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心理辅导:青少年期发展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理辅导:青少年期发展特征
青少年期是个体从不成熟⾛向成熟的过渡时期。
处于这个时期的个体,⽣理成熟⽔平显著提⾼的同时,其⼼理发展的特点特别是在智⼒发展、情感和意志表现、个性及⾔语表现上,都有其独特的发展特征。
归纳起来有以下⼏点:
⼀、认知能⼒发展
由于青少年时期学习内容、学习⽅法和教学活动向学习者所提的要求有了质的变化,加上活动范围的扩⼤,使得个体的认知能⼒和⾔语都有了新的发展。
主要表现在:
1、⾼度发展的概括化观察⼒。
概括化是观察⼒向成熟发展的重要标志。
⼉童由于抽象思维能⼒差,所以其观察能⼒虽然是敏锐的,但缺乏概括性,观察得不够深刻、不够全⾯。
青少年则不同,他们可以利⽤⽇益发达的抽象思维能⼒组织、调节和指导观察活动,以提⾼观察的概括性。
2、获得成熟的记忆⼒
与⼉童期相⽐,青少年的记忆⼒达到⼀个空前成熟阶段。
意义识记代替机械识记⽽成为识记的主要⼿段;识记的⽬的性增强,有意识记超过⽆意识记⽽居于⽀配地位;进⼊了记忆最佳时期。
3、形成理论型的抽象思维能⼒
从思维类型上看,少年学⽣的抽象逻辑思维主要是经验型的,在⼀定程度上仍需具体形象的⽀持,理论思维发展得不是很好。
到了17、18岁之后,其抽象逻辑思维由经验型⽔平急剧向理论型⽔平转化,理论型的抽象逻辑思维成为⼀种成熟的思维形式,并导致辩证思维的发展。
使青少年有可能形成极其活跃的创造性思维。
⼆、个性的成熟
从少年到青年,个性逐步形成。
少年期是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可塑性⼤,稳定性低。
进⼊青年期,青年的个性虽然还有受内外因素的影响⽽发展变化的可能,但已相对稳定。
主要标志是:
1、⾃我意识趋于成熟
随着知识的积累、智⼒的发展以及独⽴安排⽣活道路这⼀客观要求的逼近,青年的⾃我意识⽇渐成熟。
他们倾⼼于认识⾃⼰的⾝⼼发展及其社会价值;独⽴地评价⾃⼰和别⼈,并逐渐克服评价的⽚⾯性,⼒求全⾯分析;初步形成稳定的性格特征;能较好地进⾏⾃我教育。
2、世界观初步形成
世界观的形成是⼀个⼈个性意识倾向性成熟的主要标志。
世界观萌芽于少年期,初步成型于青年初期(此时尚不太稳定),到青年中后期进⼀步成熟。
青年对世界全⾯⽽深刻的认识,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政治活动以及青年中后期⽣活道路给青年的锤炼是青年期世界观形成的基础。
青年世界观的成型表现在他们对⾃然、社会、⼈⽣和恋爱都有了⽐较稳定⽽系统的看
法。
3、兴趣、性格趋于稳定,能⼒提⾼
兴趣是个性倾向性的⼀个重要⽅⾯。
青少年的兴趣是⼴泛⽽多样,逐步稳定,持久性提⾼,⽇益深刻。
性格和能⼒都是最能表现个性差异的⼼理特征。
性格在青年初期基本定型,此后的改变⼗分细⼩。
能⼒有各种类型,不同类型能⼒发展的速度不尽相同,但观察⼒、记忆⼒、思维能⼒、注意⼒等⼀般能⼒都要到青少年期才能趋于成熟,并在青年后期都先后达到⾼峰。
4、道德意识和道德⾏为⽔平提⾼
青少年开始进⼊⾃觉的道德⽔平阶段,形成信念,知道⾃⼰⾏动的原则。
这⼀⽅⾯表现在道德意识在道德⾏为中的作⽤⽇益加强,所掌握的道德准则范围⼴、质量⾼。
另⼀⽅⾯表现在道德情感中的直觉式情感逐渐减少,伦理道德式的情感体验开始占优势。
此外,道德理想更为现实,知⾏脱节的现象也⽇趋减少。
三、情绪、情感特征
青少年的情绪和情感已趋向成熟和稳定,但与成⼈相⽐,⼜显得动荡不稳。
其主要特征有:
1、热情、容易激动
青少年办事积极、富于热情,伤感易被激发,⾏动迅速,表现为奔放、果断。
但由于⽣理和⾃我意识上的急剧变化,有时青年的情绪、情感容易过于激动。
2、情感的内容越发丰富、深刻
青少年的⼏种基本情绪如愤怒、恐惧、欢乐、悲伤和爱的起因以及表现特点与⼉童期不同,表明其情绪情感已经从不成熟发展到成熟。
由于智⼒和社会需要的不断增长,青少年慢慢地形成许多具有明确道德意识的社会性情感,如集体荣誉感、社会责任感、义务感、正义感和民族⾃豪感等,其深刻性和持久性明显提⾼。
3、对情感的⾃我调节和⾃我控制的能⼒提⾼,情感逐渐稳定
这⼀⽅⾯表现在青少年情感持续的时间延长,情感不再像⼉童那样容易转换,受外部情境的影响减少。
另⼀⽅⾯表现在青年的情感类型正从外倾型向内隐型过渡,他们能根据条件的需要在⼀定程度上⽀配和控制⾃⼰的情感,表现出外部表情与内⼼体验的不⼀致。
四、意志特征
青年的意志发展迅速,其特征是:
1、完成意志过程的⾃觉性和主动性增强
青少年在遇到困难时,往往乐于独⾃思考,想办法克服困难,不像⼉童那样轻易求助于他⼈,表现出良好的主动性;同时青少年能不依靠外⼒的督促和管理,⾃觉性⽇益增强。
2、⾏动的果断性增强
由于认识能⼒的发展和逐渐成熟,青年⾯对充满⽭盾的问题时,能够按照⼀定的观点、原则、经验⽐较迅速地辨明是⾮,作出决定并执⾏决定。
与少年相⽐,青年的轻率和优柔寡断都相对减少,动机⽃争过程也逐渐内隐、快捷。
3、⾃制⼒增强
青少年控制和⽀配⾃⼰⾏为的能⼒逐渐增强。
此时,他们努⼒使⾃⼰的⾏为服从于原定的⽬的和计划,能较好地调节⾃⼰的激情。
⾏动的理智性⽐较强,当然有时也表现出冲动。
4、富于坚持精神
由于神经系统功能尤其是内抑制功能的发达,以及动机的深刻性和⽬的⽔平的提⾼,青少年在⾯对困难时表现出坚持性,不过在这⽅⾯,青年⼈⽐少年强得多。
他们勇于求成,凡事不肯轻易服输,即便受挫,亦不灰⼼。
五、⾔⾏特征
⾔语和⾏为特征是表达青少年⼼理发展状况的重要标志。
它像⼀⾯可以折射的透镜,将青少年的内⼼活动反射出来。
1、成熟的⾔语表达能⼒
其主要表现是:青年⼈的词汇已很丰富,且内容⽇渐深刻;⼝语表达中的独⽩⾔语趋于完善;书⾯⾔语表达基本成熟;内部⾔语已达到完全“简约化”的⽔平。
2、⾏为动机、表现上的成年型,⾏为控制上的童年型
他们要求完全摆脱成⼈⼲预,独⽴⾏事;要求社会承认他们⾏为的社会价值;要求两性交往、恋爱等。
他们要求像成⼈⼀样地参与社会⽣活,但是⼜往往不善于控制⾃⼰的⾏为。
特别是在情感受到触动的时候,容易冲动。
在这⽅⾯,少年尤其突出。
六、性⼼理
进⼊青春期的青少年,随着性⽣理机能的成熟,其性意识也开始觉醒,性⼼理的发展随年龄的升⾼⽽变化。
在这变化过程中,必然伴随着相应的⾏为表现。
⽐如:对性知识的追求,对⾃我形象的关注,对导性的爱慕、向往,对爱情的渴望,性的幻想与欲望,性冲动与⾃慰⾏为等。
这些性⼼理活动的表现是青少年⾛向成熟的必然。
但是由于社会⽂化因素中的不良影响、家庭和学校的性教育的相对缺乏、个⼈认知模式偏差或早期性经验等原因,使得青少年不能以正确的态度和⾏为⽅式来应付⾃⼰的性⼼理的变化和表现,有的还因此⽽导致⼼理障碍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