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四章《材料家族中的元素》测试卷(word无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四章《材料家族中的元素》测试卷一、单选题
(★) 1 . 下列关于明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与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有沉淀生成
B.与过量氢氧化钡溶液反应有沉淀生成
C.属于盐类,是一种电解质
D.含有铝元素,是一种两性化合物
(★) 2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陶瓷、玻璃、水泥等都是硅酸盐产品
B.硅晶体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
C.硅酸、二氧化硅、硅酸钠及硅酸盐产品均属于电解质
D.青花瓷胎体的原料为高岭土[Al2Si2O5(OH)4],若以氧化物形式可表示为Al2O3·2SiO2·2H2O (★★) 3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要包括高温结构陶瓷、生物陶瓷、压电陶瓷等
B.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具有特殊的结构和性能
C.高温结构材料具有耐高温、耐酸碱腐蚀、硬度大、耐磨损等优点
D.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和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要成分都是硅酸盐
(★★) 4 . 除去SiO 2中混有的少量生石灰和石灰石,有如下操作:①加水溶解②加水煮沸③过滤④加稀HCl ⑤加稀H 2SO 4,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①③B.④③C.⑤③D.②③
(★★) 5 . 下列物质不能通过化合反应制取的是()
A.SiO2
B.H2SiO3
C.SiF4
D.CaSiO3
(★★) 6 . 下列关于二氧化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硅元素是地壳中含量仅次于氧的元素
B.地壳中的岩石、沙子和土壤中都含有二氧化硅
C.纯净的二氧化硅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晶体
D.二氧化硅是一种熔点高、硬度大、能溶于水的固体
(★★) 7 . 光纤通信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通信技术,目前长距离光纤通信系统已投入使用,光纤通信的光学纤维是由下列哪种物质经特殊工艺制成的()
A.碳
B.石英
C.锗
D.硅
(★★) 8 . 有200 mL氯化镁和氯化铝的混合溶液,其中c(Mg 2+)为0.2 mol·L -1,c(Cl -)为1.3 mol·L -1。

要使Mg 2+全部转化为沉淀分离出来,至少需加4 mol·L -1NaOH溶液的体积为( )
A.40 mL B.72 mL
C.80 mL D.128 mL
(★) 9 . 下列关于硅酸盐材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生活中常见的硅酸盐材料有玻璃、水泥、陶瓷
B.普通玻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C.陶瓷的主要原料是黏土
D.硅酸盐水泥以石灰石和黏土为主要原料
(★) 10 . 将过量的二氧化碳通入下列溶液中,最终呈现浑浊现象的是()
A.氯化钙溶液B.硅酸钠溶液
C.澄清的石灰水D.硝酸钡溶液
(★★) 11 . 自然界中的氧化铝晶体俗称刚玉,是一种坚硬的晶体。

关于刚玉的下列说法中不正
确的是
A.都是无色晶体B.熔点高难熔化
C.用于制造机械手表轴承D.用于制造中高档耐火材料
(★★) 12 . Al(OH) 3和Ga(OH) 3均为两性氢氧化物,已知酸性:H 2CO 3>Ga(OH) 3>Al(OH) 3。

若把过量的CO 2气体通入含等物质的量的Na[Al(OH) 4]和Na[Ga(OH) 4]的混合溶液中,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无任何明显现象
B.先生成两种沉淀,后沉淀又逐渐溶解
C.先出现Al(OH)3沉淀,后出现Ga(OH)3沉淀,沉淀不溶解
D.先出现Ga(OH)3沉淀,后出现Al(OH)3沉淀,沉淀不溶解
(★) 13 . 在500 mL NaOH溶液中加入足量铝粉,反应完成后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33.6L,该NaOH溶液的浓度为
A.1mol/L B.1.5 mol/L C.2 mol/L D.3 mol/L
(★★) 14 . 将生铁炼成钢的主要目的是()
A.适当增加生铁中碳的含量
B.除去铁中的碳、硫和磷
C.适当增加铁中硫和磷的含量
D.适当降低含碳量并除去大部分的硫和磷
(★★) 15 . 复合材料在我国神舟十号飞船成功返航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其船身上使用的隔热陶瓷瓦是由()
A.金属与碳复合而成的
B.碳纤维与合成树脂复合而成的
C.纤维与SiO2陶瓷、Si3N4陶瓷等复合而成的
D.陶瓷与SiO2复合而成的
二、填空题
(★★) 16 . 已知把ag金属铜投入一定量浓硝酸中,反应开始产生红棕色气体,随着反应的进行,产生的气体颜色逐渐变浅,最后变为无色,反应过程中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气体VL,剩余固体bg。

(1)写出反应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___、___。

(2)在产生无色气体的反应中___是还原剂;被还原的HNO 3与参加反应的HNO 3的质量之比为___;当有1molHNO 3参加反应时,该反应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

(3)在上面反应过程中,参加反应的HNO 3的物质的量为___。

(★★) 17 . 根据硅和二氧化硅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月球上某矿石经处理得到的MgO中含有少量SiO 2,除去SiO 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2)由粗硅制纯硅过程如下:Si(粗) SiCl 4SiCl 4(纯) Si(纯),请写出上述过程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三、推断题
(★★) 18 . 现有160.0g某无色溶液,可能含有盐酸、硫酸镁、硝酸钾、硫酸铜、氯化铝、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取100.0g该溶液于烧杯中,往其中逐滴加入20.0%的NaOH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推断在该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物质是___,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___。

(2)原溶液中一种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

四、工业流程
(★★) 19 . 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 2O 3,还有少量的Fe 2O 3、SiO 2)提取冶炼铝的原料氧化铝。

其中一种流程如下:
(1)写出步骤②③④中所发生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步骤②____;
步骤③____;
步骤④____。

(2)若向滤渣A与适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的混合物中通入适量二氧化碳气体,则产生的现象为___,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五、实验题
(★★) 20 . 该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夹持及尾气处理装置未画出),探究氨气的还原性。

(1)利用该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CuO变为红色物质,无水CuSO 4变蓝色,同时生成一种无污染的气体。

则氨气与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2)有同学认为:NH 3与CuO反应生成的红色物质中可能含有Cu 2O。

已知:Cu 2O是一种碱性氧化物,在酸性溶液中,Cu +→Cu+Cu 2+。

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检验该红色物质中是否含有Cu 2O。

____。

(3)该装置在设计上存在明显缺陷,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需在A和B之间增加一个装置D,为什么?___。

请画出装置D的示意图并表明所需试剂_____、_____。

(限选仪器和药品:浓H 2SO 4、碱石灰、集气瓶、干燥管、玻璃导管、单孔赛、双孔塞)。

(★★) 21 . 某课外研究小组,用含有较多杂质的铜粉,通过不同的化学的反应制取胆矾。

其设计的实验过程为:
(1)铜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可采用灼烧的方法除去有机物,灼烧时将瓷坩埚置于___上(用以下所给仪器的编号填入,下同),取用坩埚应使___,灼烧后的坩埚应放在___上,不能直接放在桌面上。

a.蒸发皿 b.石棉网 c.泥三角 d.表面皿 e.坩埚钳 f.试管夹
(2)杂铜经灼烧后得到的产物是氧化铜及少量铜的混合物,用以制取胆矾。

灼烧后含有少量铜的可能原因是___。

a.灼烧过程中部分氧化铜被还原
b.灼烧不充分铜未被完全氧化
c.氧化铜在加热过程中分解生成铜
d.该条件下铜无法被氧气氧化
(3)通过途径Ⅱ实现用粗制氧化铜制取胆矾,必须进行的实验操作步骤:酸溶、加热通氧气、
过滤、___、冷却结晶、___、自然干燥。

(4)由粗制氧化铜通过两种斜径制取胆矾,与途径I相比,途径Ⅱ有明显的两个优点是:____。

(5)在测定所得胆矾(CuSO 4·xH 2O)中结晶水x值的实验过程中,若测定结果x值偏高,可能
的原因是___。

a.加热温度过高
b.胆矾晶体的颗粒较大
c.加热后放在空气中冷却
d.胆矾晶体部分风化
六、计算题
(★★) 22 . 把2mol钠和1mol铝的混合物小心地投入932g水中,充分反应,计算:
(1)生成气体的质量为多少______?
(2)溶液中有几种溶质______?
(3)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__?
(★★) 23 . 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铝(Al 2O 3),在工业上是采用电解氧化铝的方法得出金属铝。

(1)在氧化铝中铝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之比是__________?
(2)用两种方法计算用170 t含氧化铝80%的铝土矿,理论上可冶炼出金属铝__________吨?
七、综合题
(★★) 24 . 若含有1 mol铁离子和1 mol铝离子的混合溶液,现按下图横坐标依次加入8 mol
氢氧化钠溶液、1 mol盐酸,通入1 mol 二氧化碳气体,纵坐标为混合沉淀的物质的量。

(1)请画出沉淀的量随反应的变化曲线______________。

(2)并写出加入氢氧化钠6 mol及其后发生的各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