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教案详案《感恩的心》(2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教案详案《感恩的心》教学设计意图:
古人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感恩教育应该从孩子抓起。

作为即将毕业的大班孩子,想通过此次社会活动:《感恩的心》,借助《口渴的蚂蚁》这样一个故事情节,体验小蚂蚁期盼、惊喜、感恩的心情。

然后在表达交流中,将教学的重心回归到幼儿的生活,并以制作感恩卡的形式,引导幼儿体会别人对自己的爱,同时,也要教育幼儿学会把自己的爱积极的反馈给别人。

(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希望通过《感恩的心》这样一个活动载体,让纸趣艺术之花在孩子心中开放的更加绚丽多彩。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和谈话,体会她人对你的帮助,并运用自己的方式回馈别人对你的爱。

2、初步培养感激之情、感恩之心。

3、活动重点:让幼儿通过制作感恩卡等活动表达老师给予他们的爱。

难点:让幼儿学会感恩,激发幼儿对周围事物及人有感恩的心。

活动准备:
1、音乐:感恩的心。

2、彩色卡纸、黑笔、固体膏等。

活动过程:
一、教师讲述故事《口渴的蚂蚁》
讨论:听完故事后你的心情怎么样?为什么?小蚂蚁口渴了,谁帮助了它?小女孩遇到了什么困难?(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小蚂蚁又是怎么帮助她的?
二、迁移经验,说说自己生活中被关心、被帮助的情景。

1、幼儿回忆自己生活中被关心、被帮助的情景。

2、进一步感受成人对自己的关心和帮助。

(1)家中:妈妈洗衣服、爸爸拖地、爷爷喂饭。

(2)幼儿园:老师教本领、阿姨做饭社会:清洁工扫地、警察指挥交通·······
三、探讨交流感恩的方法,制作感恩卡,送给辛勤培育你的老师。

(播放感恩的心音乐)
1、设计感恩卡。

2 、制作感恩卡
3 、赠送感恩卡。

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教案详案《感恩的心》(2)
一、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明确感恩的概念,懂得感恩的重要性。

2. 学生能够通过故事、情境体验等方式,了解感恩的具体内容和方式。

3. 学生能够培养感恩的心理和行为习惯,体验感恩的快乐和价值。

4.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感恩知识,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

二、教学内容:
1. 什么是感恩?
2. 我们应该感恩的人和事。

3. 如何表达感恩之情。

三、教学重点:
1. 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和习惯。

2. 帮助学生理解感恩的内涵和表达方式。

四、教学难点:
1. 培养学生的感恩心理和行为习惯。

2. 教会学生如何表达感恩之情。

五、教学准备:
1. PowerPoint课件。

2. 感恩相关的图片、海报等素材。

3. 故事书《感恩的心》。

4. 班级公告栏。

六、教学过程:
1. 导入(10分钟)
a. 观看感恩相关的图片,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感恩的了解和感受。

b. 引入故事《感恩的心》,说明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2. 感恩的概念(15分钟)
a. 利用PPT展示一些感恩的场景,让学生观看并描述其中的感恩之情。

b. 讨论学生的观察结果,引导他们总结感恩的内涵和意义。

c. 教师解释感恩的含义,并给出简单明了的定义。

3. 我们应该感恩的人和事(15分钟)
a. 通过情境体验,让学生感受到父母、老师、朋友等给予自己的关爱和帮助。

b. 让学生讨论和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感恩的人和事。

c. 教师补充一些学生可能没有想到的感恩对象,并给予肯定和解释。

4. 如何表达感恩之情(15分钟)
a. 通过情境操练,让学生体验和模仿感恩的具体表达方式,如道谢、写感谢卡等。

b. 引导学生思考、总结感恩的表达方式,并列举一些常见的方式作为案例分析。

c. 让学生自己设计一张感谢卡,表达对某个人或事的感恩之情。

5. 小结巩固(5分钟)
a. 教师总结今天的教学内容,并引导学生回顾学习收获和体会。

b. 学生自主思考并写下今天学到的最重要的一点感恩知识。

七、教学延伸:
1. 将学生的感谢卡收集起来并展示在班级公告栏上,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被感恩的快乐。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表达感恩之情,例如:写一封感谢信、给家长做一顿感恩晚餐等。

3. 带领学生参观养老院、福利院等,让他们亲身体验和感受他人需要关怀和帮助的场景,进一步培养感恩之心。

八、教学评价:
1. 教师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达能力。

2. 教师检查学生完成的写作任务,看是否掌握了表达感恩之情的方法和技巧。

3.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体现对感恩的理解和认同程度。

九、教后反思:
本教案主要通过故事、情境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感恩意识和习惯,使他们懂得感恩的重要性,并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积极参与,理解度较好。

教师通过多种方式创设情境,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他人给予的关爱和帮助,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感恩意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感恩的概念和方式。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不仅对感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而且也具备了一定的感恩表达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