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2020年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II)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聊城市2020年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I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题;共8分)
1. (6分) (2019高一下·蚌埠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最近,中山大学学生会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公示了两百多个学生干部岗位,而在“秘书机构”和“组成部门”两层级中,还特别标明了职位是“正部长级”还是“副部长级”。

不料,公告引发________,网友纷纷调侃讽刺。

高校去行政化的呼声也喊了十多年。

不是没有中央精神,不是没有政策部署,但实行过程多是雷声大雨点小、________。

然而公众对于高校去行政化推进艰难的________,与对中大学生会任命干部官僚化做法的普遍反感,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这种反差,真实而具体地体现了国人对于后代教育的重视程度:一些不合理之事,强加于大人们可以,污染年轻的孩子们不行。

事实上,正是这种全社会关于教育应该保存和追求真善美的默契,支撑着我们在诸多问题中艰难前行,心中始终保持希望的火种。

当前我国的学生会在“自组织”这一根基上并不牢靠。

当行政权力可以轻轻松松地通过规章制度等形式渗入到学生会组织当中,其日常运作的行政化倾向也就可想而知。

虽然说,学生群体的处境相对被动,是承担这一行政化思维产物的末端,把板子打到学生会和学生身上有失公允,但作为当事一方,部分学生在面对舆论批评时主动跳出来否认指责,________,狡辩护短,这就非常值得深思了。

(),这恐怕才是人们最担心的地方,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此次事件引起巨大波澜的根本原因。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 沸沸扬扬步履维艰熟视无睹理直气壮
B . 沸沸扬扬寸步难行熟视无睹强词夺理
C . 轩然大波举步维艰司空见惯强词夺理
D . 轩然大波寸步难行司空见惯理直气壮
(2)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正是这种全社会对于教育应该保存和追求真善美的默契,让我们心中始终保持希望的火种,支撑着我们在诸多问题中艰难前行。

B . 正是全社会这种关于教育应该保存和追求真善美的默契,支撑着我们在诸多问题中艰难前行,使心中始终
保持希望的火种。

C . 正是这种全社会对于教育应该保存和追求真善美的默契,支撑着我们在诸多问题中艰难前行,始终保持心中希望的火种。

D . 正是这种关于教育应该保存和追求真善美的默契,全社会支撑着我们始终保持心中希望的火种,在诸多问题中艰难前行。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当前高校学生基本价值判断长远影响着学生会这一组织及其运作方式
B . 当前高校学生基本价值判断给学生会这一组织及其运作方式带来长远影响
C . 学生会这一组织及其运作方式将长远影响着当前高校学生的基本价值判断
D . 学生会这一组织及其运作方式给当前高校学生基本价值判断带来的长远影响
2. (2分) (2019高一下·吉林期末) 作品与内容完全相符的一项是()
A . 《有的人》是臧克家为纪念鲁迅所写的诗,表达了对鲁迅的崇敬爱戴之情。

B . 小说《六月,我们看海去》是戴望舒的作品,小说是作者内心世界的形象写照,也是一个群体精神与灵魂的深刻自白。

C . 《蜘蛛》这篇散文介绍了蜘蛛的生态特征,及人类对蛛丝的认识和利用。

D . 凯利的《论求知》精辟论述了求知的目的、求知的方法及求知的作用。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6分)
3. (6分)(2020·湖南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人类历史上曾经爆发过多次全球性传染疾病,导致人口骤减、家族灭亡,造成的巨大伤害和损失甚至远远超过战争。

历史上最为恐怖和神秘的传染疾病是黑死病,在1348年~1352年的时间里,它把欧洲变成了死亡陷阱,断送了1/3人口的生命,其导致的死亡和恐慌完全可与两次世界大战相提并论。

随着卫生和医药领域的进步,人类远离了很多病原体的侵害,然而与日俱增的人口密度和出国旅游人次使病毒的传播更加迅速,全球性传染病更容易大规模爆发,例如起源于西非的埃博拉是一种十分罕见的烈性传染病毒。


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

埃博拉的死亡率极高,在50%~90%之间,致死原因主要为中风、心肌梗塞、低血容量休克和多发性器官衰竭。

世界卫生组织负责人将其称为全球迄今所面对的“和平年代的最大挑战”。

对于人类来说,最大的危险是那些潜伏的疾病,因为它们包含有未知的病原体,而且目前没有疫苗,尤其是那些具有高传染性但症状并不明显的疾病,危险系数要大得多。

(摘编自李忠东《威胁人类生命的传染病》)
材料二: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各个AI企业、技术团队快速响应,各显其能,充分发挥人工智能赋能效用、协力抗击疫情。

AI算法可以对病毒基因进行快速分析。

疫情期间快速确诊肺炎病人面临一定困难,核酸检测试剂短缺、假阴性,都在影响肺炎病人的确诊。

AI算法的介入,能够快速分析病毒基因,提升确诊效率。

浙江省疾控中心上线的自动化全基因组检测分析平台,将病毒基因分析的效率由原来的一小时缩至半小时。

这套全基因组检测分析平台相比较传统的病毒基因检测方法,有几个方面的提升和优化。

首先,检测范围广,相比较核酸检测主要检测病毒序列的两个片段,应用AI算法的全基因组检测分析平台基本能覆盖到病毒的全基因组,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传统检测方法可能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等漏检的问题。

其次,可以提前发现病毒变异的情况。

第三,该分析平台配备了蛋白结构分析功能。

病毒有其序列,序列就是需要检测的物质,病毒的蛋白结构是其真正发挥毒性的东西,蛋白结构当然是跟序列比较相关,但是也需要有一套分析方法去构建它的结构。

该分析平台同时提供了二级结构、三维结构的分析功能,可以帮助疾控人员快速检测到病毒,并知道病毒的结构,进一步帮助他们提升分析和研究能力。

该平台基于AI对影像进行分析,辅助临床医生进行决策诊断,得到越来越多医生的认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目前核酸检验的困境。

该平台正尝试向更多省市的疾控中心推广,虽然现在还在优化的阶段,但是通过科技力量去抗击疫情将会是一个趋势。

(摘编自杨雪梅《抗疫阻击战,AI有技可施吗?》)
材料三:
在COVID-19、甲型H1N1流感、禽流感等传染病肆虐全球的背景下,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也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并将直接检验几年来中国公共卫生管理体系建设的现状。

传染病预防工作是一项综合复杂、又需不断调整变化的系统性工作,这项工作离不开公共卫生管理的常规手段——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作为公共卫生管理的重要手段,为公共卫生应急事件的处理提供可靠的法制保障。

在依据已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以及《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又相继出台了《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国家突发公
共卫生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其中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各级政府、各相关部门在应急事件中的职责。

这些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将使公共卫生管理部门在应对突发疫情时能统一行动、有法可依。

同时,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加强监测和预警,完善监测信息网络,建立预警制度;建立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和调用机制;开展培训、演练,使卫生应急能力迅速得到提升。

坚持统一领导和分级负责,坚决服从统一指挥,遵循相关的技术要求甚至法律要求也就成为赢取胜利的关键。

在预防工作中为了达到国家防控的两个关键目标——有效防控大规模出现疫情和聚集性疫情爆发,要群策群力,而把握好公共卫生管理常规手段的干预尺度将会是制胜法宝。

我国现已构建起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突发事件卫生应急法规体系,并能够根据对突发事件认识的深化及技术发展及时充实调整该体系。

(摘编自孙荫众《公共卫生管理在传染病预防中的定位与千预》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全球性人口密度和人们出国旅游活动的增加更易导致全球性传染疾病大规模爆发。

B . 埃博拉病毒被称为“和平年代的最大挑战”,死亡率极高,是危害性最大的传染病。

C . 人工智能逐步成熟,借助AI等科技力量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将会成为趋势。

D . 法律法规是公共卫生管理中的重要手段,其不断健全有利于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开展。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传统的病毒基因检测方法检测范围窄,不能及时预判病毒变异,影响了肺炎病人的确诊。

B . 全基因组检测分析平台大体覆盖肺炎病毒的全基因组,故能得出准确的病情诊断结果。

C . 随着多项法律法规出台,我国已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突发事件卫生应急法规体系。

D . 传染病防治工作中,预防疫情的关键在于把握好公共卫生管理常规手段的干预尺度。

(3)三则材料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

三、其他 (共1题;共10分)
4. (10分) (2019高二下·莆田期中) 课内文言文翻译。

(1)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2)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项脊轩志》)
四、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18分)
5. (11分)(2020·高密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明皇封禅泰山,张说为封禅使。

说女婿郑镒,本九品官,旧例封禅后,自三公以下皆迁转一级,惟郑镒因说骤迁五品,兼赐绯服。

因大脯①次,玄宗见镒官位腾跃,怪而问之,镒无词以对。

黄幡绰曰:“此乃泰山之力也。


(段成式《酉阳杂俎》节选)
(乙)
同治四年,福成参督师侯相曾公②幕府事于徐州。

明年移驻济宁以巡阅河防纡道泰安观形势遂登泰山余与李榕申甫皆从四月既望乘山轿出郡北门三里入山盘曲上,将四十里,经名迹尤著者十数,皆纵览徘徊始去。

越南天门,折而东行。

又北上为岱顶,即天柱峰也。

山之大势,桐城姚姬传先生尝记之。

凡今登山,皆姚先生所循道也,僻不当道者俱不往。

方余未至南天门时,级道陡耸,巍矗天半。

俯视则一线危磴,窈深莫测,目眩神骇,趑趄却顾。

屏息释虑,鼓勇复前。

俄登天门,道忽坦夷,异境顿辟,睹所未见,方自幸向之不遽止也。

乃趋岱顶,极目四眺。

诸峰起伏环列,相背相依,若拱若蹲。

汶水东来,蜿蜒似带。

遥睇穹碧,渺若无外。

俯视云烟,瞬息变灭。

是夕宿碧霞宫。

四更后,趋岱顶东之日观峰,候日出。

风雨骤至,寒甚,良久雨止。

极东红光一缕,横亘凝云之下。

俄而璀璨耀目,日轮晃漾,若自地面涌出。

体不甚圆,色正赤,可逼视。

其上明霞五色,如数百匹锦。

顾视女墙,日景甚微,忽又不见。

侯相以阴雨竟夕,未观日出,笑曰:“君等识之,天下事未阅历者,不可以臆测;稍艰难者,不可以中阻也。


(薛福成《登泰山记》节选)
(丙)
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

大风扬积雪击面。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

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或曰,此东海也。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姚鼐《登泰山记》)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明年移驻济宁/以巡阅河防纡道/泰安观形势/遂登泰山/余与李榕申甫皆从/四月既望/乘山轿/出郡北门三里入山
B . 明年移驻济宁/以巡阅河防/纡道泰安/观形势/遂登泰山/余与李榕申甫皆从/四月既望/乘山轿出/郡北门三里入山
C . 明年移驻济宁/以巡阅河防纡道/泰安观形势/遂登泰山/余与李榕申甫皆从/四月既望/乘山轿出/郡北门三里入山
D . 明年移驻济宁/以巡阅河防/纡道泰安/观形势/遂登泰山/余与李榕申甫皆从/四月既望/乘山轿/出郡北门三里入山
(2)下列对材料中的词语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泰山,又名岱宗、东岳等。

源于“泰山之力”的典故,后人转称妻父为“泰山”“岳父”,称妻母为“泰水”“岳母”。

B . 同治四年,是帝王年号纪年。

与姚鼐《登泰山记》中提到的“戊申晦”干支纪年一样,都是古人记录时间的方法。

C . 四更,在十二时辰的丑时,即凌晨一时至三时,也叫“四鼓”。

古代一夜分为五更,每更一个时辰,以打更击鼓报时。

D . 女墙,城墙上面呈凹凸形的短墙,是古代传统的防御建筑。

刘禹锡就有“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的诗句。

(3)下列对材料有关“泰山”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泰山文化博大精深。

从古至今泰山就是帝王将相文人墨客祭拜游历的名山,其中也寄予了他们的家国情思和人生感怀。

B . 泰山景色险峻秀丽。

薛福成笔下的泰山,山势险峻,道路崎岖,诸峰环抱,形态各异,博大壮美,如诗如画,令人沉醉。

C . 泰山日出气象万千。

薛、姚撰文从登山循道到观日写景如出一辙,都写了泰山日出前中后,变幻莫测异彩纷呈的景象。

D . 泰山给人创作灵感。

观泰山景抒人文情,薛福成文末自语含意深刻,给人以启迪;姚鼐的描写形象生动,使读者如临其境。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旧例封禅后,自三公以下皆迁转一级,惟郑镒因说骤迁五品,兼赐绯服。

②俄登天门,道忽坦夷,异境顿辟,睹所未见,方自幸向之不遽止也。

(5)(乙)(丙)二文都描叙泰山之巅观日出,从中你悟出哪些道理?
6. (7分) (2017高二上·江苏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赵清献公神道碑
苏轼
故太子少师清献赵公,既薨之三年,其子除丧来告于朝曰:“先臣既葬,而墓隧之碑无名与文,无以昭示来世,敢以请。

”天子曰:“嘻,兹予先正,以惠术扰民如郑子产,以忠言摩士如晋叔向。

”乃以爱直名其碑,而又命臣轼为之文。

公讳抃,字阅道。

少孤且贫,刻意力学,中景祐元年进士乙科。

为武安军节度推官。

民有伪造印者,吏皆以为当死。

公独曰:“造在赦前,而用在赦后。

赦前不用,赦后不造,法皆不死。

”卒免死。

一府皆服。

阅岁,徙通判宜州。

卒有杀人当死者,方系狱,病瘫未溃。

公使医疗之,得不瘐死。

会赦以免。

公爱人之周,类如此。

公得虔州,地远而民好讼,人谓公不乐。

公欣然过家上冢而去。

既至,遇吏民简易,严而不苛,悉召诸县令告之:“为令当自任事,勿以事诿郡,苟事办而民悦,吾一无所问。

”令皆喜,争尽力,虔事为少,狱以屡空。

改修盐法,民赖其利。

神宗即位,召知谏院。

故事,近臣自成都还,将大用,必更省府,不为谏官。

大臣为言。

上曰:“用赵某为谏官,赖其言耳。

苟欲用之,何伤!”及谢,上谓公:“闻卿匹马入蜀,以一琴一龟自随。

为政简易,亦称是耶?”公知上意,将用其言,即上疏论吕诲、范纯仁皆骨鲠敢言,久谴不复,无以慰缙绅之望。

上纳其说。

熙宁三年四月,除资政殿学士知杭州。

公年未七十,告老于朝,不许,请之不已。

元丰二年二月,加太子少保致仕。

时年七十二矣。

退居于衢,有溪石松竹之胜,东南高士多从之游。

始公自杭致仕,杭人留公不得行。

公曰:“六年当复来。

”至是适六岁矣。

杭人德公,逆者如见父母。

以疾还衢,有大星陨焉。

二日而公薨。

实七年八月癸巳也。

讣闻,天子赠太子少师,谥曰“清献”。

(选自《唐宋八大家文集》卷九十七)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以惠术扰民如郑子产扰:安抚
B . 卒免死卒:最终
C . 遇吏民简易遇:遇见
D . 杭人德公德:感激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赵抃去世三年之后,苏轼受皇帝之命,为他撰写了这篇碑文。

B . 为了使一个伪造印章的人免于被处死,赵抃巧妙地修改了赦令。

C . 赵抃上疏请求起用被贬的吕诲等正直敢谏的臣子,皇上采纳了他的意见。

D . 赵抃从杭州退休,当地百姓苦苦挽留,赵抃说六年后会再回来。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卒有杀人当死者,方系狱,病瘫未溃。

②为令当自任事,勿以事诿郡,苟事办而民悦,吾一无所问。

(4)请简要概括赵抃为政方面的特点。

五、诗歌鉴赏 (共2题;共14分)
7. (7分) (2019高二上·湖州期中)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双调·蟾宫曲自乐
[元]孙周卿
草团标①正对山凹。

山竹炊粳,山水煎茶。

山芋山薯,山葱山韭,山果山花。

山溜响②冰敲月牙,扫山云惊散林鸦。

山色元佳,山景堪夸,山外晴霞,山下人家。

(选自《太平乐府》)
[注]①草团标:茅屋。

②山溜响:山间泉流叮咚作响。

溜,小股水流。

(1)本曲每句都有都有“山字”,在内容表达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扫山云惊散林鸦”与“月出惊山鸟”(王维《鸟鸣涧》)两句中“惊”的起因各是什么?有什么相同
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8. (7分) (2019·安溪模拟) 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下面小题。

满江红·秋日经信陵君祠①
(清)陈维崧
席帽聊萧,偶经过、信陵祠下。

正满目、荒台败叶,东京客舍。

九月惊风将落帽,半廊细雨时飘瓦。

桕初红、偏向坏墙边,离披打。

今古事,堪悲诧;身世恨,从牵惹。

倘君而尚在,定怜余也。

我讵不如毛薛②辈,君宁甘与原尝③亚。

叹侯嬴、老泪苦无多,如铅泻。

【注】①康熙七年(1668年),陈维崧赴京求仕,未果而归,途经河南开封,凭吊信陵君祠,写下此词。

②毛薛:战国时赵处士毛公与薛公的合称。

毛公藏于博徒,薛公藏于卖浆家。

魏公子信陵君客赵,闻二人名,折节往从之游。

后秦兵攻魏,二人力劝信陵君归救魏国,终于大破秦军。

③原尝:赵平原君和齐孟尝君合称,与魏信陵君、楚春申君合称为“战国四君子”。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这首词写作者偶然路过信陵君祠进行凭吊,表达了作者凭吊时的感受。

B . 上片描写了秋风中信陵君祠荒凉破败的景象,营造了一种悲凉萧瑟的氛围。

C . 下片开头两句总领,以古今人事相通令人悲诧,引出吊古伤今的情怀。

D . 词中用典,抒发了生不逢时的感慨,表达了对侯嬴老年才被重用的同情。

(2)词中塑造了一位怎样的作者形象?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六、情景默写 (共1题;共7分)
9. (7分) (2016高三上·海南月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师说》中“________ ,________”这一观点与《劝学》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观点异曲同工。

②《醉翁亭记》中,作者通过光线明暗变化描写山间朝暮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_”
③《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语句是”“________ ,________”。

七、语言表达 (共1题;共1分)
10. (1分) (2019高一下·哈尔滨月考) 仿照示例写出下列事物的两面性。

虎:老虎有勇猛的一面,所谓“虎虎有生气”,也有凶恶的一面,所谓“苛政猛于虎”。

①蚕②笑③哭
八、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11. (5分) (2018高三上·嘉兴期中)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当下,家长越来越重视通过多种途径拓宽孩子的视野,认为孩子未来成就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视野的宽窄。

但也有很多家长认为,能否以独特的视角看待世界与解决问题,才是影响孩子未来成就大小的关键因素。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得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2题;共8分)
1-1、
1-2、
1-3、
2-1、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6分)
3-1、
3-2、
3-3、
三、其他 (共1题;共10分)
4-1、
4-2、
四、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18分)
5-1、
5-2、
5-3、
5-4、
5-5、
6-1、
6-2、
6-3、
6-4、
五、诗歌鉴赏 (共2题;共14分)
7-1、
7-2、
8-1、
8-2、
六、情景默写 (共1题;共7分)
9-1、
七、语言表达 (共1题;共1分)
10-1、
八、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1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