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使用常见错误例析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点符号使用常
见错误例析
标点符号包括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连接号、着重号、
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
标点符号包括两大类:点号和标号。
点号分为句末点号(句号、叹号和问号)和句中点号(逗号、顿号、冒号和分号)两类。
标号主要有: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和书名号。
(一)问号使用的错误
(1)他很诧异地说:“你怎么总是走?不答应。
”
问号是句末点号,只能在句末使用,不要在句中用问号,中间只能用逗号,例句中的问号应改
为逗号。
(2)是减少试题数量呢?还是延长考试
时间呢?这是摆在我
们面前的迫切需要回
答的问题。
(3)在黑色的夜里,秋虫唧唧,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因为它强烈的
生命意识呢?还是因为它深谙生命的短暂而必须高密度地显示自己的存在?
选择关系的复句,有两个问句,一般只在最后一个分句末尾用问号,第一个问句用逗号,不用问号。
例句(2)与例句(3)的第一层都是选择关系,因此,应该把这两个问号改成逗号。
(二)叹号使用的错误
(5)“啊!啊!”李大妈惊叫起来,慌忙之
中跳到了村子中间的池塘里。
两个叹词连用,一般只在后面一个叹词后用叹号,因此,例句(5)的第一个感叹号应该改成逗
号。
(6)多壮观呀!杭州的钱江大潮。
(7)鼓动吧!风。
咆哮吧!雷。
闪耀吧!电。
叹句、祈使句的谓语前置时,叹号要放在末尾。
例句(6)、(7)的感叹号应为逗号,句号改成感叹
号。
(8)啊!这个地方多么奇妙啊。
句子前有叹词,后面是个感叹句,只在末尾用叹号。
例句(8)的感叹号应改为逗号,并放到句
子最后。
(三)顿号使用的错误
(9)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提出“抬龙头,摆龙尾,全身动”的经
济发展战略,旨在建设海上山东,促进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的全面发展。
有些并列词语相互联系紧密又为人们熟知,这些词组中间不用顿号。
例句(9)中的中西部属于
这类情况,中间不用顿号。
(10)我家住在天津市河东区、和睦北里。
(11)小岗岭在离屋
架峰六、七里的地方。
概数之间不用顿号,例句(10)“河东区”与“和睦北里”是归属关系,而非并列关系。
例句(11)
的“六七里”是概数,中间不能用顿号。
(12)我任教高三年级十一二班的时候,他是十一班的学习委员。
不是概数,而是相邻的两个数字,中间要用顿号,例句(12)中的“十一二”应该写为“十一、二”。
(13)《渴》的第一章就描述了分居漳河
两岸的河南河北某地
人民为争水而引发的
激烈纠纷。
两个意思连接不很紧密的词语之间应该用顿号点开,例句(13)的“河南河北”之间要使用顿号。
(14)过去、现在、
未来、上下、左右、中
国、外国,都是互相联
系、互相影响、互相制
约的。
并列结构内部又包含并列词语时,为了分清层次,有的用顿号的地方可以提升为逗号,例句(14)
的“未来”、“左右”后面要用逗号。
(15)哥哥经常给我讲他游泳啊、放牛啊、捉麻雀啊。
(16)小红的课桌上堆满复习参考用书,“物理精编”啊、“数学同步”啊、“政治大课
堂”啊、“英语天天读”啊……
词语之间带有“啊”、“哇”、“啦”、“呀”等语气词时,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不用顿号。
例句(15)、
(16)的顿号应改为逗号。
(17)一些外省市的小型水泥运输船,由于其吨位小、运输成本高、安全性能差而逐渐被淘汰,但因其价格低
廉,使用简便,大部分船被船民改建成“三无”居家船。
并列的短语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例句(17)中的顿号应为逗号。
(四)分号使用的错误
(18)中国这么多年来一直没有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一是“重术轻学”的传统对
我国科技政策的制定产生了不利影响;二是对基础研究投入过低。
(19)从一般意义上说,知识创造主要是通过两条途径进行的:一是教育;二是研究。
分号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有的虽是并列分句,但是句子中间再无较小的语音停顿,这种情况下还是用逗号。
例句(18)、(19)的分号应为逗号。
(20)在海边,他写浪花、礁石;在山顶,他写青松、老藤;在田野,他写春花、秋月;真可谓“远山近水皆有情”。
例句(20)“秋月”后的分号应为冒号,起到总结上文的作用。
(21)他大约只是觉
得苦,却又形容不出;沉默了片刻,便拿起烟管来默默地吸了起来。
(22)……好了,月亮上来了,却又让云遮去了一半;老远的躲在在树缝里,像个乡下姑娘,羞答答的。
(23)一个漂亮的姑娘,个儿要高,又不能太高;脸要白,又不能太白;要白里透红,又不能太红。
例句(21)、(22)的分号应该改为句号,因为前后不是并列关系的分句;例句(23)的“太白”后面的
分号都应改为逗号,前后句子虽然是并列关系,但它只是更小的程度上的并列,不能与前面的处于同一个层阶上。
(五)冒号使用的错误
(24)大学生兼职创收已不足为怪,温州师范学院学生小叶的兼职方式有点新鲜:和顾主从未谋面,只在自己寝室里敲桥键盘就可以赚钱,他一学期就赚大学四年的学费。
(25)在这充满无限
生机和希望的时刻,我们不由想起文坛泰斗巴金曾为本报题词:为繁荣创作摇旗呐喊,作为箴言,我们将一如既往地为之努力,锐意改革,不断进取,把文学报办得更好。
(26)天气预报的价值,并不像人们理解的那样简单:根据气温增减衣服,下雨打伞,刮风戴纱巾,从某种意义上讲,天气预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冒号主要起提示作用,提示范围一般要管到句子的末尾,不能只管到句子的中间。
例句(24)、
(25)和(26)中的冒号都只能管到句子的中间,因此,遇到这种情况,在使用冒号时,应该明白冒号管辖的范围。
例句(24)的“赚钱”、(25)的“呐喊”和(26)的“纱巾”后面都应该用句号。
(27)熊秉明喜欢小诗,李白《静夜思》他称之为:“不能再小的小诗”。
改为:
熊秉明喜欢小诗,李白《静夜思》他称之为“不能再小的小诗”。
或:
熊秉明喜欢小诗,李白《静夜思》他称之为:“不能再小的小诗。
”
转述的文字不能用冒号,例句(27)的冒号要去掉。
(28)林则徐宣称:“若鸦片一日未绝,本
大臣一日不回……”表示决心禁绝鸦片。
(29)老王来不及向他解释,只说了一声:“你看吧!”就走了。
文中只引用别人的一部分话,引文前不用冒号。
例句(28)、(29)的冒号要去掉。
(30)西湖博览会上,本市企业界的三大杰
出人物:宗庆厚、鲁冠球、何云东在一起谈笑风生。
改为:
西湖博览会上,本市企业界的三大杰出人物——宗庆厚、鲁冠
球、何云东,在一起谈笑风生。
西湖博览会上,本市企业界的三大杰出人物——宗庆厚、鲁冠球、何云东——在一起谈笑风生。
??
西湖博览会上,本市企业界的三大杰出
人物(宗庆厚、鲁冠球、何云东)在一起谈笑风生。
句中短暂停顿不能用冒号,例句(30)中的冒号应去掉。
(31)在班委会上,
班主任王老师宣布:“今后每个同学自学课必须做到三条:一是不能随便走动,二是不能交头接耳,三是不能看与学习无关的书。
”
同一个句子中不能用两个冒号,例句(31)的后一个冒号应改为逗号。
(32)“距离高考只
有三个半月了,”班主任老师说:“同学们一定要集中精力,循序渐进地学好各门功课。
”
引语中“某某说”后面不能用冒号,例句(32)中的冒号应改为逗号。
(六)引号使用的错误
(33)经济学家马歇尔有句格言:“知识是生产中最有力的发动
机”。
使用引号时,若是完整地引用原话,而引文又独立使用,则引文末尾的标点不能改动,并要写
在后引号内。
例句(33)的句号应该写在后括号内。
(34)虽然欧洲刚刚在“猎兔犬”2号上受挫,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制定雄心勃勃的“极光计划”。
引号引用的应该是一个完整的名词,不能把它隔开,例句(34)的后引号应加在“2号”后面。
(35)唐代大诗人杜甫曾写下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的名句。
(36)在老张“同志们,走吧!”的招呼声中,我们这支不大的队伍便冒着雨出发了。
引文不独立,引用的话只作为作者自己的话的一部分时,不管它是不是完整,后引号前都不能
有点号(问号、叹号除外)。
例句(35)引号里的句号应去掉,例句(36)是正确的。
(37)据克鲁普斯卡
娅说,列宁“从不凭记忆‘大致不差地’来叙述事实,他叙述事实是极其确切的。
”
引用的话作为句子的一部分,不管句子多长,句末点号应写在括号外,不能写在括号里面。
例句(37)的句号应写到引号外面。
(七)括号使用的错误
(38)猴子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他是船长的儿子。
)面前,把他的帽子摘了下来……
括号里面的解释文字最后不能用点号,例句(38)括号中的句号应该去掉。
(39)小小一块积木般大小的“云杉、板
材”,(注意:顿号用错了)居然卖到如此天价……
(40)金,泛指一切金属,如“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现在专指黄金。
(41)“勇气”号依靠
餐桌大小的太阳能电池板获得能源,在理想情况下每天最多可在火星上漫步20米,它的观测预计持续90个火星日。
(相当于地球上92天)
句内括号的点号应加在括号后面,不能加在前面,例句(39)、(40)的逗号和(41)的句号应该加到括号后面。
(42)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毛泽东选集》第814页)?
句外括号起到补充和注释全句的作用,句外括号放在正文的句末点号之后。
例句(42)的疑问
号应放在正文的句末。
(八)省略号使用的错误
(44)中国农民画的题材很广,有经史故事、神话传说、风俗人
情……等等,真实包罗万象。
用了省略号后,一般不接着用“等等”之类词,例句(44)的“等等”多余。
(九)书名号使用的错误
(45)《上海文学》新开《自由谈》一栏,本期刊登王安忆、陈丹青关于当代影视剧的长篇对谈《生活与故
事,故事与影视》之一,广征博引,分析精当。
书名号是用来标名书名、报名、期刊名、篇章名、剧目名、歌曲名和法规文件等名,例句(45)
中的“自由谈”是专栏,因此,不应用书名号,而改为引号。
(47)出版社在2004年第一季度社科新书
征订单上提醒邮购者:务必在汇款单上写清
姓名及详细地址,汇款
单附言栏内注明所购的书名、册数。
“2004年第一季度社科新书征订单”属于出版社发的文件,应该加上书名号。
(48)今天,《美丽天使》杂志社3位编辑来我市采访,请市府办小周安排一下。
比较:《读者》杂
志是一本……的书籍。
“xx杂志社”或“xx出版社”不用书名号。
有了“社”字就指单位了(不是指杂志或报纸的名称)了,因此,例句(48)中的书名号应去掉。
(十)经典题目
(49)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广西)
A.对于《雅思
IELTS考试》人们已耳熟能详,如今一个全新的同样来自英国的职业外语水平测试——《博思BULATS考试》,也已由国家人事部考试中心推出。
B.她独自一个人
在林间小路上走着、想着、感动着,几乎忘记了一切:已分不清天上淅淅沥沥飘洒着的是雨还是雪?也不知道自己脸上缓缓流淌着的是水还是泪?
C.19岁的女大学
生在《幸运52》节目中连续七次夺魁引起了媒体的好奇。
有的请她讲:“如何多才多艺”;有的追问她:“怎样身兼数职”;还有的让她讲什么都行……
D.《新华字典》是
我国第一部现代汉语规范字典,由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魏建功主持编纂。
正因为是“大家编小书”,才使得一本小小的工具书历经数十年而不衰。
【解析】
A项“《雅思(IELTS)考试》” 和《博思BULATS考试》,不是书名,将书名
号改为双引号;
B项,全部顿号改为逗号,问号前一个改为逗号,后一个改为句号,因为都是陈述语气。
C项“《幸运52》” 不是书名,将书名号改为双引号,冒号去掉。
典型错误
(50)1.这种白内障冷冻摘除器,具有制冷、解冻迅速、操作方
便、安全性能高等特点。
2.斯汤达的《红与黑》、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狄更斯的《双城记》等都是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
2句标点正确。
3.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
4.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
(51)1.省教育厅在给孙旗屯村建造的
纪念碑上刻着八个大字:“办学功绩,永垂青史”。
2.省教育厅在给孙旗屯村建造的纪念碑上刻着:“办学功绩,永垂青史”八个大字。
3.省教育厅在给孙
旗屯村建造的纪念碑上刻着“办学功绩,永垂青史”八个大字。
4.省教育厅在给孙旗屯村建造的纪念碑上刻着八个大字:“办学功绩,永垂青史。
”
(52)1.“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这句话原是出自王实甫的《西厢记》。
2.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这句话原是出自《西厢记》的。
3.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这句话原是出自《西厢记》的。
4.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这句话原是出自《西厢记》的。
(53)1.辛弃疾的《青玉案》描写的是市民元夕观灯(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的情景。
2.辛弃疾的《青玉案》描写的是市民元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