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临床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2018 年第 5 卷第 10 期2018 Vol.5 No.10
37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临床分析
程习功,马世俊
(新疆哈密十三师红星医院,新疆 哈密 839000)
【摘要】目的 研究并分析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时使用综合性治疗措施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92例,通过区组随机化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综合性治疗措施。
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在健康简表评分方面,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P 均<0.05。
结论 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综合性治疗措施能够显著提升临床治愈率,改善患者健康状态,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老年患者;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自发性气胸;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56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8.10.37.02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主要病理改变,会导致患者出现咳嗽、呼吸困难、咯痰等症状[1]。
而自发性气胸是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主要并发症,二者合并出现会进一步加重患者病情,甚至危及其生命[2]。
在本次研究中,给予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综合性治疗措施,现报道 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92例,通过区组随机化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6例),其中,对照组男34例,女12例;年龄在61岁~8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9.9±5.7)岁;22例闭合性气胸,15例交通性气胸,9例高张性气胸。
观察组男33例,女13例;年龄在61岁~8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9.8±5.7)岁;23例闭合性气胸,15例交通性气胸,8例高张性气胸。
两组基线资料均无统计学 差异。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综合性治疗措施,通过胸部CT 、X 线胸片或者穿刺手法进行诊断。
给予患者止咳祛痰治疗、抗感染治疗,确保其呼
吸道的通畅。
给予胸腔闭式引流,使患者胸腔当中淤积的气体得到有效排除,使其肺组织重新张开且功能恢复。
若患者肺压缩体积较为不明显,应给予密切观察;若患者合并支气管哮喘,应给予抽气减压。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不同的治疗措施。
1.3 评价指标
将临床疗效、健康简表评分作为本次研究的评价指标。
显效标准:患者症状改善,实验室检查结果均恢复正常;有效标准:患者症状缓解,实验室检查结果基本正常;无效标准:患者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均存在异常或死亡[3]。
健康简表评分通过SF-36量表进行评估,包括健康指数、情感指数、生活满意度等多个维度,满分均为10分[4]。
1.4 统计学方法
SPSS 22.0处理数据,过程中计量资料由t 检验,计数资料由卡方检验,若P <0.05,则提示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在健康简表评分方面,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P 均<0.05。
见表1、表2。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n (%)]
组别n 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对照组4623(50.00)12(26.09)11(23.91)35(76.09)观察组46
36(78.26)8(17.39)2(4.35)44(95.65)卡方7.986 1.0227.2567.256P
0.005
0.312
0.007
0.007
38
2018 年第 5 卷第 10 期2018 Vol.5 No.10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表2 两组健康简表评分对比(x ±s ,分)
组别n 健康指数情感指数生活满意度对照组46 6.33±1.43 4.75±1.05 5.32±1.04观察组46
8.96±1.017.92±1.418.85±1.13T 值7.8069.37011.944P
0.001
0.001
0.001
3 讨 论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一旦合并自发性气胸,会加快其病情变化,使病情更加复杂,提高呼吸衰竭的发生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该疾病在老年患者当中多见,他们由于基础性疾病较多,机体的抵抗力降低,因此临床干预难度更大[5]。
在本次研究中,给予观察组综合性治疗措施,经对比,观察组的临床疗效、健康简表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均<0.05。
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的临床干预中,常规治疗通常是在患者身体出现明显不适时才继续检查和干预,较为被动,并没有对患者体征进行实时监测,对患者的病因也没有给予深入的、全面性的分析和考虑。
而综合性的治疗措施则化被动为主动,做到了早预防、早发现、早干预,对患者体征进行实时监测,通过全面检查以及专业医师
的诊断分析提前预防不适的出现,并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实时的修改及完善,进而有效提高了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病死率。
综上所述,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综合性治疗措施能够显著提升临床治愈率,改善患者健康状态,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永靖,许舜,彭磊磊,等.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
发性气胸的治疗[J].东南国防医药,2016,18(06):591-593.[2] 高学祯.42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临
床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上半月),2014,06(03):30-31.[3] 李正兴,蒋国强.积极诊疗措施对治疗老年慢性阻塞
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15(20):1-2.
[4] 杨 丹,刘士林,刘 勇,等.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
发自发性气胸的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 09(20):7-8.
[5] 陈 郴,焦赫,王晓光,等.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
自发性气胸72例临床观察[J].大家健康(上旬版),2017, 11(03):127-128.
本文编辑:王雨辰
(9.24±4.19)d ,对照组为(14.01±3.32)d ,t =5.500,P =0.001;观察组的肺炎发生率为26.32%,对照组为28.95%,x 2=0.066,P =0.798;观察组病死率为2.63%,对照组为15.79%,x 2=3.934,P =0.047。
目前针对重症脑外伤的救治措施为气管切开术和气管插管术,气管插管通过气管内麻醉对患者进行抢救,确保其上呼吸道保持通畅,但是该方式会对患者的咽喉造成损伤,进而限制治疗效果[4]。
而气管切开术能够避开以上缺陷,对机体的损伤小,而且在建立人工气道后能够使用呼吸机进行辅助治疗,从而有助于护理工作的开展。
此外,患者在接受气管切开术后短时间内能够恢复进口进食,缩短呼吸机的使用时间,因此能够降低呼吸肌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治疗效果更好[5]。
综上所述,在重症脑外伤患者的治疗过程中,
气管切开术能够使患者尽快恢复自主呼吸,病死率更低,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任光辉.气管切开术治疗重症脑外伤的临床观察[J].中国
社区医师,2015,16(20):18-18,20.
[2] 武金程.气管切开术在重症脑外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
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4,23(11):72-73.
[3] 刘平非.气管切开术与插管术在重症脑外伤中应用的比
较[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1(09):43-45.[4] 黄海涛,夏细建.重症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术的治疗效果
分析[J].当代医学,2014,25(28):16-16,17.
[5] 邱成天,于宏伟.气管切开术治疗重症脑外伤的临床治疗
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04):51-52.
本文编辑:王雨辰
(上接3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