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上20不用嗓子的歌手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语文上20不用嗓子的歌手教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教学
要求
.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小动物们发音的不同之处,唤起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积累“洪亮、调查、透明”等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小动物们是怎样唱歌的。
会用“但是”造句。
重点
难点
.学习课文,理解课文的意思,懂得小动物们发音的不同之处,唤起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小动物们是怎样唱歌的。
会用“但是”造句。
教学
课时
两课时
不用嗓子的歌手
􀀋小黄莺想找几名金嗓子①歌手,组成一支合唱队。
[句导读:交代了故事的起因。
]
第一部分:小黄莺想找几名金嗓子歌手组成合唱队。
􀀌小黄莺飞到花丛边,听见小蜜蜂在唱歌,嗡嗡嗡,真好听![句导读:“飞到”“听见”写出了小黄莺的动作,“嗡嗡嗡”是蜜蜂发出的声音。
]小黄莺称赞②说:“你的嗓子真不错!”[句导读:写小黄莺称赞小蜜蜂的嗓子好。
]小蜜蜂笑了起来:“哈!你说错了。
我唱歌不用嗓子,我是靠振动③翅膀发声的。
”[句导读:“唱歌不用嗓子”“是靠振动翅膀发声的”写出了小蜜蜂耐心地告诉小黄莺自己奇妙的发音方式。
]
段导读:写小黄莺和小蜜蜂的对话。
􀀍小黄莺飞到稻田边,老远就听见小青蛙在唱歌,呱呱呱,又响亮④又有节奏。
[句导读:“呱呱呱”是小青蛙叫的声音。
]小黄莺称赞说:“你的嗓音真洪亮⑤!”[句导读:写小黄莺夸奖小青蛙的嗓音洪亮。
]小青蛙也笑了起来:“哈!你说错了。
我是靠长在口角两边的声囊⑥发声的,不用嗓子。
”[句导读:写小青蛙耐心地告诉小黄莺自己的发声也不用嗓子。
]
段导读:写小青蛙告诉小黄莺它是不用嗓子的歌手。
􀀎在密密的树林里,蝉在歌唱。
吱吱吱,又尖又细,持续⑦不断。
[句导读:写出了蝉的叫声的特点。
]经过调查⑧,小黄莺发现⑨,原来蝉唱歌也不用嗓子,而是靠肚子上的两片有弹性的透明⑩薄膜振动发声的。
[句导读:“不
用……而是……”写出了小黄莺的发现。
]
段导读:写小黄莺发现蝉也是不用嗓子的歌手。
第二部分:小黄莺找到了小蜜蜂、小青蛙和蝉这三个不用嗓子唱歌的歌手。
􀀏合唱队开始演出了。
嗡嗡嗡,这是小蜜蜂的歌声。
呱呱呱,这是小青蛙的歌声。
吱吱吱,这是蝉的歌声。
段导读:写了合唱队表演时的欢快有趣的场面。
􀀐这些歌手都不用嗓子唱歌,但是唱得比金嗓子还动听。
[句导读:这些歌手分别指蜜蜂、青蛙和蝉。
] 第三部分:虽然这些歌手不用嗓子唱歌,但是唱得比金嗓子还动听。
.懂得小动物们发音的不同之处,唤起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小动物们是怎样唱歌的。
会用“但是”造句。
3.认识生字。
生字卡片;小动物的头饰;。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教师把小黄莺的图片贴在黑板上,提问:谁认识这个小动物?
2.你了解小黄莺吗?哪位同学说一下?
3.你们知道吗,小黄莺准备做一件事情。
我们一起读一
读故事吧!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听老师读课文,大家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自学课文,认识课文中的生字。
3.学习课后生字表中的生字,读准生字的读音。
4.同桌互相检查,注意纠正生字的读音。
5.出示生字卡片,指导学生认读生字。
6.再读生字,巩固读音。
三朗读课文,知道小动物们发音不同的原因
.默读课文,找一找故事里出现了几种小动物。
2.请你用自己的话说出故事的大概意思。
3.小黄莺在哪里找到了哪些歌手?它们是怎样唱歌的?请你默读课文,找到有关的语句,标画出来。
4.学生自学,小组讨论。
5.集体汇报、交流。
学生1:小黄莺在花丛边找到了小蜜蜂,在稻田边找到了小青蛙,在密密的树林里找到了蝉。
教师随机板书:花丛边稻田边树林里
播放。
学生2:小蜜蜂唱歌时发出“嗡嗡嗡”的声音,声音非常动听。
小青蛙唱歌时发出“呱呱呱”的声音,声音又响亮又有节奏。
蝉在唱歌时发出“吱吱吱”的声音,声音又尖又细,
持续不断。
播放,请学生观察小蜜蜂唱歌时振动翅膀发音的情形。
学生3:小蜜蜂唱歌不用嗓子,是靠振动翅膀发音的。
播放,请学生观察小青蛙唱歌时声囊发音的情形。
学生4:小青蛙唱歌时,不用嗓子发音。
它是靠声囊发出声音的。
播放,请学生观察蝉发声时器官的变化。
学生5:蝉唱歌也不用嗓子,它是靠肚子上的两片有弹性的透明薄膜振动发音的。
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学习课文,了解故事的结局
.这支合唱队的成员非常特殊,演出的效果怎样呢?
2.学生朗读课文第5、6自然段。
五回顾全文,尝试分角色表演
.分角色朗读课文。
2.戴头饰表演故事。
六布置作业:熟读课文,和家长合作表演故事
1.《不用嗓子的歌手》是一篇童话故事,以小黄莺找歌手为线索,以对话为主要形式,介绍了小动物们有趣的发声方式,富有童真童趣,适合分角色朗读课文。
2.这篇课文内容简单、易懂,语言浅显,学生比较喜欢。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小
动物们有趣的发声方式,教师教学中要把握好教学重点。
3.教学生字、新词时,在学生已有的自主识字能力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学生字,并鼓励学生仔细观察生字的字形特点,采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学习课文的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积累“洪亮、调查、透明”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生字卡片;带有新词的投影;小动物的头饰。
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三位歌手。
它们是谁呢?这三个歌手是靠什么唱歌的?
2.朗读课文,注意读出不同的语气。
二尝试运用多种方法,记住本课的生字
.今天,我们要开动脑筋,记住课文中的生字。
2.读生字卡片。
3.想一想怎样才能记住生字。
4.学生汇报。
熟字加偏旁组成生字:人—队从—丛向—响哥—歌
数笔画记忆法:节
形近字记忆法:密—蜜峰—蜂
四练习造句
.出示例句。
这些歌手都不用嗓子唱歌,但是唱得比金嗓子还动听。
2.体会“但是”一词的含义并造句。
1.在学习本课时,主要以学生的自学为主,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因为课文内容简单、易懂,学生在自读中,很快地理解了课文内容。
但在分角色朗读课文时,由于给学生练习的时间太少,学生读得不太好。
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主要是读课文,教师应该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读书。
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有良好的效果。
2.这篇课文主要让学生了解小动物们的发声方式,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因此,为了让学生的知识面更广,教师留了一个实践作业,让学生课后查找资料,了解小动物中还有哪些动物有奇特的发声方法。
.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例:小黄莺急得。
他笑得前仰后合。
妈妈高兴得手舞足蹈。
同学们干得热火朝天。
2.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难道小黄莺合唱队的歌声不动听吗?
黄莺合唱队的歌声动听。
难道这不是报答吗?
这是报答。
难道我还不知道这个道理吗?
我知道这个道理。
3.你能写出几个和“笑”有关的词语吗?
示例:微笑大笑冷笑嘲笑
一大自然的歌唱家
黄莺是大自然的“歌唱家”,鸣声圆润嘹亮,低昂有致,富有韵律,非常清脆,极其优美,十分悦耳动听。
古人把它的鸣啭称为“莺歌”“黄簧”,是诗人经常歌咏的对象。
古人以莺音入诗,如“莺歌暖正繁”“暖入黄簧舌渐调”“夏木阴阴啭黄莺”“隔叶黄鹂空好音”“两个黄鹂鸣翠柳”“树梢啼晓莺”等。
二蝉
蝉,又名“知了”“季鸟”,是一种较大的吸食植物汁液的昆虫,通常大约有5—6厘米长。
它们长有针一样中空的吸管,可以刺入树体吸食树液。
蝉有不同的种类,它们形体相似而颜色各异。
蝉的两眼之间有三个不太敏感的眼点,两翼上简单地分布着起支撑作用的细管。
这些都是古老昆虫种群的原始特征。
蝉的鸣叫声是众所周知的,特别是到了夏天中午,它们的叫声简直像合唱团。
在蝉的身体两侧有一个大的环型发声器官,腹部是可以内外开合的圆盘,圆盘开合的速度很
快,抖动的蝉鸣就是由此发出的。
不过只有雄蝉才能发出嘹亮的鸣叫声,雌蝉是安静的。
三教学实录及点评
表演增趣。
教师:你们想演一演这篇童话吗?可以根据课文的主要内容自由想象。
“小黄莺”做飞着的动作。
“小蜜蜂”和“蝉”飞来飞去。
“小青蛙”边跳边呱呱叫。
“小黄莺”:蜜蜂妹妹,你的嗓子真不错!
“小蜜蜂”:哈!你说错了。
我唱歌不用嗓子。
我是靠翅膀振动发声的。
“小黄莺”:青蛙王子,你的嗓音真响亮!
“小青蛙”:哈!你说错了。
我是靠声囊发出声音的,不用嗓子。
“小黄莺”:蝉姑娘,你的嗓音真好听!
“蝉”:哈!你说错了。
我唱歌不用嗓子,而是靠肚子上的两片透明的薄膜振动发出声音的。
“小黄莺”:哦,原来你们都不用嗓子唱歌,但唱得比金嗓子还动听,请你们来个大合唱吧。
“小蜜蜂”“嗡嗡嗡”地唱,“小青蛙”“呱呱呱”地唱,“蝉”“吱吱吱”地唱。
教室里响起一片掌声。
教师小结,颁发“最佳演员奖”和“最佳导演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