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精品教案— 开花和结果
七年级生物教案《开花和结果》

七年级生物教案《开花和结果》一、教学目标1.理解植物的生殖过程,学习植物的开花和结果;2.掌握植物的花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3.了解不同的花的形态和颜色对花的传粉媒介的吸引作用;4.掌握植物的传粉方式及其重要性;5.培养学生对植物繁殖过程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植物的开花和结果;2.植物花的结构及其功能;3.花的吸引传粉媒介的方式;4.植物的传粉方式及其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植物的开花和结果过程;2.植物花的结构及其功能;3.掌握植物的传粉方式及其重要性。
教学难点1.对植物的传粉方式及其重要性的深入理解;2.掌握植物彼此间的花的互补现象。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投影仪、模型图、教具等;2.学生准备:教科书、笔记本等。
五、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5分钟)使用一张展示植物开花和结果的图片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向学生提问,引发他们对植物繁殖的思考。
Step 2: 学习植物的开花和结果(20分钟)1.通过PPT和教科书,教师向学生介绍植物的开花和结果过程,包括花蕊的形成和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的功能等内容。
2.教师通过示意图,让学生观察和描绘不同植物的花蕊并标明各部分的功能,加深对植物花的结构与功能的理解。
Step 3: 探究花的吸引传粉媒介的方式(20分钟)1.教师通过PPT和实物模型,向学生介绍花的形态和颜色对不同传粉媒介的吸引作用。
2.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和实验,观察不同花的形态和颜色,并记录吸引传粉媒介的方式,例如花形、花色等。
3.学生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总结花的形态和颜色对传粉媒介的吸引程度。
Step 4: 掌握植物的传粉方式及其重要性(30分钟)1.教师通过PPT,向学生介绍植物的传粉方式,包括风传、昆虫传、动物传和自花传粉等。
2.学生活动: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由每个小组选择一种传粉方式进行研究,并制作海报或PPT进行展示,呈现各种传粉方式的重要性和特点。
生物《开花和结果》教案

生物《开花和结果》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开花和结果的基本概念及其意义;
2.掌握开花和结果发生的过程;
3.了解开花和结果的调节机制;
4.知道开花和结果的重要性及其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开花和结果的过程和调节机制;
难点:开花和结果的调节机制及其生命科学应用。
【教学方法】
讲授、问答、讨论、实验演示等。
【教学内容及流程】
一、开场(5分钟)
1.引入:“大家知道,植物有时候会开花结实,这是非常神奇的事情,我们今天就来研究一下开花和结果的机制。
”
二、知识传递(30分钟)
2.讲述开花和结果的基本概念及意义。
并让同学们思考开花和结果对生物生活的意义。
3.介绍开花和结果的过程,并让同学们看实验演示。
4.讲解开花和结果的调节机制。
5.总结开花和结果的重要性及其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
三、思考练习(25分钟)
6.问答与小组讨论,探究一下植物中开花和结果的差异及其原因。
7.演示实验,观察生物在不同环境下开花结果的变化。
四、课堂展示(10分钟)
8.学生代表发言,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及体会。
【教学效果评估】
1.学生是否理解开花和结果的基本概念及过程。
2.能否较好地掌握开花和结果的调节机制。
3.是否能够对开花和结果的意义及生命科学应用进行有思考的
探究。
4.学生能否通过实验观察生物在不同环境下的开花和结果情况,通过演示表达自己的想法。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3.2.3开花和结果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开花和结果的概念及其在植物生命周期中的重要性。
-学生能够描述开花的过程,包括花蕾形成、花瓣开放、雄蕊和雌蕊的结构功能。
-学生能够解释传粉、受精过程以及如何导致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2.掌握植物生殖的基本原理,并能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释实际生活中的植物繁殖现象。
5.强化概念图和思维导图的应用,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引导学生使用概念图和思维导图整理学习内容,将零散的知识点系统化,形成清晰的知识结构和网络。
6.实施形成性和总结性评价,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效。
-通过课堂提问、实验报告、小组讨论和个人作业等多种形式,评价学生在知识掌握、技能运用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表现。
2.各小组汇报观察结果,分享对植物传粉和受精过程的理解。
3.教师引导各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不同植物的传粉方式有哪些?它们是如何适应这些传粉方式的?
-传粉和受精过程对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哪些影响?
-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对于植物的开花和结果有何意义?
(四)课堂练习
1.设计一份关于开花和结果的知识检测题,包括填空、选择、简答等题型,检验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
5.家庭作业:完成课后练习册中关于开花和结果的相关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6.预习作业:预习下一节课内容,了解植物生长发育的其他相关知识,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作业要求:
1.学生需按时完成作业,保持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2.观察作业和小论文需注重实事求是,体现科学探究精神。
3.概念图和思维导理和记忆。
2.研究作业: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所观察植物的传粉策略与适应环境的关系,撰写一篇小论文,不少于300字。
3.2.3开花和结果教学设计七年级生物人教版上册

4.搜集资料,了解我国特有的珍稀植物的开花和结果特点,以及它们在生态保护中的重要性,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这些作业旨在引导学生将课堂所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新能力。同时,通过分享和交流,提高学生的表达沟通能力,增强他们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希望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感受到生物学的魅力,激发他们对科学探究的热情。
c.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的记忆。
d.课后拓展:布置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如观察并记录某种植物从开花到结果的全过程,培养学生持续关注和探究生物现象的习惯。
4.教学评价:
a.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和成长。
b.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多种形式,全面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四)课堂练习
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我设计了以下课堂练习:
1.观察校园内的植物,辨识它们的开花和结果特点。
2.列举三种不同类型的果实,并说明它们的传播方式。
3.根据花的结构,判断其属于两性花还是单性花。
(五)总结归纳
在课堂尾声,我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了总结。首先,我强调了植物开花和结果在生物繁衍中的重要性。其次,我回顾了花的结构和功能,以及果实的形成与传播。最后,我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将生物学知识与实际相结合。
(二)讲授新知
1.开花的概念与过程
我通过实物展示和动画演示,向学生讲解了开花的概念、过程和意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了解到花朵是植物进行繁殖的重要器官,而开花是植物繁衍后代的关键环节。
2.花的结构与功能
七年级生物上册《开花和结果》教案

七年级生物上册《开花和结果》教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的开花和结果是生物繁殖的过程。
2. 引导学生关注植物开花和结果的现象,培养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植物开花和结果的概念。
2. 植物开花和结果的过程。
教学难点:1. 植物开花和结果的生理机制。
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植物开花和结果的实物标本或图片。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植物开花和结果的实物标本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这一现象。
2. 讲解概念:讲解植物开花和结果的概念,解释开花和结果的意义。
3. 分析过程:讲解植物开花和结果的过程,包括花蕾形成、花的开放、传粉、受精、果实形成等步骤。
第二章:花的结构与功能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花的结构和功能,理解花是植物繁殖的重要器官。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教学重点:1. 花的结构。
2. 花的功能。
教学难点:1. 花的各部分结构的名称和功能。
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花的实物标本或图片。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花的实物标本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花的结构。
2. 讲解花的结构:讲解花的各部分结构,包括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等,并解释其功能。
3. 观察和描述:让学生观察花的实物或图片,并描述花的结构和功能。
第三章:传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传粉的概念和过程,理解传粉对植物繁殖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1. 传粉的概念。
2. 传粉的过程。
教学难点:1. 传粉的方式和机制。
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传粉的实物标本或图片。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传粉的实物标本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传粉的现象。
2. 讲解传粉的概念:讲解传粉的概念,解释传粉对植物繁殖的重要性。
3. 分析传粉的过程:讲解传粉的过程,包括花粉的释放、传播和受精等步骤。
第四章:受精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受精的概念和过程,理解受精对植物繁殖的重要性。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3.2《开花和结果》教学设计

1.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2.利用多媒体、实物等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3.设计课堂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4.组织课后实践活动,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教学方法:采用教师总结、学生复述等方式,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形成系统化的认识。
五、作业布置
1.书面作业:
(1)绘制一朵花的结构图,标注各部分名称及功能。
(2)简述传粉和受精过程,以及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常见的植物繁殖现象。
2.实践活动:
(1)观察身边的植物,了解它们的开花和结果过程,记录观察结果。
2.课后作业: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实践活动: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检验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期末考试:设置与开花和结果相关的考题,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自然界充满好奇,对生物学有较高的兴趣。在之前的课程中,学生已经学习了植物的基本结构和生长过程,为本章节的学习奠定了基础。然而,学生对花的结构和繁殖过程的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章节的学习来进一步拓展知识。
2.教学意图:通过美丽的花卉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开花和结果的过程,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
(1)介绍开花和结果的概念、意义。
(2)详细讲解花的结构、功能,如花梗、花托、花瓣、雄蕊、雌蕊等。
(3)阐述传粉、受精过程,以及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植物的开花和结果教案

植物的开花和结果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植物的开花和结果的过程和机制;2.掌握植物开花和果实形成的条件和影响因素;3.学会观察和描述植物的开花和果实形成过程;4.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实验能力。
教学重点:1.植物开花的过程和机制;2.植物果实的形成条件和影响因素;3.植物开花和果实形成的观察和实验方法。
教学难点:1.理解不同植物的开花方式和机制;2.探究植物果实形成的条件和调控机制。
教学准备:1.植物开花和果实形成的相关图片资料;2.实验材料和仪器:显微镜、玻璃片、刀子、塑料袋等;3.示范植物的花朵和果实样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展示植物开花和果实形成的照片,引起学生对此话题的兴趣;2.提问:你了解植物开花和结果的过程吗?有哪些植物你知道是开花植物?二、植物开花的过程和机制(40分钟)1.介绍植物开花的过程和机制,并带领学生学习相关的植物生理知识;2.观察具有明显花序的植物花朵,如百合花和玫瑰花,描述它们的花冠、花瓣、花萼和雄蕊等结构;3.利用显微镜观察植物花药中的花粉和花丝,讲解植物的传粉方式,引导学生讨论不同植物的传粉方式;4.分组讨论:为什么有些植物需要人工或昆虫等传粉才能结果?并总结出不同传粉方式的优势和劣势。
三、植物果实的形成条件和影响因素(30分钟)1.介绍植物果实的形成条件和影响因素,并引导学生思考植物果实的种类和功能;2.示范实验:选取不同植物的花朵,如豌豆花和苹果花等,观察其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等结构,并将花部剪断放置在塑料袋中,观察果实的形成过程;3.学生尝试自己设计并进行实验,观察比较不同处理条件下果实的形成情况,并讨论植物果实形成的条件和调控机制。
四、植物的开花和结果的观察和实验方法(30分钟)1.培养学生观察植物开花和果实形成的能力,指导学生选择和使用合适的工具和方法,如显微镜、放大镜、标本等;2.分组进行实验:选取不同植物样本,观察它们的开花过程,并记录开花的时间和现象;3.设计观察实验:选择不同植物进行观察,并改变温度、光照、水分等条件,观察其对植物开花和果实形成的影响,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
(精品教案)《开花和结果》讲课稿(精选5篇)

(精品教案)《开花和结果》讲课稿(精选5篇)帮大伙儿整理的《开花和结果》讲课稿(精选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恭敬的各位领导:我讲课的题目是开花和结果。
我之因此挑选这一课题,缘故有两个:一是开花和结果是被子植物也算是我们通常所讲的绿XXX开花植物一生中很重要的两个生理过程,体现的是植物的繁殖。
二是被子植物的受精过程和果实种子的形成是重点,更是难点,我想经过有效的课堂设计和电子白板来突破重点和难点。
这是这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对于知识目标我就别再赘述了,我想谈的重点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是经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形成结构和功能相习惯的理念。
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讲课将环绕它们展开。
下面我开始教学过程的讲课:大伙儿看到这是几种植物的花,我能够利用白板依次展示,这个地方只展示其中一种植物的花,然后经过一句话,花是漂亮的,植物开花竟然仅仅是为了让人观赏吗?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三节开花和结果,导入新课。
教材安排本节课正值桃花盛开的季节,所以在课前我要求学生按小组采集桃花标本,并依照教材认识花的基本结构,在课堂上利用白板的可书写功能来检验学生的预习效果。
这个地方只展示其中一具——花丝。
在完成认识花的基本结构之后,我将提出两个咨询题让学生举行考虑与探索。
1、从花的外形、部位、名称并依照我们的日子常识考虑花的各部分有啥功能?2、花的最重要部分是啥?为啥?学生必须是先考虑,后讨论,在一定独立思维的基础上的讨论,才干是较深层次上的讨论。
花的最重要部分是雌蕊和雄蕊,因为它与果实、种子的形成紧密相关。
花的传粉、受精离别开雌蕊和雄蕊。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传粉和受精。
大伙儿看这是一树桃花,看到这个地方我想到一具词“招蜂引蝶”,桃花是漂亮的,因此它能招蜂引蝶,然而蜜蜂蝴蝶别单纯是因为桃花的漂亮而来,那还为啥呢?引导学生总结出芳香的气味和甘甜的花蜜,并谈到像桃花如此依赖昆虫来为它传粉的花,属于虫媒花。
花是漂亮的,但并别是所有的花基本上漂亮的,比如玉米。
初中生物开花和结果教案

初中生物开花和结果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了解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掌握开花和结果的生物学知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兴趣,积极参与实验和讨论。
二、教学内容:
1. 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
2. 开花和结果的生物学知识
三、教学步骤:
1. 导入:
通过观察花朵和果实的图片,让学生思考植物是如何进行开花和结果的。
2. 学习:
(1)讲解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包括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开花结果等阶段。
(2)讲解开花和结果的生物学知识,包括花的结构和功能、授粉过程以及果实的形成。
3. 实验展示:
进行植物开花结果的实验展示,让学生亲身体验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4. 深化讨论:
引导学生讨论植物的开花和结果与生物形态结构、功能的关系,探讨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性。
5. 总结:
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四、作业安排:
布置植物观察实验作业,让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记录观察结果并进行总结。
五、教学反馈:
通过作业和课堂讨论,检查学生对植物开花和结果知识的掌握情况,并给予指导和反馈。
六、教学评价:
根据学生的表现和作业情况,评价学生对植物开花和结果知识的掌握程度,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七年级生物上册《开花和结果》教案

七年级生物上册《开花和结果》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开花和结果的过程,掌握植物的生殖生物学知识。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3.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观念,提高学生的生命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开花和结果的过程,果实与种子的形成。
2. 教学难点:开花和结果的生物学原理,果实与种子的结构。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开花和结果的过程。
2. 利用实物观察、图片展示、视频播放等多种教学手段,直观地展示开花和结果的过程。
3. 采用分组讨论、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实物花朵和果实,用于观察和讲解。
2. 准备相关图片和视频,用于辅助教学。
3. 准备教学PPT,包括开花和结果的过程、果实与种子的形成等知识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实物花朵和果实,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开花和结果过程。
2. 讲解开花和结果的过程:详细讲解开花和结果的生物学原理,包括花蕾发育、花的结构、传粉、受精、果实和种子的形成等。
3. 观察与分析:让学生观察实物花朵和果实,分析其结构,引导学生理解果实与种子的形成过程。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开花和结果的过程,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
5.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开花和结果的生物学意义,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和生命意识。
6. 布置作业:让学生绘制开花和结果的过程图,加深对果实与种子形成过程的理解。
7.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内容:1. 让学生了解植物的传粉方式,掌握传粉的生物学原理。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植物的传粉方式,传粉的生物学原理。
2. 教学难点:传粉的生物学机制,传粉的效果影响因素。
八、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植物的传粉方式。
七年级生物上册《开花和结果》教案

七年级生物上册《开花和结果》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开花和结果的基本过程,掌握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对生物现象的探究兴趣。
3.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念,认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1. 植物的开花过程2. 植物的传粉和受精3. 果实的形成和发育4. 种子的形成和结构5. 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植物开花和结果的过程,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2. 教学难点:传粉、受精过程以及种子结构的解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植物开花和结果的过程。
2. 利用多媒体演示和实物观察,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传粉、受精和果实、种子的形成。
3.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 开展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植物开花和结果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植物开花和结果的基本过程。
3.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植物开花、传粉、受精、果实形成和种子结构等内容。
4. 实物观察:展示植物果实和种子,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其结构。
5. 实验操作:组织学生进行植物传粉和受精的实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6. 小组讨论:让学生围绕植物开花和结果的意义展开讨论,培养合作意识。
7. 总结提升: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8.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开花和结果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观察、操作和总结能力。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果实和种子形成过程的理解和记忆。
七、教学拓展1. 参观植物园或果园,观察不同植物的开花和结果现象。
2. 开展植物繁殖方式的调查,了解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在自然界中的应用。
八、教学反思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开花和结果说课稿一等奖5篇

开花和结果说课稿一等奖5篇【篇一】开花和结果说课稿一等奖(一)地位作用《开花和结果》是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
“开花和结果”是被子植物一生中最重要的生理活动,花和果实又是植物体重要的传种接代器官,是本章的重点。
识别花的结构是学生了解植物生殖的基础,也是识别植物种类的重要依据。
因此本节对于八年级下的《生物生殖》、《生物分类》的学习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概述花的主要结构。
(2)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
(3)阐述花、果实和种子的关系。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主动建构知识的能力。
(2)提供可以充分展示自我的平台,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化“抽象”为“形象”,增强学生的记忆能力,提高学习的效率。
3、情感目标:(1)体验学习生物的快乐。
(2)认同花、果实、种子对被子植物传种接代的重要意义,培养爱花、爱自然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花的主要结构。
(实现其他教学目标的前提)2、受精的过程。
(有性生殖的必需过程)3、花、果实和种子的关系。
难点:1、受精的过程。
2、受精后子房的发育。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很少有机会看到从开花到结果的全过程,某些微观的过程在课堂中也难以通过实验观察,所以学生容易对传粉、受精、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等抽象的内容缺乏感性的认识。
因为难以与生活经验相联系,学习起来也容易感觉乏味。
3、本课涉及的知识点多,知识密度大,在学生缺乏生活体验的情况下,用只一节课来讲清、讲透很有难度。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对教学对象的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发现七年级学生有以下特点:1、喜欢新奇刺激的事物。
2、课堂参与的程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3、思维活跃但抽象思维薄弱。
1、教学方法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利用各种学习资料,借助各种手段,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的。
为了将学习一系列纷繁、枯燥、零散、抽象的内容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主动学习的需要,我针对学生的特点,创设不同层次的教学情境。
七年级生物教案 开花和结果9篇

七年级生物教案开花和结果9篇开花和结果 1一、教材分析有关开花和结果的知识,在教材中,占一节课的内容,知识高度浓缩,突出了花与果的关系以及从开花到结果的过程。
这给教师和学生留下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
新课标倡导探究性学习,在本课怎样才能突破过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重知识概念理论的讲解,而忽视学生的思考与接受,引导学生一步步探究结论、自己获取知识?在这节课中我认为把握课文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系,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学生思维特点的问题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关键。
二、学情分析学生对开花和结果现象比较熟悉,但对花的基本结构以及果实和种子的如何形成知道得并不多,尤其是传粉和受精的过程比较复杂抽象,如果单凭讲解,学生是难以理解的,因此可采用多种方式,例如模型、多媒体课件等,使抽象知识形象化,以有利于学生的理解。
另外由于季节原因,找不到正在盛开的桃花,一可以启发学生回忆平时见到的被子植物的花,二是让每生准备一支康乃馨,三是结合教科书以及多媒体课件中展示的彩图进行联想和观察。
三、教学目标:根据课标、教材及学生的特点知识与技能:1、概述花的主要结构2、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说明花与果实和种子的关系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花、果实、种子,对被子植物传种接代的重要意义,养成爱花习惯重点:概述花的主要结构,阐明花与果实和种子的关系。
难点: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阐明花与果实和种子的关系四、教学媒体和教学技术选用:本次教学需要教具模型、实物教具和多媒体课件的辅助。
教具模型桃花的模型;实物教具指各类果实种子等。
(学生自备)五、教学设计思路:本课的知识点小标题分别是:花的结构、传粉和受精、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这三个小标题之间有什么联系,要把它们串成一条线才有助于学生的思考和探究。
经过认真分析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到课文重点是花与果的关系。
若在导言中通过设计情境引导学生根据课题“开花和结果”提出问题,学生很自然就会提出:“开花和结果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开花之后会结出果实?”这些问题恰是本课要学生解决的重点问题,而在上课伊始阶段由学生自己发现、提出,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明确学习目标,自主进行探究。
初中生物教案开花和结果

初中生物教案开花和结果
教学目标:
1. 了解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开花和结果的基本原理
2. 能够描述植物开花和结果的整个过程
3. 能够观察和分析不同植物的开花和结果过程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植物的开花和结果过程
难点:植物的授粉和受精过程
教学准备:
1. PowerPoint课件
2. 植物标本
3. 实验器材:显微镜、载玻片、荷叶、显微镜玻片、玻璃瓶、花粉、活水蚁、取毛巾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 观察植物标本,引出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开花和结果话题
二、植物的开花过程(15分钟)
1. 讲解植物的开花过程:花蕾的形成、花瓣的展开、雄蕊和雌蕊的生长发育
2. 展示实验:观察荷叶中的花粉和花蕊,在显微镜下观察花蕊的结构
三、植物的结果过程(15分钟)
1. 讲解植物的结果过程:授粉和受精、果实的生长和成熟
2. 展示实验:在花粉上放置活水蚁,观察受精情况
四、开展实验(15分钟)
1. 学生自行观察不同植物的开花和结果过程,记录观察结果和心得体会
五、总结反思(5分钟)
1. 学生分享实验结果和心得
2. 总结植物的开花和结果过程的重点和难点
六、作业布置(5分钟)
1. 完成相应课外阅读,写一份有关植物生长的小结
2. 收集不同植物的花朵和果实,进行观察和比较教学结束。
开花和结果初中生物教案

开花和结果初中生物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开花和结果的概念;2. 掌握开花和结果的过程;3. 能够分析开花和结果的生理过程。
【教学重点】:1. 开花的过程;2. 结果的形成;3. 开花和结果的生理过程。
【教学难点】:1. 开花和结果的关系;2. 生理过程的理解;3. 开花和结果的影响因素。
【教学准备】:1. 教材:《初中生物》等;2. 多媒体教学设备;3. 实验器材:植物标本、显微镜等;4. 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等展示植物的开花和结果过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讲解开花和结果的概念(10分钟)1. 讲解开花和结果的概念;2. 引导学生思考开花和结果的意义;三、探究开花的过程(15分钟)1. 讲解植物的生殖器官;2. 示范植物开花的过程;3. 学生观察植物标本,探究开花的生理过程;四、分析结果的形成(15分钟)1. 讲解授粉和受精的过程;2. 示范授粉和受精的实验;3. 学生分析结果的形成机制;五、总结开花和结果的生理过程(10分钟)1. 总结开花和结果的生理过程;2. 引导学生思考生物性别在生殖中的重要性;六、小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1. 小结本节课内容;2. 布置查找植物开花和结果过程的资料。
【板书设计】:开花和结果- 概念:植物的生殖过程- 开花的过程- 结果的形成- 生理过程分析【教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开花和结果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学会了分析开花和结果的生理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实例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实验,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在教学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七年级生物教案《开花和结果》

七年级生物教案《开花和结果》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花的结构和功能,理解开花和结果的过程。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生物的兴趣,培养热爱生命、关爱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花的结构、开花和结果的过程。
2.教学难点:开花和结果的具体过程及其相互关系。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展示美丽的花朵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花的美丽。
2.提问:你们知道花的结构吗?花是如何开花的?引导学生思考。
二、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花的结构。
2.分组讨论:花的主要结构有哪些?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三、课堂讲解1.讲解花的结构,包括花托、花柄、花瓣、雄蕊、雌蕊等部分。
2.讲解各部分的功能,如雄蕊产生花粉,雌蕊产生胚珠等。
3.通过多媒体展示花的生长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开花的过程。
四、课堂讨论1.提问:花是如何完成传粉和受精过程的?2.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分组讨论传粉和受精的过程。
五、实验观察1.发给学生实验材料,如鲜花、放大镜等。
2.指导学生观察花的结构,尝试找到传粉和受精的部位。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提问:花的结构有哪些部分?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二、课堂讲解1.讲解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2.通过多媒体展示果实和种子的生长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结果的过程。
三、课堂讨论1.提问: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与传粉和受精有什么关系?2.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分组讨论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四、案例分析1.给学生发放案例分析材料,如不同植物的果实和种子图片。
2.让学生观察并分析不同植物的果实和种子的特点,探讨其适应性。
五、课堂小结2.强调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与传粉和受精的关系。
六、作业布置1.根据课堂内容,绘制花的结构图。
2.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反思2.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1.花的结构和功能。
八年级生物《开花与结果》教案1

八年级生物《开花与结果》教案1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a.了解植物的繁殖方式,特别是有花植物的开花与结果过程;b.掌握有花植物的开花与结果的基本原理。
2.能力目标:a.能够描述有花植物的开花与结果的过程;b.能够分析有花植物的开花与结果的原理。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植物繁殖以及大自然的喜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a.有花植物的开花与结果的过程;b.有花植物的开花与结果的原理。
2.教学难点:b.有花植物的开花与结果的过程。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a.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桌上的一盆花卉。
b.引导学生注意花的外部结构特征,如花瓣、花蕊等。
2.感知(15分钟)a.呈现多种不同的有花植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植物的外部结构特征。
b.引导学生发现有花植物的营养器官与生殖器官,并讨论它们之间的关系。
3.学习(40分钟)a.介绍有花植物的开花与结果的基本过程,包括传粉、授粉、花受精、胚珠发育和成熟等阶段。
b.介绍有花植物的开花与结果的基本原理,包括花的结构与功能、花的授粉方式、花的受精过程等。
并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
c.结合课堂实验或观察,让学生亲自观察和感受开花与结果的过程,加深学生对植物繁殖过程的理解。
4.拓展(20分钟)a.给学生分发有关植物繁殖的参考资料,要求学生在课后阅读并总结有花植物的繁殖方式和特点。
b.鼓励学生在家中或校园中观察植物的开花与结果过程,并记录下来,可以拍照或画图。
5.小结(5分钟)总结本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有花植物的开花与结果对生物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关注和保护植物的意义。
四、教学手段1.多媒体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有花植物的图片和视频,并进行讲解和讨论。
2.实验观察手段: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和实验,通过实际操作感受有花植物的开花与结果过程。
3.讨论与分析手段: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帮助学生理解有花植物的开花与结果的原理。
五、教学评估1.课堂表现评估: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回答问题的准确性、积极参与讨论等,进行评估。
初中生物开花结果教师教案

初中生物开花结果教师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植物的生殖结构及其功能。
2. 理解植物的开花结果过程。
3. 掌握植物的繁殖方式及其特点。
二、教学内容
1. 植物的生殖结构:雄蕊、雌蕊、花瓣、花萼。
2. 植物的开花结果过程:授粉、受精、结实。
3. 植物的繁殖方式:有性繁殖、无性繁殖。
三、教学准备
1. 讲义及课件。
2. 实验器材:显微镜、玫瑰花、百合花、十字花科植物等。
3. 实验材料:花蕊、种子、果实等。
4. 图片资料:植物的生殖结构图片。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植物的不同花卉,带领学生讨论植物的开花结果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2. 讲解:介绍植物的生殖结构及其功能,引导学生了解植物的开花结果过程。
3. 实验:观察不同花卉的生殖结构,通过显微镜观察花蕊中的花药、花粉等。
4. 分组讨论:分组讨论植物的繁殖方式,并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不同植物的繁殖特点。
5. 总结:总结植物的开花结果过程,强调植物的繁殖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写一篇关于植物开花结果的小论文。
五、教学延伸
1. 组织学生进行植物标本制作实践活动。
2. 参观植物园或农场,了解不同植物的繁殖方式及其应用价值。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激发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和好奇心,让他们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提升。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使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以上是初中生物开花结果教师教案范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生物课开花和结果教学设计三篇

生物课开花和结果教学设计三篇生物课开花和结果教学设计三篇花的结构,传粉和受精,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花的结构这部分新名词比较多,学生不易记住,受精的过程及子房的发育过程较为抽象,学生不易理解。
以下职场和大家分享相关的生物课开花和结果教学设计资料,欢迎你的参阅。
生物课开花和结果教学设计一一、教材分析本课题依据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生物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三节《开花和结果》。
本章讲述的是被子植物的一生:其中包括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开花和结果。
本节是本章的第三节,是在前面学习了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植物的开花和结果。
本节内容分为三个部分:花的结构,传粉和受精,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花的结构这部分新名词比较多,学生不易记住,受精的过程及子房的发育过程较为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因此,教师必须要让抽象知识形象化,巧妙引导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概述花的基本结构。
②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
③阐明花、果实和种子三者之间的关系。
2、能力目标提高观察能力,提出问题能力,讨论交流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等。
3、情感与态度价值观①认同花、果实、种子对于被子植物传种接代的重要意义。
②培养爱花护花的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雄蕊和雌蕊(花蕊)与果实和种子形成的关系。
2、受精的过程及受精后子房的发育。
3、培养爱花护花的好习惯。
四、教学方法观察与讨论交流相结合的教学法,利用多媒体和多种活动相结合,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掌握抽象的知识。
五、教学过程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第三节《开花和结果》播放花的图片,师生一起欣赏。
鼓励学生踊跃提出问题,最后教师引出课题。
欣赏花,感受花给人类带来美的享受,同时踊跃发言。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交流能力。
一、花的结构利用鲜花,引导学生按照从下向上,由外向内的顺序观察,并说出花的基本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开花和结果
教学目标:
1.知识:认识花的基本结构及主要功能,描述传粉和受精过程,明确花与果实、种子的关系。
2.能力:通过观察和解剖花,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观点、情感:
(1)观点: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辩证观点。
(2)情感:认同花、果实、种子对被子植物传种接代的重要意义,培养爱花、护花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花的基本结构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2.受精的过程和果实、种子的形成是本节教学的难点也是重点.
3、教学方法:采用“问题一探究”模式,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观察、讨论交流等活动。
练习:
1、花的基本结构雄蕊包括_______、______,雌蕊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朵桃花的什么被虫吃掉,这朵花就结不出桃子()
A、花丝B、花瓣C、雄蕊D、雌蕊
3.雌蕊成熟以后,落到柱头上的花粉受到_____ 的刺激,开始萌发生出的细管叫做____ 4、花粉萌发到进入子房前,两个精子存在于()
A.珠被中 B.花药中 C.花粉管中 D.子房壁中
5、受精完成以后,花中只有继续发育,最终发育为。
种子是由发育成的。
胚珠里面的受精卵发育成种子
的。
6、请标出下列序号的名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