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施工技术要点及保障措施分析_14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绿化施工技术要点及保障措施分析
发布时间:2023-04-27T03:52:56.143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3年1期1月作者:张盛杭
[导读] 园林绿化施工技术是保证建设效果的关键所在,针对当前园林绿化施工技术面临的诸多不足,
张盛杭
(新疆奎屯市城市园林服务中心,新疆奎屯 833200)
摘要:园林绿化施工技术是保证建设效果的关键所在,针对当前园林绿化施工技术面临的诸多不足,还要强化技术要点控制与管理。

文章对园林绿化管理的作用进行分析,探讨园林绿化施工技术要点及保障措施。

关键词:园林绿化;绿化施工;施工技术;技术要点
引言
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涉及内容较为复杂。

城市园林作为城市居民感受大自然、休息娱乐的重要场所,在实施绿化建设阶段,应当始终以环保绿化为核心目标开展各项施工项目,进而营造一个绿色的施工氛围。

对此,应结合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条件,编制科学的施工管理计划,确保建成后的园林景观能够与周边环境相融合,推行我国倡导的生态化发展理念。

1园林绿化管理的作用
由于近几年各项建设活动的开发导致许多地区都面临着众多生态问题,严重降低了生活品质并且长期处于生态破坏阶段,使许多生物撤离了城乡区域,导致自然环境逐渐丧失了自我调节和恢复能力,使生态环境面临了更加严峻考验,降雨量增加、酸雨产生、空气污浊、含氧量降低等问题接踵而至,因此,为了缓解生态恶化现象,排出空气中污染物,增加绿地是最有效的方法。

我国城乡结合区域土地资源有限,如何合理规划使用成为环境可持续发展核心问题。

目前社会各界开始意识到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当中园林绿化管理的重要性,同时也意识到在城乡建设发展过程中必须回归到大自然所特定的生态环境中,将自然力量与城乡建设相结合,以生态建设为主,全面提高城乡生态品质。

园林绿地管理对生态平衡有着非常重要的贡献,园林绿地可以吸附空气中污染物、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冷却空气等,同时可以通过稀释减少噪音、通过多种多样绿植美化城乡建设景观、丰富生物种类、遮阴避暑等全面促进生态平衡,通过园林绿化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来优化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提高绿地生态品质。

另外,在城乡规划建设管理中许多设计人员和施工团队过于重视建设却破坏了生态平衡,使人与自然相处越来越严峻,并且其建设内容和建设想法也处于瓶颈状态,需要新技术、新理念、心方法给予思路和技术上的支持。

园林绿化管理不仅稳定了生态,改善了生活环境,其内在设计和美学标准对城乡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通过自然环境、基础设施等综合多方面条件,设计适合的工程实施计划,运用高质量管理方法推动城乡建设发展。

因为园林绿化管理提高了城乡建设管理水平和质量,从而为城乡居民带来了更重舒适环境和休闲场所,既净化了环境又美化了景观,一举两得。

2园林绿化施工技术要点
2.1定位放样施工
对于生态理念的风景园林工程来说,其主要特点是系统性与复杂性,在工程施工阶段,施工人员需要加强对定位和放样施工的重视,进而保证工程整体质量。

工程项目进场前,施工人员需要重视定位放样工作的准确性,首先需要重视栽种、开挖施工的放样处理。

对树坑进行开挖的过程中,需要准确测量定位放样的位置。

在实际操作阶段,对准确部位进行标记。

多数情况下,施工人员多采用石灰进行标记。

移栽树木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定点放样作业的重视,预留树木生长的距离与空间。

其次,在定点放样阶段,需要使用平板仪联合法,通过该技术方法明确目标控制点,保证定位放样的精确性。

使用该项技术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重视气候因素的风险,严格遵守规范化要求,保证各项操作的顺利进行,减少施工误差。

如果现场地形情况较为复杂,需要加强对施工图纸的审核,仪器配套,减少误差风险。

2.2灌溉技术
植被树木生长期间需要足够的水分作为支持,但是土壤之内的水分有限,所以就必须及时的为植被树木补充水分。

现如今,园林绿化养护灌溉能够应用的方式相对较多,主要涉及到管灌、漫灌、微喷灌、喷灌以及滴灌等多种,每种灌溉方式的运用领域都有所差异。

根据现阶段灌溉方式的运用情况而言,喷灌的方式能够在大型草坪中能够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

园林绿化的植被树木对于水分的需求都有所不同,灌溉过程中必须对植被树木的水分需求进行充分的了解,尽可能的照顾到植被树木水分需求和灌溉中的节水问题。

给植物浇水时,必须正确掌握浇水的时间和频率,以确保浇水的合理性。

然而,在许多情况下,养护人员仅在园林植物枯萎时才开始浇水,这时很难有效地发挥浇水的作用。

通常,在新种植的植物生长新根之前和之后,有必要确保根层湿润。

由于不同类型植物的新根在不同时期生长,因此要求相关人员仔细观察并找到养护管理过程中的规律性。

2.3植物栽植技术
在园林绿化施工中,不同植物的外形和颜色所具有的观赏价值具有明显的差异。

而且园林植物造景能够更好地衬托建筑景观,从色彩视角来看,绿色植物可以对不同主色调的建筑加以衬托,将建筑所具有的色彩充分凸显出来。

施工技术人员需要将植物造景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在栽种绿化植物的过程中梳理好道路与景物之间的关系。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障景”是园林植物比较重要的作用,在栽种植物的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需要与园林设计者保持密切的沟通和交流,明确哪一种植物适合大面积种植,制定科学的植物分布方案,将植物合理配置好。

3园林绿化施工技术保障措施
3.1完善监督机制
首先对施工人员建立完善监督机制,从监督策略和监督工程严格监管施工人员行为,并且制定奖惩制度。

对于认真工作不迟到早退者给予表扬、对于不遵守工程制度着给予批评。

对于施工工程标准者给予表扬,对于偷工减料经常出现错误者给予批评并处罚。

在施工团队中进行评优活动,定期评选优秀员工,使员工之间形成良性竞争并且形成自主学习习惯,相关监督部门需要严格按照监督标准进行监督,绝对不可以弄虚作假、徇私舞弊。

另一方面对施工时间进行监督,提高整体工程效率。

最后监督部门必须要做好施工验收工作,这使整个园林绿化管理在城乡规划建设管理中极其重要环节,必须严格按照工程验收标准和园林绿化管理验收标准进行验收,从而确保工程质量。

如果检查出工程存在问题必须严格监督施工部门和施工人员进行整改。

3.2掌握工程进度
绿化工程施工中,对于进度的掌握要从多个层面进行。

工程进度的相关要素要进行合理分析和总结,如人员、材料、机械等因素,对于进度的影响较为显著。

工程管理实施中,从工程施工计划入手,对相关施工要素加以掌握和配置,避免工程开展时出现突发状况或者冲突等问题。

在工程施工中要严格按照方案、图纸进行,尽可能避免工程变更的出现。

在工程施工前,需要多方进行图纸的研究和讨论,对于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要进行预计,并提前做好应急方案,这样能够降低工期延误,确保工程进度符合计划。

3.3注重后期养护
第一,在养护园林绿化植物中,管理者应做好害虫防治工作,根据植物的成长习性,预测哪个时期可能会产生害虫,并提前做好预防措施。

同时,管理者需定期在现场检查植物成长情况,发现害虫时应及时喷洒药剂进行治疗,保证植物健康成长。

第二,管理者需做好植物的检疫工作,如果在园林绿化区发现带病菌植物时,应及时将其拔除,并给周围植物喷洒药剂,防止出现病菌传染的问题。

第三,在自然环境多变地区,管理者应每两天巡查一次园林绿化区,做好保温防晒措施,确保植物成活率。

结语
综上所述,只有不断提高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全面净化空气美化环境,才能积极推动社会的发展。

在园林绿化施工中,需要应用多种不同的技术,必须对这些技术的要点有准确的把握,完善监督机制,掌握工程进度,注重后期养护,进一步提高园林绿化工程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李芳,周小雨.浅析园林绿化施工技术要点及保障措施[J].农业与技术,2020,41(2):148-149.
[2]王利,刘希山.浅谈园林绿化施工技术要点及相关保障措施[J].山西农经,2020,12(1):194,196.
[3]陈文杰,张洪嘉.园林绿化施工技术要点及保障措施浅析[J].现代园艺,2019,42(2):180-181. 作者简介:张盛杭,1987年生,女,工程师,研究方向:市政工程及园林绿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