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祝福十分钟试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迅祝福十分钟试讲
各位考官:大家好!我是高中语文组的XX号考生,我试讲的题目是《祝福》,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一、情境导入
师:风雪交加的夜晚,一位衣衫褴褛、面容憔悴的妇女,踉跄在鲁镇的街头。
她含悲忍泪,无语问苍天,默默地走完了人生最后一步。
她是谁?为什么倒毙在爆竹声声、举家欢庆的祝福之夜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探寻祥林嫂的悲剧人生。
二、分析句子,剖析人物
师:昨天让大家预习了课文,现在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为课文标记自然段,回顾课文的内容。
师:请同学们思考“她整日紧闭了嘴唇,头上带着大家以为耻辱的记号的那伤痕,默默的跑街,扫地,洗菜,淘米”这句话中,“默默”一词表现了什么?哪位同学来说一说你的理解?
师:A同学说得真不错,“默默”一词表现了祥林嫂在感受到旁人对自己讥讽时内心的悲哀。
“但不到一顿饭时候,她便回来,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高兴似的对四婶说,自己已经在土地庙捐了门槛了”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呢?
师:B同学的理解真透彻。
祥林嫂在捐了门槛之后,心里又重新燃起了希望。
请同学们找到祥林嫂第二次来做工的部分,都找到了吧?祥林嫂第二次来做工时,四婶对她说了哪三句类似的话?有什么异同?
师:C同学回答得真完整。
“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摆。
”“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拿。
”“你放着罢,祥林嫂!”祥林嫂前两次感到“疑惑”,她并不明白自己的“罪过”;而第三次她已经捐了门槛,认为自己已经“赎罪”了,可以被“宽恕”了。
可是四婶的断喝让她明白自己永远不能被这个冷漠的社会“接受”。
她的精神崩溃了。
“祥林嫂,你放着罢!”“你放着罢,祥林嫂!”这两句话的语气是很不一样的,前者语气舒缓,后者倒装句式,命令的意味更强烈,态度也更严厉。
三、结合背景,分析主题
师:这篇小说为什么要以“祝福”为题呢?请同学们四人为一小组讨论,五分钟后请小组代表说一说讨论结果。
师:大家都很认真地进行了讨论,哪个小组先来说一说?
师:大家回答得都很好,总结在一起就完整了。
这篇小说以“祝福”为题是因为小说起于祝福,结于祝福,中间一再写到祝福,情节的发展与祝福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一次写各家准备祝福的情景,暗示了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第二次描写鲁四老爷家祝福,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增强了人物的真实性与感染力;第三次结尾点题,与祥林嫂的死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祥林嫂遭遇的悲剧性。
学习到现在,同学们觉得祥林嫂的死因到底是什么呢?
师:D同学说祥林嫂的死是因为她迷信。
的确如此,如果她没有再嫁的罪恶感,也许对鬼神的恐惧不会那么强烈。
因为有了这样的罪恶感,“怕暗夜,怕黑影”,她想摆脱,想赎罪,自然乞求于迷信。
她捐了门槛,自以为摆脱了罪孽,却不被社会认可。
于是她“有如在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自绝于这个社会了。
还有别的原因吗?
师:E同学说得对,还有封建礼教的原因。
祥林嫂是普通的农村妇女,深受封建礼教的节烈观的影响。
可见封建思想对中国人的毒害多么深重,不仅在鲁四老爷这样保守的乡绅头脑中根深蒂固,而且深入到社会最底层。
祥林嫂对再嫁反抗得越激烈,说明她受的毒害越深。
不仅世人认为祥林嫂再嫁是罪恶,就连她自己也一直以再嫁为耻,精神萎靡,心怀恐惧。
还有人有不同的看法吗?
师:F同学说得太好了,还有人性的冷漠、自私和虚伪。
由此可见,祥林嫂的死是多重原因造成的。
四、课堂小结
师:虽然说祥林嫂所处的那个时代,早已经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和发展离我们而去了,但那些礼教和规则的消失还需要很长的时间,21世纪的今天,旧的礼教依然在制约着我们前行的脚步。
因为,时代变了,人类的本质没有改变,人与社会的关系没有改变,鲁迅先生在上一个世纪揭出的问题和病苦,在今天依然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
所以,继续品读鲁迅先生的文章,体味鲁迅文化的深远含义,我们任重而道远。
五、课后作业
师:电影《祝福》对原著《祝福》进行了改编,增加了祥林嫂砍门槛的情节,你怎么看待这个改编?好还是不好?请同学们课后观看电影《祝福》,下节课我们一起讨论。
师:好,下课!同学们再见!
六、板书设计
祝福
鲁迅
被迫改嫁→乞讨惨死→没有春天
封建礼教
我的试讲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考官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