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班级文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幼儿园班级文化的内涵
班级文化是幼儿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指班级成员(包括教师和幼儿)在班级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独特的精神风貌,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所在。

班级文化可分为显性的文化,可以摸得着、看得见的环境文化,也就是物质文化。

例如班级的幼儿活动场域所折射出来的“友爱”“自律”的地面、墙面各种符号以及设施等。

如体现自我管理的“我的活动我做主”“我们的约定”等。

也有隐性的文化”,包括制度文化、观念文化和行为文化。

制度文化包括班级中的各种规则,构成一个有规则、有秩序的环境;观念文化则是关于班级、幼儿、家庭的各种观念,这些观念弥漫在班级的各个角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

如尊重、理解、关爱等。

二、如何建构幼儿园班级文化
(一) 依托理论指导
强调以幼儿发展为本,注重幼儿个性发展,注重健康成长环境改造的人本主义理论; 强调完整细致的纪律约束机制和管理制度,注重建立一套积极、果断的幼儿行为结果处理程序的果断纪律理论; 强调根据幼儿认知缺陷,有的放矢地引导幼儿调控和改变偏差行为的行为矫正理论; 强调排除幼儿走向目标的障碍,使其顺利达到目标,在此过程中给予幼儿满足多种多样需要的机会的目标导向理论等。

(二)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
幼儿教师在班级文化的建设中必须认识到幼儿文化的相对独立性,理解和尊重儿童文化的价值并赢得幼儿的尊重。

(三)班级活动中多主体的互动
幼儿班级文化的形成离不开幼儿与多层面文化的互动,包括幼儿之间、幼儿与教师之间以及幼儿与幼儿园之间的互动,这些都统称为“师幼互动”。

良好的师幼互动能促成幼儿文化和教师文化、幼儿园文化的同质化,生成健康的班级文化。

(四)促进幼儿参与班级文化的建设
《指南》指出,“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
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

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多组织班级文化实践活动,多组织幼儿参与班级文化实践活动,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班级文化的影响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