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教学课件)——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案例1:研究气垫导轨上滑块碰撞时的动量守恒
5、实验数据记录(参考表格如下)
比较项 质量

m1
m2
速度
v1
v2
总动量

m1
m2
v1'
v2'
参考案例1:研究气垫导轨上滑块碰撞时的动量守恒
6、实验结论
若:
实验甲:碰后分开:m1v1+m2·v2=m1·v1’+m2v2’
实验乙:粘在一起运动m1v1+m2·v2=(m1+m2)v共
实验丙:两个静止滑块被弹簧片弹0=m1·v1’-m2v2’ 结论:碰撞前两滑块的动量之和等于碰撞后两滑块的动量之和。即动量守恒
参考案例1:研究气垫导轨上滑块碰撞时的动量守恒
7、注意事项
(1)保证是一维碰撞。 (2)气垫导轨是一种精度较高的现代化教学仪器。切忌振动、重压,严防碰 伤和划伤,绝对禁止在不通气的情况下将滑行器在轨面上滑磨。调整水平时注 意利用水平仪。 (3)由于碰撞的情形很多,猜想的不变量只有在各种方案中都不变才能符合 要求,成为实验结论。 (4)考虑到速度的矢量性,记录数据时应规定正方向。若速度方向与规定的 正方向相同,则速度取正值,若速度方向与规定方向相反,则取负值。
测出碰前m1的速度v1和碰
后m1的速度v1´和m2的速度v2´
Δx—遮光条宽度 Δt—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时间
(3)利用加减重物来改变滑块的质量
参考案例1:研究气垫导轨上滑块碰撞时的动量守恒
3、实验探究情况
(1)在两滑块相碰的端面上装上弹性碰撞架(图甲),可以 得到能量损失很小的碰撞。 (2)在两个滑块的碰撞端分别装上撞针和橡皮泥,碰撞 时撞针插入橡皮泥中,把两个滑块连成一体运动(图乙), 这样可以得到能量损失很大的碰撞。
物理量的测量
确定研究对象以后,还需要明确实验所要测量的物理量和实验仪器 问题思考: 1、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哪些?物体的质量可用什么测量? 2、有哪些方式可以测量速度,在设计实验的时候如何选 择实验方案?为什么?
实验数据分析
思考:如何利用测量的数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测出发生碰撞的物体质量分别为m1、m2,测出碰撞前的速度分 别为v1、v2,测出碰撞后的速度分别为v1'、v2',分别计算出两物 体碰撞前和碰撞后的总动量,并检验碰撞前后总动量的关系是 否满足动量守恒定律,即:
参考案例1:研究气垫导轨上滑块碰撞时的动量守恒
8、误差分析 (1)碰撞可能不是精确的一维碰撞。 (2)碰撞中其他力(例如:摩擦力、空气阻力等)的影响 带来的误差。
(3)测量和读数的准确性带来的误差,实验中应规范测量和读数, 同时增加测量次数,取平均值,尽量减小偶然误差的影响。
案例参考二、研究斜槽末端小球碰撞时的动量守恒
问题探究
思考与讨论:
问题一:满足动量守恒条件的运动有哪些? 问题二:一维碰撞中,如何处理碰撞过程各个矢量的方向? 问题三:如何设计实验?实验成功的条件是什么,如何保证? 问题四:实验过程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如何测量?
实验思路
一、实验目的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二、设计思路
在一维碰撞的情况下,两个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1、m2,碰撞前的速度分 别为v1、v2(v1>v2),碰撞后的速度分别为v1'、v2',如果速度的方向与设 定的坐标轴的正方向一致,取正值,反之则取负值。测出m1,m2,v1,v2,v1',v2', 若满足:m1v1+m2v2=m1v1'+m2v2',那么碰撞中动量守恒。
案例参考二:研究斜槽末端小球碰撞时的动量守恒
1、实验装置 斜槽(末端水平)
两个小球
复写纸 白纸
案例参考二、研究斜槽末端小球碰撞时的动量守恒
2、实验原理: (1)质量的测量:用天平测量两小球的质量m1和m2,将质
量较大的用作入射小球
(2)速度的测量:用刻度尺测出小球落点的水平距离可根 据平抛运动的规律计算出小球的水平初速度。本实验设计思想巧 妙之处在于用长度测量代替速度测量,即x=vt(落地时间相同)。
(3)用细线将弹簧片压缩,放置于两个滑块之间,并使它 们静止,然后烧断细线,弹簧片弹开后落下,两个滑块随 即向相反方向运动(图丙)。
图甲 图乙 图丙
参考案例1:研究气垫导轨上滑块碰撞时的动量守恒
4、实验步骤
(1)用天平测量两滑块的质量m1、m2,填入预先设计好的表格中。
(2)安装光电门,使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约为50cm。 (3)导轨通气后,调节气垫导轨水平,使滑块在气垫导轨上保持不动或 稍微左右摆动。 (4)使两滑块依次发生甲、乙、丙图所示的碰撞情况,记录挡光时间,计 算滑块碰撞前后的速度。 (5)改变滑块质量,重复步骤(4)。 (6)整理实验仪器. (7)数据处理,寻找守恒量.
m1v1+m2v2=m1v1'+m2v2'
参考案例1:研究气垫导轨上滑块碰撞时的动量守恒
参考案例1:研究气垫导轨上滑块碰撞时的动量守恒 1.实验装置:
L
参考案例1:研究气垫导轨上滑块碰撞时的动量守恒
2.实验原理
(1)质量的测量: 天平称量出滑块质量m1,m2
(2)速度的测量: 利用公式
v Δx Δt
(2)选质量较大的小球作为入射小球; (3)实验过程中实验桌、斜槽、记录的白纸的位置要始终保持不变。
案例参考二、研究斜槽末端小球碰撞时的动量守恒
7、误差分析 (1)系统误差
斜槽末端切线方向是否水平 两碰撞球是否等大 (2)偶然误差
质量m的测量 小球落点的确定 长度的测量。
问题:针对实验误差,请提出合理的改进措施
案例参考二、研究斜槽末端小球碰撞时的动量守恒
4、确定落点位置
m
1
h
m
2
O MP N
落点确定(圆心):
案例参考二、研究斜槽末端小球碰撞时的动量守恒
5、实验数据记录(参考记录表格如下)
案例参考二、研究斜槽末端小球碰撞时的动量守恒
6、实验结论: 若:m1OP=m1OM+m2ON 则:碰撞前两小球的动量之和等于碰撞后两小球的动量之和。 7、注意事项: (1)斜槽末端的切线必须水平;
案例参考二、研究斜槽末端小球碰撞时的动量守恒
3、实验步骤
(1)用天平测出两小球的质量,并选定质量大的小球为入射小球。
(2)按要求安装好实验装置,并调整斜槽使斜槽末端切线水平。 (3)白纸在下,复写纸在上,在适当位置铺放好。在白纸上记下斜槽末端重
垂线所指的位置O。
(4)不放被碰小球,让入射小球从斜槽上某固定高度处自由滚下,重复10次。用
第一章 动量守恒定律
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第四节
知新识回课顾引入
1、动量守恒的内容: 如果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的 矢量和为0,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2、动量守恒的条件: 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矢量和为零
3、动量守恒的模型建立: 实验必须保证碰撞是一维的,即两个物 体在碰撞之前沿同一直线运动,碰撞之 后还沿同一直线运动。
圆规画尽量小的圆把所有的小球落点圈在里面,圆心P就是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5)把被碰小球放在斜槽末端,让入射小球从斜槽上同一高度自由滚下,使它们发生碰 撞,重复实验10次。用步骤4的 方法,标出碰后入射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M和被碰小球落 点的平均位置N。 (6)测量OP、OM、ON的长度,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看 m1·OP=m1·OM+m2·ON是否成立。 (7)使入射小球从斜槽不同高度处滚下,重复(4)(5)(6)。 (8)整理好实验器材并放回原处。
致谢
第一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