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一位女性野生生物摄影师的极地拍摄之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一位女性野生生物摄影师的极地拍摄之旅您的浏览器暂时无法播放此视频.
《100个有腔调的人——顾莹》(来源:)
极限运动滑翔伞、极地野生生物拍摄,你会想到什么?力量、速度、激情、危险……你觉得什么样的人可以从事这些项目?我们今天的主人公顾莹,是一位娇小的女性,栏目组初见她时,太难把她和滑翔伞运动员、野生动物摄影师联系在一起,可就是她,曾作为中国滑翔伞国家队队员四次获得全国滑翔伞女子冠军,现在,她是一位野生生物摄影师、纪录片导演,且是可可西里申遗唯一一位特邀摄影师。
采访过程中,顾莹聊到最多的是拍摄野生生物的初衷应该是想要更好的保护,许多摄影师却为追求获奖或所谓的拍摄效果而进行的摆拍、干扰拍摄,在她看来都有违这一初衷,也显得更不专业。
她愿意为不能说话的动物发声,我们也愿借此契机呼吁更多的人关注野生生物以及野生动物拍摄,尊重每一个生命就是尊重我们自己。
顾莹接受网易艺术采访
5000多米海拔谁没事会总在那跑?
由于野生动物的不可控,野生动物拍摄难度便更大一些,摆拍、干扰拍摄的新闻不绝于耳,美国明尼苏达州甚至有一家专门为摄影师准备的野生动物摄影基地,也有视频中拍到一群藏野驴受汽车轰鸣声
惊动而奔跑……顾莹作为一名野生动物摄影师更是看到了很多类似的案例。
其实青藏高原的许多动物像野耗牛、藏羚羊、藏野驴等,平常是呆在那里基本不动或缓慢走动的,除非受到来自天敌的威胁,成群结队奔跑的现象极少出现,5000多米海拔谁没事会总在那跑?但令人不解的是很多人认为只有跑起来才壮观、才有拍摄效果,这样的作品是有误导倾向的,殊不知对于高原大多数野生动物来说缓慢行动才是日常。
野生动物应该被尊重并享有自由自在的权利
拍摄藏羚羊的摄影师都希望能够拍到刚出生的藏羚羊从地上站起那一刻,但曾有位摄影师在发布会上介绍,他的作品是在小藏羚羊刚刚出生后第一时间用广角镜头近距离拍摄的,提到这个顾莹显得很气愤,“这是小羊最危险的时候,也是最需要母亲帮助它的时候,而你却把她的妈妈吓跑了。
”为什么这样说?是因为在这个时机接近无疑会吓跑母羊,导致小羊身上胎盘没有及时被母羊舔掉,而胎盘的味道会吸引天敌,这时候的小羊也需要尽快吃到第一口母乳。
“不干扰动物,永远把动物的福祉放在第一位”,顾莹认为这是作为野生动物摄影师起码的拍摄准则。
顾莹也拍摄过小藏羚羊从地上站起来的镜头,那是她在帐篷里用长焦镜头隐蔽拍摄,为了拍到这样的镜头,在帐篷里长时间的等待是必须的,从天不亮等到天黑是常态,这漫长的等待也不会令顾莹感觉无聊,她觉得比拍摄更重要的是观察。
顾莹自己喜欢飞翔、喜欢那种自由自在的感觉,野生动物也应该如此,被尊重、享有自由自在的权利。
曾经的滑翔伞冠军变身摄影师
顾莹父母亲都是空军,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她儿时的梦想是驾驶着飞机飞向天空,但最终未能如愿。
一次偶然遇到滑翔伞运动,这让顾莹异常兴奋,激发了她体内的飞行因子,于是她开始系统的学习、训练并参赛,2003年至2009年顾莹以滑翔伞的方式在天空飞翔了6年,作为中国滑翔伞国家队队员四次获得全国滑翔伞女子冠军,也成为第一位创造中国女子滑翔伞点对点直线越野百公里纪录的人。
像所有挑战性运动一样,竞技滑翔伞也包含着一定的危险性, 2009年顾莹在国家队集训的最后一天发生意外,失速坠落,腰椎第二节骨折险致瘫痪,因为这次受伤,顾莹不得不停止与滑翔伞有关的一切进行休养。
为了转移注意力,顾莹偶尔会和身边的摄影发烧友一起去拍摄,那时的她对于摄影知之甚少,从学着买摄影设备开始,最初也许只是想填满自己的时间,但一次偶然的机会,她拍到了一只黑脸琵鹭起飞的的瞬间,那一刻,她感觉自己好像通过这只鸟又重新翱翔在天空。
滑翔伞飞行时的顾莹
“飞”在可可西里的上空
和摄影的接触越来越多,顾莹也逐渐成为一名专业摄影师,她不只喜欢拍鸟,她喜欢拍所有的野生动物,喜欢它们的自由自在。
像大部分野生动物摄影师一样,顾莹在南极拍过帝企鹅、在北极拍过北极熊,但在她看来这些还只能算是一种高端旅游拍摄,世界第三极——青藏高原的拍摄才是真正的自主拍摄,这能体现出更多摄影师自己的
想法。
青藏高原的动物不易接触是世界第三极拍摄中的首要难点,在南极帝企鹅就在你身边可以近距离随便拍,在北极只要你所守的洞口有北极熊走出来就能进行拍摄,而在青藏高原你只有隐蔽与坚守,同时还要考虑如何应对如棕熊等食肉性动物的靠近,不能有任何动静,不能随意更换角度,这些都是对一位摄影师临场快速反应的考验。
长期的拍摄使顾莹深切的发现自己作为摄影师有责任为野生动物发声,因为它们本身不能说话,只有通过摄影师的影像告诉人类它们在自然界中生存的现状及困境,还有与人类发生交集时产生的种种矛盾,所以说野生动物摄影师的工作并不是得到一幅好看的画面,而是应该花时间融入它们的世界里,关注、维持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真实的记录、反映它们最正常、最自然的状态,因为我们都生活在一个生物共同体里,我们彼此互相关联,我们彼此依赖共生,所以我们必须重视。
顾莹摄影作品《帝企鹅》
顾莹摄影作品《北极熊》
顾莹摄影作品《可可西里》
飞翔离爱飞的人从来就不远
2016年顾莹开始进入可可西里拍摄,她的作品以及非常敬业的拍摄方式得到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认可,而此时正值可可西里申遗,她也因此成为唯一一位申遗特约摄影师,她所拍摄的大量影像资料无偿提供给可可西里申遗工作使用。
2017年可可西里申遗成功,成为青藏高原唯一一处世界自然遗产,顾莹说这是一种缘分,因为起初她并不知道这次申遗,也不是为了申遗才来拍摄。
从那时起到现在,顾莹的拍摄主题一直都是可可西里,每年有一半左右的时间她蛰伏在第三极,最近她正在策划、筹备一部反映当下可可西里野生动物自然生态的纪录片,希望通过影院传播的方式把自己现在关于野生动物、自然生态的观察、拍摄、思考、理解呈现给大家,让野生动物保护的意识离每个人更近一点。
曾经梦想开飞机的小女孩,在可可西里这片辽阔的区域,操纵着无人机进行航拍,可可西里的壮阔景象全被她收录影像,对于顾莹而言,她一直都在飞翔。
在可可西里拍摄时的顾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