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曲靖市市麒麟中学2020年高三化学测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省曲靖市市麒麟中学2020年高三化学测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温室效应” 是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

CO2是目前大气中含量最高的一种温室气体。

因此,控制和治理CO2是解决温室效应的有效途径。

有效“减碳”的手段之一是节能。

下列制氢方法最节能的是()
A.电解水:2H2O2H2↑+O2↑ B.常温下,钠与水反应制氢:2Na+2H2O=
2NaOH+H2↑
C.催化分解水制氢:2H2O2H2↑+O2↑D.天然气制氢:CH4+H2O CO+3H2
参考答案:
C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Cl2的化学性质活泼,它与H2混合后立即发生爆炸;
②实验室制取Cl2时,为了防止环境污染,多余的氯气可以用澄清石灰水吸收;
③新制氯水的氧化性强于久置氯水;
④检验HCl气体中是否混有Cl2的方法是将气体通入AgNO3溶液;
⑤除去HCl气体中的Cl2,可将气体通入饱和食盐水。

A.③ B.③⑤ C.①②③ D.②③④
参考答案:
A

3.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在结冰的路面上撒盐,是利用盐与水发生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热量,促使冰雪融化
B. 蛋白质、棉花、核酸、PVC、淀粉、油脂都是由高分子组成的物质
C. 利用可降解的生物质材料“玉米塑料”(主要成分为聚乳酸)替代一次性饭盒,可防止产生白色污染
D. 氮化硅陶瓷可用于制造新型柴油发动机是因为氮化硅陶瓷具有较大的硬度
参考答案:
C

4. 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德车化学家格哈德·埃特尔,以表彰他在界面化学研究领域取得的成就。

下面实例中涉及到的变化都属于“界面化学”的范畴。

其中正确的是()
A.在汽车上安装催化转化器,使一氧化碳在催化剂表面氧化为二氧化碳,可减少一氧化碳的排放
B.泄漏在海洋中的原油可被海洋生物迅速分解而除去
C.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直接化合生成了水合氧化铁(Fe2O3、nH2O)的结果
D.放置在空气中澄清石灰水表面出现的白色固体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
参考答案:
答案:A
5. 某实验小组对一含有Al3+的未知溶液进行了如下分析:(1)滴入少量氢氧化钠,无明显变化;(2)继续滴加NaOH溶液,白色沉淀;(3)滴入过量的氢氧化钠,白色沉淀明显减少。

实验小组经定量分析,做出如下沉淀与滴入氢氧化钠体积的关系: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未知溶液中至少含有3种阳离子
B.滴加的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5 mol/L
C.若另一种离子为二价阳离子,则a=10
D.若将最终沉淀过滤、洗涤、灼烧,其质量一定为6 g
参考答案:
D

6. 在一定条件下,下列加横线的物质在化学反应中能被完全消耗的是()
A.用50mL8 mol/L 浓盐酸与足量二氧化锰共热制取氯气
B.标准状况下,将1g铝片投入20mLl8mol/L的浓硫酸中
C.向100mL3 mol/L的硝酸中加入5.6g铁
D.在5×107Pa、500℃和铁触媒催化下,用氮气和氢气合成氨
参考答案:
答案:C
7. 设N A为阿伏加德岁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33.6L氟化氢中含有氟原子的数目为1.5N A
B.常温常压下,7.0g乙烯与丙烯的混合物中含有碳氢键的数目为N A
C.50 mL18.4mol/L浓硫酸与足量铜微热反应,生成SO2分子的数目为0.46N A
D.某密闭容器盛有0.1mol N2和0.3mol H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 6N A 参考答案:
B
【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
【分析】A、标况下,HF为液体;
B、乙烯和丙烯均由CH2构成;
C、铜只能与浓硫酸反应,与稀硫酸不反应;
D、合成氨的反应为可逆反应.【解答】解:A、标况下,HF为液体,故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其物质的量,故A错误;
B、乙烯和丙烯均由CH2构成,故7.0g混合物中含有的CH2的物质的量n==0.5mol,故含有1molC﹣H键即N A个,故B正确;
C、铜只能与浓硫酸反应,与稀硫酸不反应,故硫酸不能反应完全,则生成的二氧化硫分子个数小于
0.46N A个,故C错误;
D、合成氨的反应为可逆反应,故不能反应完全,则转移的电子数小于0.6N A个,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掌握物质的量的计算公式和物质结构是解题关键,难度不大.
8.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硫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B.NH4Cl的电子式:
C.原子核内有8个中子的氧原子:
D.Be2+离子中的质子数和电子数之比为2:1
参考答案:
D

9. 下列各组离子在给定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
A.在pH=1溶液中:NH4+、K+、ClO—、Cl—
B.有SO42—存在的溶液中:Na+、Mg2+、Ca2+、I—
C.有NO3—存在的强酸性溶液中:NH4+、Ba2+、Fe2+、Br—
D.在c(H+) =1.0×10—13mol·L-1的溶液中:Na+、S2—、AlO2—、SO32—
参考答案:
D
10. 下列做法中用到物质氧化性的是()
A.明矾净化水 B.纯碱除去油污
C.臭氧消毒餐具 D.食醋清洗水垢
参考答案:
C

11. 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胶体粒子不能透过滤纸
B.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是胶体能发生丁达尔现象
C.胶体带电,故在电场作用下会产生电泳现象
D.用渗析的方法净化胶体时,使用半透膜只能让小分子和离子通过
参考答案:
D

12. (2008·海南卷)《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选考题)
在基态多电子原子中,关于核外电子能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最易失去的电子能量最高
B.电离能最小的电子能量最高
C.p轨道电子能量一定高于s轨道电子能量
D.在离核最近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最低
参考答案:
C 能量越高的电子在离核越远的区域内运动,也就越容易失去,A正确;电离能是失去电子时所要吸收的能量,能量越高的电子在失去时消耗的能量也就越少,因而电离能也就越低,B 正确;同一层即同一能级中的p轨道电子的能量一定比s轨道电子能量高,但外层s轨道电子能量则比内层p轨道电子能量高,C错误;电子首先进入能量最低、离核最近的轨道,
D 正确。

13. 下列物质转化在给定条件下不能实现的是
A.
B.
C.
D.
参考答案:
A

9.N0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OL1.0mo1·L-1的NaAIO2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0
B.12g石墨烯(单层石墨)中含有六元环的个数为0.5N0
C. 25℃时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一的数目为0.1 N0
D. I mol的羟基与1 mot的氢氧根离子所含电子数均为9 N0
参考答案:
B
15. “化学,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是2011年“国际化学年”的主题。

你认为下列行为中,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世博会期间利用可降解的“玉米塑料”替代常用的一次性饭盒可防止产生白色污染
B.研究采煤、采油新技术,尽量提高产量以满足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C.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等新能源,减少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
D.实现资源的“3R”利用,即:减少资源消耗(Reduce)、增加资源的重复使用(Reuse)、提高资源的循环利用(Recycle)
参考答案:
B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某课外活动小组同学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若开始时开关K与a连接,则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

(2)若开始时开关K与b连接,则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
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

有关上述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________。

①溶液中Na+向A极移动
②从A极处逸出的气体能使湿润KI淀粉试纸变蓝
③反应一段时间后加适量盐酸可恢复到电解前电解质的浓度
④若标准状况下B极产生2.24 L气体,则溶液中转移0.2 mol电子
(3)该小组同学模拟工业上用离子交换膜法制烧碱的方法,那么可以设想用如图装置电解硫酸钾溶液来制取氢气、氧气、硫酸和氢氧化钾。

①该电解槽的阳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时通过阴离子交换膜的离子数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的离子数。

②通电开始后,阴极附近溶液pH会增大,请简述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将制得的氢气、氧气和氢氧化钾溶液组合为氢氧燃料电池,则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Fe-2e-===Fe2+
(2) 2H++2e-===H2↑ 2Cl-+2H2O2OH-+H2↑+Cl2↑(2分)②④
(3) ①4OH--4e-===2H2O+O2↑小于②H+放电,促进水的电离,OH-浓度增大
③O2+2H2O+4e-===4OH-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5分)将加到含的稀硫酸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再通入
,恰好将剩余的全部氧化,通过计算确定(要计算过程):(1)写出氯气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求被还原后氮的化合价
参考答案:

18. “侯氏制碱法”的发明为振兴中国化工工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制碱法的第一步反应是向饱和氨化盐水中通入二氧化碳,该反应可表示为:
NaCl + CO2 + NH3 + H2O → NaHCO3↓+ NH4
Cl
现在45℃时,取117g食盐配制成饱和溶液,向其中通入适
量氨气后,再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使反应进行完全。

试计
算并回答下列问题(计算结果取三位有效数字)(有关物质
的溶解度数据如右表,单位:g/100g水)。

(1)117g食盐理论上可以制取纯碱________________ g;
(2)45℃反应完毕后,有晶体析出,计算析出晶体的质量。

(3)过滤除去析出的晶体后再降温至10℃,又有晶体析出,计算所析出晶体的质量。

参考答案:
(共6分)
(1)106g (1分)(2)129g (3分)
(3)NH4Cl 14.5g(1分),NaHCO316.4g(1分)(或共30.9g)

19. (2006·广东卷)27.钴(Co)化合物对化学键的研究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测定某钴化合物[Co(NH3)xCly]Clz的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称取样品0.5010 g,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煮沸,蒸出所有的氨,冷却,得到A。

产生的氨用50.00 mL 0.5000 mol·L-1的盐酸完全吸收并用蒸馏水定容至100 mL,得溶液B。

取B溶液20.00 mL,用0.1000 mol·L-1NaOH滴定,消耗NaOH溶液30.00 mL。

②向A中加入过量KI固体,振荡,盐酸酸化后置于暗处,发生反应:
Com++I-→Co2++I2(未配平)
反应完成后,蒸馏水稀释,用Na2S2O3溶液滴定析出的I2,消耗0.1000 mol·L-1Na2S2O3溶液20.00 mL。

反应方程式为:I2+2Na2S2O3==2NaI+Na2S4O6
③另称取该物质样品0.2505 g,溶于水,以0.1000 mol·L-1AgNO3溶液滴定至恰好反应完全,消耗AgNO3溶液20.00 mL。

相应反应式为:
[Co(NH3)xCly]Clz+zAgNO3==[Co(NH3)xCly](NO3)z+zAgCl↓
通过计算求:
⑴[Co(NH3)xCly]Clz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⑵该钴化合物的化学式。

参考答案:
⑴NaOH+HCl=NaCl+H2O NH3+HCl=NH4Cl
20.00 mL B溶液消耗0.1000 mol·L-1 NaOH 30.00 mL
20.00 mL B溶液中过量的HCl n(HCl)=0.003000 mol
100 mL B溶液中过量的HCl n(HCl)=0.01500 mol
那么与NH3反应的n(HCl)=0.01000 mol
故0.5010g样品中n(NH3)=0.01000 mol n(N)=0.01000 mol
[Co(NH3)xCly]Clz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⑵I2+2Na2S2O3==2NaI+Na2S4O6
因反应用去0.1000 mol·L-1 Na2S2O3溶液20.00 mL,推算出:
n(I2)=0.001000 mol
Co与Fe同一族,Com+具有强氧化性,故设m=3
则有:2Co3++2I-==2Co2++I2
n(Co3+)=0.002000 mol
0.5010 g样品中Cl的总质量为
m(Cl)=0.5010 g-0.002000 mol×59 g·mol -1-0.01000 mol×17 g·mol -1=0.2130 g n(Cl)=0.006000 mol
又有[Co(NH3)xCly]Clz+zAgNO3==[Co(NH3)xCly](NO3)z+zAgCl↓0.2505 g样品扩大一倍来算(即用0.5010 g)推算出:
反应消耗AgNO3 n(AgNO3)=0.1000 mol·L-1×40.00 mL=0.004000 mol
即发生上述反应的Cl-为:
n(Cl-)=0.004000 mol
则有 y∶z=(0.006000 mol-0.004000 mol)∶0.004000 mol=1∶2 同时还有 1∶x∶(y+z)=0.002000∶0.01000∶0.006000=1∶5∶3 解得 x=5 y=1 z=2
带入[Co(NH3)xCly]Clz中,求得Co化合价为+3,假设成立。

该钴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o(NH3)5Cl]Cl2
答:⑴[Co(NH3)xCly]Clz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7.94%
⑵该钴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o(NH3)5Cl]Cl2
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