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改进Career EDGE 模型的经管类大学生就业能力分析与提升对策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改进Career EDGE 模型的经管类大学生就业能力分析与提升对策研究
作者:赖荣欢刘琴罗欢等
来源:《科技创业月刊》 2017年第6期
赖荣欢刘琴罗欢高天
(西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四川成都610500)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的逐渐普及,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也是近些年高校和社
会关心的重点和热点。
文章通过CareerEDGE模型对经管类大学生就业能力五大要素进行了分析,结合经管专业特点,提出了提升就业能力的培养对策。
关键词:CareerEDGE;就业能力;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7.06.024
0引言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大规模普及、逐渐迈入大众化教育,随之而来的高校毕业生数量
逐步递增。
高等教育普及化带来的教育资源不均衡、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学生培养质量不理想
等一系列问题。
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和我国经济产业转型的大背景下,使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
变得多变而复杂,使得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个热点问题,影响了国家政策实施,从而引起社会和学者的广泛关注与研究。
1大学生就业能力及CareerDEGE模型
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今天,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关于就业能力分析的研究也受
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和研究,但目前仍没有统一的概念和界定。
就业能力的概念最早由20
世纪初英国经济学家所提出,后由美国经济学者进行完善,21世纪初再次清晰确认就业能力
的概念。
就业能力即“可雇用性”,是指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
它不仅包含找到工作的能力,也包含完成就业所必备的能力以及持续完成工作、实现良好职业生涯发展的能力。
2007年洛林·普尔和彼得·斯韦尔提出了CareerEDGE就业能力模型(见图1)。
该模型的核心部分是处于最下层的职业发展、工作和生活经验、专业知识技能、一般技
能和情商等5个基本要素。
这5个要素相互关联,存在着一定的重合关系。
5要素基础之上的
反思和评价对于学生的自尊、自我效能和自信具有重要影响,而自尊、自我效能和自信又直接
决定了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大小。
2改进CareerDEGE模型的经管类大学生就业能力分析
经管类专业主要以学习经济学和管理学专业基础知识为主,辅以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和手段,多从事于地方经济和金融部门。
从经管类专业前景来看,经管类专业就业范围正逐步扩大,能够从事的工作越来越多、分工也越来越细。
根据经管类大学生的专业特质与职业特点,基于
改进CareerEDGE模型,提出知识储备、综合能力、文化素质、个人特质、职业发
展规划等新5要素的经管类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该模型的应用可更好地适用于经管类大学生
能力的提升。
2.1知识储备
经管类大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不仅包括专业公共基础课程类理论知识,本专业理论知识,
还应包括专业所需的计算机分析软件操作知识。
其中专业理论知识以及分析软件操作知识具有
较为重要的地位。
经管类专业的学生往往需要面对所在部门或公司诸多管理决策,为其政策决
定者提供专业分析,帮助其做出正确决定,而扎实的专业知识与分析软件的运用成了经济政策
抉择的重要依据。
当前相关经济政策的实施更注重前期策划、投资和获利分析等,专业知识储
备应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及相应分析软件和工具的使用。
2.2综合能力
综合能力是高校毕业生除专业知识外最受用人单位所关注的内容。
综合能力主要包含:思
维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应变能力、实践能力等。
在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下,拥有较高
综合能力无疑增加了就业的机会。
同时,综合能力也是自己不断进取的有效保障,拥有较强综
合技能,才能让自己在工作中工作得更加出色,并得到相应的肯定。
2.3文化素质
素质可以体现一个人的文化修养、道德品质和内心态度,包含道德修养、志愿服务、兴趣
爱好、社团活动等。
经管类专业涉及的行业都大多会涉及经济方面,要求从业者拥有较高的道
德品质能坚持自我,抵抗诱惑。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诚信档案体系会愈加完善,用人单位更倾
向于具有积极心态、良好诚信记录的毕业生。
良好的道德品质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要求,也是
就业中的一大优势。
2.4个人特质
个人特质是一个人具有相对平稳的情绪与思想以及在此情况下所表现出来的特点,包
含了自我意识、自我评估与反思等,在复杂而又繁琐的工作岗位上,没有平稳的个人情绪是无
法胜任自己的份内工作,自我意识能够使自己积极提升自我,关注自身发展,只有时刻进行自
我评估与反思才可以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积极寻找解决办法而不是一味退缩,自我效能则可以
起到回复心态、重拾信心的良好作用。
2.5职业发展规划
拥有良好的职业发展规划才能让自己更好地关注于相关知识的学习。
没有良好生涯规划能
力是不可能将自己的职业发展得很好,职业发展规划包含了职业发展目标、职业发展规划以及
获取职业核心技能等。
由于就业经验就匮乏,学生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树立为
奉献精神。
只有具备了职业生涯规范意识才能有效增强自身职业能力,才能掌握职业核心技能,有效处理涉及职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
3经管类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对策
基于改进CareerEDGE模型大学生毕业应具备的能力分析,根据对经管类就业能力分析图从下面5个方面提升经管类大学生就业能力。
3.1搭建学习平台,努力学习专业知识
知识的获取来源于学习的日积月累,知识获取的方法各式各样,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可让高
校大学生分享高效的学习方法,探讨难点以及解决问题。
为契合经管类专业学的多,专业度高
的专业特点,可按专业不同组建不同学习交流小组。
从专业理论知识、专业难懂问题、专业商
业案例以及分析软件操作方法等展开交流,从而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专
业相应分析软件技能。
3.2举办专业竞赛,不断提升综合能力
结合本科专业的优势与特点举办相应的经管类专业竞赛活动,专业竞赛活动需要经管专业
知识和综合能力的综合运用。
一方面学科专业竞赛可以有效促进良好学风建设的养成,丰富学
生课余活动,营造浓厚学习氛围;另一方面可以有效锻炼学生,通过竞赛的淘汰能够早日适应
社会强烈的竞争。
学科专业竞赛以生活实际的商业案例问题为主,促进以实践教学,切合社会,满足社会需要。
竞赛评委为大学教授与专家可以对参赛选手提供一系列的指导,纠正错误,获
得宝贵意见。
3.3建设专业实训,感知职业仿真实训
职业仿真实训是基于经管类大学生基础教育课程,额外增加对专业就职的训练。
通过模拟
当前社会和现代企业的各种现实场景,渲染、影响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①组织或模拟企业
招聘活动。
由企业人员或专业机构培训老师担任招聘者对应聘大学生进行现场仿真面试。
通过
仿真招聘会的演练,真实感知企业招聘流程和关注点,让学生对自己进行反思与评估知自己的
优势与劣势,如何改变自身缺点,从而成为企业所需要的人才;②开展实训互动,以巩固专业
知识为宗旨,积极开展一些文化体育、兴趣爱好等活动以及志愿服务。
例如,经管类专业的学
生可以进行三下乡活动义务为农民百姓讲授基本的经济知识,理财小窍门,加强预防经济诈骗
的知识,做到学以致用。
3.4加强就业指导,积极拓展实习渠道
通过加大对高校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力度,成立就业服务队,提供高优质量的就业服务帮助,不断改善自身条件,及时有针对性的进行专业深入探究,满足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的要求。
加强
与用人企业与单位的合作,促进大学生进企业实习,与之进行就业指导交流,从而更好地感知
就业市场脉搏。
有针对性的提出帮助意见,帮助大学生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契合点。
经管
类大学生同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具有理论知识丰富,分析能力突出的优势但是缺少经验。
大学
应该就经管类专业的学生的优缺点而提供更多的实习、实践机会。
3.5鼓励自主创业,多角度扩展就业渠道
在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大背景下,不仅要指导经管类大学生寻找工作,而且要鼓励他们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自主创业。
经管类专业学生通过在校期间的学习更好地对经济动态、市场
动向、政策背景等进行有效分析。
学校可以尝试邀请杰出创业校友对相关专业学生进行演讲,
具有创业经验丰富的专家或教授对有创业想法的学生进行指导。
设立创业小组、搭建创业平台,聘请专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创业知识理论培训,邀请优秀企业家为他们传授创业方法,分享创
业心得与创业经历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
自主创业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策划能力更是能培养
学生良好的执行能力。
4结语
近几年,在高校毕业生人数持续增加的背景下,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了高校毕业生首先要考
虑的问题。
如何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也是学校和相关研究
者关心的重点。
通过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对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高素质、综合性人才对国家
与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改进的CareerEDGE模型能力结构,经管类大学生通过提升自我知识储备,提高综合能力,做好职业发展规划,努力实习与实践,保持良好积极心态,
拥有高尚道德情操,锻炼自身就业能力,一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从而为和谐社会奉
献出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房晨.基于CareerEDGE模型的工科大学生就业能力探析[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5)
2张帆,饶惠霞,彭仁贤.经管类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就业能力模型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26)
3陈均土.美国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机制及其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11
(19)
4林辉.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思考与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9)
5李友俊,邵强,刘洪颖.行业院校经管类大学生就业能力缺失的表现及对策
[J].教育探索,2010(4)
(责任编辑要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