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课件_第十二章第三节机械效率课件t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二章 第3节 机械效率(共17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二章 第3节 机械效率(共1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d6dd7f0fd0a79563c1e72fc.png)
G/N h/m F/N s/m W有/J W总/J
1 2
F
结论: 物重一定,动滑轮越重,机械效率低。
三、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评估交流
思考:如何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
1.减小额外功。减小滑轮的轮与轴之间 摩擦,减小动滑轮的自重,减小绳子的 重力等。
2.增加有用功。适当增加被提升的物体 的重力。
机 械 效 率
一.概念
有用功 额外功 总功
总功=有用功+额外功
二.机械效率
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公式: W有 W总
三.机械效率的测定
W有 Gh
W总 Fs
1.如图所示,用滑轮组将钩码缓慢提升一定高度, 在这个过程中( A ) A.滑轮组提升钩码做的功是有用功 B.弹簧测力计拉力做的功是额外功 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钩码重力无关 D.弹簧测力计上升的高度是钩码的2倍
2.已知甲机器的机械效率是65%,乙机器的机械效 率是80%,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甲机器一定比乙机器省力 B.甲机器一定比乙机器省距离 C.甲机器做的有用功一定比乙机器多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3.图为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 验装置,钩码总重6 N。
(1)实验时要竖直向上_缓__慢___
2 0.1 0.2 1.2 0.2 0.24
结论:使用动滑轮比直接提 升物体不省功。
思考:为什么使用动滑轮提升物体不省 功呢? 动滑轮、绳子有自 重,绳子与滑轮间 存在摩擦
推论: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一、有用功和额外功
有用功:直接对物体所做的功(工作目 的)。
G/N h/m W直/J F/N s/m W机/J 2 0.1 0.2 1.2 0.2 0.24
1 2
F
结论: 物重一定,动滑轮越重,机械效率低。
三、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评估交流
思考:如何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
1.减小额外功。减小滑轮的轮与轴之间 摩擦,减小动滑轮的自重,减小绳子的 重力等。
2.增加有用功。适当增加被提升的物体 的重力。
机 械 效 率
一.概念
有用功 额外功 总功
总功=有用功+额外功
二.机械效率
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公式: W有 W总
三.机械效率的测定
W有 Gh
W总 Fs
1.如图所示,用滑轮组将钩码缓慢提升一定高度, 在这个过程中( A ) A.滑轮组提升钩码做的功是有用功 B.弹簧测力计拉力做的功是额外功 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钩码重力无关 D.弹簧测力计上升的高度是钩码的2倍
2.已知甲机器的机械效率是65%,乙机器的机械效 率是80%,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甲机器一定比乙机器省力 B.甲机器一定比乙机器省距离 C.甲机器做的有用功一定比乙机器多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3.图为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 验装置,钩码总重6 N。
(1)实验时要竖直向上_缓__慢___
2 0.1 0.2 1.2 0.2 0.24
结论:使用动滑轮比直接提 升物体不省功。
思考:为什么使用动滑轮提升物体不省 功呢? 动滑轮、绳子有自 重,绳子与滑轮间 存在摩擦
推论: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一、有用功和额外功
有用功:直接对物体所做的功(工作目 的)。
G/N h/m W直/J F/N s/m W机/J 2 0.1 0.2 1.2 0.2 0.24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2章第3节 机械效率》PPT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2章第3节 机械效率》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15555be700abb68a982fb9f.png)
【解析】 (1)在实验中,测绳端拉力 F 时,应尽量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 力计且在拉动过程中读数。
(2)第 1 次实验测得的机械效率 η=WW有总用=GFhs =14.8NN××00.1.3mm≈0.74=74%。 (3)第 2 次实验,h=0.1 m,s=0.3 m,可知由 3 股绳子承担物重,而被提升的 物重为 6 N,所以是用乙图滑轮组做的实验;第 4 次实验,h=0.2 m,s=1.0 m, 可知由 5 股绳子承担物重,而被提升的物重为 4 N,所以是用丙图滑轮组做的实验。
(4)分析第 1、2 次实验数据可知:使用同一滑轮组, 增加物重 可以提高滑 轮组的机械效率;分析第 1、3 次实验数据可知: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 重物,动滑轮个数越多(即动滑轮总重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越低 。
(5)分析第 3、4 次实验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被提升的高度 无关 (选填“有关”或“无关”)。
类型之三 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018·山东滨州)小明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所用装置如图
所示,实验中每个钩码重 2 N,测得的数据如下表。
(1)在实验中,测绳端拉力 F 时,应尽量竖直向上 匀速 拉动弹簧测力计,且 在拉动过程中读数。
(2)第 1 次实验测得的机械效率为 74%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 2 次实验是用 乙 图做的;第 4 次实验是用 丙 图 做的。(均选填“甲”“乙”或“丙”)
区 别:要判断某一部分功是有用功还是额外功,要看做功的目的。例如 从井里打水时,对水做的功为有用功,对桶做的功为额外功;打捞掉入井中的水 桶时,若桶中带了水,则对桶做的功为有用功,对水做的功为额外功。
2.机械效率
定 义:物理学中,将有用功跟总功的 比值 叫做机械效率。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第三节1机械效率课件(共27页)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第三节1机械效率课件(共27页)](https://img.taocdn.com/s3/m/ad3f861f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75.png)
课堂小结
一、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二、机械效率: W有
W总
三、斜面的机械效率跟坡度和光滑 程度有关
课后思考
用一个动滑轮把500N的重物 提 高1m,所用的拉力是300N, 在此过程中有用功为多少? 总功为多少? 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多少?
滑轮组:50%~70%
新课讲授
抽水机:60%~80%
柴油机: 28%~40%
新课讲授
一台起重机将重3600 N的货物提高4 m。如果额外 功是9600 J,起重机做的有用功是多少?总功是多少? 机械效率是多少?起重机在哪些方面消耗了额外功?
解:起重机提高物体的力等于物体的重力 F=G=3600 N 起重机提升重物所做的有用功 W有=Fh=Gh =3600 N×4 m=14400 J=1.44×104 J 起重机做的总功 W总=W有+ W额 =14400 J+9600 J=2.4×104 J 因此,起重机的机械效率 η= W有/W总 =1.44×104 J/2.4×104 J=60%
新课讲授
1
2
3
对沙子做功 600J
对沙子做功600J
对沙子做功600J
(W有)
(W有)
(W有)
1 对桶做功 120J
3120J
2 对桶做功 120J
780J
3 对口袋做功 30J
690J
2520J
180J
90J
克服重力做功 2400J
(W额)
对滑轮做功 (W额) 60J
(W额) 对滑轮做功用功是什么?额外 功是什么?
对水做的功为有用功,对桶做的功为额外功。 若桶掉在水中,把装满水的桶捞起来,则有用功又 是什么?额外功又是什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第三节1《机械效率》课件(共16页)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第三节1《机械效率》课件(共16页)](https://img.taocdn.com/s3/m/7e63a18e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35.png)
W总
5、理解:
(实际情况)W额外 0…… 1
思考:
1)有没有机械效率为100%的机械?为什么? 没有!因为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
机械效率总小于1。 2)怎样才能提高机械的效率? 减少额外功 改进结构,使其合理、轻巧
经常保养、定时润滑
16
对重物(沙子)做的功。
有用功:满足我们做功的目的,对我们有价值的
功.
计作:W有用
问题2:哪些功对我们没有价值,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1..桶、动滑轮、口袋等也随重物一起上升,也提升了它们. 克服这些重力做的功 2.此外,机械运转时都有摩擦克服机械的摩擦做的功
额外功:对我们无利用价值而又不得不做的功。 计作:W额外
砂子重100N 桶重20N 动滑轮重10N 地面到三楼高6 m
有用功: 对砂子做功 600J
额外功: =160J
对桶做功
120J
对动滑轮做功 60J
总功: 人拉滑轮做功 780J
砂子重100N 动滑轮重10N 口袋重5N 地面到三楼高6 m
有用功: 对砂子做功 600J
额外功: =90J 对口袋做功 30J 对动滑轮做功 60J
算一算:算出有用功,额外功 总功分别是多少?
砂子重100N 桶重20N 人重400N 地面到三楼高6 m
有用功: 对砂做功
600J
额外功: =2520J
对桶做功
120J
总功
克服自重 做功 2400J =3120J
砂子重100N 桶重20N 地面到三楼高6 m
有用功: 对砂子做功 600J 额外功: 对桶做功 120J 总功: 人拉滑轮做功 720J
一想、一有想用:功有、哪额些外办功法、可总以功将沙子运上三
5、理解:
(实际情况)W额外 0…… 1
思考:
1)有没有机械效率为100%的机械?为什么? 没有!因为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
机械效率总小于1。 2)怎样才能提高机械的效率? 减少额外功 改进结构,使其合理、轻巧
经常保养、定时润滑
16
对重物(沙子)做的功。
有用功:满足我们做功的目的,对我们有价值的
功.
计作:W有用
问题2:哪些功对我们没有价值,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1..桶、动滑轮、口袋等也随重物一起上升,也提升了它们. 克服这些重力做的功 2.此外,机械运转时都有摩擦克服机械的摩擦做的功
额外功:对我们无利用价值而又不得不做的功。 计作:W额外
砂子重100N 桶重20N 动滑轮重10N 地面到三楼高6 m
有用功: 对砂子做功 600J
额外功: =160J
对桶做功
120J
对动滑轮做功 60J
总功: 人拉滑轮做功 780J
砂子重100N 动滑轮重10N 口袋重5N 地面到三楼高6 m
有用功: 对砂子做功 600J
额外功: =90J 对口袋做功 30J 对动滑轮做功 60J
算一算:算出有用功,额外功 总功分别是多少?
砂子重100N 桶重20N 人重400N 地面到三楼高6 m
有用功: 对砂做功
600J
额外功: =2520J
对桶做功
120J
总功
克服自重 做功 2400J =3120J
砂子重100N 桶重20N 地面到三楼高6 m
有用功: 对砂子做功 600J 额外功: 对桶做功 120J 总功: 人拉滑轮做功 720J
一想、一有想用:功有、哪额些外办功法、可总以功将沙子运上三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2章第3节机械效率(共30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2章第3节机械效率(共3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01309a2f242336c1fb95e09.png)
4、公式推导: W有 100%
W总
5、理解:
(实际情况)W额外 0…… 1
随堂小练习
请你判断:下面说法中是否正确?
1.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 × ) 2.额外功越少,机械效率越高( × ) 3.物体做功越慢,机械效率越低( × ) 4.做总功越多,机械效率越低( × ) 5.做相同的有用功,额外功越少,机械效率越 高( √ ) 6.做相同的总功时,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越 高( √ ) 7.机械效率越高,越省力( × )
实验前请猜想: 1.你认为省力多少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什么关系?
2.斜面的机械效率与它的倾斜程度有什么关系?
斜面的 倾斜程 度
小车 重量 G/N
斜面高 度h/m
沿斜 面拉 力 F/N
斜面长 有用 s/m 功
W有 /J
总功 机
W总 /J
械 效 率
较缓 5.0 0.1 1.6 0.5 0.5 0.8 63%
三、一些机械的机械效率:
起重机的 机械效率 是60%, 它表示什 么意思?
使用起重机提升重物时,有用功在总功中占
有60%,另外的40%是额外功.
汽油机机械效率22%~27% ,机械效率是选择机械的 一个重要指标
在有用功相同时,机械效率高,
①总功就少(消耗的 汽油就少,有经济 效益)
②额外功就少(浪费少, 汽车尾气就少,有社 会意义,环保意义)
5、机械效率公式:
提升
G物 • h F动力 • S动力
W有用
W总
移动 f • S物
F动力 • S
W总 W额外
W总
W有用
W有用 W额外
三.例题
例1.用一动滑轮将货物400N的货物匀速提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3节机械效率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3节机械效率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e2fe66c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cd.png)
机械对外所做的有用功一定时,机械本身的 重力和摩擦越小,额外功就越小,则有用功所占 的比例越大 所以,对于不同的机械,如果所挂的重物相同,
机械本身的重力和摩擦越小,机械效率越高。
3、通过实验探究,你认为如何才能提高机械的 机械效率? 增大有用功所占的比例:额外功一定时,增加有用功
减小额外功所占的比例:有用功一定时,减小额外功
实验步骤:
1、测出一个钩码的重力G
2、在滑轮组一(一动一静)上挂一个钩码,记下钩 码和绳子自由端的位置。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 码上升一定高度,读出测力计示数F,用刻度尺测出钩 码上升高度h和绳自由端移动距离s
3、在滑轮组二(两动两静)上挂一个钩码重复上述 实验
4、在滑轮组二上(两动两静)挂两个钩码重复上述 实验
5、记录数据,并计算四次实验的机械效率
钩码重G/N
2
2
4
钩码上升高度h/m 0.1
0.1
0.1
有用功W有/J
0.2
0.2
0.4
拉力F/N
0.8
0.6
1
绳端移动距离S/m 0.3
0.5
0.5
总功W总/J
0.24
0.3
0.5
机械效率
83.3%
66.7%
80%
1、比较两次两种滑轮组有什么不 同?机械效率有何差异?
W总 3.4 × 104J
例 用一动滑轮将重200N的砂子提到9m高的脚手架上, 所用力是120N,求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各是多少?
解:
W有 G h 200 N 9m 1800 J
W总 F s 120N 18m 2160J
W有 1800J 83.3%
W总 2160J
机械本身的重力和摩擦越小,机械效率越高。
3、通过实验探究,你认为如何才能提高机械的 机械效率? 增大有用功所占的比例:额外功一定时,增加有用功
减小额外功所占的比例:有用功一定时,减小额外功
实验步骤:
1、测出一个钩码的重力G
2、在滑轮组一(一动一静)上挂一个钩码,记下钩 码和绳子自由端的位置。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 码上升一定高度,读出测力计示数F,用刻度尺测出钩 码上升高度h和绳自由端移动距离s
3、在滑轮组二(两动两静)上挂一个钩码重复上述 实验
4、在滑轮组二上(两动两静)挂两个钩码重复上述 实验
5、记录数据,并计算四次实验的机械效率
钩码重G/N
2
2
4
钩码上升高度h/m 0.1
0.1
0.1
有用功W有/J
0.2
0.2
0.4
拉力F/N
0.8
0.6
1
绳端移动距离S/m 0.3
0.5
0.5
总功W总/J
0.24
0.3
0.5
机械效率
83.3%
66.7%
80%
1、比较两次两种滑轮组有什么不 同?机械效率有何差异?
W总 3.4 × 104J
例 用一动滑轮将重200N的砂子提到9m高的脚手架上, 所用力是120N,求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各是多少?
解:
W有 G h 200 N 9m 1800 J
W总 F s 120N 18m 2160J
W有 1800J 83.3%
W总 2160J
八年级物理优秀课件-第十二章-第三节--机械效率(2)(共9张PPT)
![八年级物理优秀课件-第十二章-第三节--机械效率(2)(共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677f0a9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3f.png)
〔2〕假设钩码上升的高度为10 cm,该滑 3-10甲中画出最省力的绳子绕法。
〔3〕通过对上述实验数据的分析可知,斜面的省力情况与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是:斜面越缓,越____________。
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___。 3-7 所示的实验,并测算了各次实验装置的机械效率。
5.小明利用斜面搬运物体的过程中,提出了一个问题:“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没有关系?〞针对这个问题,他通过在斜面上拉 动物体进行了探究〔如图12. 〔1〕实验时应竖直向上___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测得拉力大小为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根底练习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3.如图12.3-9所示为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 实验装置,钩码总重为6 N。 组提起物重越大,机械效率越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机械效率与绳子的绕法无关 3-10所示,用笔画线代替绳子,在图12.
〔 B.3〕根假据〔设②仅、1增③〕加两钩次实码实的验验质知量时:,同那应一么滑该竖轮滑轮直组向的机上械效_率_将__________匀_____速__〔_选拉填“动增大弹〞“减小〞或“不变〞〕。 滑轮组簧的机测械效力率的计测量,原理测:得____拉___力___大____小___为___2__.。5 N。
〔1〕沿斜面拉动物体时,应使其做_________运动。
关于他的实验过程,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文 第三节 机械效率〔2〕
提高练习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2〕如图12.3-10乙所示,小华在实验中保持滑轮组不变,改变重物的质 量,通过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绳子使重物缓缓上升,测得数据如表12.3-1 所示。〔g取10 N/kg〕
〔3〕通过对上述实验数据的分析可知,斜面的省力情况与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是:斜面越缓,越____________。
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___。 3-7 所示的实验,并测算了各次实验装置的机械效率。
5.小明利用斜面搬运物体的过程中,提出了一个问题:“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没有关系?〞针对这个问题,他通过在斜面上拉 动物体进行了探究〔如图12. 〔1〕实验时应竖直向上___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测得拉力大小为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根底练习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3.如图12.3-9所示为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 实验装置,钩码总重为6 N。 组提起物重越大,机械效率越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机械效率与绳子的绕法无关 3-10所示,用笔画线代替绳子,在图12.
〔 B.3〕根假据〔设②仅、1增③〕加两钩次实码实的验验质知量时:,同那应一么滑该竖轮滑轮直组向的机上械效_率_将__________匀_____速__〔_选拉填“动增大弹〞“减小〞或“不变〞〕。 滑轮组簧的机测械效力率的计测量,原理测:得____拉___力___大____小___为___2__.。5 N。
〔1〕沿斜面拉动物体时,应使其做_________运动。
关于他的实验过程,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文 第三节 机械效率〔2〕
提高练习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2〕如图12.3-10乙所示,小华在实验中保持滑轮组不变,改变重物的质 量,通过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绳子使重物缓缓上升,测得数据如表12.3-1 所示。〔g取10 N/kg〕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12章第3节第1课时 机械效率课件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12章第3节第1课时 机械效率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4719470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aa.png)
装置(G>G 轮)。将同一个物体匀速提升相同高度的过程中( A )
A.F 甲>F 乙 η 甲>η 乙 C.F 甲<F 乙 η 甲<η 乙
B.F 甲>F 乙 η 甲<η 乙 D.F 甲<F 乙 η 甲>η 乙
3.如图所示,用同一滑轮组分别将物体 A 和物体 B 匀速提升 相同的高度,与提升 B 相比,提升 A 的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用功”“额外功”或“总功”)
机械效率的计算 (2020·齐齐哈尔)小彬用如图所示滑轮组把重 400 N 的 货物匀速提升 2 m,若不计绳重和摩擦,所用的拉力是 250 N。此
过程中绳端移动的距离为______4______m,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____8_0_%_____。
3.在某场馆建设中,采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提升重物,当工人师傅 们用 1 000 N 的拉力 F 向下拉绳,使重 1 600 N 的重物匀速上升了 5 m,
有用功 W 有与额外功 W 额之和等于总功 W 总。
4.机械效率:(1)定义:__有__用____功与____总____功的比值;
W有
(2)定义式:η=______W_总_____;(3)机械效率通常用_百__分___数__表示,
它总小于___1_____。
课堂学案
课堂练案
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村民们用水桶从水井提水过程中,对____水______做的功是有用 功,对_水___桶____做的功是额外功,对_水___和__水___桶___做的功是总功。有时水桶 不小心掉到水井里,需要从水井里把桶捞起,在此过程中,对__水___桶___做 的功是有用功,对_____水______做的功是额外功,对__水___和__水___桶___做的功是
A.F 甲>F 乙 η 甲>η 乙 C.F 甲<F 乙 η 甲<η 乙
B.F 甲>F 乙 η 甲<η 乙 D.F 甲<F 乙 η 甲>η 乙
3.如图所示,用同一滑轮组分别将物体 A 和物体 B 匀速提升 相同的高度,与提升 B 相比,提升 A 的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用功”“额外功”或“总功”)
机械效率的计算 (2020·齐齐哈尔)小彬用如图所示滑轮组把重 400 N 的 货物匀速提升 2 m,若不计绳重和摩擦,所用的拉力是 250 N。此
过程中绳端移动的距离为______4______m,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____8_0_%_____。
3.在某场馆建设中,采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提升重物,当工人师傅 们用 1 000 N 的拉力 F 向下拉绳,使重 1 600 N 的重物匀速上升了 5 m,
有用功 W 有与额外功 W 额之和等于总功 W 总。
4.机械效率:(1)定义:__有__用____功与____总____功的比值;
W有
(2)定义式:η=______W_总_____;(3)机械效率通常用_百__分___数__表示,
它总小于___1_____。
课堂学案
课堂练案
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村民们用水桶从水井提水过程中,对____水______做的功是有用 功,对_水___桶____做的功是额外功,对_水___和__水___桶___做的功是总功。有时水桶 不小心掉到水井里,需要从水井里把桶捞起,在此过程中,对__水___桶___做 的功是有用功,对_____水______做的功是额外功,对__水___和__水___桶___做的功是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12章 第3节 机械效率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12章 第3节 机械效率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0f25be6ee06eff9aff80700.png)
概念
有用功:对人们有价值的功(工作 目的)。
对沙做功
600J
对滑轮和桶 做功
180J
小强一共做功
780J
额外功: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 的功(无用付出)。
总功:利用机械时,总共付出的功 (实际付出)。
思考 用水桶从井中提 水
对水所做的功是有用功; 对桶所做的功是额外功。
2.公式:
W有 W总
3.用百分数表示。总小于1。
练一练
1、使用同一台吊车提起物体时,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C )
A、额外功越少,机械效率就越高 B、做总功越多,机械效率就越高 C、有用功在总功中占的比例越大,机械效率 就越高 D、无论做多少功,机械效率都不变
如果桶掉到井里,从井里捞桶的时候,捞上的
思考 桶里带了一些水,这种情况下哪部分是有用
功,哪部分是额外功?
目的:捞 桶
对桶所做的功是有用功; 对水所做的功是额外功。
一、机械效率:
在使用机械工作时,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 份额越多越好。它反映了机械的一种性能,物 理学中表示为机械效率。
1.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八年级物理 第十二章 第3节 机械效率
提出问题 你是小强,你会选用哪种方法?
方法甲
方法乙
方法丙
对沙子做的功 600 J 对沙子做的功 600 J 对沙子做的功 600 J
对桶做的
120 J 对桶做的
功
克服体重做的功
2400 J
功 对滑轮做的
功
120 J 对口袋做的 功
60 J 对滑轮做的 功
30 J 60 J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第十二章 3节 机械效率 PPT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第十二章 3节 机械效率 PPT](https://img.taocdn.com/s3/m/b509de6410a6f524cdbf8565.png)
结论:使用动滑轮比直接提升物体不省功。 推论:使用任何机械不省功。
概念
有用功:直接对物体所做的功(工作目的)
G/N h/m W直/J F/N s/m W机/J
总功:利用机械所做的功(实际付出)。
2 0.1 0.2 1.2 0.2 0.24
总功:利用机械所作的功(实际付出) 额外功:由于机械自重和摩擦等因素影响,
课堂练习
1.关于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C )
A.越省力的机械,效率越高 B.做有用功越多的机械,效率越高 C.做相同的功,额外功的值越小,效率越高 D.做功越快的机械,效率越高
练练
课堂练习
2.如图,忽略绳重和摩擦,用拉力F 拉着10 N的重物匀速上升,绳子自由 端移动1 m,动滑轮重力2 N, 求:(1)拉力F; (2)物体上升的距离; (3)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
练一练
课堂练习
3.图为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 验装置,钩码总重6 N。 (1)实验时要竖直向上__缓_慢___ 拉动弹簧测力计,由图可知拉力 大小为__2_.4____N,若钩码上升的 高度为8cm,则弹簧测力计向上移动__2_4___cm,该滑轮组的机 械效率为_8_3_.3_%____。 (2)若仅增加钩码的个数,该滑轮组有机械效率将 __增_大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W总 = W有用 + W额外
有用功、额外功与总功:
有用功W有用:使用机械时,实现目的所做的功 额外功W额外: 人们不需要但又不 得不做的功 总 功W总: 对机械所施加的动力所做的功
总功= 有用功+额外功 W总 = W有用 + W额外
一、机械效率:
在使用机械工作时,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 份额越多越好。它反映了机械的一种性能,物 理学中表示为机械效率。
概念
有用功:直接对物体所做的功(工作目的)
G/N h/m W直/J F/N s/m W机/J
总功:利用机械所做的功(实际付出)。
2 0.1 0.2 1.2 0.2 0.24
总功:利用机械所作的功(实际付出) 额外功:由于机械自重和摩擦等因素影响,
课堂练习
1.关于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C )
A.越省力的机械,效率越高 B.做有用功越多的机械,效率越高 C.做相同的功,额外功的值越小,效率越高 D.做功越快的机械,效率越高
练练
课堂练习
2.如图,忽略绳重和摩擦,用拉力F 拉着10 N的重物匀速上升,绳子自由 端移动1 m,动滑轮重力2 N, 求:(1)拉力F; (2)物体上升的距离; (3)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
练一练
课堂练习
3.图为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 验装置,钩码总重6 N。 (1)实验时要竖直向上__缓_慢___ 拉动弹簧测力计,由图可知拉力 大小为__2_.4____N,若钩码上升的 高度为8cm,则弹簧测力计向上移动__2_4___cm,该滑轮组的机 械效率为_8_3_.3_%____。 (2)若仅增加钩码的个数,该滑轮组有机械效率将 __增_大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W总 = W有用 + W额外
有用功、额外功与总功:
有用功W有用:使用机械时,实现目的所做的功 额外功W额外: 人们不需要但又不 得不做的功 总 功W总: 对机械所施加的动力所做的功
总功= 有用功+额外功 W总 = W有用 + W额外
一、机械效率:
在使用机械工作时,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 份额越多越好。它反映了机械的一种性能,物 理学中表示为机械效率。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2.3机械效率课件(共21张PPT)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2.3机械效率课件(共2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d5f4ec9f61fb7360b4c65d1.png)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第3节 机械效率
巴彦塔拉中学
邢苍宇
新课导入
小明家最近买了一处新楼房,家在三楼。想把洗 手间、厨房装修一下,需把沙子运到三楼。请同学们 根据需要,选择器械帮助小明家解决这个问题,看看 哪个小组选的办法最好?
学学 生生 讨讨
论论
方法1
3m 3m
手提水桶提沙子
他的目的是:
把沙子运上三楼
W总
×100%
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 机械效率总小于1
W总 W额外
W总
检测反馈
1.(2015.广州)如图所示,手用F1的力直接将物
体B匀速提升h,F1做功为300J;若借助滑轮组把B匀
速提升相同高度,滑轮组机械效率是30%,则F2做功
为
J.
2.(2015.南充) 如图所示,沿斜面向上拉一个
W总2 =(W有2 + W额2)
= 780J
方法3:W有3 = G沙 h = 600J
3m
W额3 =(G袋 + G轮)h
= (5N+10N)×6m
= 90J
W总3 =(W有3 + W额3)
= 690J
方法2
方法3
沙子重100N 桶重20N 体重400N 口袋重5N 动滑轮重10N
(二)机械效率
η 1. 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
是额外功。
如:用竖直方向上 的滑轮提升物体G
F G
提升物体G 是目的,有 利用价值,
是有用功
有用功
无论采取那种方法都必须做的功。 即:为达到目的所必须做的功。
(1)举高重物时:W有用=G物·h
(2)在粗糙水平面上移动物体时:
巴彦塔拉中学
邢苍宇
新课导入
小明家最近买了一处新楼房,家在三楼。想把洗 手间、厨房装修一下,需把沙子运到三楼。请同学们 根据需要,选择器械帮助小明家解决这个问题,看看 哪个小组选的办法最好?
学学 生生 讨讨
论论
方法1
3m 3m
手提水桶提沙子
他的目的是:
把沙子运上三楼
W总
×100%
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 机械效率总小于1
W总 W额外
W总
检测反馈
1.(2015.广州)如图所示,手用F1的力直接将物
体B匀速提升h,F1做功为300J;若借助滑轮组把B匀
速提升相同高度,滑轮组机械效率是30%,则F2做功
为
J.
2.(2015.南充) 如图所示,沿斜面向上拉一个
W总2 =(W有2 + W额2)
= 780J
方法3:W有3 = G沙 h = 600J
3m
W额3 =(G袋 + G轮)h
= (5N+10N)×6m
= 90J
W总3 =(W有3 + W额3)
= 690J
方法2
方法3
沙子重100N 桶重20N 体重400N 口袋重5N 动滑轮重10N
(二)机械效率
η 1. 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
是额外功。
如:用竖直方向上 的滑轮提升物体G
F G
提升物体G 是目的,有 利用价值,
是有用功
有用功
无论采取那种方法都必须做的功。 即:为达到目的所必须做的功。
(1)举高重物时:W有用=G物·h
(2)在粗糙水平面上移动物体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意事项:
①要匀速拉动物体。 ②拉力要与斜面平行。
③及时记录数据。
实验装置:
S
F
h
实验前请猜想:
1).你认为省力多少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什么关系? 2).斜面的机械效率与它的倾斜程度有什么关系?
斜面的倾 斜程度 较缓 较陡 最陡 小车重 量G/N 斜面高度 h/m
沿斜面 拉力 F/N
斜面长 s/m
第三节
机械效率
小明家住在二楼,买了一批木料,可以直 接用手拉到二楼,也可以使用动滑轮,使用动 滑轮的作用为了 省力 。
用手直接对木料做 功与手对机械做功 相等吗?
通过一动滑轮用60 牛的拉力提起重为100 牛的重物,使重物提高2米。
(1)拉力做多少功? F (2)如用手直接提起做功多少? S=2h=2×2m=4m W用机械=FS=60N×4m=240J W手=Gh=100N×2m=200J 为什么利用实际机械做的功大于不用机械直接用 手做的功呢 ?
实验器材: 刻度尺、钩码、弹簧秤、滑轮组两个、铁架台、长约2m的细绳。
测量的物理量: ①物重G、 ②物体上升高度h、
③拉力F、 ④拉力移动的距离
测量过程中注意:应在竖直方向上匀速拉动
使用弹簧测力计时首先 要做的是什么呢?
用弹簧测力计测 钩码的重力
你组装成的滑轮组!
匀速拉动弹簧秤使钩码升高到某一位置处, 从弹簧秤读出拉力F的数值
钩码上升的高度(h)
细绳自由端通 过的距离(s)
实验步骤:
1. 照课本图9-30,把滑轮组和刻度尺安装好,测出钩码G 的值,并记录表中。 2. 匀速竖直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G上升,读出弹簧 测力计所示拉力F的值 ,从刻度尺读出钩码升高的距 离h和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记录数据在表格中。 3. 分别算出有用功和总功、机械效率。记录结果。 4. 再安装另外的滑轮组,再重复上面的实验。
G η 100% 2F
滑轮组中若已知承担物重绳子的段数为n,则
G η 100% nF来自起重机的 机械效率 是60%,它 表示什么 意思?
使用起重机提升重物时所做的有用功跟总功 的比值是60%,也可以说有用功在总功中占有 60%,另外的40%是额外功.
学情展示
1、用一根撬棒撬石块的过程中,石块重500N, 人做功40J时,恰能将石块抬高6cm,则些过程 中有用功是____J,额外功是_____J,总功是 _____J,机械效率是_______; 2.一台起重机将重3600N的货物提高4m如果额 外功是9600J,起重机做的有用功是多少?总功 是多少?机械效率是多少?
增大有用功所占的比例:额外功一定时,增加有用功,
减小额外功所占的比例:有用功一定时,减小额外功。
三、实验: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实验目的】 1.学习安装滑轮组。
2.学习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分析得出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
【实验原理】
讨论:
为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需要求出有用功和总功,为 此需要测出哪些物理量?每个量怎样测量?
有用功 W有/J
总功 W总/J
机 械 效 率
10 10 10
0.1 0.2 0.3
3 4 5
1 1 1
1 2 3
3 4 5
33﹪ 50﹪ 60﹪
6、斜面的机械效率与
注: 粗糙程度相同,斜面越陡(倾斜程度越大),效率越高
倾斜程度相同,斜面越光滑,效率越高。
①倾斜程度 有关 ②粗糙程度
3、斜面的机械效率 斜面的机械效率跟斜面的光滑程度与斜面 的坡度有关,斜面越光滑、坡度越大,机械效
物 理 量 1 2 3
G/N h/m F/N s/m W手 W手
对木 材 对机 械
100 150 200
3 3 3
72 100 125
6 6 6
300 432 450 600 600 750
用手直接对木料做功与手对机械做功相等吗? 议一议:为什么使用动滑轮后手要多做功?
机械的三种功
提升重物G是 目的,有利 用价值,是 有用功 要实现目的,完 成有用功,必须施 加动力F对滑轮做 功,是总功
一、三种功
• • • • • • 1、有用功(W有):对人们有用的功。 计算: W有=Gh--提升物体; W有=fS物--水平移动 2 、额外功(W额):人们不需要但又不 得不做的功。 计算: W额=G动h--提升物体,且不计摩擦与绳重; W额 =fL--斜面 3 、总功(W总):有用功与额外功的总和(运用机械时动力F所做的 功)。 • 计算: W总=FS--滑轮组[F=(G+G动)/n S=nh]; • W总 =FL--斜面 • 4 、三者关系: W总= W有+ W额
1对砂子做功
1对砂子做功
600J
600J
1对砂子做功 600J
功人 提 沙 子 做
3120J
2对桶做功
功人 拉 滑 轮 2520J 做
780J
2对桶做功
180J
功人 拉 滑 轮 做
690J
2对口袋做功
90J 3对动滑轮
3克服自重
做功
3对动滑轮
做功
做功
你希望额外功多些还是少些呢?
请算出刚才的三种办法中有用功在总功中占的百分比。
0.4
1 0.5 0.5 80%
1、比较两次两种滑轮组有什么不同? 机械效率有何差异? 2、分析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是 什么?
实验结论: 1、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同一重物时,机 械效率 不同 ,动滑轮多的做的 额外 功多, 机械效率 低 (填高或低) 2、用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重物时,机械效 率 不同 ,重物越重做的 有用功多,机械效率 高 (填高或低)。 2、滑轮组提升重物时,机械效率的高低 动滑轮重力 摩擦力 与 、 、以及 提升物体的重力 有关。
应用 分析 你 会 选 哪 种 方 法 呢
功人 提 沙 子 做
1.对砂子做功
2.对桶做功
3.克服自重做功
功人 拉 滑 轮 做
1.对砂子做功
2.对桶做功
3.对动滑轮做功
功人 拉 滑 轮 做
1.对砂子做功
2.对口袋做功
3.对动滑轮做功
砂子重100N 地面到三楼高6 m
人重400N
桶重20N
动滑轮重10N 口袋重5N
“议一 2、对于不同的机械,如果所挂的重物相同,那么 议”:
机械效率会相同吗?为什么? 机械对外所做的有用功一定时,机械本身的重力和 摩擦越小,额外功就越小,则有用功所占的比例越大 所以,对于不同的机械,如果所挂的重物相同,机械本 身的重力和摩擦越小,机械效率越高。 3、通过实验探究,你认为如何才能提高机械的机械效率?
用 哪 种 方 法 好 ?
二、机械效率
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公式: 机械效率一般用百分数表示,没有单位 看看刚才的数据,思考机械效率会大于1吗?为什么?
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
规律: 对于竖直放置的滑轮来说 机械效率 W
η
有
W总
定滑轮的机械效率 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Gh 100% 100% FS G η 10 0% F
2、如下图所示,用一动滑轮拉一物体在水平 面上匀速运动的距离是L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为f,水平拉力为F,则动滑轮所做的有用功W有 2FL fL f 它 用=___ ,总功W总=____
W有 fL fL f f = f W总 Fs FnL nF
的机械效率为____ (不计滑轮重力)
L
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1、减小机械间的摩擦力。
例如:加强机械运动部位的润滑. 2、改进机械的结构,减小机械自重
例如:动滑轮太重,使滑轮组机械效率很低,换用 较轻滑轮就可提高其机械效率。 3、 增加物重。
想一想:
滑轮组水平放置时,怎样?
滑轮组水平拉动物体时:
W有用= f s物 W总 = F s绳 S绳= ns物
4:如图所示,斜面长10m,高2m,工人要沿斜面 把重1500N的物体匀速拉到斜面顶端,若斜面的机 械效率为75%,求:(1)工人做的有用功、总功、 和额外功;(2)工人所用的拉力和物体与斜面的 摩擦力。
四、影响斜面机械效率的方法
1、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把重为270N的货物匀速 提到1m高的楼上,所用拉力100N,则有用功、 270J 、 300J 总功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别是____ ____ 、
____ . 90%
W有用 W总 Gh Gh G Fs Fnh nF
100N
G
F物 270N 1m
要提升G,同时必须将动 滑轮也提升。这时要克服 滑轮重力和摩擦而额外做 功,否则你不能完成任务。 本功无利用价值而又不得 不做,是额外功。
★用水桶从井中提水时,所做的有用功是
克服水的重力做功 ,额外功是 克服桶的重力做功 ,总 功是 拉力所做的功 ;
如果桶掉到井里,从井里捞桶时,捞上来 的桶里带了一些水,有用功是 克服桶的重力做功 , 额外功是克服水的重力做功 ,总功是 拉力所做的功 。
探究二: 斜面的机械效率
1、提出猜想:
2、实验器材:
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和 关。
斜面的坡度和粗糙程度 有
长木板、小木块、弹簧测力计、刻度尺
3、探究过程:
⑴组装器材 ⑵进行实验 ⑶分析数据,得到结论
实验过程:
①测量小木块的重量,记录数据; ②把小木块用弹簧秤沿斜面匀速向上拉;分别 记录拉力F、木块沿斜面移动的距离S、木块上 升的高度h。 ③改变斜面的倾斜程度或粗糙程度,重复步 骤②。
W有用 W总
W总 W额外 W总
“议一议”:
1、对于同一个机械,如果使用情况不同,机械 效率相同吗?有何特点呢? 为什么?
不相同。 对于同一个机械,机械的自重和摩擦不变,所以 机械的额外功不变 所挂的重物越大,有用功越多,则有用功所占的 比例越大 所以,对于同一个机械,所挂的重物越大,机械 效率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