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点连好线做大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找准点连好线做大面
作者:刘乐庆
来源:《教育家》 2018年第36期
6000余份表格,10000余条建议,这是山东省潍坊第七中学2017年11月向学生、家长广
泛征求学校发展方面的建议后收到的反馈。

成立家委会、学代会,发放调查问卷,主动邀请学生、家长献言献策,这是学校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学校管理方面出现的积极变化。

开发家校共育
课程、学科衔接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实践活动课程,注重仪式教育,这是学校积极构建课程
体系,开发教育资源,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要的积极探索。

作为一所市属重点公办高中,潍坊七中探索研究“ 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课题,不断平衡高考选拔和全面育人目标之间的关系,始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长远发展、全面发展。

尤其是在找准创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点”、连好创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线”、
做大创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面”三个方面进行了实质性的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找准创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点”
人民满意的教育是什么样的?首先是有益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因此,学校立足对学生长
远发展的思考,在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提升校园生活品质等方面,进行了不遗余力的探索。

在提升学生校园生活品质方面,潍坊七中继完成了原有餐厅管理的专业化、规范化、现代
化改造后,又分别进行了一号餐厅的新建工作和三号餐厅的改造工作,为学生打造了良好的就
餐环境,让学生们吃得好,吃得饱,吃得放心和安全。

学校是一所寄宿制学校,面对近3000名住宿学生,学校开发了“ 互联网+公寓管理”模式。

通过手机终端,学校及教学部的管理干部,还有各班班主任,都可以在手机上查看到学生指纹
考勤信息,包括已按指纹和未按指纹的人数、年级和班级的考勤情况、某个学生一段时间来的
指纹信息及其监护人的联系方式等。

班主任还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学生请假情况对考勤信息进
行核对,对有疑问的考勤信息申请复核,以确认最终的考勤结果。

这项举措,彻底解决了部分
学校悬而未决的、学生偷着外出上网、彻夜不归的顽疾,不仅极大地方便了班主任对学生的管理,也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认可。

孙荣熙是高二4班的班主任,他只要每天设置铃声,提醒自己查看APP的反馈,就可以清
晰地知道自己班的学生是否已全部到达宿舍休息,这让每天忙碌于教学的他睡得踏实,休息得
放心。

师生是学校的主体,每一名学生背后的家长和家庭是隐性的主体,只有充分征求他们的建议,满足他们的需求,才能找准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点”,真正提升校园生活品质,提高办学
层次和目标。

连好创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线”
只找准“ 点”是远远不够的。

连好创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线”,才能形成序列化的服务链条,创办出真正令人民满意的教育。

因此,学校立足学生发展,梳理干群关系、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和家校关系,重点从这四
个方面着手,连好创办人民满意教育的“ 线”。

学校领导始终把关心教职工冷暖当作学校发展的头等大事。

每年教师节,学校都会隆重表彰一年来为学校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教职工。

组织
教职工免费体检,其中女教职工一年享受两次免费体检的机会。

学校工会每年都要组织“爱心
一日捐”活动,募集的善款用于关心慰问困难和患病教职工。

根据工作实际,进一步完善教职
工餐厅,丰富饭菜种类,提高服务质量,为早来晚走的班主任提供免费早餐。

改建了一个高标
准的教职工活动中心,鼓励老师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除了生活上关心,还努力提高教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质量。

按照市局部署,组织骨干教
师和党员干部到浙江大学“充电”,学习当地先进课改理念。

实施“富脑”工程,成立了教师
工作坊,多次组织教师和学生层面的读书报告会,成功召开全国性的“高中语文主题学习”会议。

丰富校园生活,陶冶情操。

为了诊断课堂和更好地、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学校把课堂教学满意度问卷调查的主动权
交给了学生。

由学生对任课教师的备课、授课、作业批改、讲评、辅导、自习、育人等多个维
度进行评价。

成立班级、年级和学校层面的家委会,开发家校共育课程,成为学校和家长形成良好沟通
关系的重要桥梁和保证。

家委会成员参与学校教材征订、校服制作的招投标、中考推荐省招生
等各个环节和领域,保障了家长的知情权和学校工作面向社会的透明度。

“一切为了学生”,是家校关系和谐的关键因素。

家校关系这条办人民满意教育的“ 线”,一头连着学校,一头连着家长,中间是两头共同关注的学生。

这种以共同关注“点”为出发点
的沟通方式,促进了家校沟通的顺畅,促进了家校关系的和谐。

至此,多点四线的网络构建,全面育人,课程开发与整合等全面落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亦是情理之中。

做大创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面”
2017年年初,学校保洁员崔建仁收到了学生匿名送来的一份礼物——一个保温杯和一张小
纸条。

小纸条上“爷爷,天冷了,您用这个保温杯喝水吧”的话语,流露出学生对他的关心。

这一暖心事件相继被各大网站转发,还登上了人民日报的官方微信。

“ 小暖男”也一度成为“ 网络红人”。

类似的事例,在校园里层出不穷。

就在最近,学校学子又收获了来自社会上的赞扬。

原来,学校高三两名同学做好事不留名,当事人给学校送表扬信来了。

面对表扬,两名学生说“ 这是自己应该做的”。

在“ 老人摔倒到底扶不扶”都能成为道德问题大讨论的现今社会,这两名学生乐于助人、不掺杂任何功利目的的自觉行动,告诉了学校遇到这样的事情该怎么做。

也正因
为如此,这一事件先后被潍坊晚报、大众网、搜狐网、齐鲁电视台、“ 法制中国60分”等媒
体频道或栏目进行了报道,在社会上反响强烈。

为什么这些温暖故事的主角都是学校的学生呢?一封表扬信或许道出了答案:潍坊七中在
教给孩子们丰富的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培养了他们一颗美丽善良的心,这是重要的社会财富,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好体现,也是贵校这么多年以来实施素质教育的结果。

是的,潍坊七中既注重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又注重对学生品格的塑造。

多年来,学校坚持
打造书香校园,开发了《在传统文化的浸润中成长》《良好习惯奠基幸福人生》《让青春在安
全和谐校园中飞扬》等系列生活教育丛书和传统文化育人课程,致力于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
浸润中成长”,坚持不懈地践行着立德树人的目标,才培养出了这些让社会满意的莘莘学子。

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最终是要创办让社会满意的教育。

学校学子获赞无数的暖心行为,
让潍坊七中收获的来自社会的“满意”也越来越多。

由此可见,学校创办人民满意教育的
“ 面”,正在慢慢扩大……未来,学校将会继续“ 找准点,连好线,做大面”,做好“ 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这篇大文章,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唤醒、发现每一位具有不同潜质的学生。

(作者单位:山东省潍坊市第七中学)
责任编辑:高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