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个地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只有一个地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只有一个地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研究课文第三到第九自然段,了解地球的相关知识,认识到人类生存“只有一个地球”。
2.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体会文章用词的准确性。
3.领悟文章的说明方法。
教学重点:
1.研究课文第三到第九自然段,了解地球的相关知识,认识到人类生存“只有一个地球”。
2.领悟文章的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体会文章用词的准确性。
教学过程:
一、复检查、引入新课。
一)复检查
1.提问: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研究了课文的前两个自然段,知道了在茫茫的宇宙中地球是渺小的,而地球上人类活动的范围更小。
作者是用哪些说明方法介绍这些知识的呢?(使用了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等方法。
)
2.谈话:相信同学们以后在介绍事物的时候,能够运用这
些方法,将事物介绍清楚。
二)引入新课
1.过渡:课文前两个自然段向我们描绘了宇航员遨游太空
时所见到的地球,同学们在欣赏这段文字时,发出了不少感叹。
当时是怎么感叹的?
指名说。
如:地球真是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地球真是可亲可爱。
地球在宇宙中就像一颗灿烂的明珠……)
2.设疑:宇航员也有感叹,后面几个自然段中写到了,能
把下文中写宇航员感叹的语句找出来,读给老师听听吗?
幻灯出示:“我们这个地球真是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
破碎了!”)
板书:可爱容易破碎)
指导朗读:应该带着什么样的感情读呢?(讨论后,注上“自豪而又担忧”。
)
3.过渡:地球的可爱仅仅是因为它看上去美丽壮观吗?宇航员的担忧是多余的吗?同学们,要真正理解宇航员的感叹,理解他的自豪和担忧,我们就要认真研究下面的课文。
二、研究第二段(第三到第四自然段)。
一)进一步感悟地球的“可爱”并为之“自豪”。
1.初读了解(让学生自主报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细读感悟
出示幻灯:
1)课文第二段(第三到第四自然段)写地球用哪些资源养育了人类?又从哪几个方面讲了人类对地球的破坏?
2)各自轻声本段,思考以上问题并划注。
用横线画出写“资源”的语句,用波浪线画出写人类“破坏”的语句?如果这些句子运用了说明的方法,请你在旁边写上批注。
画完句子后,四人小组交流一下你找的句子,特别是要帮助一下还没找到的同学,告诉他你为什么找这些句子。
3.讨论交流自然资源的有限
1)提问:地球拿哪些资源养育了人类?(讨论交流后板书:自然资源——矿产、水、生物、大气……)
2)提问:自然资源是否无穷无尽?(板书:有限)课文举了哪个例子来说明?能找出这个句子吗?
幻灯出示:“拿矿物资源来说,它不是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
”这个句子使用了举例子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课文的例子不够具体,你能说说矿物资源具体有哪些吗?
归纳:这类资源来得不容易,我们把它叫做“不可再生资源”。
这种资源真是“来之不易”。
3)师:除了不可再生资源外,地球还向人类提供了哪些可再生的资源?
出示幻灯:“地球向我们提供了: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
”(板书:水、森林、生物、大气)
正是由于它这么可爱,作者给了地球一个怎样的最有感情的称呼?(称她为“人类的母亲”。
)
地球的确具有母亲的情怀,你认为地球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
出示幻灯:地球是一位()的母亲。
(生口头填空,如“可爱的母亲”“无私的母亲”“伟大的母亲”“乐于奉献的母亲”……)
出示幻灯:“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
”
4)“本来”是什么意思?你能用一个词来替换吗?那这些可再生的资源究竟是否可再生?和你的同桌分享你的理解。
为什么可再生资源不能再生呢?
指导朗读:可再生资源不能再生了,可惜吗?那我们读这个句子时就要读出可惜的语气。
要读出这种语气要读好“可惜”这个词。
二)讨论交流人类对地球的破坏,领悟“忧虑”之情。
1、提问:课文哪个句子讲了人类对地球的破坏?
幻灯出示:“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
2、(板书:“滥用”)请把这个词读一下。
(板书:“乱用”)同学们,比较一下有什么区别?
滥用的意思是过度使用没有节制。
乱用是没有秩序、没有条理。
)
师:而且是没有目的地使用,胡乱地使用。
两个词是有区别的,可见作者用词准确。
3、设疑:第四自然段写人们对地球的破坏造成了“一系列的生态灾难”,“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威胁”遗憾的是课文中没有写具体,谁能来说具体些?(指名交流环境问题和由此而造成的灾难)
三)观看录像,加深理解。
过渡:第四自然段写人们对地球的破坏造成了“一系列的生态灾难”,“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威胁”遗憾的是课文中没有写具体,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让我们来看一段录像吧。
展示录像片段,内容为人类破坏环境的做法及其后果。
随后交流感受,认为人类的这些行为真让人“忧虑”,并用一个成语来形容其后果,如“自食其果”或“自作自受”等。
接着,大家拿出自己收集的相关资料,在小组内交流。
研究第然段,老师提出巧设曲问,引导同学们自学。
老师认为,地球被破坏后移居别的星球是一种解决方法,但同学们
需要说服老师。
通过自学6-9自然段,同学们得出结论:科学
家已经证明,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
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此外,用宇宙飞船来走需要整整四万两千年,即使有长生不老的药,也无法解决燃料问题。
因此,精心保护地球是唯一的选择。
适时归纳,同学们应该精心保护地球。
在茫茫宇宙中,地球是唯一的,需要我们爱护。
最后,讨论交流人类保护地球的做法或设想,并写一句呼吁人们保护环境、爱护地球的口号。
作业布置为完成一项调查报告,调查周边存在的环保问题,想想如何解决,并写篇短文邮寄给有关部门或领导。
板书设计:
只有一个地球
自然资源:(有限)人类:矿产、水、毁坏森林、生物滥用
可爱破碎
污染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在中国,空气污染已经成为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
空
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工业和交通运输。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政府制定了严格的环保法规,对企业的排放进行了限制和监管。
同时,政府加大了对环保设施建设的投入,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其次,政府推广了公共交通,鼓励人们减少使用私家车。
政府还鼓励人们使用新能源汽车,减少汽车尾气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政府还加强了对燃煤企业的监管,推广清洁能源,减少煤炭的使用量。
政府还加大了对建筑工地的监管,限制建筑工地的扬尘污染。
总之,空气污染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才能解决。
政府需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鼓励企业和个人积极参与到环保事业中来,共同创造一个更加健康、美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