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学习主题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表格形式复习提纲)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了重要贡献。(国际意义)
2)南京大屠杀,发生于抗日战争
4、国共两党的两次合作情况
1)第一次: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最大成就:北伐胜利进军;
2)第二次:1937年七七事变后实现
最大成就: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全民族抗战并取得完全胜利。
16课
血肉筑长城
平型关大捷
概况
1937年,军队:八路军一一五师
③张杨接受中共主张,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
④蒋介石拒不接受联共抗日的主张。(直接原因)
目的
逼迫蒋介石抗日
结果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周恩来赴西安谈判)——从全民族利益出发。
影响
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5课
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七七事变
概况
1937年7月7日(时间),日军进攻卢沟桥
意义
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台儿庄战役
概况
1938年徐州会战中李宗仁指挥
意义
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百团
大战
概况
目的:粉碎日军的“囚笼”政策。1940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主动出击日军。以破坏敌人交通线、日伪据点为主要目标的战役。参战的有105个团约20万人。
意义
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中共“七大”
概况
1)日本侵华铁证如山,不容抹杀;
2)日本必须对当年所犯侵华罪行负责;
3)我们要时刻警惕军国主义思想的复活;
4)反对战争,维护和平;
5)努力提高综合国力;
6)中日两国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共同开创和平发展的友好局面。
3、近代史上日军制造了哪两起屠杀事件,分别发生在哪次战争中?
1)旅顺大屠杀,发生于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
抵抗
国民党二十九路军英勇抵抗,结果:平津沦陷,国民党佟麟阁、赵登禹壮烈殉国
影响
全国性抗日战争从此爆发,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南京大屠杀
概况
1937年12月日军在南京屠杀中国军民30万人。
认识
日本否定战争是在掩盖罪行,美化战争,为军国主义招魂,我们要牢记国耻,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高综合国力。
总结
1、近代日本发动的三次侵华战争及其不同的结果和出现不同结果的原因?
三次: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1937年全面侵华战争
结果:前两次中国战败,后一次中国获胜。
原因:前两次失败主要原因是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后一次胜利的主要原因是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
2、对日本侵华的认识
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
东北局部抗战
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成抗日义勇军。(领导人:国民党爱国将领马占山)
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到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
西安事变
概况
1936年12月12日(时间),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实行“兵谏”扣押蒋介石。
原因
①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根本原因)
②中共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
为了争取抗战最后胜利,1945年4月在延安召开
议题
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
主要内容
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
提出抗战即将胜利下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通过新党章: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第四学习主题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4课
难忘九一八
九一八事变
Hale Waihona Puke 概况1931年9月18日(时间)(关东军柳条湖东北军沈阳)
原因
蓄谋已久,变中国为其殖民地
结果
蒋介石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不到半年,东北三省沦陷,变成了日本的殖民地。1932年日本在东北建立,以长春为“都城”,扶持末代皇帝溥仪任“执政”的伪满洲国
影响
意义
大会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抗日战争的胜利
胜利标志
1945年8月15日(时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抗战胜利原因
(1)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2)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全民族抗战(根本原因);
(3)国际援助
意义
(1)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反抗外来侵略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转折点。(国内意义)
2)南京大屠杀,发生于抗日战争
4、国共两党的两次合作情况
1)第一次: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最大成就:北伐胜利进军;
2)第二次:1937年七七事变后实现
最大成就: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全民族抗战并取得完全胜利。
16课
血肉筑长城
平型关大捷
概况
1937年,军队:八路军一一五师
③张杨接受中共主张,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
④蒋介石拒不接受联共抗日的主张。(直接原因)
目的
逼迫蒋介石抗日
结果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周恩来赴西安谈判)——从全民族利益出发。
影响
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5课
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七七事变
概况
1937年7月7日(时间),日军进攻卢沟桥
意义
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台儿庄战役
概况
1938年徐州会战中李宗仁指挥
意义
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百团
大战
概况
目的:粉碎日军的“囚笼”政策。1940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主动出击日军。以破坏敌人交通线、日伪据点为主要目标的战役。参战的有105个团约20万人。
意义
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中共“七大”
概况
1)日本侵华铁证如山,不容抹杀;
2)日本必须对当年所犯侵华罪行负责;
3)我们要时刻警惕军国主义思想的复活;
4)反对战争,维护和平;
5)努力提高综合国力;
6)中日两国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共同开创和平发展的友好局面。
3、近代史上日军制造了哪两起屠杀事件,分别发生在哪次战争中?
1)旅顺大屠杀,发生于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
抵抗
国民党二十九路军英勇抵抗,结果:平津沦陷,国民党佟麟阁、赵登禹壮烈殉国
影响
全国性抗日战争从此爆发,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南京大屠杀
概况
1937年12月日军在南京屠杀中国军民30万人。
认识
日本否定战争是在掩盖罪行,美化战争,为军国主义招魂,我们要牢记国耻,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高综合国力。
总结
1、近代日本发动的三次侵华战争及其不同的结果和出现不同结果的原因?
三次: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1937年全面侵华战争
结果:前两次中国战败,后一次中国获胜。
原因:前两次失败主要原因是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后一次胜利的主要原因是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
2、对日本侵华的认识
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
东北局部抗战
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成抗日义勇军。(领导人:国民党爱国将领马占山)
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到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
西安事变
概况
1936年12月12日(时间),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实行“兵谏”扣押蒋介石。
原因
①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根本原因)
②中共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
为了争取抗战最后胜利,1945年4月在延安召开
议题
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
主要内容
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
提出抗战即将胜利下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通过新党章: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第四学习主题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4课
难忘九一八
九一八事变
Hale Waihona Puke 概况1931年9月18日(时间)(关东军柳条湖东北军沈阳)
原因
蓄谋已久,变中国为其殖民地
结果
蒋介石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不到半年,东北三省沦陷,变成了日本的殖民地。1932年日本在东北建立,以长春为“都城”,扶持末代皇帝溥仪任“执政”的伪满洲国
影响
意义
大会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抗日战争的胜利
胜利标志
1945年8月15日(时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抗战胜利原因
(1)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2)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全民族抗战(根本原因);
(3)国际援助
意义
(1)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反抗外来侵略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转折点。(国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