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在阅读时做批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批注”?“批注”是阅读时把自己的理解、读书的感想以及疑难问题,随手批写在书中的空白地方,圈圈点点,心有所感,笔墨追录,三言两语,生动传神。

一、批注的基本步骤:
初读:1.注音。

2.注释。

3.标自然段的序号。

4..划文章的中心句或重点语句。

细读:1.用三角、波浪线、分别将文中用得好的词与句子标示出来,在旁边写出自己的理由(为什么用得
好)。

例:《小桥流水人家》中“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终年潺潺地环绕着村庄。

溪的两边,种着几棵垂柳,那长长的柔软的柳枝,随风飘动着,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

有两三枝特别长的,垂在水面上,画着粼粼的波纹。

当水鸟站在它的腰上歌唱时,流水也唱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

”可以欣赏“水鸟站在小溪的腰上,这个‘腰’字用得真好,小溪就显得格外柔美了!我写文章必须认真推敲、炼字。

” 也可以写:“我喜欢第二句,作者把柳树当成美女来写,简直把柳树写活了,很好地展现出一种柔美。


如《窃读记》中我急切找书的几个动作“跨”“踮”“钻”“挤”极好地写出了“我”急切想读到书的
心情。

2.联系上下文写出对句子意思的理解,对一些意义深刻的句子写出自己的理解,要写出言外之意。

例:《桂花雨》中“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可以这样批注:“家乡的桂花含着深深的邻里亲情,所以虽然说杭州的桂花香飘十里,也比不上我家乡院子里的那
一棵,表现了母亲对家乡深深的怀念。


例:在《窃读记》中的“我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可以批注“到吃饭能让我们的身体成长,读书能让我们的思想成熟,心灵净化,人格高尚,读书和吃饭同样重要。


3.对语言特点和写作特色进行分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说明方法,按什么顺序来写的),要写出
理由。

4.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中心思想。

5.有什么疑问,记在书上。

可以是不理解的内容,可以是不赞成的内容,也可以是对文章的修改
建议。

另外,也可以提出一些较深刻的问题,不一定就能找到答案的问题。

例:《钓鱼的启示》为什么用那么多的篇幅写詹姆斯钓到了一条大鲈鱼时的复杂心情?又如文章结
尾处为什么“这件事在詹姆斯的记忆中永远是那么清晰?”
二、批注的位置:
可以是“眉批”(批在书头上),也可以是“旁批”(字、词、句的旁边,书页右侧),还可以是
“尾批”(批在一段或全文之后)。

三、批注的符号:
①②③(序号)标在每一自然段前。

||> / (分开号)用来划分段落与层次。

〜〜(曲线)划在文章优美语句下面。

△△(着重号)标在用得好的词语下面。

===(双横线)划在文章关键句子(过渡句、总起句、中心句等)下面。

一?(疑问号)用在有疑问的词句末尾
四、不同文体批注的侧重点:
记叙文:(包括写事、写人、状物、写景四类)
(一)、写了什么:1、什么时间、什么地点?2、有哪些人物?谁主谁次?他们有怎么样的性格特征?
3、什么事?事情的起因、发展、经过、结局怎么样?
4、什么景物?景物的形、态、声、色、味、质
等是怎么样的?等等。

(二)、怎样写的:1、怎样写人:正面还是侧面?详写还是略写?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细节等描写方法中的哪几种?2、怎样叙事:顺叙?倒叙?插叙?补叙?详写还是略写? 3、怎样写环境: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静景还是动景?通过哪种感觉器官来写景?4、怎样安排结构:“文眼”是哪一句?线索是什么?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怎样安排?5、怎样使语言形象、生动:遣词造句有什么特点?运用哪些修辞手法?等等。

说明文:
(一)写了什么:1、说明对象是什么:什么事物或事理?介绍事物的构造、发展过程、原理等的哪
些方面?2、说明对象的性质、状态、特点是什么?
(二)怎样写的:1、按怎样的顺序进行说明?2、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3、语言有什么特点:准确
平实还是生动活泼?如何体现?
至于“为什么这样写”这个问题,无论何种文体,都可以在“写什么”和“怎样写”的各个具体问题中提出一即在每个问题后多加一个“为什么?”在分析解答的时候,要从写作意图和表达技巧两方面考
虑。

五、注意事项:
值得提醒的是,批注时应注意用语简洁、精练,落笔时做到“三思而后记”,要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例文
眉批:以“竹蔑”为题,因为:①全文的线索;②推动情节发展;③反映“我”心情的变化。

(一)竹蔑[ml读音miA]
①那是一个想来十分遥远的中午了,炽热的太阳高悬中天。

②我背了书包,在桉树的浓阴下轻捷地走着。

由于南方雨水频繁,树阴下的通道长满了青青的苔藓。

在道边上走,一不小心就摔个仰巴叉,于是,我只好在窄窄的通道中间走了一一但这不是我后来肇事
[m2 __ 肇 zh'o 事:_引起事故;闹事。

] 的理由。

③接下来,我看见一位白发稀疏的老婆婆领着她的外孙在离我不到两丈远的地方蹒跚着。

那小男孩的眼睛又黑又亮,可爱极了。

这会儿,他只穿了个有背带的开裆小裤衩,小屁股一撅一撅,跟个小鸭子似的。

④我还发现,他手里握了根又细又长的竹蔑,那竹蔑的尾端就在我脚前两三尺的地方游来摆去。

这是
一根充满诱惑与动感的美妙线条。

[m3与后文做对比,显出我的行为很恶劣。


⑤那一会儿,我突然变得愚蠢可恶:我挪动着脚步,企图踩住那样美妙的竹蔑。

尽管我意识的平面上
只是想跟孩子逗着玩玩,但仔细想想,人的恶念原来与生俱有。

⑥我终于将那根竹蔑踩住了。

于是,美妙活泼富有生命感的竹蔑一下绷直成一条僵硬毒辣的直线,与此同时,我听到那孩子哇的一声哭叫起来;我看见那根竹蔑从他手里甩脱了,仿佛甩掉一条蛇。

[m4 I比句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男孩对竹篾的恐惧.也表现了“我”当时的紧张。


⑦“啊呀!”老婆婆扳过孩子的手,不禁失声叫起来。

我赶紧跑上去,一看,那孩子白胖胖嫩生生的小手被竹蔑划了深深的一道伤口,鲜红的血往外涌流。

我觉得心脏好像被竹蔑一下子刺穿了,浑身打了一
个永生难忘的激灵。

⑧那一刻,我惊惶失措,只盼着发生的事只是一个噩梦。

⑨老婆婆却说:“莫害怕,你又不是故意的。


⑩我长吁一口气,内心的恐惧一下子被安抚了。

因为老婆婆不
以为我是故意的,我就可以免遭一场责难了。

(11)于是我就坡骑驴,顺水推舟,不管表情如何尴尬难堪,我极力装作不留心而误踩了竹蔑的
神态。

是啊,竹蔑那么长,后边的人不小心而误踩上的可能性挺大的呀!
(12)老婆婆急急惶惶地抱着孩子找卫生室去了。

(13)那条长长的竹蔑刚才还活蹦乱跳着,这会儿却僵直地卧在长满苔藓的小路上。

宾—这句表面在写竹篾,实际写自己不安、懊悔的心情。


(14)耳边还有那孩子渐远渐轻的哭声。

(15)午后,我被一种不安驱使着,到隔壁老婆婆家去看那孩子。

孩子的手巳经缠上了厚厚的白纱布,他的爸爸妈妈正心疼地皱紧眉头。

老婆婆见我去了,对小孩的爸妈说:“他不是故意的。

都怪我,不该让娃儿拿蔑子耍。


[m6这么说的原因:①老婆婆不知道“我”是故意的。

②老婆婆怕“我”受到孩子父母的责备而难堪。

③ 老婆
婆是个宽厚善良的人。


(16)我低着头,对老婆婆充满感激,但我仍然没敢承认自己是故意的。

⑰那时候,我刚上初中,屈指算来,巳有30年了。

那条竹蔑为我培植了一种生理条件反射: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听到(更不用说见到)别人一不小心划破了皮肉,我立即会浑身打一个激灵,一种麻酥酥的感
觉透遍全身,仿佛自己也挨了一刀。

(18)那仅仅是一种生理条件反射吗?
(19)多少年来,我眼前常常浮现出一幅美丽生动的图画:一位白发老婆婆领着她的胖嘟嘟的小外孙在前面走,那孩子拖着一条长长的竹蔑,在他一撅一撅的屁股蛋后边活蹦乱跳地游来摆去。

(加)我干吗要踩上一脚啊!「m717-20,看出我的心情:懊悔(后悔或自责)。

原因:①“我”伤害了一个幼小可爱的男孩;②“我”始终不敢承认故意踩竹篾的错误;③“我”辜负了老婆婆的宽容。


尾批:30年来“我”对自己所犯过失一直耿耿于怀,人只有不断地反思自己的过去,才能完善自我。


者做得对。

(二)稻子
布谷催播,劳燕护耕,黄阡紫陌之上,农人把古老的土地犁开一条条垅沟,整理成平整如方砖的秧圃,撒下稻谷的种子。

春雨陆陆续续来过几次之后,秧圃上可以见到苗儿破土而出。

季节一抬脚迈进初夏的门槛,田埂上便站满了插秧的人们,男女老少绾起裤腿捋起衣袖。

天空跌进了水田里,打湿了几朵淘气的白云。

父亲挑着码得像宝塔似的秧把走到田边,弓腰放下扁担,用衣袖抹了抹额上的汗滴,提起秧把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秧把们“啪啪”地站到水田里。

母亲顺手抓起秧把,把腰上的稻草扎儿拆开,一分为二,左手握住半把秧苗,然后用拇指、食指、中指敏捷地捻动,秧苗儿就一株株地分开,右手快速地夹住,再往水田里插去。

母亲的左右手配合得极为默契,她插秧时手指撩起的水花从不间断。

在母亲移动过的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竖了起来,整齐匀称,像一块绿色的地毯。


亲是一位高明的织工,织着绿锦。

母亲用她的汗水染绿白晃晃的水田。

村庄不动水稻在动,生动的水稻用叶片、用色彩托起了家园。

站在村头河堤上极目远眺,满天的绿像一场大火在田园里燃烧。

故乡秧苗的绿是一种燃烧的色彩。

诚然,除了绿之外还有红、黄、绿、白,或其他颜色,就像世事一般混乱繁杂,没有章法。

但对于一场自天而降的燃烧的绿色,其他颜色都可以忽略。

它们漫天遍野,孕穗、灌浆、成熟,每一个步骤都轰轰烈烈。

风一阵接一阵来,像一些清清凉凉的水从水稻的心上润过去,润过去……水稻把想说的话语轻轻地藏在心底,水稻把梦中的细节静静地藏在胸中。


吹翻了水稻的结构,吹动了水稻的情节。

我一路踏着水稻的青春,在水稻的目光里缓缓行走。

有了稻田,秋天才摇摆出各种姿态。

稻子一天天走向成熟,空气里弥散着稻香。

风拂动着农事,弯镰银光
闪闪,割稻的人们身躯起伏着。

父亲弯腰探身,先用有力的手臂把一铺稻子揽在怀里,再把脸伸进稻棵中深吸一口气,然后把镰刀插进了稻丛中。

“唰唰唰”的镰刀声擦过我的耳际,父亲一路势如破竹。

灿白的阳光从父亲的肩头滑过去,在刀刃上毕毕剥剥地碰撞出透明的火花。

稻谷上洒满了阳光的碎片。

稻子以自己的倒下为人类的站立奠基。

稻子骨肉分离,被分割成稻茬、稻草和稻谷。

稻谷脱胎换骨变成一种称做米的物质,空气一般滋养着人类和人类源远流长的历史。

一粒米置于手掌上,无论凸立于哪一条纹路,都可以温暖我。

一粒米是稻子献给人类的庇荫;一粒米是一种温暖的光泽;一粒米营养着人类的肉身和灵魂。

大片大片的稻茬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河床上做梦。

齐刷刷的稻梗直挺挺地站立,被秋天捧在手里,在村前村后向最远的地方延伸。

稻子由光秃秃而绿油油而金灿灿,这是所有生命沿袭的轨迹,人类也不例外。

稻子的使命并非在于其生长的过程中装扮自然,而在于滋养生命的新生。

这一种死亡与新生的转换,数千
年来不可或缺。

缘此,稻子才叫稻子,一叫千百年。

(三)门的悬念
学校大厅的门被踢破了。

——可怜的门。

自从安上那天起,几乎没有一天不挨踢。

十三四岁的孩子,正是撒欢儿的年龄。

用脚开门,用脚关门,早巳成了不足为奇的大众行为。

.
教导主任为此伤透了脑筋,他曾在门上张贴过五花八门的警示语,可是不顶用。

他找到校长:干脆,换成铁门一一让他们去“啃”那铁家伙吧。

校长笑了,说,放心吧,我巳经订做了最坚固的门。

很快,破
门拆下来,新门装上去了。

新门似乎挺带“人缘”,装上以后居然没有挨过一次踢。

孩子们走到门口,总是不由自主地放慢脚步。

阳光随着门扉旋转,灿灿的金色洒了孩子们一身一脸。

穿越的时刻,孩子们感觉到了爱与被爱的欣幸。

这道门怎能不坚固一一它捧出一份足金的信任,它把一个易碎的梦大胆地交到孩子们手中,让他们在美丽的忧惧中学会了珍惜与呵护。

——这是一道玻璃门。

(四)背后那双眼
(1)那一年,我读中二。

(2)清楚地记得:当时《南洋商报》有个服务版,每周都拨出一定的版位,让读者免费刊登“征
求笔友启事”。

(3)我是个终日把自己囚禁于文字的女孩一一既爱读,也爱写。

握在手中的那管笔,仿佛藏了千军万马,老是呼啸着想冲出来;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却是个木讷口拙而又孤僻离群的人,因此,以笔交友,对于社交生活一片空白的我来说,充满了一种难以抵挡的诱惑力。

(4)一日,鼓起勇气,以“漪佩”为笔名,拟了一则“征友启事”。

(5)两周过后的一个早上,才踏出房间,便听到爸爸喊道:
(6)“过来。


(7)指着报上的那则征友启事,问道:
(8)“这漪佩,是你吗?”
(9)爸爸那张好像“发霉面包”的脸,使我本能地起了战栗性的惧怕,以细若蚊子的声音应道:
(10)“ 是。


(11)接下来的那一周,信件惊人地多一一不是一封一封地飞来,而是一叠一叠地涌来,信箱几
乎都撑破了。

(12)爸爸坐在身边,拆信、读信,然后,成堆地用橡皮筋子捆起来,表情肃穆地嘱我拿去丢掉。

我倔犟地忍着眼泪,照他的指示做............. 信从十多层楼上往垃圾桶扔下去时,发出了闷闷地声音,我明显地感觉到悲哀像一阵黑黑的风,冷冷地掠过我挂了一块铁的心。

(13)以后,有很长的一段时间,这件事一直是我心里很大的一个疙瘩。

它连同生命里许多快乐与不快
乐的事儿深深地埋葬在我记忆的底层里。

(14)事隔30年,在接受资深记者黄丽萍小姐的访问时,爸爸忽然提起了这件尘封以久的往事,说:
(15)“我怕她误交损友,所以,不让她回信。


(16)听到这话,眼前立刻浮起一个瘦小的背影。

她站在垃圾桶前,把信一捆一捆地往下丢,长长的脸,满满的都是怨;细细的眼,湿湿的都是泪。

可是,这女孩,没有想到,她的背后,有一双充满关怀的眼睛,如同着明灯一样,为她照亮前面的道路。

(17)等意识到背后有这样一双温暖的眼睛时,这女孩,巳为人妻、为人母了;而且,她也正以同样的
目光,注视着她自己的孩子哪!
(五)中国的牛
①对于中国的牛,我有特别的尊敬。

②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要算一回在田垄上的“相遇”。

③一群朋友郊游,我领头在狭窄的阡陌上走,怎料迎面来了几头耕牛,狭道容不下人和牛,终有一方要让路。

它们还没有走近,我们巳经预料斗不过畜生,恐怕难免踩到稻田泥水里,弄得鞋袜又泥又水了。

正在踟躇的时候,带头的一头牛,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停下来,抬起头看看,稍迟疑一下,就自动
走下田去。

一队耕牛跟着它全走离阡陌,从我们身边经过。

④我们都呆了,回过头来,望着深褐色的牛队,在路的尽头消失,忽然觉得自己受了很大的恩
惠。

⑤中国的牛,永远沉默地为人民做着沉重的工作,在大地上,晨光或烈日下,它拖着沉重的犁,
低头一步又一步,拖出了身后一列又一列松土,好让人们下种。

等到满地金黄或农闲的时候,它可能还得
担当搬运负重的工作,或终日绕着石磨,朝同一方向,走不计程的路。

⑥中国的牛,没有成群奔跑的习惯,永远沉沉实实的,它们不像印度的牛,负着神圣之名,摇
着尾巴在大街上闲荡。

⑦它们不像荷兰乳牛、日本肉牛,终日无事可做,悠闲只等一死;它们不像西班牙斗牛,全身
精力,都尽付暴力斗争中。

⑧默默地工作,平心静气,这就是中国的牛。

(六)给美丽做道加法
就像平静的湖面落下一枚银币,突然的响声,惹得满教室的花朵晃动起来。

靠窗那排坐在最后的同学,弄碎了一块小镜子。

这是上午的第二节课,老师的讲述巳停下来,同学们正在进行课堂练习。

有初冬的阳光从窗外涌进
来,流淌在摊开着的课本上的字里行间。

男老师在教室的课桌间来回踱步,看长长短短的七排秀发及秀发
下亮晶晶的112粒黑葡萄,捕捉沙沙的写字声合成的音乐,他感觉到自己好像一位农民在田间小憩,擦汗
的同时聆听着庄稼的拔节之声。

一个小姑娘心爱的小镜子摔坏了。

教室里低低地有了议论:
“臭美!拌啥酷呀!”
“上课怎么能照镜子?”
“活该受批评。


“看老师怎么办?”
老师没有言语,他有意无意地听着同学的每一句议论。

这些女孩子呀,全十五六岁年龄,作为旅游
职业高中的新生,脸蛋身材口齿当初都曾精心挑选,一笑甜爽爽的,开了口也如一巢小鸟,三五分钟是静不下来的。

男老师的心里笑着,他知道她们在等讲台上的反应。

其实,开始练习后不久,老师就看见那位同学悄悄摸出了小镜子。

他看到她将镜片偷偷压在作业本下,写几笔就照一照。

借着阳光,一只蝴蝶形的淡黄色的发卡舞动在她的前额,花季的脸蛋真是漂亮。

男老师想提醒她,但一时没有想好合适的话,现在经同学一催化,他忽然有了一种灵感。

他微笑着先开口问了一个物理问题。

“请说说平面镜的作用。


“有反射作用。

”这很简单,全班56个同学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

“是呀,”老师说,“同学们,几分钟前,我们教室里56位同学变成57朵花,有一个同学借着镜
子反射出一朵。

但是镜中的花是虚的,镜片只能反射美丽,并不能增加美丽,要增加美丽或者让美丽面对岁月的雨雪风霜的一笔笔减数,还是保持不变,我们惟一的办法是从另一方面给它再一笔笔添上加数。

这加数是指:我们一次次做进步的努力,一次次为自己的目标不轻言放弃,或者,一次次向我们的周围伸出自己的手……而此刻,对坐在教室的你来说,帮助你增加美丽的是你桌上的书本。


再也没有任何声音,一池吹皱的春水再度平静。

当天晚自习时,照镜子的小女孩在日记中写下了这么一句话一一给美丽做道加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