解】
(1)我国以薯干等为原料,采用深层发酵技术制取柠檬酸,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根据柠檬酸的化学式C6H8O7,柠檬酸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6)∶
(16×7)=9∶14。

(3)图1表示的是某除垢剂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

根据图示,该除垢剂中柠檬酸所占的质量分数为:6%。

(4)根据配料表提供的信息(注意:按100g计),上述500g果冻中,含柠檬酸的质量
是:
500g
0.4g=2g
100g。

(5)A、根据阅读材料可知:0℃时,在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133g。

根据固体溶解度的含义,0℃时,柠檬酸在水中的溶解度是133 g,选项A正确;
B、我国以薯干等为原料制取的柠檬酸,也能安全地食用,选项B不正确;
C、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可知,柠檬酸在食品及卫生等方面具有广泛的用途,选项C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