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创造力之我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学生创造力之我见
儿童创造力的发展与儿童整个心理各方面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儿童的创造力既通过儿童的各种创造活动表现出来,又通过这些活动不断形成与发展。

为了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创造力,在教学中要注意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培养。

一、鼓励学生多角度、多方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在教学中,为了能让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在讲课时教师要提出问题,让学生围绕“为什么”“是什么道理”等展开思路、展开想象、展开质疑,鼓励学生纵向追踪,挖掘思维深度,让学生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并且要围绕“还有什么其他的意见和想法”“还有什么补充或可能”等问题,要求学生综合串联,拓宽思维的广度,启发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思考,让学生尽可能有更多的富有新意的想象和独创性的想法。

二、要求学生会归纳,善比较。

寻找差异,发现共同
让学生对同一单元中相同体裁的文章、同一素材不同体裁的文章进行相互比较,这样能促使学生从不同角度、用多种方法思考问题,能增强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能促进其思维的变通性。

如教古诗《悯农》和《蚕农》这两首诗以后,让学生比较两课的共同处都是劳动人民只有受苦,却没有享受;只有受压迫,却没有自由。

而不同点则是农民是种粮的却没有粮吃,蚕妇是养蚕的却没有衣穿。

三、启发学生挖深度、拓广度。

独立思考、活跃思维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儿童创造力的发展及培养可归纳为识字、看图说话、造句、阅读等教学内容。

尤其是阅读,学生的阅读能力由低到高可分为感知阶段、理解阶段、评价阶段和创造阶段。

创造阶段的阅读,要求学生尝试发现问题并解答问题;独立思考,作出预测;纵向追踪,挖掘思维的深度;综合串联,拓宽思维的广度。

在阅读的创造阶段也即创造性阅读中,学生思维活跃,联想丰富,情绪高涨,往往能脱离课文并超越课文,产生新形象、新观点、新思想。

日本学者将想象看作是发展创造力的契机。

为了培养想象力丰富的小学生,他们在教学中对小学每个年级都有具体指导。

对一年级要求在阅读中想象文章描写的场面;对二年级要求在阅读中想象文章描写的人物性格和场面;对三年级要求在阅读中想象文章所描写的人物心理和周围环境以及情景;对四、五年级要求对照文章中表现的场面及情景进行再创造想象等。

这种要求说明在阅读中培养学生想象力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也表现了他们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与重视。

四、激发学生创新意识,谈见解,标新立异、大胆想象
小学作文是学生大力发挥创造力的有利机会。

如在小学作文中,学生可以运
用自己的知识大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通过写作用自己独特的构思、见解、语言来表现他们的创造力。

他们可以用自己的写作技巧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活动,其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

低年级创造性活动如现在的口语交际中,学生可以根据看图说话、讨论、造句等用不同的句子、词语、独特的见解发挥自己的想象,脱离课文、超越课文,提出不同的见解和主张,这本身也就是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综上所述,在语文学习和活动中,学生的创造力表现为他们在“听、说、读、写”等语言活动中的变通性和独创性。

例如听讲时能提出不同的看法,讨论中能谈出新颖、独特的见解,阅读中擅长比较、联想、发展和借鉴,作文时能灵活运用表达方式和修辞方法,立意新颖,构思和表达不落俗套,这就是学生创造力的体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