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古诗四首峨眉山月歌江南逢李龟年行军九日夜上受降城闻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外古诗四首峨眉山月歌江南逢李龟年 行军九日夜上受降城闻笛
强:qiǎng 强迫;勉强 傍:bànɡ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 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 应傍战场开。
课外古诗四首峨眉山月歌江南逢李龟年 行军九日夜上受降城闻笛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 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 应傍/战场开。
课外古诗四首峨眉山月歌江南逢李龟年 行军九日夜上受降城闻笛
甫:fǔ 岐:qí 寻常:xún
chánɡ 崔九:cuī jiǔ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课外古诗四首峨眉山月歌江南逢李龟年 行军九日夜上受降城闻笛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五言绝句)
清溪—渝州—三峡
课外古诗四首峨眉山月歌江南逢李龟年 行军九日夜上受降城闻笛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 思考:本诗的主题思想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峨眉山头高悬的那半轮秋月,映在江中,仿佛 和水一起流动。夜间乘船从清溪出发,驶向三 峡,思念你却不见你,我乘着船驶向渝州。
课外古诗四首峨眉山月歌江南逢李龟年 行军九日夜上受降城闻笛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半边,半个 影入平羌江水流。
峨眉山头高悬的那半轮秋月,映在江中,仿佛和 水一起流动。
课外古诗四首峨眉山月歌江南逢李龟年 行军九日夜上受降城闻笛
峨眉山月歌
出发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夜间乘船从清溪出发,驶向三峡,思念你却不 见你,我乘着船驶向渝州。
课外古诗四首峨眉山月歌江南逢李龟年 行军九日夜上受降城闻笛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描写山月和江水所展现的千里蜀江行 旅图,写诗人离开四川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
诗人秋夜行船时对故乡和友人的思念之情, 以及“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豪迈之情。
课外古诗四首峨眉山月歌江南逢李龟年 行军九日夜上受降城闻笛
炼字炼句(赏析)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 。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 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 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 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 幕府判官。
课外古诗四首峨眉山月歌江南逢李龟年 行军九日夜上受降城闻笛
诗 介人

岑参(约715年—770年),中国唐朝 著名的边塞诗人。现存诗三百六十首。 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 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 尤多佳作。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 称“高岑”。
课外古诗四首峨眉山月歌江南逢李龟年 行军九日夜上受降城闻笛
炼字炼句(赏析)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表现李、杜交往之密、友谊之深;回 忆“开元全盛日”的唐王朝的繁荣昌盛,表达诗人对过去盛世的怀念 之情。
课外古诗四首峨眉山月歌江南逢李龟年 行军九日夜上受降城闻笛
炼字炼句(赏析)
课外古诗四首峨眉山月歌江南逢李龟年 行军九日夜上受降城闻笛
对比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以乐景写哀情
反衬
借景 抒情
用江南美景反衬国家衰落,把当年“开元盛世”的风光无限和安史之乱后 满目疮痍的悲惨事实做对比,以乐景写哀情,表达了诗人对物是人非、 人生飘零、国家衰落的感慨之情。
课外古诗四首峨眉山月歌江南逢李龟年 行军九日夜上受降城闻笛
炼字炼句(赏析)
岑六年边塞生活,使他的诗歌境界空 前开阔,雄奇瑰丽的浪漫色彩成为他边 塞诗的基调,诗歌内容多为热情歌颂唐 军的勇武和战功,也委婉解释战争的残 酷和悲惨。
课外古诗四首峨眉山月歌江南逢李龟年 行军九日夜上受降城闻笛
创 景作

这首诗的原注说:“时未收长安 。”公元755年(唐天宝十四载)安 禄山起兵叛乱,次年长安被攻陷。 公元757年(至德二载)旧历二月肃 宗由彭原行军至凤翔,岑参随行。 九月唐军收复长安,诗可能是该年 重阳节在凤翔写的。岑参是南阳人 ,但久居长安,故称长安为“故园 ”。
注:
①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②“沉郁”,主要指诗歌内容深广,意境雄浑, 感情深沉;所谓“顿挫”,主要指诗歌表情达 意抑扬跌宕,音调声情起伏迭变。
课外古诗四首峨眉山月歌江南逢李龟年 行军九日夜上受降城闻笛
创 景作

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五年,也 就杜甫去世的那一年。大历五年暮 春时节,在阔别四十多年以后,流 落江南的杜甫在潭州与同样流落异 乡的唐玄宗时的宫廷乐师李龟年偶 然重逢。这时,唐王朝由于遭受八 年的安史之乱,已经从繁荣昌盛的“ 开元盛世”跌落下来。
本诗的主题思想主题思想本诗通过描写山月和江水所展现的千里蜀江行旅图写诗人离开四川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秋夜行船时对故乡和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豪迈之情
课外古诗四首
课外古诗四首峨眉山月歌江南逢李龟年 行军九日夜上受降城闻笛
峨眉山月歌(七言绝句)
李白
课外古诗四首峨眉山月歌江南逢李龟年 行军九日夜上受降城闻笛
课外古诗四首峨眉山月歌江南逢李龟年 行军九日夜上受降城闻笛
江南逢李龟年
唐玄宗的弟弟
唐玄宗时著名
李范,封岐王
岐王宅里寻常见,
的乐师,擅长 歌唱
崔九堂前几度闻。 经常
是唐朝时
的大姓
好几次
当年在岐王王府里经常看到你的表演,也在崔九 的家里多次听到你的歌唱。
课外古诗四首峨眉山月歌江南逢李龟年 行军九日夜上受降城闻笛
课外古诗四首峨眉山月歌江南逢李龟年 行军九日夜上受降城闻笛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勉强,尽力
强欲登高去, 无人送酒来。 遥知兄弟登高处
用典,化用陶渊明的典故。据《南史·隐逸传》记载:陶渊明有一次过重阳节, 没有酒喝,就在宅边的菊花丛中独自闷坐了很久。后来正好王弘送酒来了,才醉 饮而归。这里反用其意,是说自己虽然也想勉强地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可是在 战乱中,没有像王弘那样的人来送酒助兴。
强欲登高去, 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 应傍战场开。
思考:本诗的主题思想 注意其是边塞诗,写该 诗时长安未收复。
我勉强地想要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却没有像 王弘那样的人送酒来。我在远方想念长安故园 可怜的菊花,这时应该靠近战场盛开。
课外古诗四首峨眉山月歌江南逢李龟年 行军九日夜上受降城闻笛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描写诗人行军途中重阳节时的所见所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课外古诗四首峨眉山月歌江南逢李龟年 行军九日夜上受降城闻笛
江南逢李龟年 (七言绝句)
杜甫
课外古诗四首峨眉山月歌江南逢李龟年 行军九日夜上受降城闻笛
诗 介人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 少陵野老。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有“诗圣”之称。他和李白齐名,世 称“大李杜”。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 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 ,他的诗多沉郁顿挫,真实深刻地反映 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的政治时 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 一代“诗史”。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课外古诗四首峨眉山月歌江南逢李龟年 行军九日夜上受降城闻笛
创 景作

李白生于西域,长在蜀地,25岁 出蜀而漫游楚湘。《峨眉山月歌》 是年轻的李白初次离开蜀地时的作 品,内心憧憬和喜悦,以及对家乡 、友人的依恋,自然而然地流露在 诗中。
课外古诗四首峨眉山月歌江南逢李龟年 行军九日夜上受降城闻笛
注:“岐王宅里”和“崔九 堂前”是当年名流骚客 聚集的场所。
当年在岐王王府里经常看到你的表演,也在崔 九的家里多次听到你的歌唱。现在正好是江南 风景秀美的时候,在这暮春季节再次遇见了你。
课外古诗四首峨眉山月歌江南逢李龟年 行军九日夜上受降城闻笛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描写诗人安史之乱后在江南与李龟年
偶遇的情形,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久别重逢的 喜悦之情,以及对物是人非、人生飘零、国 家衰落的感慨之情。
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之情,以及对 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的向往(平定安史之 乱的渴望)和对战乱中人民的关切同情。
课外古诗四首峨眉山月歌江南逢李龟年 行军九日夜上受降城闻笛
炼字炼句(赏析)
开篇 反用 强欲登高去, 点题 典故 无人送酒来。
强字表现了诗人在战乱中的凄清(凄凉冷清)心境。 反用典故暗含“行军”的特定环境。
江南逢李龟年
正好是,恰好是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暮春,通常指 阴历三月。
现在正好是江南风景秀美的时候,在这暮春季节再 次遇见了你。
课外古诗四首峨眉山月歌江南逢李龟年 行军九日夜上受降城闻笛
江南逢李龟年
思考:本诗的主题思想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1、诗中写峨眉山月景色的句子是: 2、诗中点明远游路线,抒发依依惜别 之情的句子是: 3、诗人在诗歌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4、历来“入”和“流”被人所称道,为什么?
课外古诗四首峨眉山月歌江南逢李龟年 行军九日夜上受降城闻笛
峨眉:é méi 羌:qiāng 三峡:sān xiá 渝州:yú
zhōu
峨眉山月歌
峨眉:é méi 羌:qiāng 三峡:sān xiá 渝州:yú
zhōu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课外古诗四首峨眉山月歌江南逢李龟年 行军九日夜上受降城闻笛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开篇 点题
峨眉山明 路线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直抒 胸臆
课外古诗四首峨眉山月歌江南逢李龟年 行军九日夜上受降城闻笛
炼字炼句(赏析)
静 峨眉山月半轮秋, 仰视 影入平羌江水流。 动
夜发清溪向三峡, 俯视 思君不见下渝州。
历来“入”和“流”被人所称道,为什么? “入”和“流”意思是说,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不仅 写出“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写秋夜行船之事。
对比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反衬
有人说“落花时节”一语三关,请问有哪三层的意思? 自然景色,暮春时节;国家衰落;作者及李龟年颠沛流离。
diān pèi liú lí 颠 沛 流 离 :形容生活困苦,流落异乡,无安身之所。
课外古诗四首峨眉山月歌江南逢李龟年 行军九日夜上受降城闻笛
课堂检测
1、诗中追忆往昔与李龟年接触的句子是: 2、诗中描绘作者与李龟年晚年重逢,彼 此飘零异地、感慨万千的句子是: 3、请写出连续两句描写江南春景的古诗: 4、有人说“落花时节”一语三关,请问有 哪三层的意思?
诗 介人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字 太白,号青莲居士, 又号“谪zhé仙人” 。中国唐朝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有“ 诗仙”之称。他因写诗而闻名,为当时 的人们所激赏,称赞他的诗可以“泣鬼 神”。他以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诗歌反 映现实,描写山川,抒发壮志,吟咏豪 情,因而成为光照古今的伟大诗人。诗 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 ,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 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 的瑰玮绚丽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 的巅峰。
课外古诗四首峨眉山月歌江南逢李龟年 行军九日夜上受降城闻笛
炼字炼句(赏析)
景有中人峨 影夜 思眉 发入君平不山清羌见月溪江下半向水渝轮三流州秋峡。。, ,人露已面
诗中连用五个地名,构思精巧其作用是? 连用五个地名,构成一种清朗秀美的意境。
课外古诗四首峨眉山月歌江南逢李龟年 行军九日夜上受降城闻笛
课堂检测
我勉强地想要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却没有像王弘那样的人送酒来。
课外古诗四首峨眉山月歌江南逢李龟年 行军九日夜上受降城闻笛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遥应怜 傍故 战园 场菊 开, 。可怜
靠近
我在远方想念长安故园可怜的菊花, 这时应该靠近战场盛开。
课外古诗四首峨眉山月歌江南逢李龟年 行军九日夜上受降城闻笛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岑(cén) 参(shēn)
课外古诗四首峨眉山月歌江南逢李龟年 行军九日夜上受降城闻笛
思考:边塞诗的主题
诗 介人

岑参(约715年—770年),中国唐朝 著名的边塞诗人。现存诗三百六十首。 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 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 尤多佳作。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 称“高岑”。
课外古诗四首峨眉山月歌江南逢李龟年 行军九日夜上受降城闻笛
甫:fǔ 岐:qí 寻常:xún
chánɡ 崔九:cuī jiǔ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课外古诗四首峨眉山月歌江南逢李龟年 行军九日夜上受降城闻笛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