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优指导】2021化学苏教版(浙江)一轮课后作业1 物质的组成、分类及转化 物质的分散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后作业1物质的组成、分类及转化物质的分散系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21温州十校联考)分类法是科学争辩中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化学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干冰、HD均为化合物;水玻璃、水银均为混合物;纯碱和生石灰分别属于碱和氧化物;蔗糖、PVC、淀粉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B.依据一个酸分子电离产生氢离子的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
C.由于饱和碳酸钙溶液的导电性比饱和氨水的导电性弱,所以碳酸钙是弱电解质
D.依据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将元素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
2.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作中和反应。

下列应用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A.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
B.服用含Mg(OH)2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C.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用NaOH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
3.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①液氨、液氯、干冰、碘化银均为化合物②氢氟酸、盐酸、水玻璃、氨水均为混合物③明矾、小苏打、醋酸、次氯酸均为电解质④碘酒、牛奶、豆浆、漂粉精均为胶体
⑤Na2O2、Na2CO3、NaHCO3、Na2SiO3均为钠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4.(2021江苏卷)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中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A.粗硅SiCl4Si
B.Mg(OH)2MgCl2(aq)Mg
C.Fe2O3FeCl3(aq)无水FeCl3
D.AgNO3(aq)[Ag(NH3)2]OH(aq)Ag
5.(2022重庆卷)下列物质的使用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明矾用作净水剂
B.液氨用作制冷剂
C.氢氟酸刻蚀玻璃
D.生石灰作干燥剂
6.化学概念在规律上存在如图所示关系: 对下列概念的相互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单质与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
B.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并列关系
C.分解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肯定属于交叉关系
D.氧化还原反应与化合反应肯定属于并列关系
7.(2022湖南四校联考)分类法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

下列分类方法不正确的是()
①依据反应中是否有单质生成,可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②依据物质在常温下的状态,可以从硅、硫、铜、铁、氮气中选出氮气
③依据组成元素的种类,将纯洁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④依据酸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和多元酸
⑤依据氧化物中是否含有金属元素,将氧化物分为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
⑥依据盐在水中的溶解度,将盐分为硫酸盐、碳酸盐、钾盐和铵盐
A.①④⑤⑥
B.③④⑤⑥
C.①③
D.③④⑤
8.对于化学反应A+B C+D,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生成物C、D中有一种为单质,则该反应肯定是置换反应
B.若生成物C和D分别为两种沉淀,A、B有可能为盐和碱
C.若C、D是盐和水,A、B肯定是酸和碱
D.若A、B为两种化合物,C、D也肯定为化合物
9.下列是某同学自己总结的一些规律,其中正确的是()
A.有些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中的任何一种反应
B.一种元素可以有多种氧化物,但同种化合价只对应一种氧化物
C.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属于有机化合物
D.氧化物不是酸性氧化物就是碱性氧化物
10.(2021嘉兴测试)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0分)
11.(12分)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概念的引入,增加了新的物质分类方式,我们要准时将其纳入已有的分类体系。

请将下列物质中正确的序号填入空白处。

①空气②铜③稀硫酸④石墨⑤乙醇⑥CO2气体⑦H2SO4⑧CaO粉末⑨HCl气体⑩熔融的NaOH液氨CuSO4·5H2O晶体
(1)属于纯洁物的是。

(2)属于电解质的是。

(3)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4)属于单质的是。

12.(12分)用数轴表示化学学问,并按某种共性对化学物质进行分类,有简明易记的效果。

例如,依据碳素钢的含碳量,将其分为低碳钢、中碳钢、高碳钢,利用数轴分类法可将其表示为:
依据这一分类方法请回答:
(1)将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粗略地表示在如下数轴上:
(2)某化学爱好小组欲争辩H2SO4、KCl、NaCl、Na2CO3、Na2SO3、NaOH六种物质的性质,对于如何争辩,他们设计了两种争辩方案:
方案Ⅰ:将它们依据酸、碱、盐分类,然后分别溶于水得到溶液,进行试验。

方案Ⅱ:将它们依据钠盐、钾盐和其他化合物分类,然后分别溶于水得到溶液,进行试验。

①依据方案Ⅰ进行分类时,经试验测得KCl、NaCl溶液的pH等于7;H2SO4溶液的pH小于7;Na2SO3、Na2CO3、NaOH溶液的pH大于7。

由此有的同学按分类法思想把Na2SO3、Na2CO3与NaOH都划分为碱类是否合理?为什么?。

②在方案Ⅰ中,某同学发觉盐类物质中的KCl、NaCl在与其他物质混合时现象相同,无法区分,请设计一种简洁的方法区分这两种物质:。

③在方案Ⅱ中,三种钠盐用其他物质中的可加以区分,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
为。

④该爱好小组中的一位同学认为,还可以依据是否含有钠元素将上述六种物质分为Na2SO3、Na2CO3、NaCl、NaOH和H2SO4、KCl两类。

在用H2SO4鉴别四种含钠元素的物质时,Na2SO3和Na2CO3很简洁得到了区分,但鉴别NaCl和NaOH时却陷入了逆境,请设计一个试验来解决这一难
题:。

13.(12分)汽车尾气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缘由,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催化转换器”,使汽车尾气转换成无毒气体是目前最有效的手段。

假如用表示碳原子,用表示氧原子,用表示氮原子,如图为气体转换的微观过程。

请你依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A、B、C三种物质可以归为一类的依据是。

(2)将C归为化合物,将D归为单质的理由是。

(3)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为。

化学变化过程中消耗的A物质和生成的C物质的质量比为。

(4)从微观角度描述你获得的关于化学变化的有关信息:(答出一条即可)。

14.(14分)21世纪是钛的世纪。

下面是利用钛白粉(TiO2)生产海绵钛(Ti)的一种工艺流程: (1)回答下列问题。

①下图为镁元素的某种微粒结构示意图,该图表示(填序号)。

A.分子
B.原子
C.阳离子
D.阴离子
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简洁失去电子,镁是一种(填“活泼”或“不活泼”)金属。

除了能与氧气反应,还可以与氮气、二氧化碳等反应。

氮化镁的化学式为,Mg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以化合价为纵坐标,以物质的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图像叫价类图。

下图为镁的价类图,请分析该图后填写:A 处的化学式为,B处的物质类别是。

(2)反应Ⅰ在800~900 ℃的条件下进行,还生成一种可燃性无色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反应Ⅱ可获得海绵钛,化学方程式表示为TiCl4+2Mg Ti+2MgCl2。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反应(填序号)。

A.化合
B.分解
C.置换
D.复分解
该反应在下列哪种环境中进行?(填序号)。

A.稀有气体中
B.空气中
C.氮气中
D.CO2气体中
(4)该工艺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有。

参考答案
1.B解析:A项,HD属于单质,其分子是由同一元素不同核素构成的;水银是汞,属于单质;纯碱属于盐;蔗糖不是高分子化合物。

B项,依据一个酸分子电离产生氢离子的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

C项,电解质的强弱是依据电离程度来推断的,与溶液的导电力量无关,碳酸钙是强电解质。

D项,最外层电子数少的不肯定是金属元素,如氢元素,所以不能依据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将元素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

2.A解析:B、C、D中发生的反应,都是酸与碱发生的中和反应;而A中发生的是碱与盐的反应。

3.B解析:①中的液氯是液态的氯单质;②中的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④中的碘酒是碘的酒精溶液,属于溶液,不属于胶体;⑤中Na2O2是钠的氧化物。

4.A解析:粗Si与Cl2在高温下反应生成SiCl4,SiCl4用H2还原生成纯Si和HCl,A项正确;制备Mg,应电解熔融的MgCl2,不能有水,B项错误;FeCl3溶液在蒸发的过程中,Fe3+水解生成Fe(OH)3,同时生成的HCl挥发,故得不到无水FeCl3,C项错误;蔗糖不能发生银镜反应,D项错误。

5.B解析:A项,明矾净水的原理是Al3+水解生成的Al(OH)3胶体具有吸附性,涉及反应为Al3++3H2O
Al(OH)3(胶体)+3H+;B项,利用了液氨汽化时吸取热量而使四周环境温度降低,不涉及化学反应;C项,氢氟酸刻蚀玻璃时反应为SiO2+4HF SiF4↑+2H2O;D项,生石灰作干燥剂发生反应CaO+H2O Ca(OH)2。

6.C解析:单质与化合物属于并列关系;氧化物肯定属于化合物;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所以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属于交叉关系。

7.A解析:有些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如钋,有些非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如氢、氦,①错;常温常压下②中所给物质只有氮气是气体,其余的是固态,正确;依据所含元素的种类,将纯洁物分为单质(只含一种元素)和化合物(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③正确;依据酸能够电离出来的氢离子的数目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及多元酸,④错;依据氧化物的性质可将氧化物分为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⑤错;依据盐中离子的种类可将盐分为硫酸盐、碳酸盐、钾盐和铵盐等,⑥错。

8.B解析:A中过氧化钠与水或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的反应符合条件,但不属于置换反应;B中盐和碱反
应有可能生成两种沉淀,如硫酸镁和氢氧化钡的反应;C中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或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也能生成盐和水;D中2NO+2CO N2+2CO2,两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

9.A解析:一种元素在不同氧化物中的价态可能相同,如H2O、H2O2中H都为+1价。

CO、CO2、H2CO3等属于无机物。

像CO、NO这样的氧化物,既不是酸性氧化物,也不是碱性氧化物。

10.B解析:漂白粉是混合物;SO2是酸性氧化物;AlCl3溶液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A错误;B正确;福尔马林是HCHO的水溶液,属混合物,HClO是弱电解质,C错误;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NO不是酸性氧化物,D错误。

11.答案:(1)②④⑤⑥⑦⑧⑨⑩(2)⑦⑧⑨⑩
(3)⑤⑥(4)②④
解析: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或者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12.答案:(1)
(2)①不合理。

Na2SO3、Na2CO3的水溶液呈碱性是由于发生了盐类的水解,从化合物的分类来看
Na2SO3、Na2CO3属于盐类,NaOH属于碱。

②利用焰色反应,焰色反应中火焰呈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的为KCl,焰色反应中火焰呈黄色的为NaCl
③H2SO4(或硫酸)
Na2CO3+H2SO4Na2SO4+CO2↑+H2O,
Na2SO3+H2SO4Na2SO4+SO2↑+H2O
④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许H2SO4溶液,分别加入稍过量的两种未知溶液,充分混合,再向混合溶液中分别滴入Na2CO3溶液,若有气泡生成,则加入的未知溶液为NaCl溶液;若无气泡生成,则加入的未知溶液为NaOH溶液(合理即可)
13.答案:(1)都由两种元素组成且都含有氧元素,属于氧化物
(2)二氧化碳是由不同种元素原子构成的分子,而氮气是由同种元素原子构成的分子
(3)2CO+2NO N2+2CO215∶22
(4)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没有发生转变(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解析:(1)依据图示可知A、B、C、D分别是NO、CO、CO2和N2,NO、CO、CO2都属于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

(2)二氧化碳是由不同种元素原子构成的分子,属于化合物,而氮气是由同种元素原子构成的分子,属于单质。

(4)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没有发生转变,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也没有发生转变,只有物质的种类和分子的种类发生了转变。

14.答案:(1)①C活泼Mg3N22Mg+CO22MgO+C
②Mg(OH)2盐(2)2C+2Cl2+TiO2TiCl4+2CO(3)C A(4)Mg和Cl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