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讲 考点4.pptx
第28讲_名义股东与实际出资人(2)、公司设立阶段的债务、股东的出资形式
![第28讲_名义股东与实际出资人(2)、公司设立阶段的债务、股东的出资形式](https://img.taocdn.com/s3/m/22df8a5a58fb770bf68a550a.png)
第一单元公司的设立考点05:名义股东与实际出资人2.实际出资人想“转正”怎么办?如果实际出资人未经公司其他股东半数以上同意,请求公司变更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记载于股东名册、记载于公司章程并办理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2012年案例分析题)3.名义股东“犯坏”怎么办?名义股东将登记于其名下的股权转让、质押或者以其他方式处分,实际出资人以其对于股权享有实际权利为由,请求认定处分股权行为无效的,人民法院可以参照《物权法》第106条(善意取得制度)的规定处理。
只要受让方构成善意取得,交易的股权可以最终为其所有。
但是,名义股东处分股权造成实际出资人损失,实际出资人请求名义股东承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4.如何面对公司的债权人?如果公司债权人以登记于公司登记机关的股东未履行出资义务为由,请求其对公司债务不能清偿的部分在未出资本息范围内承担补充赔偿责任,股东以其仅为名义股东而非实际出资人为由进行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但是,名义股东在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后,向实际出资人追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5.“被股东”了怎么办?如果冒用他人名义出资并将该他人作为股东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冒名登记行为人应当承担相应责任;公司、其他股东或者公司债权人以未履行出资义务为由,请求被冒名登记的股东承担补足出资责任或者对公司债务不能清偿部分的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例题1·单选题】甲盗用乙的身份证,以乙的名义向丙公司出资。
乙被记载于丙公司股东名册,并进行了工商登记,但直至出资期限届满仍未履行出资义务。
根据公司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出资责任承担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2017年)A.乙承担出资责任B.甲承担出资责任C.乙首先承担出资责任,不足部分再由甲补足D.甲、乙对出资承担连带责任【答案】B【例题2·单选题】根据公司法律制度的规定,在名义股东与实际出资人之间确定投资权益的归属时,应当依据()。
第28讲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得应用(解析版)
![第28讲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得应用(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c9cb3fb7804d2b160a4ec0c9.png)
2ab
4
6、(多选)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在△ABC 中,若 A>B,则 sin A>sin B
B.在锐角三角形 ABC 中,不等式 sin A>cos B 恒成立
C.在△ABC 中,若 acos A=bcos B,则△ABC 必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D.在△ABC 中,若 B=60°,b2=ac,则△ABC 必是等边三角形
=2B 或 2A=π-2B,故 A=B 或 A=π-B,即△ABC 是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故 C 错误;对于 D,在 2
△ABC 中,若 B=60°,b2=ac,由余弦定理可得,b2=a2+c2-2accos B,所以 ac=a2+c2-ac,即(a-c)2
=0,解得 a=c.又 B=60°,所以△ABC 必是等边三角形,故 D 正确.故选 A、B、D.
方向,需 14.7 分钟才能追上走私船.
变式 3、如图,在某港口 A 处获悉,其正东方向距离 20 海里的 B 处有一艘渔船遇险等待营救,此时救援船 在港口的南偏西 30°距港口 10 海里的 C 处,救援船接到救援命令立即从 C 处沿直线前往 B 处营救渔船.
(1)求接到救援命令时救援船距渔船的距离; (2)试问救援船在 C 处应朝北偏东多少度的方向沿直线前往 B 处救援?(已知 cos49°= 21)
3、(2019 苏锡常镇调研(一))在△ABC 中,角 A,B,C 所对的边分别为 a,b,c,已知 5a=8b,A=2B, A-π
则 sin 4 =________. 【答案】、 17 2
50
2 / 21
【解析】、因为 5a=8b,所以由正弦定理可得 5sinA=8sinB,即 sinA=8sinB,因为 A=2B,所以 sinA=sin2B 5
第28讲_收入、费用和利润
![第28讲_收入、费用和利润](https://img.taocdn.com/s3/m/3b3b5dab8e9951e79a892720.png)
第十六章收入、费用和利润第一部分重点难点解析【知识点】合同资产和应收账款、合同负债和预收账款的区分1.企业应当根据其履行履约义务与客户付款之间的关系,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合同资产(应收款项)或合同负债。
2.通常情况下,企业对其已向客户转让商品而有权收取的对价金额应当确认为合同资产或应收账款;对于其已收或应收客户对价而应向客户转让商品的义务,应当按照已收或应收的金额确认合同负债。
3.合同资产,是指企业已向客户转让商品而有权收取对价的权利,且该权利取决于时间流逝之外的其他因素;应收款项是企业无条件收取合同对价的权利,只有在合同对价到期支付之前仅仅随着时间的流逝即可收款的权利,才是无条件的收款权。
4.合同资产和应收款项都是企业拥有的有权收取对价的合同权利,二者的区别在于,应收款项代表的是无条件收取合同对价的权利,即企业仅仅随着时间的流逝即可收款,而合同资产并不是一项无条件收款权,该权利除了时间流逝之外,还取决于其他条件才能收取相应的合同对价;即与合同资产和应收款项相关的风险是不同的,应收款项仅承担信用风险,而合同资产除信用风险之外,还可能承担其他风险。
5.合同负债,是指企业已收或应收客户对价而应向客户转让商品的义务;企业在向客户转让商品之前,如果客户已经支付了合同对价或企业已经取得了无条件收取合同对价的权利,则企业应当在客户实际支付款项与到期应支付款项孰早时点,将该已收或应收的款项列示为合同负债。
6.企业因转让商品收到的预收款适用《企业会计准则——收入》进行会计处理时,不再使用“预收账款”科目及“递延收益”科目。
第二部分典型例题解析【知识点1】识别与客户订立的合同【例题·单选题】2×18年1月15日,甲建筑公司和客户签订了一项总金额为1 000万元的固定造价合同,在客户自有土地上建造一幢办公楼,预计合同总成本为700万元;截至2×18年末,甲公司累计已发生成本420万元;2×19年初,合同双方同意更改该办公楼屋顶的设计,合同价格和预计总成本因此而分别增加200万元和120万元。
初三数学九年级上册:第28讲┃矩形、菱形、正方形 ppt教学课件
![初三数学九年级上册:第28讲┃矩形、菱形、正方形 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f7f19a7a1c7aa00b52acb6c.png)
第28讲┃矩形、菱形、正方形
解
(1)证明:∵BC的垂直平分线EF交BC于点D,
∴BF=FC,BE=EC.
又∵∠ACB=90°,∴EF∥AC.
∴BE∶AB=DB∶BC.
∵D为BC中点,∴DB∶BC=1∶2,
∴BE∶AB=1∶2,∴E为AB中点,即BE=AE.
∵CF=AE,∴CF=BE,∴CF=FB=BE=CE,
考点2 菱形
菱形 定义
有一组__邻__边____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菱形的 性质
对称性
菱形是轴对称图形,两条对角线所在 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
菱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它的对称中心 是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定理
(1)菱形的四条边__相__等____; (2)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__垂__直____平
分,并且每条对角线平分一__组__对__角__
第28讲┃矩形、菱形、正方形
解 析∵BD、GE 分别是正方形 ABCD,正方形 CEFG 的对角线, ∴∠ADB=∠CGE=45°, ∠GDT=∠BDC=45°, ∠DTG=180°-∠GDT-∠CGE=180°-45°-45°=90°, ∴△DGT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两正方形的边长分别为 4,8, ∴DG=8-4=4, ∴GT= 22×4=2 2.
顺次连接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所得到的四边形是 __矩__形__
第28讲┃矩形、菱形、正方形
归类探究
探究一 矩形的性质及判定的应用
命题角度: 1. 矩形的性质; 2. 矩形的判定.. 例1 [2013·白银] 如图26-1,在△ABC中,D是BC边上的 一点,E是AD的中点,过A点作BC的平行线交CE的延长线于点 F,且AF=BD,连接BF. (1)线段BD与CD有何数量关系,为什么? (2)当△ABC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AFBD是矩形?请说明理 由.
第28讲 尺规作图-中考数学一轮复习知识考点ppt(27张)
![第28讲 尺规作图-中考数学一轮复习知识考点ppt(27张)](https://img.taocdn.com/s3/m/adcbd144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d1.png)
上一页 下一页
【思路分析】(1)根据题干要求,可知点E在边BC的垂直平分线上. (2)根据矩形对边平行及等边对等角可得△EBC中其余两角的度数,再根据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得∠BEC的大小.
上一页 下一页
尺规作图题的三种考查类型
1.直接作图:作角的平分线,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等,直
(4)过点D′画射线O′B′,则∠A′O′B′=∠AOB.
根据以上作图步骤,请你证明∠A′O′B′=∠AOB.
证明:连接C′D′,由作图步骤可知,
O'C' OC,
在△C′O′D′和△COD中,O'D' OD, ∴△C′O′D′≌△COD(SSS)C. 'D' CD,
∴∠C′O′D′=∠COD,即∠A′O′B′=∠AOB.
第七章 图形与变换
第28讲 尺规作图
上一页 下一页
知识点1 尺规作图及其基本步骤 1.定义:只用①___直__尺_____和②___圆__规_____来完成画图,称为尺规作图.
上一页 下一页
2.基本步骤: (1)已知:写出已知的线段和角,画出图形. (2)求作:求作什么图形,使它符合什么条件. (3)作法:运用五种基本尺规作图,保留作图③_痕__迹_______. (4)证明:验证所作图形的正确性. (5)结论:对所作的图形下结论.
上一页 下一页
(2)连接EF,直接写出线段EF和AC的数量关系及位置关系.
(2)线段EF和AC的数量关系为EF=
1 2
AC,位置关系为EF∥AC.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命题点 尺规作图
1.(随州中考)如图,用尺规作图作∠AOC=∠AOB的第一步是以点O为圆心,
总复习《第28讲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总复习《第28讲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https://img.taocdn.com/s3/m/e6be6fc8bb4cf7ec4afed09f.png)
【变式】
1.在△ABC中,(1)若CA=a,CB=b,求证△ABC
1 S 的面积 Δ 2
a b a b
2
2
(2)若CA=(a1,a2 ),CB=(b1,b2 ),求证:△ABC
1 的面积 S Δ a1b2 a 2 b1 2
归纳反思
1.向量的运算要注意 两个向量相加减是一个向量, 两个向量的数量积是一个实数. 2.要注意共线和垂直的区分
a x2 y2
cosθ
x1 x2 y1 y2
2 2 x12 y12 x2 y2
a· b= 0
x1x2+y1y2=0
x1 x2 y1 y2 x12 y12 x22 y22
|a· b|与 |a||b|
|a·b|≤ |a||b| .
例题1.判断正误:
( Y—表示正确;N—表示错误 )
思考: (1) n的有两个值都符合要求吗? (2) 如何求c?
【变式】如图,在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ABC
uuu r uuu r uu r uur 中,设 BC 2BD, CA 3CE 则 uuu r uur 1 ADgBE 4 .
A
r r r r a b a b cos 【代数运算】
总复习第28讲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要点·疑点·考点
1.平面向量的数量积的定义
(1)设两个非零向量a和b,作OA=a,OB=b, 则∠AOB=θ叫a与b的夹角,其范围是[0,π], (2) |b|cosθ叫b在a上的投影. (3)
|a||b|cosθ
叫a与b的数量积,记作a·b,即
a·b=|a||b|cosθ. (4)几何意义是: a·b等于|a|与 b在a方向上的投影|b|cosθ 的积.
最新新版标日初级下册第28课PPT课件
![最新新版标日初级下册第28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39c9853a32d7375a5178027.png)
4. それに
「それに」是接续词,起到添加和递进的作用,即: ”而且”、“再加上”的意思。
例:
今夜は外出したくない。それに、仕事もあります。
頭が痛いです。それに、体がだるいです。
文法
1.ちょっとテレビをつけて__ませんか? はい
A くれ
B もらい C あげ D い
料;制剂处方及工艺的研究资料及文献资料。 9、确证化学结构或者组份的试验资料及
文献资料。
22
11、药品标准及起草说明,并提供标准品 或者对照品。
12、样品的检验报告书。 13、原料药、辅料的来源及质量标准、检 验报告书。 14、药物稳定性研究的试验资料及文献资 料。 15、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的选 择依据及质量标准 。
2.李さんは王さんに学校の電話番号を教えて__ました。
A くれ
B もらい C あげ D い
3.先生は日本語を教えて__ました。
A くれ
B もらい C あげ D い
4.あの店の洋服はとてもきれいです。 Aでも Bそれに Cまだ Dしかし
日译中
1.日本語の発音を直してもらいましたが、まだうまく できません。 2.森さんは新鮮な魚を送ってくれました。 3.家族の写真を見せてあげましょう。 4.友達は日本のお土産をくれました。 5.この資料をこピーしてくれませんか。
新版标日初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册第28课
重点语法讲解
1.物的授受
A 甲给我(我方)某物 甲は 私(我方)に ・・・・をくれる
例: 1.山田さんは私に音楽のCDをくれました。 2.王さんは私に玩具をくれました。 3.安倍さんは母に記念品をくれました。
中考数学总复习ppt课件
![中考数学总复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0cafb31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4d.png)
第28讲┃ 归类示例
归类示例
► 类型之一 确定圆的条件 命题角度: 1. 确定圆的圆心、半径; 2. 三角形的外接圆圆心的性质.
例1 [2012·资阳] 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16和12,则此三 角形的外接圆半径是_1_0_或__8___.
第28讲┃ 归类示例
[解析] 直角三角形的外接圆圆心是斜边的中点,那么半径为斜 边的一半,分两种情况:
(1)作∠ABC的平分线BD交AC于点D; (2)作线段BD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E,交BC于点F.由以 上作图可得:线段EF与线段BD的关系为互__相__垂__直__平__分__.
图28-6
第28讲┃ 归类示例
解: (1)作图如下图.(2)作图如下图;互相垂 直平分
第28讲┃ 归类示例
中考需要掌握的尺规作图部分有如下的要求: ①完成以下基本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角的平分线,作线段的垂 直平分线.②利用基本作图作三角形:已知三边作 三角形;已知两边及其夹角作三角形;已知两角及 其夹边作三角形;已知底边及底边上的高作等腰三 角形.③探索如何过一点、两点和不在同一直线上 的三点作圆.④了解尺规作图的步骤,对于尺规作 图题,会写已知、求作和作法(不要求证明). 我们在掌握这些方法的基础上,还应该会解一些新 颖的作图题,进一步培养形象思维能力.
第28讲┃ 归类示例
[解析] 四个命题的原命题均为真命题,①的逆 命题为:若|a|=-a,则a≤0,是真命题;②的逆命 题为:若m>n,则ma2>na2,是假命题,当a=0时, 结论就不成立;③的逆命题是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 角分别相等,是真命题;④的逆命题是:平分弦的 直径垂直于弦,是假命题,当这条弦为直径时,结 论不一定成立.综上可知原命题和逆命题均为真命 题的是①③,故答案为B.
第28讲-缓冲溶液中的粒子浓度大小比较(课件)
![第28讲-缓冲溶液中的粒子浓度大小比较(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1d89838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52.png)
重温经典
2.(2020年江苏14题)室温下,将两种浓度均为0.10 mol·L-1的溶液等体积混
合,若溶液混合引起的体积变化可忽略,下列各混合溶液中微粒物质的量浓度
关系正确的是 A
C.CH3COOH-CH3COONa混合溶液(pH=4.76): c(Na+)>c(CH3COOH)>c(CH3COO-)>c(H+)
c(A-)>c(Na+)>c(HA)>c(H+)>c(OH-) c(HA)>c(Na+)>c(A-)>c(OH-)>c(H+)
模 型 构 建 常见缓冲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的突破“模板” (2)MOH(弱碱)与MCl混合液(同浓度同体积)(a:pH>7,b:pH<7)
电荷守恒 物料守恒
a 粒子浓度
b
c(M+)+c(H+)=c(Cl-)+c(OH-) 2c(Cl-)=c(MOH)+c(M+)
pH基本上不变,这种对pH的稳定的作用称为缓冲作用。 3.缓冲溶液组成
一般由弱酸及其共轭碱(缓冲对)组成,弱酸与它的对应的盐 (CH3COOH-CH3COONa) 、 弱 碱 与 它 的 对 应 的 盐 (NH3·H2ONH4Cl) 、 多 元 弱 酸 的 酸 式 盐 及 其 对 应 的 次 级 盐 的 水 溶 液 组 成 (NaH2PO4-Na2HPO4)等等。
(1)CH3COOH的电离方程式
混合溶液,pH=4.76,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
CH3COOH CH3COO– + H+
。 序是c(CH3COO–)>c(Na+)>c(H+)>c(OH–) 。
(2)该缓冲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
是 c(CH3COO–)>c(Na+)>c(H+)>c(OH–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第28讲化学平衡考点4等效平衡优选课件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第28讲化学平衡考点4等效平衡优选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7db7ee4fab069dc502201d6.png)
0 mol 0 mol 4 mol 2 mol
①②的图示如下:
对于不是恒压下的条件,也可以利用此模型,即先在恒压条件下建立等效平衡
然后再压缩,比如上述①③若在恒容条件下比较,可以先在恒压条件下比较出二者 是等效的,各物质的百分含量是相同的,然后再将③的容器压缩至一半,则分析出 再次平衡后SO3的体积分数会增大。
第 七 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讲 化学平衡
栏目导航
板 块 一
板
块
二
板
块
三
板
块
四
考点四
等效平衡
1.含义 起始 在一定条件下(等温等容或等温等压),对同一可逆反应体系,_________ 时加入 相同 。 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同,而达到化学平衡时,同种物质的百分含量_________
2.原理
3.等效平衡规律 对于可逆反应 aA(g)+bB(g)
反应特点 条件 起始投料 物质的量/n
cC(g)+dD(g)
a+b≠c+d a+b=c+d 等温等容 等温等压 换算为化学方程式同 一边物质,其“量” 成比例 成比例 相同 成比例 相同
等温等容 换算为化学方程 式同一边物质, 其“量”相同 相同 相同
(1) 上述反应达到平衡时,互为等效平衡的是哪几组?达到平衡后,哪些量相
同? ①③⑤互为等效平衡。表现在达到平衡后物质的量、质量、体积、物质的量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度、组分百分含量 (物质的量分数、质量分数、体积分数)相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达到平衡后,①放出的热量为Q2 kJ,⑤吸收的热量为Q3 kJ,则Q1、Q2、Q3 Q2+Q3=Q1 。 的定量关系为______________ (3)如果在等温等压条件下,上述反应达到平衡后,互为等效平衡的是哪几组? 达到平衡后,哪些量相同? ①②③⑤互为等效平衡。表现在达到平衡后物质的量浓度、组分百分含量 (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质的量分数、质量分数、体积分数 )相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第28讲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课件课件
![第28讲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课件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0d8ee33eff9aef8951e0621.png)
2
=
a-b2 2.
当且仅当 x-a=b-x,即 x=a+2 b时,上式等号成立. ∴当 x=a+2 b时,ymin=a-2 b2.
[点评] (1)因为 4x-5<0,所以首先要“调整”符号;又(4x- 2)·4x-1 5不是常数,所以要对 4x-2 进行拆(添)项“配凑”.
(2)注意到ax+by=1,将 x+y 乘以 1 后数值大小不变,可转化成基本 不等式.
类型二 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
解题准备:在运用基本不等式证明不等式或求最值时,注意掌 握“凑”(凑项、凑因式)的技巧,其目的一是创造一个应用重要 不等式的情境;二是找使等号成立的条件.
【典例 2】 (1)已知 x<54,求函数 y=4x-2+4x1-5的最大值; (2)设 a、b 是正常数,x、y∈R+,ax+by=1,则 x+y 的最小值是多少? (3)已知 a、b 为实常数,求函数 y=(x-a)2+(x-b)2 的最小值. [解析] (1)∵x<54,∴5-4x>0, y=4x-2+4x1-5=-5-4x+5-14x+3≤-2+3=1. 当且仅当 5-4x=5-14x,即 x=1 时,上式等号成立.故当 x=1 时, ymax=1.
A.a2+b2
B.2 ab
C.2ab
D.a+b
解析:∵a,b∈R,且 a≠b, 则 a2+b2>2ab,a+b>2 ab. 又 0<a<1,0<b<1,∴a2<a,b2<b,∴a2+b2<a+b. (本题也可以用特殊值法).
答案:D
3.设 a、b∈R+,且 a+b=4,则有( )
A.a1b≥12
分析:本题是应用不等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题,中间体
现了分类讨论这一重要的数学思想.本题中的分类讨论思想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反应 CO2(g)+C(s)===2CO(g)的 ΔS>0、ΔH<0 B. 体系的总压强 p 总:p 总(状态Ⅱ)>2p 总(状态Ⅰ)
C. 体系中 (CO):c(CO,状态Ⅱ)<2c(CO,状态Ⅲ)
D. 逆反应速率 v 逆:v 逆(状态Ⅰ)>v 逆(状态Ⅲ)
解析 由气体的化学计量数增大可知ΔS>0,由图中温度高平衡时 c(CO2)小,则升高温 度平衡正向移动,可知 ΔH>0,A 项错误;Ⅰ点所在曲线为加入 0.1 mol CO2,Ⅱ点所在曲线 为加入 0.2 mol CO2,若平衡不移动,体系的总压强为 p 总(状态Ⅱ)=2p 总(状态Ⅰ),但加压 CO2(g)+C(s) 2CO(g)平衡逆向移动,为使 c(CO2)相同,则加热使平衡正向移动,则体系的 总压强为 p 总(状态Ⅱ)>2p 总(状态Ⅰ),B 项正确;状态Ⅱ、状态Ⅲ的温度相同,状态Ⅱ看作 先加入 0.1 mol CO2,与状态Ⅲ平衡时 CO 的浓度相同,再加入 0.1 mol CO2,若平衡不移动, c(CO,状态Ⅱ)=2c(CO,状态Ⅲ),但再充入 CO2,增大压强,平衡左移,消耗 CO,则 c(CO, 状态Ⅱ)<2c(CO,状态Ⅲ),C 项正确;状态Ⅰ、状态Ⅲ的温度不同,温度高反应速率快,则 逆反应速率为 v 逆(状态Ⅰ)<v 逆(状态Ⅲ),D 项错误。
学无止 境
第六章 第 28 讲 考点四
1.(双选)在体积均为 1.0 L 的两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的相同的碳粉,再分别加入 0.1 mol CO2 和 0.2 mol CO2,在不同温度下反应 CO2(g)+C(s) 2CO(g)达到平衡,平衡时 CO2 的物质的量浓度 c(CO2)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图中Ⅰ、Ⅱ、Ⅲ点均处于曲线上)。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B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