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一封信》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一封信》教案
语文《一封信》教案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信的经历,对书信很是熟悉吧,书信是人们是人们传递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一种交际工具。
那么你有了解过书信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一封信》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一封信》教案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多么……多么”“不是……而是”造句。
3、理解重点句的意思,说出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掌握书信的格式。
4、通过信中的语言文字,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的关怀,激发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爱、让生命开花的愿望。
重点难点:
理解重点语句,领悟让生命开花的含义。
课前准备:
收集有关巴金老人的资料。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谈话导入,简介巴金。
1、你对作者巴金了解多少。
(巴金爷爷是四川成都人,“五四”以来著名的作家,在国际上享有崇高的声誉。
家乡孩子想念他,都写信给他。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87岁时写给家乡孩子的一封回信。
)
2、质疑:引出课文。
二、自读课文
1、默读,说说这封信的主要内容。
2、自由读课文。
要求字字读准,句句读顺,勾划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指名读生字,找新词,理解词语。
争先恐后:抢着向前,唯恐落后。
奉献:恭敬地交付,呈献。
羡慕:看见别人有某种长处、好处或有利条件而希望自己也有。
4、说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第一自然段写孩子们的信给巴金爷爷带来了温暖。
第二自然段写为了不让孩子们失望,巴金爷爷带病写了这封回信,代替他和孩子们见面。
第三自然段写巴金老人认为自己是一个平凡的人,但仍要让自己的生命开花。
第四自然段写巴金老人认为自己的时间有限了,他十分珍惜每分每秒。
第五自然段写巴金老人希望孩子们珍惜时间,好好学习。
第六自然段写他对孩子们的祝福。
三、精读第一段
1、指名读。
家乡孩子写40封信,给巴金怎样的感受?文中找答案。
(……好像你们都站在我面前,争先恐后,讲个不停,好不热闹。
)
2、朗读巴金爷爷感谢孩子们的话,你有何体会?
(说明巴金爷爷对孩子们的爱是非常真挚的。
)
四、精读第二段
1、87岁的巴金爷爷写容易吗?自读课文第二节,找出有关句子。
(我有病,写字困难,提着笔的手不听指挥…………就只给你们大家回一封信也十分吃力,有时候一支笔在我手里有千斤重。
)
2、画出最能表达巴金爷爷思念孩子们的情感的句子。
3、理解“我多么想看见你们天真的笑脸,多么想听见你们歌唱般的话语,……”体会巴金思念孩子们但力不从心的思想感情。
4、理解“多么……多么”表达的强烈感情,并口头造句。
5、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五、指导写字
1、教师示范。
2、学生描红
六、作业
1、朗读课文,练习感情朗读一至二自然段。
2、抄写词语。
第2课时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2、巴金多么想念孩子们呀,力不从心的他用书信和孩子们交谈,他说了些什么?
二、精读第三段
1、巴金是普通人吗?他只把自己当作普通人说明了什么?
(我们从巴金爷爷的介绍中已经知道了他是五四以来的著名作家,创作了大量的小说、散文、游记等文学作品,翻译了许多外国作品,在国际上享有崇高的声誉。
“要为社会添更多的光彩!”“为别奉献更多的爱”,巴金爷爷虽然是享誉世界的文坛的名人,但他却把自己当作普通人、平凡的人。
他希望“再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让生命更有意义。
可见他品德多么高尚啊!
2、巴金为什么写作?理解课文后回答。
(以写作来表达对祖国和同胞无限的爱。
用“不是……而是”造句)
3、巴金在信中怎样评价自己的一生,同时双表达了什么希望?
(“我”只是老老实实,平平凡凡地走过了这一生。
“我”愿意再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让生命开花结果。
)
4、理解“让生命开花”的含义。
(“开花”并非指自然意义上的开花,而是指人生放出光彩。
人
人为我,我为人人可以作为理解巴金爷爷这句话的最好注释。
“爱”、“同情”、“精力”和“时间”为自己生存所花的能有多少,更多的时间都给予了别人,而为别人活着,生命才有意义。
)
(1)我们生存需要什么?我们比生存需要多得多的是什么?
(2)文中哪一句表达了让生命开花的意思。
(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
)
5、指导朗读有关语句(读出对老人的崇敬)
6、小结:让生命开花说是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
三、精读第四段
1、引读:体会爷爷珍惜生活,让生命开花结果的美好感情。
2、感情朗读。
四、精读第五段
1、用亲切的语气把巴金爷爷对孩子们真诚关怀的感情读出来。
五、学习书信的格式
1、书信的格式分五个部分: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
2、对照课文,指明书信的五个组成部分。
六、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
七、指名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八、作业
1、造句:
多么……多么……
不是……而是……
2、课后4
(1)巴金爷爷老老实实,平平凡凡地走过了这一生,在世界文坛上享有声誉,但他认为自己浪费了不少时间,而87岁的他知道时间是有限的,他要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让自己的人生放出光彩,把爱、同情、精力和时间为自己生存所花的能有多少,更多的时间都给予了别人,而为别人活着,生命才有意义。
(2)为着社会,为着他人,活着才有光彩,正如巴爷爷一生恪守的信条: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他。
正是这样不断地释
放自己的能量,贡献自己的精力,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向社会提供了无限的精神食粮,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九、板书设计:
18、给家乡孩子的信
巴金让生命开花结果
为社会添光彩
为别人奉献爱
孩子们珍惜时间,好好学习
语文《一封信》教案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人间真情,体会战士们的细心及英雄妈妈的坚强意志和博大胸怀。
教学重难点
感受人间真情,体会英雄妈妈的坚强意志和博大胸怀。
教学准备
课件;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抗日战争的相关资料;了解书信常识。
教学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辩词导入,引生入文
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认为“说谎”对不对?为什么呢?(不对,骗人,不诚实等)可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就有了一大群人在说谎。
想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吗?那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吧。
板书:17 不平常的信
二、初读,寻找兴奋点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想办法先把课文读通,然后再想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小组内交流。
2.全班汇报总结:初步明白课文内容,他们不是撒谎,而是为了安慰抗日英雄赵蒙生的妈妈不要伤心难过而写的信,这是善意的谎言。
(从定期写信、模仿笔迹等方面也看出战士们的细心。
)
三、细读,找准情感持续点
1.找出课文中一共写了几封信,分别是谁写给谁的。
2.初读课文,我们已经明白了这些人写信“撒谎”的原因,再读课文。
课件出示前两封信:第一次假设自己的身份,你们是其中的一个角色,当发生这样的事情时会想些什么?用简单的词或句子概括写下来。
A.和排长一起写第一封信给蒙生妈妈的战士们。
B.战士们想象蒙生妈妈收到这封信的情景。
C.收到蒙生妈妈回信的战士们。
全班交流。
3.带着自己的想象,再读这两封信,想:他们是的士兵。
4.我们给蒙生妈妈写了很多信,从哪里看出来的?“我们一直和英雄……1946年春天。
”抓重点词:一直。
复习巩固过渡句的作用。
5.自读文中的最后一封信,谈谈自己的感受。
想:这是一封的信。
6.课件出示这最后一封信:再次假设自己的身份,你们是其中的一个角色,当发生这样的事情时会想些什么?用简单的词或句子概括写下来。
7.两次假设对比,说说自己的感受。
带着这样的感受再读文中两封给战士们的回信。
四、精读,抓住情感升华点
在整个故事中,除了课文提到的不平常的信以外,还有很多不平常的人、事、物。
不平常的你发现了吗?再读课文找一找。
课件出示:不平常的人、事、物。
五、真情流露,评选感动班级人物
读完这篇课文,我们在善意的谎言里看到了很多真诚的人,有真情的人。
课文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感动,找找最让你感动的部分读读。
说说谁最让你感动,并写上简单的推荐词。
语文《一封信》教案3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学习提示”,预习课文。
2、检查预习,读通课文,学会生字。
二、教学过程
1、学习“学习提示”,了解训练重点(学会按三项要求预习课文)。
(1)回顾关于“预习”——过去我们学会了什么?(三年级、四年级)
(2)自学“学习提示”,同桌议议,然后指名说:什么叫预习?预习有哪三项要求?
2、按照预习要求,逐项进行预习:
(1)读通课文,快速、轻声、自由地读两遍,读准生字的音。
(2)自学生字、新词,理解词义(可注在书上)。
(完成作业本第一题)
(3)边读边想,了解课文内容,发现疑难问题。
通过多次默读课文,运用不同符号做标记。
①遇到不理解的句子用“”标出,并打上“?”。
(完成作业本第2题)
②难理解的片段用“()”标出,同时打上“?”。
③其他不懂的安排或疑难问题用“——”标出,同时打上“?”。
3、检查第一项预习情况。
指名读课文,全班评议。
(字音有否读准,有无添字、漏字,是否读破句)
4、作业:(1)作业本3、6题(课内完成)。
(2)中午写字课听写词语。
(3)上交课本,检查预习习惯的养成情况。
(标注要求规范)
(教师收集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预备下节课使用。
)
语文《一封信》教案4
教学目标:
1、学会用书信与人交流。
2、懂得关注生活、关注社会,从多角度观察事物。
3、学会按一定的顺序记叙事情,记叙中能表达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点:
学会用书信与人交流
教学难点:
拓展学生写作思路,学会按一定的顺序具体地记叙事情,记叙中能表达自己的见解。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拓展思路
1、谈话引入:你曾经收到别人给你的信吗?你高兴吗?请谈谈你收到后的感受。
(老师做个有心人,提前给每一位学生写封信,不仅仅是为了这次习作,让学生感受写信这一交流工具的独特魅力。
更重要的是师生进行情感交流。
)
2、人类进行情感与信息交流的方式是多样的。
你能说一说吗?
重点引导学生:
交流的方式这么多,为什么还要写信呢?(让学生认识写信是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
)
2、今天,我们要学习如何写信。
揭示课题(写一封信)后出示本次习作的要求,明确习作任务。
3、?你最想给谁写信?为什么?
4、出示幻灯片:(比尔.盖茨香港总督澳门总督********校长)
问:(1)想和他交流什么话题?你有什么想法?
5、除此之外,哪个是你最想和他交流的?(同桌交流/小组交流——个别交流)(同伴学习策略。
同伴学习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
)
6、出示课前的信:你对课前阅读的几封信有什么发现和收获?哪一封信最让你留下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随机板书:格式准确用语得体情感真实)
二、构思起草,完成习作
1、创设情境,激发构思起草的兴趣
教师可创设这样的情景:想想你怎么写这封信?请把思路简单地记录下来。
(目的是:指导学生理清学生的思路,写作要有一定的顺序。
)
2、学生独立构思,教师巡视,并对习作有困难的学生作个别辅导。
3、全班交流。
4、自由写文,个别指导
第二课时
一、指导修改,完善习作(学生学会修改,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
1、启发谈话:美玉是琢出来的,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你的习作初稿写好以后,通过自己的修改可以使文章锦上添花。
你有信心把自己的习作初稿修改得更完美些吗?
2、出示星级评价标准。
让学生对照自己的习作,你认为可以达到几星级?为什么?
三星级:
(1)写信格式欠规范;
(2)语句不大通顺,有错别字;
(3)情感真实,用语欠得体;
(4)基本把事情写清楚。
四星级:
(1)写信格式正确;
(2)语句较通顺,不写错别字;
(3)情感真实,用语较得体;
(4)能按一定的顺序写。
五星级:
(1)写信格式正确;
(2)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
(3)情感真实,用语得体;
(4)按一定的是顺序写。
3、鼓励修改:你认为经过努力,你会达到几星级?你准备从哪几方面修改?
4、学生独立修改习作。
5、课堂交流。
指名交流时,学生按“原来是怎么写的?-刚才从哪几方面修改?-为什么要这样修改”的顺序说出自己修改的过程和理由。
相机简单复习书信的格式。
二、师生、生生合作评改
1、根据标准评改一个同学的习作,互评后交流评改意见。
2、根据交流建议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三、指导评赏,成就激励
1、启发自我评赏
(1启发谈话:你的习作通过自己多次的修改,一定有许多成功之处。
请你将自己习作中成功之处,或写得最精彩的部分读给同学们听听,和他们一起分享你成功的欢乐。
如果你认为自己全文写得好的,就读全文。
对评赏得好的同学,教师将授予“浪花奖”。
(2评赏交流。
2、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习作寄出去(相机指导信封格式的书写)。
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
板书设计:
写一封信
格式准确分清对象内容具体情感真实用语得体
语文《一封信》教案5
【教学目标】
1.识记“封、削”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朝、重、结”,会写“封、信”等10个字,会写“出国、半年”等9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能读出第一封信中露西因见不到爸爸而产生的思念之情,读出第二封信中露西的喜悦。
3.学习边读边圈画的方法,梳理出第二封信的内容,体会信中表
达的亲情。
4.通过前后信件内容对比,说说自己更喜欢哪一封信,能说明喜欢的理由。
【教学重点】能读出第一封信中露西因见不到爸爸而产生的思念之情,读出第二封信中露西的喜悦。
学习露西的乐观坚强。
【教学难点】梳理第二封信的内容,乐观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重点)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类型:出示图片:
教师口述:
1.中国是礼仪之邦,文化历史悠久,人们相互通信来往,一向注重格式和用语。
通信既要讲究修辞、文法,又要讲究文明礼节、礼貌。
如果能够熟练使用书信的格式、用语,自然显得高雅、生动、鲜明,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2.有位露西小朋友给他的爸爸写了两次信。
想知道她和爸爸说了什么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看吧!
(板书:6一封信)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介绍信的有关情况,引起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自然过渡到课文的学习中来。
】
二、初读感知
1.听范读。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
要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检查初读情况
(1)认读生字
练读生字,学会识记。
①注意读准后鼻音“封、灯、冷”,“束”是平舌音,翘舌音“朝重束”,前鼻音“肩团鲜”。
②识记生字
运用形声字构字特点识记:“锅、刮、”等字。
联系生活场景识记:比如“期”在在日历和课程表中出现,“削”字在生活中比较常见,“削铅笔、削水果”等。
组词扩展:如“修”字,可组词“修改、修理”等识记。
(2)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削好削皮铁锅小锅朝着朝代刮风刮胡子胡闹修理修改寒冷冷冻肩上肩膀团结团圆重复重写写好完好期待期盼结尾结果一束结束鲜美鲜艳
(2)学习多音字:、重、结
练①读句子,找发现。
她朝窗外望了一眼。
会议结束了,领导的温暖的话语还回环在耳畔。
在这里,“朝”读“cháo”,意思是“向着、对着”,还有一个读音是“zhāo”,意思是“早晨”,“结”读“jié ”,意思是“结束、终了”还有一个读音是“jiē”,意思是“坚固、牢固、健壮”,组词如下
朝cháo(朝向)(上朝)结jiē(结实)(结果)
zhāo(朝阳)(朝三暮四)jié(结束)(打结)
②读一读:
在朝(zhāo)阳的照耀下,院子里的太阳花慢慢地开了。
奶奶的身子骨还挺结(jiē)实,生活还能自理。
(3)识字游戏
摘苹果游戏,看谁摘得多。
(读对一个,苹果就被摘下。
)
(4)理解词语
练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冷清空气调节,就是调节房屋、机舱、船舱、车厢等内部的空气温度、湿度、洁净度、气流速度等使达到一定的要求。
肩膀人客来往少。
空调人体颈下臂上部分。
(5)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自主学习字词,解决了阅读障碍,训练了学习生字的本领,增大了识字量。
】
三、再读课文,初知内容。
读课文,把这些字词带入文中读一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
教师提问:
(1)露西第一次给爸爸写信提到了什么事?
(爸爸不在我们不开心,家里的台灯坏了没法修,家里的冷清。
)(2)在妈妈的帮助下,露西第二次给爸爸写信又写了什么事?
(过得很好,小狗好,螺丝刀放哪里了,我们自己修台灯,下个星期去看电影)
提示:作者情感学生可自由总结,可以用自己的话说,也可以用课文的语句,但必须符合文意。
四、学习“会写字”
封信今写支圆珠笔灯电
1.学生字
(1)认读含有会写字的词语,读会写字,观察笔顺,掌握结构、音序、部首,组词,造句。
(2)多元识字
①运用形声字构字特点识记:“圆珠灯”等字。
②形近字比较:封-街今-令电-龟
③熟字加部首或部件:“信写支笔”
2.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书写特点,交流。
(“今、写、支、笔”,上下结构,上窄下宽。
“信珠灯”左右
结构,左窄右宽。
“封”左右等宽,“圆”全包围结构。
)(2)老师范写,重点指导“信、珠、笔”,学生练写。
“信”右边的三横中,第一横最长,下面两横稍短。
“口”要写的扁一些。
“珠”王字旁的最后一笔是提。
右边的“朱”上面的撇是短撇,下面的撇要穿插到王字旁的提下面;竖是最长的笔画,写在竖中线右侧。
“笔竖弯钩是难点,竖要靠近竖中线,转弯要圆润你,下面的部分要平,钩朝上。
练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
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设计意图:生字的书写指导,细致入微,规范学生书写,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
五、分类积累,练习表达
1.自由读课文,画出文中有新鲜感的词语,分类整理并摘抄积累:
得数量词:一封信、一支圆珠笔一束鲜花
2.练习运用:练习用上面的量词说话。
露西拿起(一支)圆珠笔,开始给爸爸写信,第二封)信,比较乐观、坚强,给爸爸说出现在生活得很好。
六、课堂小结
我们从本课中认识了小朋友露西,看了她写给爸爸的两封信,认识了很多生字宝宝,学会了正确的'写字方法,科学的识字方法。
七、当堂检测
八、课后作业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重点)
2.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让学生懂得要做一个懂事的好孩子。
(难点)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和课文进行了亲密接触。
这节课,我们要深入了解课文。
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课文,从露西写信中,你看出她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2.出示本课时教学目标
【设计意图:出示教学目标,引出核心问题,使学生明确了本课时的学习任务,学习更有的放矢。
】
二、品读释疑
1.读一、二自然段,说一说露西为什么给爸爸写信?
(露西的爸爸出国了,要半年才能回来。
)
(板书:爸爸出国了,半年才能回来。
——起因)
第一自然段的作用是什么?
(这句话是文章的总起句,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
)
2.自由读读课文,找找露西给爸爸写的第一封信的内容是什么?
(1)学生自己边读边圈画出第一封信的内容。
小组内汇报交流,代表展示如下:
亲爱的爸爸:
你不在,我们很不开心。
以前每天早上你一边刮胡子,一边逗我玩。
还有,家里的台灯坏了,我们修不好。
从早到晚,家里总是很冷清。
(板书:看不到爸爸台灯坏了)
(2)爸爸看到后,会有什么感受呢?
(会担心家里的情况,却又回不了国,会陡增烦恼!)
(3)仿写:用“一边……一边……”写句子。
(示例:他一边唱歌一边跳舞。
)
3.自由读读课文,找找露西给爸爸写的第二封信的内容是什么?
(1)学生自己边读边圈画出第一封信的内容。
小组内汇报交流,代表展示如下:
亲爱的爸爸:
我们过得挺好。
太阳闪闪发光。
阳光下,我们的希比希又蹦又跳。
请爸爸告诉我们,螺丝刀放在哪儿了。
这样,我们就能自己修台灯了。
还有,下个星期天我们去看电影。
爸爸我们天天想你。
(3)从这封信中,你读出了什么?(板书:有小狗陪伴自己修台灯去看电影)
(写出了露西没有爸爸在的日子里,在家里的生活很好,也很精彩!)
(3)仿写:用“又……又……”写句子。
预设:
又冷又干燥。
秋天的苹果熟了,一个个又大又红。
【设计意图:圈画的方法,文中找出相关信息,并谈感想体会,注重学生自学自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主导。
】
4.小组讨论:你认为第一封信好些?还是第二封信好些?为什么?
(第二封比较好,因为第一封是报告家里的坏消息,如“家里的台灯坏了,我们修不好”,只能让爸爸担心,陡增烦恼!而第二封是报告家里的好消息,“这样,我们就能自己修台灯了。
”这样可以让爸爸在国外放心工作,不用担心家里的情况!第一封信表现了一种被动、悲观、依赖的生活态度,第二种表现了一种主动、乐观、独立的生活态度。
)
5.通过学习课文,你认为露西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从露西写信中,可以看出露西在家里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懂得疼爱爸爸、妈妈;是一个活泼,天真的小姑娘。
)
【设计意图:通过两封信的比较,明白了一种正确的生活态度:调整好情绪,乐观地生活,突破了本文的重难点。
】
三、课堂拓展
推荐阅读《小猫咪写信》、《秋娃娃》
听读《小猫咪写信》、《秋娃娃》,跟着录音多读几遍,试着背诵《小猫咪写信》,想一想秋娃娃还会写给谁,说给小朋友或爸爸妈妈听。
四、总结课文主旨
本文写了什么?告诉我们什么?
这篇课文写的是一个小女孩露西给爸爸写信的事。
露西前后写了两次,第一次的内容很伤感,第二次在妈妈的感染下,露西告诉爸爸,在家生活的很好。
让我们明白了露西是一个很懂事的孩子。
五、学习写话方法
学一法:正确使用量词
量词是用来表示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
本文中“一封信、一些土豆、一沓纸、一支圆珠笔”中的“封、些、沓、支”是量词,它们准确、生动地描述了“信、土豆、纸、圆珠笔”的数量。
使用量词要注意:1.根据事物的不同特征来选择量词,如形体比较大的动物用“头”,体型比较小,行动比较灵活的动物用“只”。
2.根据事物的具体差异来选择量词。
如表示人或物的数量少,用“个”,表示人或物的数量多,用“群”。
举一例:在那一座座雄伟的山峰下,两条相互交错的小溪欢快地流淌着,里面三五成群的鱼儿自由地游来游去。
练一练:写一个场面,注意用上合适的量词。
示例:我们继续前进,一片雪白的花海映入眼帘,啊!梨园到了!梨树上一簇簇雪白雪白的梨花,就像蓝天下的团团白云。
在蓝天下,在梨花间,一对花蝴蝶正在翩翩起舞起舞,就像两只快乐的小精灵……
六、课堂小结
从文章生动的语言、动作描写,让我们认识了一个活泼、天真的小姑娘——露西。
我们要像她一样做一个独立、乐观、坚强的人。
七、主题延伸
你给别人写过信吗?是如何写的?
我给我的姑姑写过信,因为姑姑住在北京,上次我想姑姑了,于是给姑姑写了一封信:亲爱的姑姑,我好想你,你过过得怎么样?我在家特别听爸爸妈妈的话,在学校里认真学习,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每天的作业我都能按时完成。
您什么时候回来,我好想见到您呀!
八、当堂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