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_只怕不抵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只怕不抵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只怕不抵抗》
2.欣赏乐曲《红旗颂》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只怕不抵抗》,欣赏《红旗颂》,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2.能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只怕不抵抗》,感知《红旗颂》中那份深深爱国情。
3、通过聆听、参与、体验等活动,感受节奏、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了解人民音乐家冼星海。
教学重点:能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只怕不抵抗》。
教学难点:唱准《只怕不抵抗》中休止、附点等所在的乐句,体验《红旗颂》所表现的音乐形象。
教具:钢琴、多媒体课件、红领巾。
教学过程:
一、创境导课
1.律动
师生随歌曲《共产儿童团歌》律动
师:这首歌曲把我们带到了什么年代?
2.介绍冼星海
师:他还专门为小朋友们写了一首歌曲,名字叫做《只怕不抵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
[设计意图:用律动及谈话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二、新歌教学
(一)聆听体验,初识歌曲
1.初听歌曲,感受内容
师:请同学们来听一听,歌中唱的小朋友们抵抗的是谁?
2.复听歌曲,观看动画
师:他们都模仿八路军战士做了些什么呢?
[设计意图: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通过聆听、体验感知歌曲内容,感受歌曲情绪。
]
(二)学唱第一部分
1理解歌词,模仿动作
[设计意图:在朗读过程中感受歌曲节奏,通过舞蹈律动帮助学生辅助记忆歌词。
]
2.学唱第一部分
讲解八分休止符的唱法,提示小喇叭小铜鼓的声音要清脆有弹性。
(三)学唱第二部分
1.关注歌词,挖掘内涵
2.学唱第二部分
(四)学唱第三部分
1.聆听第三部分,演唱前俩部分
演唱前俩部分,听辨第三部分与哪个部分相似。
2.朗读歌词,关注节奏
3.学唱第三部分
[设计意图:运用动作及手势帮助学生感知节奏的变化和音的高低,结合歌词处理情绪。
]
(五)完整演唱
1、跟琴完整唱
2、跟伴奏完整唱
[设计意图:巩固演唱,通过表演让学生更好表现歌曲,完成歌曲演唱部分的教学目标。
]
三、新作赏析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作
谈话导入
(二)分段聆听参与音乐
1、欣赏引子乐段
(1)聆听引子,听辨国歌旋律
(2)揭示课题,介绍作曲家吕其明
(3)复听引子,跟唱国歌旋律
(4)再听引子,听辨乐器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让学生了解曲作者及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用模唱国歌方式参与乐曲体验。
]
2、欣赏主题A乐段
(1)初听主题A,感受情绪
师:请同学们听听下面这段音乐给你什么感觉?
(2)模唱主题A
师:请同学们用lu跟琴模唱
(3)复听主题A,随音乐律动
[设计意图:用舞动红领巾及模唱主题旋律的方式带领学生感受乐曲主题。
]
3、欣赏A1乐段
(1)初听A1,听辨区别
(2)复听A1,随音乐表演
4、完整聆听三个乐段
随乐曲表演,不同的乐段用不同的方式表现。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三个乐段让学生了解各个乐段的特点,引导学生用多种形式参与表演体验音乐。
]
四、小结升华
师:请同学们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不管遇到什么考验,都能做到不怕有困难,只怕不抵抗!
[设计意图:课堂小结,情感升华。
]
《只怕不抵抗》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孩子他们的年龄小,有较强的表现欲,好奇、好动、模仿力强、形体灵巧,怎么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因此教学设计要新颖出新,教学内容要丰富
多彩,教学形式要生动活泼。
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比较适合采用歌曲与形体舞蹈相结合的教学手段,进行直观的教学,让学生在歌唱和形体表演中积极愉快的进行音乐学习,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因而本课各个环节都以音乐为主线,将律动与音乐有效的结合起来,通过演唱、律动、表演等音乐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用心体验感悟音乐用心表现音乐。
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学生音乐感受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
《只怕不抵抗》效果分析
学习歌曲过程中,根据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带领学生从弹单音逐句学唱到完整学唱,采用由简到难的学习方式,扎实的学唱歌曲。
处理歌曲时我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准备教学过程之前,我反复分析歌曲,充分挖掘歌曲中所包含的情感要素,明确了歌曲的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去引导学生体验与表现。
在学生学会歌曲之后,我为歌曲加入了歌表演。
整节课学生表现积极主动,乐于学习。
让每位学生在课堂上都展现出一种愉快的学习心态,同时也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使他们感受到自己的潜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在欣赏环节为了让学生记住乐曲主题旋律和乐段的情绪,我采用不同的手段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非常愉悦的参与到学习中。
红领巾的加入让学生更深刻体会到红旗的意义,并且激发了学生的音乐潜能。
整节课课堂气氛积极活跃,学生参与度高。
学生能表演唱歌曲《只怕不抵抗》,并能随音乐表演《红旗颂》。
《只怕不抵抗》教材分析
《只怕不抵抗》是冼星海所作的一首反映抗日战争时期的革命儿童歌曲。
歌曲以进行曲的节奏、平稳级进和跳进交替出现的旋律,描绘了儿童团员们不畏强暴,英勇杀敌的战斗精神。
歌曲为三段体结构,第三乐段是第一乐段的变化重复。
《红旗颂》为作曲家吕其明创作,1965年5月作为“上海之春”(音乐节)的开幕曲首次演出。
作曲家以充满激情的笔触赞颂了象征革命的红旗,讴歌了中国人民所取得的伟大胜利。
作品采用了单主题贯穿发展的三部结构。
《只怕不抵抗》评测练习
歌表演《只怕不抵抗》。
随音乐表演《红旗颂》,不同的乐段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
《只怕不抵抗》课后反思
本节课在导课环节,我根据三年级学生特点通过律动表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本节课营造了积极、宽松的课堂氛围。
在聆听体验歌曲环节我带领学生充分聆听。
使学生们充分体会和感受歌曲的风格,为学唱歌曲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习歌曲过程中,根据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带领学生从读歌词到弹单音逐句学唱到完整学唱,采用由简到难的学习方式,扎实的学唱歌曲。
处理歌曲时我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充分挖掘歌曲中所包含
的情感要素,明确了歌曲的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去引导学生体验与表现,并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在学会歌曲之后,我加入了歌表演,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使他们感受到自己的潜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在欣赏环节我为了让学生记住乐曲主题旋律和乐段的情绪,采用不同的手段进行教学,学生能够非常愉悦的参与到学习中, 红领巾的加入让学生更深刻体会到红旗的意义,并且激发了学生的音乐潜能。
《只怕不抵抗》课标分析
本节课依据《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学习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彩,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民族性,并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且尊重个体的不同音乐体验。
通过学唱《只怕不抵抗》, 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生通过本节课能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只怕不抵抗》。
通过欣赏《红旗颂》,能感知《红旗颂》中那份深深的爱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