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实务计算分析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级会计实务计算分析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2015年12月6日,由于乙公司(子公司)已逾期半年未还1 000万元贷款,银行起诉甲公司(母公司),要求甲公司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至年末,本诉讼尚未判决,甲公司律师估计,本诉讼败诉的可能性为90%,估计的担保损失为300万元。
要求:
1.判断甲公司是否确认因债务担保承担的预计负债;如果确认,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正确答案:甲公司该诉讼败诉的可能性为90%,因此将估计的损失金额300万元应确认为预计负债。
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营业外支出──赔偿支出300贷:预计负债──未决诉讼300
2.假定甲公司2015年报表已于2016年2月10日报出。
2016年2月15日,法院判决甲公司应偿还350万元,编制甲公司的会计分录。
正确答案:2016年2月15日,法院判决甲公司应偿还350万元,该事项不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因此应将当期实际发生的诉讼损失金额与已计提的预计负债之间的差额50(350-300=50万元,直接计入当期营业外支出。
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预计负债──未决诉讼300 营业外支出──赔偿支50贷:银行存款350
3.假定甲公司估计的担保损失为100万元。
2016年2月15日,法院判决甲公司应偿还350万元,编制甲公司的会计分录。
正确答案:2016年2月15日,法院判决甲公司应偿还350万元,此时甲公司应按重大会计差错进行追溯调整。
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预计负债──未决诉讼100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250贷:银行存款350此处调整所得税和利润分配略。
另外,在编制2016年年报时,应调增2015年利润表中营业外支出250万元,其余项目也应作相应调整。
B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B公司”),自2009年1月1日起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按照新会计准则要求的方法核算所得税。
该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
2016年,该公司部分资产和负债项目的情况如下:(1)2016年4月1日,购入3年期国库券,实际支付价款为2 034万元,债券面值2 000万元,每年4月1日付息一次,到期还本,票面年利率为5%,实际利率为4%。
B公司将其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税法规定,国库券利息收入免征所得税。
(2)2016年12月10日,B公司因销售商品给H公司而确认应收账款100
万元,其相关的收入已包括在应税利润中。
至2016年12月31日,B公司尚未计提坏账准备。
(3)2016年,B公司将其所持有的交易性证券以其公允价值120万元计价,该批交易性证券的成本为122万元。
按照税法规定,成本在持有期间保持不变。
(4)B公司编制的2016年年末资产负债表中,“其他应付款”项目金额为100万元,该款项是B公司尚未缴纳的滞纳金。
按照税法规定,各项税收的滞纳金不得在税前扣除。
(5)假定B公司2016年度实现会计利润1 800万元,以前年度不存在未弥补的亏损;除上述事项外,B公司当年不存在其他与所得税计算缴纳相关的事项,暂时性差异在可预见的未来很可能转回,B公司以后年度很可能获得足够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
要求:
4.请分析B公司2016年12月31日上述各项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各为多少。
正确答案:①2016年12月31日,该国库券的账面价值=2 034-(2 000×5%×9÷12-2 034×4%×9÷12)=2 020.02(万元);根据税法规定,国库券利息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因此计税基础为2 020.02万元。
②2016年12月10日,该项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为100万元,其相关的收入已包括在应税利润中,且2016年12月31日,尚未计提坏账准备,故该应收账款的计税基础为100万元。
③B 公司持有交易性证券2016年12月31日的账面价值为120万元;根据税法规定,成本在持有期间保持不变,故计税基础是122万元。
④“其他应付款”项目2016年12月31日的账面价值为100万元;根据税法规定,各项税收的滞纳金不得税前扣除,故计税基础是100万元。
5.请根据题中信息分析B公司上述事项中,哪些构成暂时性差异?并请具体说明其属于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还是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以及所得税的影响。
正确答案:①购入的国库券账面价值2 020.02万元与计税基础2 020.02万元相等,不形成暂时性差异。
②确认的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相等,均为100万元,因此不存在暂时性差异。
③持有的交易性证券的账面价值120万元与其计税基础122万元之间的差额为2万元,构成一项暂时性差异。
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属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2×25%=0.5(万元)。
④“其他应付款”项目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相等,不构成暂时性差异。
6.计算B公司2016年所得税费用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
正确答案:2016年应交所得税=(1 800-2 034×4%×9÷12+2+100)×25%=460.25(万元)。
2016年递延所得税费用=当期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增加+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减少-当期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减少-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增加=-0.5(万元)。
故2016年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460.25-0.5=459.75(万元)。
借:所得税费用459.75 递延所得税资产0.5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460.25
甲公司债券投资的相关资料如下:资料一:2015年1月1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2 030万元购入乙公司当日发行的面值总额为2 000万元的4年期公司债券.该债券的票面年利率为4.2%。
债券合同约定,未来4年,每年的利息在次年1月1日支付,本金于2019年1月1日一次性偿还,乙公司不能提前赎回该债券,甲公司将该债券投资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资料二:甲公司在取得乙公司债券时,计算确定该债券投资的实际年利率为3.79%,甲公司在每年年末对债券投资的投资收益进行会计处理。
资料三:2017年1月1日,甲公司在收到乙公司债券上年利息后,将该债券全部出售,所得款项2 025万元收存银行。
假定不考虑增值税等相关税费及其他因素。
要求(“持有至到期投资”科目应写出必要的明细科目):
7.编制甲公司2015年1月1日购入乙公司债券的相关会计分录。
正确答案:甲公司2015年1月1日应编制会计分录如下: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2 000 ──利息调整30贷:银行存款 2 030
8.计算甲公司2015年12月31日应确认的债券投资收益,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正确答案:甲公司2015年12月31日应确认的债券投资收益=2 030×3.79%=76.94(万元)。
借:应收利息(2 000×4.2%) 84.00贷:投资收益76.94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7.06
9.编制甲公司2016年1月1日收到乙公司债券利息的相关会计分录。
正确答案:甲公司2016年1月1日收到乙公司债券利息应编制会计分录如下:借:银行存款84贷:应收利息84
10.计算甲公司2016年12月31日应确认的债券投资收益,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正确答案:甲公司2016年12月31日应确认的债券投资收益=(2 030-7.06)×3.79%=76.67 (万元)。
应编制会计分录如下:借:应收利息84.00贷:投资收益76.67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7.33
11.编制甲公司2017年1月1日出售乙公司债券的相关会计分录。
正确答案:甲公司2017年1月1日出售乙公司债券时的会计分录如下:借:银行存款84贷:应收利息84借:银行存款 2 025.00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2 000.00 ──利息调整(30-7.06-7.33) 15.61 投资收益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