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六年级毕业模拟试卷1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拟试卷12
一、基础知识。
(16分)
1.同音字填空。
(8分)
xié
(1)如果不保持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那么人类将面临食物匮乏的威()。
(2)实现社会和(),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
(3)生活在集体中,我们每个人都应具有团体()作精神。
ɡài
(1)长江母亲用纯洁的清流,灌()花的国土。
(2)人民子弟兵冲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充分地展示了大无畏的英雄气()。
liáo
(1)货架上琳琅满目的商品令人眼花()乱。
(2)星星之火,可以()原。
(3)奥运会()亮的会歌旋律随水柱飞扬。
2.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至少两个是四字词语。
(5分)
听到“神舟7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的这一的消息,同学们地欢呼起来。
是啊,作为一个中国人,怎么会不感到?作为一名学生,我们更应该地学习,打好知识和能力基础,长大以后为祖国的作出自己的贡献。
3.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在括号内。
(3分)
虽然……但是……只有……才……不仅……还……
(1)()善于利用时间的人,()能有更多的收获。
(2)我们()要继承前人的事业,()要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
(3)()这件事很小,()对我们的教育很深刻。
二、积累运用。
(17分)
1.这学期学习课文,我们认识了许多老师。
如:的孔子;
的刘老师;的莫泊桑;在我们心目中,老师,您是,您是,您是!
2.“智者乐山,仁者乐水。
”在孔子眼里,水是真君子,因为它好像、、、……在你看来,水还有真君子的特点,原因是。
3.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们懂得了许多道理:面对压力,有时弯曲不是,而是;人生在世,不要人夸颜色好,。
4.四川大地震后,温家宝总理在北川中学的黑板上写下了“多难兴邦”这四个大字,谈谈你对“多难兴邦”的理解(2分)三、句子是说话、写作的基础,请动脑筋做好下面各题。
(8分)
1.根据“琢磨”的不同意思造句。
(2分)
(1)表示“雕刻和打磨”:
(2)表示“思索、考虑”:
2.把下面的句子换一种说法,不改变其原来的意思。
(2分)
(1)天游峰的景色是那么美丽,空气是那么清爽,我真舍不得走了。
改为反问句:
(2)人人都说吴王是个知错就改的人。
(用上“无不”或者“无……不……”)改为双重否定句:
3.根据要求填写古诗名句。
(4分)
中秋之夜,小红非常想念在外地打工的爸爸,她提笔给爸爸写信,在信中她引用了一句古诗:“,。
”恰巧,她收到的爸爸的信中也引用了一句古诗:“,。
”来表达他的思乡之情。
四、课外阅读。
(29分)
(一)(10分)
从前,有一个国王,长得身高体壮,只是一只眼睛是瞎的,一条腿是瘸的。
一天,他招来三位有名的画师给他画像。
第一个画师,把国王画得炯炯有神,两腿精壮有力,而且膀大腰圆,英俊威武。
国王看过画之后,气愤地说道:“这是善于逢迎的家伙。
”他叫卫兵把这位画师推出去斩首。
第二位画师,按照国王原来的样子画得逼真如实,国王看过画像之后,又是一脸怒气,说:“这叫什么艺术!”叫卫士把这位画师的头也砍了。
轮到第三个画师了。
他把国王画成正在打猎的样子:手举猎枪托在瘸腿上,一只眼睛紧闭着瞄准前方。
国王看了十分高兴,奖给他一袋金子,誉他为“国内第一画师”。
1.给短文加个恰当的题目。
(1分)
2.给每一个自然段都加上一个小标题:(6分)
(1)(2)
(3)(4)
3.为什么第三个画师被国王誉为“国内第一画师”?(3分)
(二)孩子,我为什么打你?(19分)
有一天与朋友聊天,我说,我这一辈子,从没打过人……你突然插嘴说:妈妈,你经常打一个人,那就是我……那一瞬,屋里很静很静。
那一天我继续同客人谈了很多的话,但所有的话都心不在焉。
孩子,你那固执的一问,仿佛爬山虎无数细小的卷须,攀满我的整个心灵。
面对你纯正无瑕的眼睛,我要承认:在这个世界上,我只打过一个人。
不是偶然,而是经常,不是轻描淡写,而是刻骨铭心。
这个人就是你。
在你最小最小的时候,我不曾打你。
你那么幼嫩,好像一粒包在荚中的青豌豆。
我生怕任何一点儿轻微地碰撞,将你稚弱的生命擦伤。
我为你无日无夜地操劳,无怨无悔。
面对你熟睡中像合欢一样静谧的额头,我向上苍发誓:我要尽一个母亲所有的力量保护你,直到我从这颗星球上离开的那一天。
你像竹笋一样开始长大。
你开始淘气,开始恶作剧……你摔破盆碗、拆毁玩具、遗失钱币、弄脏衣服……我都不曾打过你。
我想这对于一个正常而活泼的儿童,都像走路会跌跤一样应该原谅。
第一次打你的起因,已经记不清了。
总而言之那时你已渐渐懂事,初步具备童年人的智慧,你像一匹顽皮的小兽一样我行我素,而我则要你接受人类社会公认的法则……为了让你记住并终生遵守它们,在所有的苦口婆心都宣告失效,在所有的夸奖、批评、恐吓以及奖赏都无以建树之后,我被迫拿出最后一件武器——这就是殴打。
如果问我为什么要打你,我只能说,假如你去摸火,火焰灼痛你的手指,这种体验将使你一生不会再去摸它。
孩子,我希望虚伪、懦弱、残忍、狡诈这些最肮脏的品质,当你初次与它们接触时,我能够通过打让你感到切肤的疼痛,从此与它们永远隔绝。
我谨慎地使用殴打。
每当打你的时候,我的心都在轻轻颤抖。
我一次又一次问自己:是不是到了非打不可的时候?不打他我还有没有其它的办法?只有当所有的努力都归于失败,孩子,我才会举起我的手……每一次打过你之后,我都要深深地自责。
假如惩罚我自身可以使你吸取教训,孩子,我宁愿自罚。
但我知道,责罚不可以替代也无法转让,它如同饥饿中的食品,只有你自己嚼碎了咽下去,才会成为你生命体验中的一部分。
我从不用那些工具。
打人的人用了多大的力,便是遭受到同样的反作用力,这是一条力学定律。
我愿在打你的同时,我的手指亲自承受力的反弹,遭受与你相等的苦痛。
这样我才可以精确地掌握数量,不致于失手将你打得太重。
我知道打人不对,但这个世界给了为人父母者一项特殊的赦免——打是爱。
世人将这一份特权赋予母亲,当我行使它的时候臂系千钧。
我几乎毫不犹豫地认
为:每打你一次,我感到的痛楚都要比你更为久远而悠长。
因为,重要的不是身累,而是心累……
孩子,听了你的话,我终于决定不再打你了。
因为你已经长大,因为你已经懂了很多的道理。
毫不懂道理的婴孩和已经很懂道理的成人,我以为都不必打,因为打是没有用的。
唯有对半懂不懂、自以为懂其实不甚懂道理的孩童,才可以打,以助他们快快长大。
孩子,打与不打都是爱,你可懂得?
1.第一自然段中有两组反义词,它们是和,
和,它们是用关联词语连接起来的。
(3分)2.文中的“你”指的是,“我”指的是。
(2分)3.短文中把孩子成长的三个阶段都作了形象的比喻,请你用“”在文中画出。
(3分)
4.联系上下文,文中的“臂系千钧”你是怎样理解的?(2分)
5.请你用三个精炼的词语概括文中的“我”打孩子时候的感受:(3分)
、、
6.为什么说“打与不打都是爱”?(3分)
7.读了短文后,你一定深有感触,请给自己的父母写一句发自内心的话。
(3分)
五、作文。
(30分)
每天,我们都被一些人,一些事感动着,又将这份感动送给了身边的人,传播着感动,请以“生命中的感动”为话题写一篇作文,5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