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公顷》教学案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公顷》教学案例
《认识公顷》教学案例
一、设计意图与主要理念:
纵观本教学,“公顷”这个概念在被学生感受、类比,迁移中不断建构。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生活经验被逐步唤醒,思维之弦被拨动,学生逐步构建和生成着自己对公顷的理解。

教师对本教学设计中主要体现了一下教学理念:
1、本的教学设计首先关注和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

通过对已学过的面积单位的复习,勾起学生的回忆,建立起知识的链接点,并通过修改教材内容(将“公顷”改为“平方米”),从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唤起他们学习新的更大的面积单位的需要,这样很自然地引出“公顷”这一新的面积单位。

2、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所以在认知“公顷”时,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教师在学生主动探求新知的过程中,只是起着设疑、激趣、点拨、解惑的作用,而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与熟悉的生活场所的对比,主动地去想象、尝试、发现、思考和归结,比较深刻地体会了1公顷
的实际大小,建立1公顷的正确表象,发展空间观念。

3、充分关注知识体系的完整性。

公顷是面积单位中的一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此理念贯穿始终,通过“公顷”与已学面积单位的比较,以及相互之间的换算等活动,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通过合作探究,了解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知道1公顷= 10000平方米,并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 使学生经历观察、想像、发现、交流等数学活动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加深对公顷的认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考。

3 使学生能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了解公顷,掌握公顷与平方米之间进率及换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问题。

教学难点:建立1公顷的表象,感知1公顷的大小。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

1、回顾已学面积单位及相关知识:
师:同学们请回忆一下,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面积单位?
学生回答并板书: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师:其中最大的面积单位是哪个?
生:平方米。

师:在数学中,把什么样的正方形的面积规定为1平方厘米?1平方
分米、1平方米呢?
生: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
师:你能用身边的物体比划一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大约各有多大吗?
学生讨论后汇报:1平方厘米指大约一个指甲板大小,1平方分米大约一个手掌大小,1平方米大约是教室中4块地砖那么大。

师:你知道这几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吗?
学生口答: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

(设计思路:通过回顾已学的面积单位的意义、大小的表象及相互之间的进率等知识,使学生比较系统地对面积单位的相关知识进行了梳理,同时也为面积单位家族引入新成员作好准备。


2、引入题:
师:在生活中,不同大小的物体要用合适的面积单位,请读出下列数
据,(出示)
世界化遗产--明孝陵占地面积大约是1700000平方米;
北京中华世纪坛占地面积大约是4000平方米;
北京天安门广场面积440000平方米,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
台湾日月潭面积大约是8270000平方米。

师:读完你有什么感觉?
生:数字很大,读起很困难,不是很方便。

师:是的,当占地面积非常大时,再用平方米作单位就有些不合适了,这时我们就要用到新的更大的面积单位表示,那你们知道有没有比平方米更大的面积单位吗?
学生:有,公顷和平方千米。

师:对,在测量土地的面积时有时确实需要用到更大的面积单位,今天我们就一起认识公顷这个土地面积单位。

(出示题:公顷)
师:看了这个题,你想了解什么呢?
预设:1公顷有多大?它跟平方米的进率是多少?
(设计意图:通过将教材中各个数据的单位由“公顷”改为“平方米”并让学生阅读,切身体会到虽然平方米是已学过的最大的面积单位,但在用表示较大土地面积的时候,还是不合适,引发已有知识与实际运用的冲突,从而顺利引入新知。


二、认识公顷,感受公顷。

1、自主探究,初步认识公顷:
师:1公顷到底有多大呢?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进入公顷的世界,请大家打开书到P81页自学,同时思考2个问题,可与同桌小声商量。

自学问题:1、什么是1公顷?
2、1公顷有多大?(它与平方米的进率是多少?)
师:通过自学,你有什么收获?什么是1公顷?
学生汇报: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的土地面积,它的面积为1公顷。

师:公顷的定义与我们以前定义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有何相同与不同之处?
学生进一步讨论,引导其认识到:
相同处:都是用一个规定长度的正方形定义的。

不同处:1、名称不同,以前都是在长度单位前加上平方,现在是公顷。

2、在定义“公顷”时多了土地两字。

师:对,公顷是测量土地面积的专用单位。

其实它也可以用平方××表示,你能给它取个别名吗?
生:平方百米。

师:真聪明,那么第二个问题:1公顷有多大?(它与平方米的进率是多少?)
学生:1公顷=100×100=10000平方米,所以公顷与平方米的进率是10000
师小结:我们把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积规定为1公顷,通过计算我们又知道,这样的正方形面积就是10000平方米,所以:1公顷=10000平方米,公顷和平方米的进率就是10000。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让学生合作自学公顷的相关内容,教师以问题加以引导,使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探究,并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让公顷这个面积单位的新成员融入到面积单位大家族中,使学生体会到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


2、感受“公顷”。

(1)想一想:
师:你能体会这样1公顷的到底有多大吗?我们敬实验小学从东到西
大约是100米多一点,从南到北大约是100米少一点,我们可以把它看成近似于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大约是?
生:1公顷。

师:请大家闭上眼睛,想像一下我们的校园有多大,1公顷大约就有多大。

(2)站一站,算一算:
师:我们教师中4块地砖的面积就是1平方米,你估计上面能站几个人?
学生先估计在实践(大约能站10人)。

师:也就是说1平方米的面积大约可以站10人,那1公顷有10000平方米,大约可以站多少人呢?
学生口算,得出大约能站100000人。

师:敬实验小学全校大约有1400名学生,大约要多少个这样的学校的学生才能站满1公顷的面积。

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得出大约要70个这样的学校的学生才能站满1公顷的面积。

师:1公顷大吗?
(3)通过身边的事物感受1公顷
师:下面让我们走进生活中,去找一找1公顷,进一步体会1公顷的大小。

出示:
1、敬实验小学占地面积9668平方米,它的面积有1公顷吗?
2、敬实验小学的操场面积大约是200平方米,五(4)班教室的面积是0平方米,大约要多少个同样大的操场或教室合起才有1公顷?
3、你家的面积有多大?大约要多少个同样大的家合起才有1公顷?
学生思考、讨论并用计算器计算后回答。

4、师:我们已经知道: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的土地面积,它的面积为1公顷。

那么是不是只有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才是1公顷?
生:不一定,只要图形的面积是10000平方米,它的面积是1公顷。

师:那你能设计一个面积为1公顷的图形吗?可以同桌讨论。

学生讨论交流,汇报自己的设计方案。

师总结:面积为1公顷的图形,它可能是正方形,也可能是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也可能是不规则图形,只要它的面积是10000平方米。

(设计意图:在建立1公顷的表象时,教师选择了学生所熟悉的学校占地面积作为1公顷的模型,并且让学生闭上眼睛再想象一下,这样1公顷的表象就不再脱离实际也不再显得苍白了。

接着让学生站一站、算一算进一步感受1公顷之大。

接着又通过学校操场、所在的教室、自己家的面积,推算一下1公顷大约相当于多少个这样的面积。

通过观察、想象、推算、交流等活动,学生既能体会到公顷是一个较大的面积单位,又能具体感知1公顷的实际大小,从而建立1公顷的正确表象,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3、巩固练习:
(1)单位换算,
9公顷= ()平方米300000平方米=()公顷
0公顷= ()平方米300平方米=()公顷
(同时将引入时的各景点面积单位换算成公顷。


师:公顷与平方米的进率是多少?
生:1公顷=10000平方米
(2)比较大小:
9公顷○8800平方米70000平方米○公顷800平方米○08公顷师:如何比较?
生:将两边单位统一,再进行比较。

(3)解决实际问题:
a:一块平行四边形菜地,底是20米,高是160米,这块菜地有多少平方米?合多少公顷?
b:一个占地1公顷的三角形地,它的高是300米,这个三角形的底是多少米?
学生解决后汇报自己的解题思路。

(设计意图:通过单位换算、大小比较与解决问题,进一步检验了学生对本新知----公顷的掌握程度,同时也锻炼了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总结归纳:
师:今天我们共同认识了面积单位家族中的新成员----公顷,它有个别名叫什么?(平方百米),那么还有比更大的面积单位吗?
生:有,是平方千米。

师:这就是下节我们要讨论的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归纳,将公顷正式归纳到已有的面积单位的知识体系中。

同时将本节知识延伸到下一节,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为下一节的学习打下铺垫。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