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继发感染的护理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肢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继发感染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下肢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继发感染的护理方法。
方法:对36例下肢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继发感染的患者进行伤口处理、冷敷、热敷、抬高患肢和心理护理。
结果:36例患者经过医护人员的护理后全部康复。
结论:伤口处理、冷敷、热敷、抬高患肢和心理护理对于下肢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继发感染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标签:下肢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继发感染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由于砸、摔、撞等原因导致软组织损伤的发生,若不加以正确处理,可能会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1]。
软组织损伤继发性感染往往因为患者对损伤的重视不够、认识不足和不恰当的早期处理,造成损伤无法顺利的愈合而发生,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身心痛苦,导致患者经济负的加重。
本文对2010年3月-2012年9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外科进行治疗的下肢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继发感染患者36例进行处置护理,并总结了护理体会,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3月-2012年9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外科进行治疗的下肢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继发感染患者36例,其中男25例,女11例,年龄21~78岁,平均55.3岁。
3例为高中毕业,14例为初中毕业,11例为小学毕业,8例为文盲。
受伤的原因为砸、撞、摔等,所有患者在受伤时没有明显的创面皮肤破溃。
软组织损伤继发性感染的部位均在下肢,其中6例为大腿处,28例为小腿处,2例为足背处;病程15~42 d,局部红肿,伴有热、触痛。
感染面积最大的为14 cm×11 cm,最小为8.0 cm×6.0 cm;18例皮肤已出现破溃现象:伤口最大的为5.0 cm×3.0 cm,最小为1.0 cm×0.6 cm。
1.2 感染因素
1.2.1 伤口处理不当或错误所有患者在受伤后都没有到医院做过检查,伤后没有进行地抬腿休息,依然像平时一样工作。
没进行任何处理的有17例,伤后48 h内,9例患者热敷血肿处,造成肿胀程度加剧。
1.2.2 身体因素在所有患者中,3例有多年的糖尿病史,10例患者在诊断检查时,第一次发现血糖偏高。
1.2.3 对损伤不够重视具有肉伤即使局部肿痛,然而不会有大问题,只有骨和神经受损才必须及时休息和治疗的错误观点。
1.3 护理措施
1.3.1 处理伤口皮肤没有破损的,根据红肿的情况,在最严重的地方切开切口,大小1~2 cm,挤出大量的黑色淤血块,方向为从周边向切口,之后将引流条填塞到创腔内,用无菌纱布包扎覆盖固定,每2~4天换药一次[2]。
在换药时将残余淤血挤出,适当挤压伤口周围。
已出现皮肤破溃的,冲洗创面,将引流条填放到伤口处,用无菌纱布覆盖包扎。
最初1~2天换药一次,等到伤口渗液减少后,每3~4 d换1次药。
此期间抗生素的使用要适当并遵医嘱。
1.3.2 抬高患肢护理鼓励受伤的患者抬高患肢,使血液回流,同时注意减少活动,缓解组织肿胀程度,防止组织再次损伤的发生,加快损伤愈合的速度。
为了保证血液循环的畅通,在抬高肢体的同时,还应加强踝关节、脚趾和腿部肌肉等部位的运动。
1.3.3 冷敷在受伤48 h内,最实用、经济、有效的方法是对创伤部位进行冷敷处理。
冷敷对于疼痛的缓解和血肿加重的预防具有重要作用。
具体操作为,夏季在塑料袋中装入冰块,将其放在伤口上,每天2~3次,每次1~2 h。
在冬季,由于气温较低,常人较难忍受冰块的冰冷刺激,容易冻伤皮肤、引起全身不适,通常用自来水冷敷来代替冰块。
1.3.4 热敷热敷可在受伤48 h后进行。
热敷对于肿胀的消退和渗出液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2~3次/d,一次1~2 h。
具体操作为在血肿部位敷上热疗贴、热水袋和热毛巾等,热水袋的水温,夏季在50 ℃以下,冬季在70 ℃左右。
伤口处若有敷料,可以将保鲜膜盖于敷料外面以防止弄湿敷料,然后再进行热敷。
还需嘱咐患者,注意防止烫伤,避免热敷治疗水温过高。
1.3.5 治疗原发性疾病高血糖的患者更容易感染,且伤口难愈合且。
指导患者定期进行体检,对于原发病进行积极治疗,严禁吸烟,香烟中含有尼古丁,易导致血管痉挛,对伤口愈合产生影响。
在伤口处理正确的同时,有效的控制血糖,才能加快创伤的顺利痊愈。
1.3.6 心理护理下肢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继发性感染通常伤口较疼,患者往往由于疼痛难忍和治愈困难而导致信心的丧失。
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精心的护理的同时,应该鼓励患者充满乐观精神,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及时了解患者的需求,使其能够较快的适应环境,调整好心态。
较好的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消除患者由于疾病产生的各种不良情绪。
主动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交流,了解患者的家庭经济状况,解除患者的后顾之忧。
2 结果
36例患者经过护理后,全部康复出院,没有感染加重的病例出现。
3 讨论
早期冷敷以及后期热敷对于软组织损伤进展的阻止,损伤修复效果的确定具
有重要作用,意义重大、经济实惠。
冷敷受损伤的部位,能够有效降低皮肤损伤,降低局部充血、肿胀的程度,对毛细血管收缩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降低细胞代谢、细菌活动力,使局部血流减少,从而使炎性反应扩散得到抑制,抑制细胞活动,降低神经末梢敏感性,达到减轻疼痛的目的[3]。
早期冷敷对于闭合性骨折、软组织损伤、肿胀明显和疼痛剧烈者具有显著效果。
在受伤48 h后,对患处进行热敷,可以使皮肤的毛细血管扩张,增进汗腺功能,促进淤血的吸收,加快血液流速,促进汗液的排出,促进水分从组织进入血管,造成血液浓度增加,使渗出液吸收增加,对于疼痛和肿胀的缓解有重要作用,具有镇痛作用,温热能缓解痉挛,可以使肌肉和神经张力降低。
总之,适时冷敷和热敷对于软组织损伤的处理最实用、经济和有效的措施。
肢体受伤后,抬高肢体休息,对创伤的修复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抬高患肢可以使组织肿胀程度减轻,加速血液的回流,对创伤愈合有促进作用,可以避免损伤的程度加重。
在抬高肢体的同时应经常进行踝关节、脚趾和腿部肌肉的运动,并轻轻按摩创面周围,对于血液循环具有促进作用。
将医疗保健知识向广大民众普及,是作为一个医务人员不可推卸的责任,对每一个前来就诊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适时健康教育,是一种行之有效、简便易行的措施[4]。
本研究中的36例患者虽然延误了最佳的早期治疗时机,然而护理人员对患者的高度同情心及精心的护理,使患者的身心痛苦与心理恐惧均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减轻,增强了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赖,提高了工作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杨继芳.冰袋冷敷在骨科疾病中止痛效果的观察[J].中华实用医学,2003,5(11):10.
[2]胡清.肢体冷热敷袋治疗四肢外伤性肿胀168例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1):7.
[3]袁少先,史卫东,李艳丽,等.通痺汤内服、熏洗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J].中医正骨,1999,7(12):37.
[4]赵杰.舒适护理在门诊换药室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1,12(3):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